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称霸三国从出走江东开始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三十七章 情义不可坏军纪

第二百三十七章 情义不可坏军纪

    称霸三国从出走江东开始第二百三十七章情义不可坏军纪赵云回到新野,刘备早已收到孙绍传回来的赵云的消息,此时正在命令全城张灯结彩,庆贺赵云平安归来。

    赵云比新野送信人给的消息提前归来,因此刘备并没有来得及到城外迎接,赵云入城后见到新野家家户户都似要办喜事一样,还以为当真有什么喜事,一问之下才知道所做的这些竟然是为了庆贺自己归来。

    赵云心中不知是什么滋味,他见到长沙繁华想到新野凋敝,心中焦急夜不能寐,这才赶回新野,新野却浪费钱财进行庆贺,而庆贺的对象还是他自己,这让他赶到内疚。

    赵云急忙赶到刘备府上,见到赵云激动地泪流满面,拥抱着赵云哽咽难以自已,关羽、张飞也红了眼眶。

    生死走了一遭,再见到刘备,赵云同样心中激荡,不过他还是很快控制情绪,恳请刘备让百姓停止庆贺。

    刘备闻言面色一滞,不过他立刻反应过来,他盯着赵云看了几息,见赵云面无异色,这才听从赵云劝谏,让简雍传令下去取消庆典。

    赵云虽然面不改色,但心中却明白,刘备之所以这样做可能是因为心中有愧,但赵云其实对那件事已经想开了。

    即便当时被鲁肃拆穿时候赵云也心中抑郁,但这些日子赵云也想明白了,当时情况下刘备做这样的决定又有什么错呢,最重要的是,无论刘备怎么算计的,他自己是心甘情愿的,即便是知道刘备当时有所欺瞒,他一样会义无反顾的出征。

    赵云不希望此事成为他与刘备之间的隔阂,他希望这件事永远藏在心底,永远不要再提起。

    张飞伤势已经好了许多,虽然还不能与人动武,但正常行走已经没有大碍,只是经过宛城大战,他身上被多处烧伤,就连脸上也有几块烧伤的伤疤,没办法再复原了。

    张飞是个直率人,赵云这次不顾生死主动深入敌后,让张飞真正将赵云当成与关羽、刘备一般尊敬爱护的兄弟。

    赵云经此一战,名满天下,他重归新野极大地振奋了新野的军心士气,绝大多数将士对赵云都是心悦诚服。

    不过凡事总有意外,以傅士仁与糜芳为首的一些将领就觉得事有蹊跷。

    他们质疑帐下将士皆亡,为何赵云与华成独能逃生?

    赵云仅此一战后天下闻名,如此威名,难道江东孙权、长沙孙绍都不曾招揽于他,特别是赵云回来之后话里话外对长沙总有诸多褒誉,既然长沙那么好,为何赵云还要回来?

    赵云的徒弟华成现在就留在了长沙。

    最后他们觉得赵云所说的,长沙孙绍看重于他,亲自赠他良马武器,送他登船归来的话都是撒谎,就连他们都知道如此人才不为我用,必为我杀的道理,孙绍这般看重赵云,怎么会放赵云归来?

    傅士仁是幽州广阳人,同样是在幽州就追随刘备的老臣,其资历比赵云还高,糜芳也是在徐州与其兄糜竺一起抛家舍业跟随刘备,二人在军中威望不低,他们如此质疑,很快便影响了许多不明就里将士,一时间军中流言四起。

    对于流言,赵云选择沉默,他知道此事很难说清楚,多说多错,说不定越描越黑。但他为救新野舍生忘死,为回新野拒绝了孙权、孙绍的招揽,回来却被同袍如此质疑,即便是他,也难免心中郁结。

