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暗黑大宋在线阅读 - 第714章 有点难听

第714章 有点难听

    琼娘妃儿与几个孩子哭成一团。【】

    但其他人毕恭毕敬地站在边上,因为这里不仅有王巨的妻子儿女,还有大长公主殿下带着她的养子。

    不过旁观者清,张难陀心中有些狐疑……李妃儿哭也罢了,一是久别重逢的喜悦,二是丈夫遇刺的担心,可你做为大长公主,眼中也闪着点点泪花算什么哉?

    还有,王巨刚一进家门,这个大长公主就来了,别人一起称呼参见大长主殿下,宗子殿下。

    赵天赐虽不是赵念奴生的,可已经是她的养子,而且这次秋祭,赵顼加恩了一个从七品职官。做为大长公主的孩子,称为世子是不行的,因此是谓宗子。

    然而王巨只说了参见大长主殿下,并没有说参见宗子殿下。

    还有,看眉角,这个宗子殿下颇象王巨哎。

    难道这中间有着什么秘密?

    不过张难陀只是在心中想想,不会傻呼呼问出来的。

    “大家不要哭了,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王巨说完,心中也有些发苦。

    其实当时情况是,王巨看到了坡顶上的山匪,及时勒马,然后又“迅速”看到山林里的埋伏,立即下令拨马逃跑。

    那时,就是山林里的人往外冲,一边s箭,他们这一行人仅是在s程的边缘,况且只是山民猎户所用的普通桑木弓,能可怜的s到身前的几只箭,不会有速度,不会有力量,完全可以做到一边用提刀拨挡,一边平安地逃出去。

    但为了让人无可诋毁,王巨必须替琼娘挡上一箭,为什么替琼娘挡箭,琼娘有身手拨打s来的箭支吗?那么受了伤,刀箭无眼,谁敢怀疑与攻击?

    然而就没有想到这群人手中居然有制式弓。他的公服里是穿着胸甲的,可那一箭,生生将胸甲d穿,当时让他痛得差一点摔下战马。

    这个意外太可怕了。韩韫一个劲的请罪。

    不过还好,没有出人命,包括手下侍卫,皆只是受了箭伤,否则王巨心中更加后悔。

    野龙咩胜说道:“大娘子。还是先让少保先躺下来吧。”

    众人手忙脚乱地将王巨扶着躺在床上,王巨看着几个孩子说道:“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可惜落到那群山贼手中。”

    平儿说:“爹爹,只要你平安,比什么礼物都强。”

    “哟,平儿,不错嘛,都是小大人了。”王巨高兴地说。

    “爹爹,我都在太学上学了。”

    “学得如何?”

    “还行吧。”

    婵儿却在边上说道:“太学里有人欺负弟弟,那些少年郎还说爹爹不是好人。是屠夫。”

    王巨脸色立即y了下来。

    做为中国式的家长,一般小孩子打打闹闹,不会当真的,大人别参杂进去。那怕这个评书攻击王巨,王巨都能理解,但弄到十岁孩子头上,王巨不能不恼火了。

    琼娘脸色也变得难看。

    妃儿立即解释道:“官人,琼娘,你们也不要担心,长公主将宗子也送到了太学。宗子时常保护着平儿。”

    王巨冲赵念奴投去感激一瞥,然后看着赵天赐,道:“宗子,我这次也给你带来了礼物。”

    赵天赐傲傲地一耸肩。表示不在乎。与王巨的几个孩子相比,他是完全生活在蜜糖里的,特别是因为蔗糖作坊的分红,包括大宋第一亲王雍王赵颢的几个孩子对赵天赐都一向不错。就不要说这些是是非非了,谁敢用一些是非对付他?礼物的啥,更不会在乎。就连赵顼都时常给他带些礼物呢。

    王巨不由好笑,这个孩子自己不敢相认,但有所失,也有所得了。

    不过他心中终有些犯愁,现在这几个孩子都还小,但早晚长大了,那么早晚必会产生怀疑,到时候如何开口?

    似乎看出来王巨心思,赵念奴眉毛也稍稍拧了一下。

    就在这时,王巨眼睛一亮,说了一句除了赵念奴外,一些不懂的话:“半年后吧。”

    王巨为什么急着进京,不仅是害怕家人担心,也是急着来京城交接。到了京城,一旦交接,就是参知政事了,镀金了!

    有没有这道“金光”,对他以后的仕途会产生巨大影响的。

    他就在陕州养病,参知政事也逃不了。可关健再出现万一呢,就象夏竦那样,人还未到京城呢,罢相了,那多开尴尬哪?

