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暗黑大宋在线阅读 - 第一三五章 蛊母

第一三五章 蛊母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人与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W然臣谓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好蛊惑人心的一句话。何为君子,范公,韩公,富公,杨偕,郭劝等人也。何为人,吕公,夏公,杜公,晏公,陈公,贾公等是也。”

    这个君子包括很广,范仲淹,韩琦,庞籍文彦博与富弼,五大君子,后面还有,欧阳修,蔡襄,余靖,石介,尹洙,王素王尧臣宋等,不熟悉但影响力大的还有蒋堂,孔道辅,郭劝,杨偕,郑戬张昷之孙甫沈邈等人。

    “臣就夏竦,若无夏公,韩范二公何以能得任西陲重任?夏公不仅保举了范公,更保举了韩公,特别是在韩公受秦州百姓责问之时,更是夏公一手力撑韩公,才使韩公得过难关。再政绩,夏公讥丁谓,反对真宗祥瑞,提携庞公,开仓放粮,活襄州四十余万百姓,洪州驱邪教劝农业,陕西重边防,治土兵,这不是政绩?是不错,生活上有污,奢侈无度,然而吕蒙正公,寇莱公,韩公,宋,那一个生活不奢侈?为什么仁宗前面召夏公回来授职,后面遭到那么大的羞侮?”

    夏竦算是一个坏种吧,但开始不是那样的。

    宋夏议和,不过西北边防重要起来了,夏竦许多提议十分明智,又是赵祯的老师,因此赵祯将夏竦提为枢密使。

    有私人感情,有才华,懂军事,又对西北了解,这个任命是没错的。

    可夏竦还没有回来,余靖欧阳修与王拱辰等人全部开动,连上十一道弹劾奏章,几乎将夏竦所有污全部放大。

    赵祯无奈了,派人对夏竦,老师,你还是不要进京城吧,先去亳州任职。

    夏竦不甘心哪,还是进了京城,并且找了一条理由,俺年纪大了,走了那么远的路,先在京城歇会行不行?

    然后又呈上一篇一万多字的自辨奏文。

    就算俺品行不好吧,最少等我先做几个月西府首相下吧,不能还没有接任,就拿下了,生生创造了一个历史记录。

    奏文呈上,得到君子们的答复:“图功效莫罄忠勤,弭谤言莫若修实行。”

    你少废话吧,多办实事才能洗脱你的罪名。

    夏竦傻眼了,这就是君子,何谓君子,君子温润,温润如玉,讲的乃是忠恕温廉恭让之道。

    就算夫子得不对吧,可咱对你们君子有恩哪,若无我与吕夷简,你们君子的首领范仲淹与韩琦如何上位?

    或者公私分明,你们拉帮结派,那也叫公私分明?

    这个恶因结下了,恶果便来了。

    特别这个结党。

    结党危害有多大?看看东汉,晚唐,宋朝,以及后来的明朝,为什么清朝统治了那么久,若无洋人入侵,可能还会统治下去,看看清朝文人是什么地位,奴才,奴才都不如!

    再宋朝有没有民主的土壤,这些君子党们有没有将百姓放在第一位?

    “先帝之失不是失在西北,三十年无战事,大战兴起,谁能领兵?所以失利。也不失在庆历新政,那次先帝很英明,及时停下,将朋党现象狙击。先帝之失,就失在养士。”

    “养士?”

    “是啊,我朝太祖一次指着朱雀门上的朱雀之门问赵普相公,为何要在朱雀后面加一个之字,赵相公之乃助词,太祖写成朱雀门多好,为何多加这个之字,文人只会玩弄文字,酸气十足,多此一举。”

    “啊。”

    “之所以太祖用文人,乃是他一句话,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认为文臣虽贪,但没有武臣危害大,朝廷能接受。但那是前朝,文人没有完全掌握国家大权。一旦象我朝现在这样,那就未必了。”

    这个是有案可翻的,只要赵顼回去查一查太祖实录,就能查出来。

    “太宗用文人,乃是为了巩固权利,不能全部当真,看看边境太宗用了多少文人担任主将的?”