    对于流言,刘备首先当众表达了对赵云的信任和支持,并严令无论是谁之前那些流言蜚语不许任何人提起,否则严惩不贷。

    刘备的军令效果还是有的,至少在明面上无人胆敢在提起此事,只是私下里傅士仁与糜芳却是阳奉阴违,导致流言屡禁不止。

    关羽原本就对赵云心存愧疚,刘备想要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他已经觉得不妥,傅士仁与糜芳如此作为,关羽、张飞勃然大怒,

    二人亲自闯入傅士仁、糜芳军中,将傅士仁和糜芳当众打倒缉拿。

    不仅如此,暴露的关张二人还将傅士仁和糜芳拖到军中校场,当着全军将士的面鞭笞二将,二将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被打得皮开rou绽。

    当刘备和赵云及其他文武赶到现场的时候,傅士仁、糜芳已经浑身浴血,奄奄一息了。

    刘备大怒,就要严惩关羽、张飞,关羽面沉如水并不说话,张飞不服,破口大骂傅士仁、糜芳是小人,造谣中伤兄弟赵云,活该挨打,还扬言谁再敢乱说,此二人便是下场。

    赵云又感动又觉得尴尬,只好一边拉着张飞不让他继续胡言乱语,他知道关羽、张飞二人虽然是为了他,但这事绝对是做错了,于是并不为关羽、张飞二人求情。

    但赵云也不愿让关羽、张飞因他受过而无动于衷,于是恳请刘备与二人同罪。

    糜竺之前也提醒过糜芳,不要胡言乱语,但糜芳却不听劝。

    糜竺知道糜芳是咎由自取,但被人当众打得半死不活,糜竺还是觉得心疼至极,毕竟这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纵然有错,纵然要罚也不该如此。

    糜竺心中有气,因此简雍、孙乾等都替关张求情,糜竺却是一言不发,只做不知。

    糜芳被打得痛昏过去,在糜竺呼唤下渐渐清醒,见兄长来了,顿时觉得心中有底,他不顾疼痛,痛哭控诉道:

    糜竺没想到兄弟如此不识时务,顾不得糜芳伤势捂住他嘴巴不让他再说。

    傅士仁也来了脾气,大声哭诉道:

    围观军士议论纷纷,刘封、关平等小将面面相觑,心中也是疑窦丛生。

    赵云即便再是无私,此时也难忍心中愤恨。他本想着清者自清,不愿出声,可如今因为他已经闹得军中不合,他再也不能不站出来自证清白了。

    赵云抽出一把长箭,双臂用力将其折断,掷地有声的说道:

    古人敬重天地,笃信鬼神,赵云为自证清白立下如此重誓,全军一片哗然之声。

    赵云说完,心中却并不轻松,他不愿在在此成为众矢之的,向刘备告了一声罪,便先行离开。

    赵云立下如此重誓,加上他素来行事作为,军中将士无有不服,反过来声讨傅士仁、糜芳二人不该错怪忠良,关羽、张飞虽有不该,却事出有因,不该被惩处。

    傅士仁、糜芳此时也相信赵云并无二心,但他们之前怀疑赵云确实没有私心,如今被打得半死不活,还被千夫所指,也觉得异常憋屈,不过二人自知理亏,也不敢再叫嚷。

    刘备头大如斗,左右为难。关、张是他兄弟,傅、糜二人也是跟随他出生入死不离不弃的手下,而且站在他们各自的立场之上,谁都有自己的道理,同时闹成这样,也都有自己的委屈。

    赵云就不说了,他深入敌后舍生忘死,之后拒绝条件更好的二孙招揽,回到新野,却被袍泽质疑,特别是他离开刘备六年的事情被当众提起,赵云虽然问心无愧,却也有口难辩。

    傅士仁、糜芳确实有错在先,他们以己度人觉得赵云回来蹊跷,但他们也没有私心,如今

    不仅白白挨了一顿暴打,还被千夫所指,全军唾骂,心中也是郁郁难平。

    关张二人枉顾军法,痛打同袍绝对是千万不该,但他们也是为了赵云鸣不平,想要息止流言,也是事出有因,如今全军都在为赵云鸣不平,不罚关张,不足以正军威,若罚关张,则可能逆了众意。

