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如何写网络星际争霸小说在线阅读 - 人的差异与21世纪的学习理念

人的差异与21世纪的学习理念

    容榕小语:这是一篇属于励志或者说鼓励人们终生都要学习的文章。在这个问题上,和孩子也有过交流,但没有专家说的到位和明了,对于文章中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并且也是这样做的,同时也希望孩子在他人生的奋斗过程中不论从事何种职业、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有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理念,所以,今天看到这篇就把它粘过来,留作以后与孩子共同学习。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我们总认为,人与人不同,这里面有环境、有机缘、有能力、也有性格的差异。怎么在于“业余时间”呢?业余时间对我们每个人意味着休息和充电。

    一项调查发现,我国城市居民一周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为5小时1分,个人生活必需时间10小时42分,家务劳动时间2小时21分,闲暇时间6小时6分。四类活动时间分别占总时间的21%、44%、10%、25%。每一天,城市人就是这样度过。10年来,人的闲暇时间增加了69分钟,闲暇时间占人生命的1/3。而我国居民在电视机前每天是3小时38分,打发掉自己一半的闲暇时光。日本、美国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分别为1小时37分和2小时14分。

    调查结果还显示,本科以上高学历者的终生工作时间是低学历者的4倍,收入是其7倍以上。学历越高,越重视终生学习,平均日学习时间为61分钟。

    每个人的业余时间有多少?业余时间如何用?这里大有讲究。当你业余时间比较多时,而且把如此多的业余时间用于打牌、跳舞、闲扯、看电视时,你的收入就像翘翘板,这一头就会低下去。反之收入就会高起来。收入是社会对你的报酬,也是一个人的价值物化形式。当你的收入渐渐趋于牛市或熊市时,你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也就趋于变化,你的理想和追求与人就大大不同了,这时你自觉不自觉地与他人出现了差异。“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这也许是爱因斯坦关于人与时间的又一种表述方式,也是一种深刻的耐人寻味的表述方式。

    列宁说过,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现在该是赋予它时代的新义了。步入信息化社会,拥抱知识经济时代,也必然地要求我们压缩以至挤占业余时间。市场竞争无孔不入。在业余时间,我们都能嗅到一股知识和金钱的气息。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数字英雄”的搜狐总裁张朝阳博士说:“我就是平凡人,我没有发现自己与别人有什么大的不同。如果说有不同,那就是我每天平均除了7个小时睡觉外,其他时间都在工作(思考)”。

    据说,成功地研究了第三种血细胞(现称血小板)及其他成就的加拿大医学教育家奥斯勒,为了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读书,他为自己定下一个制度,睡觉之前必须读15分钟的书。不管忙碌到多晚进卧室,就是清晨两三点钟,他也一定要读15分钟的书才入睡。这个制度他整整坚持了半个世纪之久,共读了8235万字、1098本书,医学专家成了文学研究家。奥斯勒赋予业余时间以生命的神奇。

    你要显示存在的价值吗?你要与人有所差异吗?那么,用好你的业余时间吧!

    知识的更新速率实在是太快了,应付这种变化,我们需要学会学习。学习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

    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J·马丁测算,人类的知识,目前是每3年就增长一倍。西方白领阶层目前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律:"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席卷而来,简单扼要的"裂变效应"将会导致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面对信息的裂变,现代人必须要找准生存和发展之路。

    今天,所有的教育学家都同意,学习是一生一世的事。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现代人除了不断学习外,到目前为止没有他法。"终生学习或教育"成为每个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格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

    一劳永逸成了我们追忆的精神标本,以不变应万变是一种**的神话。对于生存和发展来说,我们最大的心病是一不小心就成了文盲。

    今天谁是文盲以前,文盲是指不识字的人,现在的文盲是指不会主动探求新知识,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人。科技的发展以及所带来的文化、经济、教育、家庭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变化,导致许多功能性文盲。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会被称为文盲不是危言耸听,这种危险可能就潜伏在你我的身边。假如有一天,你听不懂"搜索引擎",不知道"模糊控制"的含义;假如有一天,你面对陌生城市闪烁跳动的触摸式电子问路屏不知所措;对图书馆的计算机检索系统cao作脸茫然,也许,你就该警惕了:自己是不是正在滑向功能性文盲的行列。

    功能性文盲大意指的是那些受过一定的教育,有基本的读、写、算能力,却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不能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和管理,无法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很难适应时代社会文化需求的人。功能性文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即使是像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功能性文盲的比例仍然占人口比例的20%。而对于80年代才加入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国来说,这个挑战似乎更为严峻。

    为了不使自己成为文盲,惟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时时保持学习的习惯,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把学习当作终生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教育专家认为,在未来要杜绝"功能性文盲",关键在于确立和传播新世纪的文化价值观念,在新一代人身上培养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国外有教育学家将学历和专业技能称作是社会上谋生的第一、第二本护照,而这只证明了你有从事某一职业的资格。一个人无尽的创造力与适应能力都是通往数字化生存时代的"第三本护照"。