    未不能当真原因,主要当时情况很微妙,赵匡胤死得不明不白,柴荣还有一些影响存在,一部分大臣与权贵心中偏向柴荣,更多的大臣权贵与重将偏向赵匡胤,可是赵匡义的藩邸功臣又没有多少人能拿得出,因此这才广用文人,包括寇准张齐贤吕蒙正他们迅速上位。

    但不,话讲到这份上,赵顼也应当明白了,赵匡义那是没办法,但到了宋真宗宋仁宗手中就没有这个必要了,所以必须纠正回去。可恰恰相反,赵祯没有纠正回去,反而越陷越深。

    “殿下,先帝可能养出来了士,如范公,但这些士仅仅是少数那么几个人,其他的人不是养士,而是在养蛊母!”

    “王巨,你也是士子。”

    “我是士子,更是大宋的子民。”

    不过王巨显然也没有深讲,未来那些人会很让人头痛的,况且他还不知道能中多少名,又外放成什么官员。即便赵顼以后赏识吧,自己若是官职低了,才二十出头,有什么话语权?

    赵顼又道:“你刻意将我喊来就为的这些?”

    这些?若记住了这些,你以后不知道会少走多少弯路。

    为什么要结党,人多力量大,就会有更多话语权。明白这个道理,以后你与那个怮相公就能团结中间派,无论革命性的改革,还是改良性的改革,都得要团结中间派,才能让那些反对派失去力量。

    看吧,王巨心里道。

    总之未到的时候。

    于是:“这次科举有一个奇人,臣想带你见一见。”

    “哦,是谁?”

    “一个举子,一个真正文武双全的举子。”

    “带本王去见一见。”

    “臣请殿下来,就是让他与你相见的,不过臣要两件事,第一不得泄露你的身份。”

    赵顼呵呵乐了起来。

    “其次一旦放榜了,殿下就最好不要与大家相见了。”

    高滔滔了,见一见无妨,可能对儿子是一件好事,因此这段时间赵顼来了好几次。

    不过切莫当真哪,高滔滔是高滔滔,是妻子是母亲,赵曙是赵曙,是父亲也是皇帝。现在包括自己在内,只是举子,普通的士子,见见无妨,不会产生什么想法。

    一旦殿试放榜,名次决出来,不久就要授官了,赵顼若再跑得勤快,赵曙未必会保持现在的想法。

    “你啊……”

    “非是臣诛心之语,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是全父子之道,君臣之道。谁让殿下乃是殿下。”

    “得,你别了,”赵顼无奈道。

    别人他还真会怀疑了,可是王巨他会相信的,因为有前例在,王巨救了自己姑姑,这是什么样的功劳,可明知道这是大功,但为了承诺,为了姑姑的名声,他宁肯在延州受苦受罪,出生入死,始终都不将这段经历出来。

    而且现在赵曙岁数也不大,正常想法,赵顼上位,还不知那一年后了,不定是二十年三十年。因此确实可以称为忠言吧。

    王巨将赵顼带到不远处的一栋茶楼。

    这是高滔滔最放心的地方。

    宋朝富啊,士大夫最富,于是个个花天酒地,这也影响了广大士子。来京城赶考的举子当中不泛寒门子弟,但更不泛高门望户,若是手中有钱了,又难得进京,于是考完了,个个开始花天酒地了。就是有的士子手中没有多少钱,同样也花天酒地,出入妓馆,包括柳永。

    然而王巨进京这么久,一次妓馆都未去过,更不要将赵顼带到妓馆。

    不管王巨诡计多端,还是心狠手辣,这一条是让人放心的。

    实际就是诡计多端,高滔滔都不大排斥,做为人君,没有一手腕能成吗?学一学这孩子吧。

    在这上面,她与一些士大夫是持着相反态度的。

    就是诡计多端那又如何,若这孩子以后不学好,朝廷不用,又能有什么危害?

    在这一,她与刘娥是很仿佛的,刘娥用王钦若,王钦若性子虽媚,但忠心哪,又是孤臣,越是孤臣越好重用。但却不让赵祯与王钦若走得近,怕养子在王钦若带领下,变成第二个晚年丈夫。

    还有一,高滔滔也比较放心。

    可能王巨对她很排斥,不过高滔滔生活确实延续了宋朝皇室一惯作风,那就是俭朴。

    王巨也俭朴,听弟弟meimei未长大前,在那个寨子又当爹又做妈的,烧煮洗抹,一起包办了。这个很不易的。甚至还让高滔滔打听到朱俊转变的事。

    她也想儿子变成更聪明的儿子,而不是书呆子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