    傅士仁、糜芳也不可不罚,不罚则军中流言难禁,罚了则可能让幽州老部下寒心,糜氏兄弟也可能心中生怨。

    刘备经历过大风大浪多了,但也从没有感觉比此时更加为难,他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决断,然而全军将士此刻都等着他决断,拖延不得。

    正为难时,刘备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想起来曹cao曾经与他提起过的一桩趣事。

    那是曹cao东征吕布的时候,大军经过麦田,曹cao车架被麦中飞鸟惊吓失控,踩踏了大片麦田。

    曹cao事先有言,不可踩踏农田,否则军法从事,现在却是他自己触犯了军法。此时曹cao也处在两难之中,不过他随机应变,想出了割发代首这一招,既全了军法之威,也没有真正处罚自己。

    刘备现在的情况虽然与曹cao当时不同,但曹cao这事却给了刘备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瞬间刘备便想出了解决眼前局面的对策。>

    刘备站到校场高台上,全场将士早就将目光集中到他身上,见他走上高台,纷纷停止了议论,刘备森然道:

    刘备将目光投向场中关羽、张飞、傅士仁、糜芳四人,傅士仁、糜芳虽然被打得半死,但刘备目光转向二人时,二人还是坚持跪倒在地,拜道:

    刘备面无表情,道:

    傅士仁、糜芳齐声道:

    刘备又看向关羽、张飞,道:

    关羽昂首不语,张飞反驳道:

    张飞的话说道许多军士心中,围观军士立刻有人附和道:

    张飞得到声援,更加一脸不服气的样子,关羽见状,拉了拉张飞衣袖,低声道:

    张飞这才低下头来,但二人却不肯认错。

    刘备也不管二人认不认,沉声道:

    关羽傲然道:

    张飞附和道:

    关羽听张飞这样说,附和道:

    傅士仁、糜芳二人被关羽、张飞当众骂成小人,自然是又羞又怒,二人面色涨红,几次欲言又止。

    刘备见状也不勉强,道:

    刘备停顿了一下,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处理完毕的时候,刘备却脱掉外袍,厉声道:「诸位将士,

    今日四位将军各有过错,然而若论首罪,却在于我!」

    刘备此言一出,全场皆惊。

    刘备痛心疾首道:

    军法官看了看周围,咽了口口水,答道:

    军法官明显是有意为刘备开脱,但刘备此时可不要脱罪,他皱着眉头想了一下,道:

    关羽、张飞连同其他文武诸将同时劝谏道。

    刘备此时却一改往日从谏如流的作风,断然道:

    众人还要再劝,刘备怒道:

    众文武齐齐噤声,刘备又对着傅士仁、糜芳拱手一礼,道:

    关羽、张飞见状,大呼:

    刘备置若罔闻,关、张二人只好不情愿的也对傅士仁、糜芳拱手道:

    傅士仁、糜芳以及糜竺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等到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的时候,慌忙跪下,糜竺颤声道:

    刘备歉然道:

    糜竺长叹一声,满面羞愧走到一边。

    刘备大喝一声:

    执法军士面面相觑,刘备森然道:

    校场上,刘备、关羽、张飞各自接受杖刑,刘备受了三杖,糜竺急中生智,也想起来曹cao割发代首的事情,于是与其他文武一起恳请刘备效仿。

    最终简雍劝说,刘备、关羽、张飞若三人同时受刑,如新野有事无主事之人,刘备这才接受帐下文武的建议。

    关羽、张飞的鞭笞之刑,也因为二人已经赔罪,并且糜竺与傅士仁、糜芳同时求情,最终也作罢了。

    尽管如此,此事过后,新野军纪焕然一新,无人敢再犯军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