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童年记事在线阅读 - 童年记事:第三十四章 112 复习迎考,一把抓,年货

童年记事:第三十四章 112 复习迎考,一把抓,年货

    第三十四章112

    复习迎考

    再有几天就要大考了,小组里大家都在认真地复习功课。今年秋游后,我们学习的自觉性大大地提高,特别是德明,他的进步最明显,周老师在班里还表扬过他。德明告诉我们,今年他要卖力一点,拿几只五分回来让他妈看看,好多拿点零用钱。老四读书门门拿五分,零用钱比他多,他不甘心。

    “难道你读书就是为了钱啊?”晓萍不同意德明的看法。我的想法和晓萍一样,好像我的零用钱与读书成绩也不大搭界。

    “讲你小姑娘不懂事一点也没错。为什么那么多人要考大学?还不是为了钱。你不要钱,大学不要考,将来和徐敏一起去扫拉圾。”话虽然难听,道理还是有一点的。

    “不要再讲了,还是来复习吧。”组长发话了。

    大家安静了下来,开始复习。大家先默单词,后造句,接下来做问题练作文。复习好语文再温习算术。今天小组时间过得真快,一会儿小组就节束了,大家还不想走,因为有些东西还要再看看。这是我们第一次觉得小组时间不够,认识到时间对学习的重要,有了一种紧迫感。

    “从前有个聪明的戆大,拿了一把飞快的钝刀,杀了一个年轻的老头……”小弟和老四老五一边唱着从外面进来了。

    “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啥地方学来的?”丽华问小弟。

    “外头听来的。”

    我告诉丽华,我们小时候都唱过。我们宁波话里也有这种前后矛盾的话,让小孩来学对应的词:“从前有个大大的小顽(小孩),坐了张高高的矮凳,拿了一把厚厚的薄刀,在切yingying的软糕。”

    一把抓

    刚才小弟他们在玩“一把抓”,最后老四老五的全输给了小弟。老四他们就回家来拿“一把抓”再和他赌。老四比小弟大三岁,却整天跟在小弟屁股后面,对小弟言听计从,用德明的话来讲就是“没出息”。

    所谓“一把抓”,其实就是把用过的练习簿,折成长十二公分左右、宽三公分半的纸片。玩的时候,各人将要出的一把抓放在背后,不能让别人知道是多少。出得最多的人先抓,但出的数量要根据玩的人数多少和各人的水平而定,不一定是越多越好,因为多了你一把抓不住。

    我们的玩法是这样的:先抓的人把一把抓摆成一叠放在手心上,再把手翻过来,让这叠一把抓就势躺倒在手背和小臂上,不能有纸片掉下来。然后腾出手来,一把抓过去,抓到的都是自己的,然后下一个人抓。要是在翻手时有纸片掉下,即算输,由下一个人抓。

    如果玩的人多,一把抓的数量大,还有另外一种玩法:等一把抓全翻到了手臂上,抓的人只要抓住了第一张,这些就全归他。其难度也很大:数量多了,要保证一张也不掉下来,没有一点真功夫是做不到的。

    别看小弟人小,技术却比他们的高,而且他鬼计多端。没多少时间,德明的一盒子赌资又给老四老五输得净光。

    这时德明说要露一手让他们领教领教。他先把一把抓叠得很整齐而且压得很紧,然后小心翼翼放到了手心上,那叠一把抓足足有半尺多厚。只见他轻轻地将手翻过来,手趁势往前伸一点,那叠一把抓便稳稳地躺在了手臂上,然后他把手臂轻轻地一抬,迅速地腾出手来,轻巧地捏住了第一张,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好!”小弟带头鼓起掌来,老四老五看呆了眼,就像在看耍把戏。

    德明把东西还给了小弟:“好好跟阿哥学。”小弟头点得如鸡啄米一般。

    小弟要用赢来的一把抓跟老四换那只贱骨头(陀螺),那老四竟傻乎乎地答应了。那是德明玩腻了卖给老四的,其用料好,做工地道,小弟早就想把它弄到手。老规矩,换好东西后,他俩拉起来小指头:“勾勾挽挽,要调还,一百只飞机一百只大炮(有的地方讲:勾勾挽挽,不许反悔。丽华老家的是: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要(变)。各地区讲法略有不同)。”看到他们这样,我们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换东西的情景。

    这时林媛他们来了,大铭要我们和她来“二十四点”,刚才他们全都输给了林媛。玩“二十四点”最容易,就是把四张牌的数用加、减、乘、除算一下,谁先凑成二十四便赢。

    我们七对一,晓萍刚发好第四张牌,林媛的手就轻轻地拍了下来,她反应也太快了,我们只好吃进。一会儿的功夫,大半副牌就到了我们手里,不过我们也渐渐地找到了巧门,她也开始吃牌了。

