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物竞天择
“人是由猴子生出来的。”看着这连小孩都会讥笑的结论程颐脸色苍白。 “人与普遍动物的区别……” “人与猴子的区别……” 程颐目光缓缓移过书面,脑中却是一片空白,他程颐和这天下大多数都不同,他程颐是一代宗师,是开创了洛学的宗师级人物,别人看了这些颠覆性的结论,就算内心认可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反而因为学到了新的知识而兴奋。 可他程颐。 一旦书中一个个结论都是正确的,那么他程颐的洛学基础便轰然倒塌。 做为一个武道家,像程颐这样的人,武学理念和思想就是命根子,自己钻研了一辈子得出的成果,结果全都是一堆垃圾,谁能接受? “三纲五常是世间至理,是自有世界以来,便横亘于天地之间的万物至理……” “可如果人是由猴子变来的?” “总不成猴子也讲究三纲五常,猴子也有帝皇,猴子的帝皇也是禀承上天意志,为天子?” …… 时间流逝,许久程颐空白的脑袋才缓缓恢复了一些神智。 “不……” “错的!都是错的!” “他秦仙傲、段海峰编造了一个弥天大谎!一切,就是为推毁我,推毁天下各派,尤其是儒家聪明的精神,他们是魔头,魔头要的是天下大乱,要的是逞自己一时威风,岂会在意黎民百姓的困苦?因此他们不相信自古传下来的天人感应!” “更不相信儒家的天人感应!” …… 程颐脑中疯狂的呐喊着,可是另一边一个声音又在叫喊着,“错在哪里?这本所说的一切,你倒是说哪里讲错了?” “虽然他的论证没错,可是他没有论证到的地方更多?光凭一些迹象来推断确实是可以得出人是猴子生出来的,可是他所看到的就是世界的全部面目么?不,他也不过是盲人摸象,把自己看到的写出来……” “而且。就算是像他说的那样,他又凭什么证明儒家伦理道德不是亘古就存在的?又凭什么证明不是因为人类顺应三纲五常这些天地至理这才成为人类的?” 渐渐的程颐眼神坚定起来。 “他段海峰这部书中写得没错,可是他看到的和整个天地的奥秘相比,太过片面。因此他这结论根本不可能是正确的。”程颐哈哈一声笑,再一次精神奕奕的读了起来。 司马光、吕公著、程颐等一个个儒家联盟的人读着这本,在原本历史上19世纪第一次发行,其中的观点就震憾了无数人,可对于司马光、程颐这些老jian巨滑。见多识广,与各种学派思想做斗争了一辈子的人眼中没什么希奇。 甚至再希奇古怪的观点,他们也不会觉得惊讶,可是当这些观点真正用事实,用数据,用一个个让人信服的方式论证出来时…… 东方学术界向来重猜想,不喜实证,重人文,不喜板板条条,认认真真的理科。 所以。段海峰这迥然不同,完全按中的规则来写就的学术书籍一出现,而里面的观点又与他们所坚持的完全迥异时…… 丞相府书房中。 “人是由猴子生出来的也罢,可是……”司马光额头青筋暴突,“可是这世间所有的生命,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只有一个祖先?” “一个祖先?从水里诞生的生命,而后发展成现在的大千世界?” “生物从简单到复杂?” 司马光心中疯狂的呐喊着,他与程颐的学说虽然有些不同。但大体思路上还是一脉相传的,程颐讲究儒家的伦理道理,三纲五常等等都是天地间的至理,是自有天地。有世界,有生命以来便存在的,而且万古不变的。 司马光的学说亦是如此,但是他认为儒家伦理道理,三纲五常是上天的意志,而天是万物之父。按三纲五常,父之命子不能违,所以我们要遵从上天的命令和意志行事,若是违背,必遭天遣。 可是揭露的规则,人类与所有生命只有一个共同祖先,而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发展出数之不尽的物种,其中不适应自然环境的都消失了,而没有消失,存活了下来的,也在不断进化变异,其中就有由猴子进化而来的人,这一切与伦理道德无关。 所谓的三纲五常不过是后人弄出来的…… 司马光、吕公著、程颐……一个个心头巨震,都在思索着,自己的理念是正确的,还是这是正确的? 武道界其他门派的人此刻也正读着这本书,江宁王安石满面红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王安石爽朗大笑,声震屋瓦,“好,好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若是这么说来,我以前一直想不通的自然现象,也都明了了。” 