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播】第262章 那就算了吧
二十多年后,她坐在这样一面镜子前,镜子中的女人仍旧是那张脸,只是苍老了许多,多了几许皱纹,眼神也不似当年那样神采奕奕。· 这二十多年里,她一直都在错过自己的人生!等到她再次目睹自己的容颜时,早已芳华已逝。 薛佳人感慨万千,她轻声叹了口气,转过身拉住熙媛的双手,望着她的眼睛,连连说道说道:“谢谢你,你真是个心地善良的姑娘。” 薛佳人说完,又问道:“千野呢?她什么时候儿回来?我什么时候儿能见到他?” 熙媛又何尝不想见到北冥千野?只是北冥千野走了这么多天了,音讯全无!但是她心里坚信:北冥千野一定会平平安安的! “北冥千野他去执行任务了,应该很快就会回来的。您先在这里歇着,这儿都是自己人,您把这儿当做自己家就行了!” 薛佳人又连连向熙媛道谢。 熙媛让人给薛佳人拿了吃的,叮嘱她道:“您也累了,先吃点儿东西休息一下吧,我就不打扰您了!” 言毕,熙媛要转身离开,却被薛佳人叫住了:“姑娘,你带难道就没有话要问我吗?” 熙媛停住了脚步:她当然有话要问薛佳人!这是有些担心薛佳人的身体会吃不消,所以才打算让她先吃点儿东西,再慢慢地问她。 如今既然薛佳人先开口了,这自然是更好! 熙媛拿了一张椅子,在薛佳人对面坐下,对她说道:“我知道您是被冤枉的,您现在想跟我说什么,就说吧!” 薛佳人看着熙媛,叹了口气,说道:“你是个好姑娘,你把我从那个可怕的地方救了出来。·如果不是你,我可能这一辈子都要背着见不得人的罪名死在那里了!现在既然我已经出来了,过去二十多年的事情,我也不想再隐瞒什么了。你心地善良,我会把过去的事情全部告诉你!” 熙媛点了点头,认真地听薛佳人倾诉。 和她清秀的外观一样,薛佳人的语气轻柔而舒缓。二十多年来她都关在疯人院里,没有一个人肯跟她说话。 现在,她要把所有的一切全部都倾倒出来! 过去二十多年前的故事,如同一个长长的画卷,就这样在熙媛面前逐渐打开了。所有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不为人知的秘密,终于都一一真相大白。 薛佳人轻描淡写地说道: 我和薛慧萍是亲姐妹,我们一家人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小村子里。在我很小的时候儿,我和薛慧萍的关系的确很要好。 她教会我怎么煮饭,怎么缝衣服,怎么做刺绣……我后来在君家所做的一切女工,都是她教给我的。 我们两个姐妹相亲相爱,在那个时候儿,父母看到我们就满心欢喜。我本以为和她就会这样一直走下去,却没想到,在我们成长的路途中,命运不知何时已经为我们打开了两扇不同的门,而穿过那两扇门,我们谁也没有想到,未来的人生会通往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我六岁那年,村子里开始流行读书了。看着每天背书包去上学的玩伴,我的心里真是羡慕的不行。我知道,薛慧萍一定跟我的心思一样,因为我能从她的眼睛里读到那种渴望。我们都想上学,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跟爸爸mama开口。因为我们知道,在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的当时,要去读书,那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啊!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家里的条件终于宽裕一些了。尽管村子里的老人们纷纷劝诫: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宠爱我们的父母还是决定从我们姐妹中挑选一个人去学校。父母问我们两个谁想去学校读书时,我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手高高地举了起来。 然而薛慧萍却没有任何动作。我诧异地看着她,以为她放弃了读书的念头。后来等我长大一些后,我才明白:她是想把这个机会留给我。 父母帮我凑齐了学费,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漂亮的小书包,薛慧萍主动请缨帮我做书包。她整整熬了一个晚上,才把这个书包做好,放在我的床头。那是我见过世界上最美的书包,用家里的唯一一块的确良布缝制而成的,阵脚细致,上面有月亮和星星的图案,还有一块绿色的草地。
我抱着我的新书包,爱不释手。比我整整高出半头的薛慧萍站在家门口,目送我背着书包去学校。 后来,我才知道,我的那个书包,薛慧萍曾经幻想了无数次自己会背着它去学校,她把自己的梦想留给了我。 而做书包的的确良布,是她攒了将近一年的零花钱埋下的,本来打算给自己做一件新裙子的。 那一年,我八岁,薛慧萍已经十一岁了。 时光荏苒,我从小学升初中了,薛慧萍也已经长成一个十六岁的姑娘了。在当时的农村,女孩子十六岁,是该定亲的年纪了。 村里的媒婆牵的线,父母兴高采烈到地将薛慧萍徐给了隔壁村的章正中。章正中是个老实本分的小伙子,有着黝黑的肌肤和憨厚的笑容,每当他笑起来的时候,一口白牙便在阳光下格外闪眼。 他长得不算俊俏,但是老实听话,中意他章正中的,也有好几家姑娘。起初,薛慧萍对这门亲事满心欢喜的,每日脸上都挂着羞涩的笑。那是一种少女羞涩的笑容,我和她在一起这么多年,她从未这样对我笑过。 只有看到章正中,她才会这样笑。 我想章正中大概也是中意薛慧萍的,因为自从和她定亲之后,每逢农忙时节,章正中就主动来到我家,帮忙割麦子,晒粮食。天儿热的时候他会光着膀子,壮实的皮肤晒得又黑又红。 章正中毫无怨言地把整块地里的粮食割完,又把所有的粮食晒干,闷头干完这一切,却连一口水都不肯在我家喝,红着脸扭头就回自己家了。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不停地夸赞:定了这门儿亲,等于多了半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