    我们这几个人就使劲地拍起台子来,一直拍德明大哥回来才罢手。我和德明的手拍红了,手里牌却比林媛的多,真丢脸。

    年货

    这几天家家户户都在为新年准备年货,因为还有一个多礼拜就要过新年了。听阿爸说,前几年困难时期,过年按人、按户定量配给供应的副食品竟有二十几种之多。我记得那时还要发糕饼券,买高级的糖果也要凭券。这两年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年货比往年要丰富得多,所以配给的东西也少多了。居民分大小户(五人以上为大户,五人以下是小户),凭证和券购买紧俏的年货,如年糕、大黄鱼、冻鸡、冻鸭、线粉和冰蛋等。除了国家配给的,不少人家还想尽办法多弄点好吃的,来丰富一下年夜饭。

    别看弄堂里不少家庭妇女天天哭穷,日子过得紧巴巴,但到了腊月弄堂里就会像变戏法一样挂出来形形色色的年货,摆出来现现丑。那花样精就透了:有金华火腿、本地咸rou、SC腊rou、GD香肠、南京咸鸭、宁波酱油rou和鳗鲞、苏北风鸡(我没尝过)、还有咸鸡、青鱼等。

    一到过年,德明阿姨就从苏州给他们捎来年货。有活鸡活鸭、河虾、大青鱼、年糕和苏州土特产等,分给张妈和她的两个弟弟。今年她们还带来了半爿猪猡,德明家分到了很大一块,我看足有二十多斤,我想今年德明脸上的rou又要吃得吊下来了。

    别看丽华家穷,她家的年货,当然是小人吃的零食,却比一般人家多,像什么长生果、红枣、黑枣、大核桃、松子和各种瓜子等。今年她家里还有榛子,那些都是老乡给她们捎带来的,有好几大袋袋,她们自己是吃也吃不完。丽华妈照例要送一些给邻舍隔壁,对他们平时的照应略表心意。新年里,德明和我就成了她家的常客。她家里最好的年货是那只吊在过道里的猪头了,丽华妈做的酱猪头rou就是他们过年最好的小菜。不过他们年夜饭吃的是饺子,小菜就不重要了。

    小黄家里的酱油rou,是他爸的拿手菜。这种酱油rou的做法简单:小黄妈把买来一级五花腊条rou洗净吹干。然后在一个大玻璃瓶里(做实验用的?)按比例倒上黄酒、糖、老姜、味知嗉、胡椒粉和茴香八角之类的调味品。当然,最重要的就是那红酱油了,这种红酱油是小黄爸家乡的特产,它色泽黑红,香味醇厚,比酱油店拷来的鲜多了,过年前自有亲戚从乡下捎来。将吹干的rou切成一条条,放进玻璃瓶里,再压紧。一个礼拜后拿出来凉在有风的阴头里,等风干了,美味的酱油rou就做好了。瘦rou黑里透红,肥rou油光鲜亮,rou皮黄泽透明,我见了就要口舌生津,那香味实在是诱人哪。吃的时候,把rou切成薄片,蒸一下就可上桌了。每当他家里吃酱油rou时,他总要留一点让我尝尝味道,不然的话,我晚上要睡不着觉的。

    每到过年,他爸都要弄点补品吃吃,有白木耳羹、桂园羹、胡桃黑芝麻糊和用五颜六色的豆烧成的汤。他家吃水果也与别人家的不一样:把萍果、生梨、香蕉和听头波萝切成小方块,再浇上一点糖水,放在一个大碗里(按现在的叫法,这就是水果色拉)。

    除了鸡鸭鱼rou,小黄家里年货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几只养了几个月的大闸蟹了。到了新年,那蟹壳的颜色变得很深了,rou也更鲜美了。

    阿婆买的年货,像什么小核桃、香榧子、柿饼、松子、五香豆和香瓜子等(这些东西平时也买得到,但过年时就要凭票了),历来是我和海伦一人一半。而海伦最在意的是我早上六点去太平桥糕团店花了三个多钟头排队买来的三块糖年糕(凭票供应),我们和阿婆一人一块,但阿婆那一块最终也会到海伦的肚子里,因为她喜欢吃甜的东西。她把这些东西都放在阿婆家里,这里更“安全”些,因为我是不敢偷吃她的。

    我们小孩都盼望过新年,在我们的眼里,因为只有过新年才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有好玩的,最重要的,就是新年的“压岁钱”。到大年初一给长辈们拜好年,袋袋里的钞票就满出来了。所以这几天我们都掰着手指,看看过年还有几天,但总觉得这段时间还很漫长,比较难熬。虽然孩子们全都欢天喜地盼过年,但大人们的态度就不一样了。有钱的过年就是过节,钱少的就要发愁了,过个像样的年让孩子们开心都少不了钱,但哪里去弄钱啊,就像书里说的那样:几家欢乐几家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