和司马光、程颐、吕公著不同,王安石看得神思飞扬,眉飞色舞,而且里面的观点越是迥异主流,王安石就越兴奋,甚至不时打几个哈哈。 “人是由猴子变的?” “也亏段海峰想得出来,不愧是颠覆魔王呀!” “天下所有生命都只有一个祖先,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慢慢衍变过来,这其中有过无数物种,大多数因为不适应自然环境,而消亡了,只有适应环境的才存活了下来。所有这些,不过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人是猴子的时候,哪里还讲什么天人感应?只有渐渐有了智慧,渐渐智慧越来越高,才会想出这些天人感应!”王安石心中感慨,他变法,受到的最大的阻拦是什么! “当年我变法,运气不好,恰逢天灾连连的年景,而这些天灾……” 儒家最信的就是上天预兆,认为朝廷一旦施政不当,上天就会降下灾祸,因此王安石变法期间,一些地方出现的旱灾,水灾便被士子阶层,司马光等旧党拿来攻击王安石,在民间散布谣言,在朝廷进献各种弹劾奏章。 这些虽然王安石不信,可是整个士子阶层信,整个天下的老百姓信,那他王安石还能很好的推行变法么? “我虽然从不相信所谓的天人感应,可是自己不信是一回事,找不到好的论证方法去反驳这些信的人才是最大的遗憾,而这一次……” 王安石看着手中的书本,心中无限感慨,“这书中说及的各种植物、动物的生理构造,遗传,生长等等知识,都让老夫大开眼界,而这里面讲到的其他知识,地壳运动?沧海变桑田?真是难以想象,如果他这里面讲到的知识都一一是真的,那光这些知识,就够人钻研一辈子的,光这些知识,如果用长生诀……”
“难怪秦仙傲称呼为天下第一奇书,不枉我这一个月来天天盼着见这本书,度日如年……” 一处富丽堂皇的阁楼里。 “有趣,有趣,原来它们是这样生育的。”赵挺之拍掌大笑。赵挺之的商容派学说虽然与儒家脱不了钩,可这是没办法,不与儒家挂上钩,他的学派就活不得这么好,因此,若是能推翻儒家的一些观点,赵挺之是乐见其成的。 当然乐见‘颠覆魔王’向儒家开刀,并非表示只要段海峰颠覆儒家的观点他赵挺之就赞成。 这本序言里提到的观点,赵挺之本是不反对也不赞成的,只是读着读着,便被书中严密的论证给征服了。 “后生可畏,可能……这是真正的做学问方法!” 各种论证,再加上里面各种新知识跳出来,让赵挺之对很多以前迷惑不解的自然现象一下子豁然明白,所以不由自主的,赵挺之便喝起彩来。 此刻凉亭中苏轼翻看着手中的,兴奋得浑身都微微颤抖。 “老夫一生游山玩水,对这些见得多了,只是见了过都是迷惑,可是这段海峰……不对,秦盛朝却将其中的原理都给剖析出来了,虽然这些原理未必是正确的,可是光他的剖析能够自圆其说,这就很了不得!” “此子,莫不真是文曲星下凡?”苏轼读着书,偶尔跳出凉亭,拿着书中的知识与旁边的一些花草树木进行对照研究,越是研究,就越是信服。 苏轼一生坎坷,地方京城都曾做过官,可以说到过大江南北很多地方,因此见到过的物种也格外多,自然迷惑也格外多,可看到这一本书,很多迷惑都迎刃而解。 山石后隐蔽处沈括看着手中的书呼吸急剧,脸色扉红。 “描写透彻,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前无古人……” 沈括在整个大宋的牛人中是对自然知识了解得最多的,因此看这本书,也格外清楚其中的含金量。 “腹中十分才学,落到笔下不及三分,要写这么一本书,这秦仙傲懂得的该有多少……”沈括瞪着眼。 “而且我写虽然也剖析了不少世间的自然现象,可是那些一来很零碎,二来不成系统,三来于自然界的这些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是怎么成长成这个模样的知之甚少,而这本书,虽然没有主要去讲叙那些知识,一切都只是为了论证物种变化的规律,可是点到的这一点,已经让老夫汗颜了!” 诸子百家,非主流门派并不是就很赞同中的观点,可成见也没有儒家联盟的大佬们深,因此真正用心去读书时,很容易被书中丰富的知识,严谨的论证所征服,感觉到这是一本真正有料,前所未有的好书,甚至某些地方完全同意书中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