    不过连赵念奴,实际也未听懂王巨说的是什么。

    王巨也未多说,转过头对韩韫道:“你明天代表我到太学,问太学里的教授们,我是不是屠夫?如果教授否认,或者支支吾吾,或者搪塞,你就再责问,你们为何指使太学里那些少年攻击平儿,还有,我二弟当时在太学里读书,同样也遭到了许多同伴攻击,这是何故?将事情闹大一点,闹得越大越好。这些老家伙,看来欧阳修给他们的苦头,已经全忘记掉了。”

    太学最难堪的一次,就是欧阳修等人发起古文改革,又用古文来科举,太学大闹,没有成功,反而遭到许多人讥笑,然后在宋朝的教育地位江河日下。

    直到王安石发起科举改革后,太学才重新振作。

    当然,王巨这时候与欧阳修不能相比的,那是一群人在战斗,况且古文改革也成了主流与大势所在。

    但正在刺相案的风头上,如果韩韫闹将起来,太学同样难看的,这个难看不是指王巨能扳倒太学,而是能激怒赵顼,太学里的教授不是后世的教授,都是官员。

    赵顼激怒之下,会怎么做?

    太学里的这些教授们,就会成为叫兽了……

    “还有,妃儿,你明天在京城请一些大儒,平儿,你也不用去太学读书了。”

    其实刚才他想到了赵天赐,也想到了如何破局的办法。

    如果成功的话,他可能会成为超级权臣,就象张居正那样。

    这个目标达到。他就做真正做事了。可张居正死后,张居正家人是什么下场?

    因此几个子女的去向已经明确。

    既然与大宋无关,那么为何要在太学读书?读这些经义吗,科举吗?就是中了进士。又有何用?

    琼娘脸色一变。

    王巨隐晦地说:“哪里才是平儿未来的天空。”

    赵念奴叹了一口气,琼娘却是万分惊喜。

    但最高兴地不是琼娘,而是韩韫,王巨终于下决定了。

    赵念奴小声地问:“子安,真凶是谁。是文公吗?”

    “未必,没有证据,我不敢断定是谁,李中丞不是率领官兵下去查捕了吗?”

    “京城里有人说是你用了……苦r计。”

    苦r计不是周瑜打黄盖,宋朝也有一个有名的苦r计,种世衡与大和尚王嵩正是合伙用了苦r计,导致李元昊杀死野利遇乞。也因为这次苦r计,每每李三狗看到种古、种诊、种谊,神情都有点儿不对。

    “我也不相信,那有这样用苦r计的。”

    “殿下。莫管路人说法,相信不久自有公道。”

    “是啊,如果父皇还活着,看到子安的功绩,不知有多开心呢。”

    王巨心中无语地想:“你父亲活着,那才是一个真正和稀泥的高手呢。不要说我,就是我与韩琦加在一起,也要头痛了。”

    赵顼想异论相搅,实际就是平衡之术,可这个平衡之术不好掌控的。赵顼时猛人辈出,赵祯时猛人同样不少,吕夷简,夏竦。贾昌朝,韩琦,余靖,欧阳修,文彦博,庞籍。那一个是简单的?

    但在赵祯手里和稀泥,却和出一个国泰民安的太平江山,如果不是赵祯晚年因为身体不行,疏离朝政,可以说赵祯几乎达到了一个完美的高度。

    赵顼和稀泥和出了什么?

    不过赵顼能达到这种绵里藏针的高度,王巨说不定就会傻眼了。

    但赵念奴及时送来一个消息:“子安,此次朝廷将你授为参知政事,乃是王相公竭力推荐。”

    “哦?”王巨跳了跳眉毛,但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老王说王巨是孤臣,实际王巨真不能算是孤臣,特别是小苏与章惇,世人都低估了他们的潜力。

    其实若不是王巨请求,将章惇调到交趾,章惇已经正式上位了。但王巨也没有坑章惇,经过交趾的镀金,一旦章惇回到京城,赵顼只会更加重视。

    但眼下王巨看上去确实是孤立无援,如果老王提携,未来王巨在朝堂上日子将会好过得多。

    难怪呢,他心中又想到。

    一家人正说着话,小黄门进来了,王巨有伤,虽然躺在马车上,可是马车速度也不敢快,况且还有陕州那么多官兵护送,一进京城,就引起了百姓关注,因此也立即传到了皇宫。

    小黄门也看到了赵念奴,立即施礼。不过心中同样古怪地想,怎么大长公主殿下也在这里?

