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都是那个什么新来的。要是他喊住了就没事了。” “谁说不是,我看他就是故意的。我听说他就是从杂役司过来的。你说,他会不会是故意的。” “哎,不知道。不过女官也跟着来杂役司了。这可是从未有过的。”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其中一个人还使劲瞪着云霄。其实他们都还不知道云霄叫什么。 其余的那些不说话的,心中对云霄也是怨恨的。他们明明在先贤殿做得好好的。一转眼就来了杂役司。这回和之前都不一样。先贤殿的人,从未有过这么多的调动。 这调动还是来到了和先贤殿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 这里的工作比先贤殿苦多了。整日都是一些细细碎碎的事情。做完了这样便有另外一样。这些人早就听说过杂役司,完全不是人呆的地方。 一来到杂役司,他们中间的人就开始嫌弃这里了。不光是做的工作不好,连睡的地方都不好。十几个人住一间房,这在先贤殿是没有的事。 “怎么会被贬到这里,还不如让我死了算了。”其中一个先贤殿出来的宫女说道。 “哎,还不是那个什么不拦着。我听说这杂役司的人,也和那个人有仇。他来了,杂役司的人都向动手打他。”另一个宫女附和道。 “啊?是么,讨厌的人,到哪里都讨人厌!这个人害得我们都被贬到杂役司了。我好多东西都被火给烧了。还有我最喜欢的胭脂啊。都怪那个破人!”那个宫女顺带着摸了一把自己的脸,“糟糕,没了胭脂我的脸都皱了。” 说着她又掏出随身的镜子出来照。 云霄在自己的屋子里头,完全没有料到这些人都已在背地里抱成一团。 江渺起先也不想这么快出手动云霄的。不过在她发现云霄举动可疑,云霄又间接导致火灾。 种种迹象表明,她要是再这么不动声色下去。那么云霄在珍国皇宫里便可以随意了。 云霄在杂役司的事情可不好做。比起之前劈柴,似乎还要累上许多。很多人都说在这里做事非常痛苦。每天晚上他们都会对云霄进行一次吵嚷。大致上就是说,都是他害得他们这么累。 云霄整日被那些人缠着说这里的痛苦。还连带着有许多人围上来对着他说,本来是想好好在宫里做一段时间。等有了点积蓄,便到外头找几个男人的。没想到都被云霄给打乱了。 有几个女的直接怪云霄,害得她们做这么苦的工作,连之前的例银都没有了。她们如今不能买好看的胭脂水粉,只能看着自己的皮肤一日不如一日。 云霄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些人说什么他不好,让他们累了。他就在每天晚上去柴房烧一锅子水给每个人泡脚。 那些人说她们的脸都没法子见人了,他就托人从宫外带一些花回来,顺带着教那些人怎么做胭脂。 姑娘家的一听可以学会做胭脂,全都围了上来,还直夸云霄的好手艺。 没多久云霄面前的困难都解决了。 江渺听到这事,顿时觉得奇怪,好好的怎么那些人都没有为难云霄了。 絮柳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江渺更是发觉这个人不简单了。 “陛下您看这人是不是要将他赶出宫去?”絮柳细心询问道。她在宫里这么长时间,也是头一次听说有这么个圆润的人。 “先不要声张。此人呆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总比呆在别处要好。对了,原将军不是写信来,请求回来了么。朕看原将军也可以回来了,等原将军一回来,就叫溪万去管理边境的事物吧。”江渺早就想好了,这明优的案子,迟早得交给原湘君去审理。 絮柳笑着低了一杯茶水给江渺,道:“陛下,原湘君审理这个案子是众望所归的。谁都知道原将军是咱们珍国的顶梁柱。” “这个是自然的。原将军做事朕素来放心。倒是他在边境呆了这么久,是不是有些不想回来了。”她清楚的记得,原湘君当初离开边境时的心情。 絮柳知道江渺这是在担心原湘君会舍不得回来。 她笑着劝道:“陛下您有什么不放心的。原将军再怎么不舍得离开边境,可只要一听说是陛下召他回来的。他还不是兴奋得跟什么似的。他一定会快马加鞭赶回来。”
这么些年了,原湘君的脾气倒是一点没变。凡是江渺让他做的,他一定会义不容辞。 这也是江渺最担忧的。这要是落在有心人手中,便是一个很好对付原湘君的法宝。 “陛下,想必这些日子批阅折子也累了。絮柳给您准备了一场戏剧。不如去看一场戏如何?”絮柳这些日子见着江渺劳累,也是想尽法子让江渺开心。 江渺听说絮柳给她准备了一场戏,道:“絮柳你给朕准备了一场戏?倒是说说是什么样的?” 江渺的想法,若是和平常唱的戏是一样的,那么她就不必听了。 絮柳拉着江渺去看戏,倒是真的准备了一处好戏。她告诉将们这是江渺平时都没看过的。编故事的人也是最近才编的一出戏。 江渺坐在台下看着台上的人唱着戏,心中突然有了一丝感慨。 好似多年之前,她也是这么样坐在台下,听着台上的人唱戏的。 戏里头的内柔她都有些记不清了。只记得有个人唱得令她很难忘。 那是一个关于被收养,又被当做亲生儿子养的故事。 故事里的那个儿子,最终因为嫌弃自己的养父母,而背井离乡到了城里做大官。 他的养父母一直在乡下,没能等到养儿回去接他们。 故事里头的养父母,还一直相信自己的儿子没有变。他一定会回去接他们的。 他们心里的美好祈愿,终究也只是祈愿。 那个殷切希望儿子回乡接走他们的人,最终死在了风雪交加的夜晚。 他们家实在太穷了,连柴火都烧不起。 之前砍的柴火,全都放到了集市上去卖,供他们的儿子读书。他们家里一点积蓄也没有,两个老人年老了,体弱多病。儿子又没有再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