    阿弥陀佛,不能乱想,不能乱想……

    实际就是他乱想也无所谓,不但赵顼,包括高滔滔也知道了赵念奴与王巨之间有着暧昧关系。

    小黄门说道:“王公,陛下传你进宫。”

    “你回去对官家说,人都伤成这样,如何进宫?”赵念奴不满道。

    “无妨,妃儿,你去坊里买一张胡床过来。”

    胡床就是椅子,实际只要是能折叠的凳子,坐椅,靠椅,躺椅,都属于胡床,因为从游牧民族传过来的,所以称为胡床,正是因为胡床的出现,到了宋朝家俱才进一步发展,有了高大的椅桌板凳与床榻。

    王巨说的胡床就是指一种能折叠的躺椅。

    “这样,会不会有言臣弹劾?”妃儿小心地说。

    “我都伤成这样了,谁来弹劾?”

    几个侍卫抬着躺在胡床上的王巨向皇宫出发,妃儿在门口又说了一句:“要不要多派几名侍卫跟随?”

    丈夫遇刺,真将她吓着了。而且她也不解,在郑白渠丈夫就遇过一次险,但那是西夏人出手的,然而大宋内部,谁有这么大仇恨哉?

    实际刺相案发生后,许多胆小的京城高官,也或多或少有点儿提心吊胆。

    “这是在京城,如果再有人行刺我,那我朝真成晚唐了,”王巨笑道。

    侍卫抬着王巨到了皇城前停下,王巨家的侍卫是不能进宫的,守城门的立即进宫禀报,赵顼让近卫抬着王巨进宫。

    到了延和殿,赵顼迎了出来。

    王巨想在胡床上坐起来,让赵顼按下来,说道:“王卿,重伤在身,不必多礼。”

    那就不用多礼吧,真痛啊。

    到了延和殿,赵顼想问的很多,不过先问的是案件经过。王巨说道:“臣只是受了一点伤,并无大碍,不过臣这次回来,有许多要务要向陛下禀报,但带伤在身,暂时不能进入中书处理政务了,请陛下将两府相公一起召来,臣索性一起说了吧。”

    这个说法也能成立,实际他还要养伤的,正好借助这个机会,将前前后后交待一遍,省得在这个养伤的时间里,大家继续纠缠不清。

    赵顼额首。

    不仅是两件案子,赵顼关心的有很多,如大理与交趾的一些情况,虽然王巨在奏折里写了一部分,也有其他人反映了一部分,不过王巨作为总指挥者,详细的情况,只有王巨当面说,才能真正了解。还有那个海外呢,海外不提,但那些商货走私,可是不小的损失……

    并且依政案子就是为银子引起的,王巨当时说了一些原因,也被张难陀记录到奏章里,但王巨没有说清楚,那么张难陀也不会记录清楚。这个也要问的。

    都不是小事。

    一会几名宰相全部到来,东府的王珪、蔡确、张璪,西府的冯京、吕公著、孙固。友好的无疑只有老王,蔡张二人与王巨没有过节,但作为变法派,应当略略偏向王巨。但西府的就不大美妙了,冯吕二人虽不会仇视王巨,但略略会有些排斥,孙固那就不用提了。更要命的是他是赵顼的老师……

    六名宰相陆续坐下。

    王巨道:“请陛下与几位相公先观阅三篇文章。”

    说着,拿出张载写的《爻变》《圣王》《的一》。

    爻变的中心思想就是王巨的大中庸,讲的是因时调控,然而做为政治,大方向得明确的。

    就象89年事件,实际就是大方向发生了严重分岐导致的结果。

    事件后,不好的方向就是权利进一步集中,加上经济时代,造成官员进一步**。

    但这个**是可以控制的。

    因此在这个不好的另一面,却是让大家看穿了美帝的真面目,还有防止中国滑行泰国那种局面,若是后者发生在中国,说不定会非常非常的严重。

    所以在王巨心中,二祖的地位是无比的崇高。

    那个与现在的王巨无关了。

    但道理一样,王巨意图就希望这三篇文章成为宋朝未来一个大方向的标准。

    当然,这个想法赵顼是不知道的,他看后同样嗟叹良久:“张载也是一个贤人,王公,能否给张载一道任命……”

    “别,陛下,”王巨立即阻止道:“陛下,恩师性格温厚,不适宜呆在朝堂。”

    赵顼与几个宰相都让这句话咽着了。

    这叫什么话哉?性格温厚的人不适宜呆在朝堂,难道这个朝堂只适合小人呆吗?太不听了,太难听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