    今天的学习在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我们已经不能用以往的学习眼光来看待现在的学习了,明智的态度就是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的革命。

    时代的变化给学习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惟有把握和投身于今天的学习革命,学习才能真正对我们有益。

    ●学习方式的革命:今天,凡是媒体,特别是电子媒体都有可能是"老师"。学习材料更多的是文字、图像、声音几者相互结合的"超媒体"形式,使多种感觉通道参与学习。随着多媒体的高度发达,学习将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左右脑并用,特别重视开发右脑的学习潜能,能自主地选择自己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学习时空的革命: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场所得到极大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界限日渐融合,整个社会成为一所"大学校"。只要你愿意,随时随地都是学习机会。我们必须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

    ●学习内容的革命:现在的学习不仅要学谋生的知识技能,更要学习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强调科学和人文内容关重,注重构建自己全面的素质,特别是生活素质和心理素质,注重成功素质潜能的开发训练。

    ●学会学习: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人在学校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们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致命的缺陷。

    ●学习的个别化:日渐成熟的学习化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从何处学习、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工作即学习:现代人的学习将交融于工作和生活之中,其主要的方式是接受培训。现代的企业都把陨员的终身培训当作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公开秘密。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说,松下公司与其说是造产品,不如说是造人。在瞬间万变的21世纪,终身培训是每个人适应职业生活的最主要的武器。

    我们正在步入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的学习特点是传统社会的学习截然不同。今天的学习实质、目的和重心都与以往有所不同。

    教育专家比较一致的认为,学习化社会的学习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学习是终身的,无法分为教育阶段与工作阶段;

    ●学习在各种环境与机构中进行,学校只是学习的场所之一;

    ●各种形态的学习与学校教育相互统整,人生的学习是形成经验、满足需要的创意过程;

    ●每一阶段的学习成败只具有相对意义,不能作为区分社会组成分子的指标;

    ●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创意,重视个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成员的不同思维方式;

    ●强调以终身教育的方式、协助个人接受现代思潮,建立历史观、科学态度与相对意识。

    很显然,在学习化社会中,有几个学习理念是必须重视和强调的:终身学习,时时处处事事学习,多种途径特别是信息化渠道的学习,学习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学习个别化,和谐发展,个性自由发展,创新学习和开放学习等等。

    今天,在全球范围内,学习和教育的变革,正在引导和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向学习化社会方向发展,为适应学习化社会培育必备的学习理念和学习能力。

    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学习采取几乎全新的方式。未来学习的成功者决不是单纯看掌握知识的质和量的多少。当代学习的实质性问题是,是否知道学习什么、获取什么知识,是否知道从那里学,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是否具有建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和具备创新的能力和本领。

    有专家认为,未来学习需要顺利实现三重目的:其一,学习技能和有关特定的课目并学习如何做得更好更快和更轻松;其二,培养综合概念技能--如何学会将同一或类似概念应用到其他地方;其二,培养能适应于你所做的一切事情的个人技能和态度。学习还应当有"三见":新见、创见、远见。获取某种知识、接受某种新观点比产生新观点更容易,要学会提出创新意识或创新观点的有效方法,要激励受教育者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富有创新的革新方法是通向成功的钥匙,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就没有进步。组合与创新是现代教育的最本质的内容。世界发展到今天,几乎没有一种知识不是以某种方式重新组合的结果。

    因此,学习中有三点特别重要:一是怎样迅速、充分、有效地选拔、存储和获取挪的信息;二是怎样利用它来解决问题;三是怎样打破常规重新组合,利用它来创造新点子。未来社会缺乏的人才将不是掌握了一大堆知识的硕士、博士,而是具有极强的想像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或顶尖人物。我们需要学习的不单是知识,而是如何运用知识及创新的特殊本领。

    在学习化社会中,与学会学习相关的能力有很多,但尤为重要的能力是处理信息的能力。亦即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学习化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学习时代的学习或者说教育的重心有着显著的转移。

    学习化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其中,信息量最大、最全面,传播速度最快,覆盖面最广的信息载体当属信息调整公路。

    行业人士认为,为了给人们提供最佳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使其成为出色的终身学习者与未来劳动者,就必须使其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亦即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这种素养已日渐成为未来从业者必备的素质。目前,美国已有60%以上的工作需要懂得计算机并具备信息素养的劳动者,其工作或多或少要运用网络资源。美国图书馆联合会认为,为了适应日益变化的环境,人们不仅需要多种知识,更需要掌握探究知识的能力,并能把不同的知识融全贯通,实际运用。行业人士认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教育的首要课题,教学必须以"信息素养"作为新的立足点。同样,信息素养,是新世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素质。

    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加工能力,它是新时代学习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主要指:寻找、选择、整理和储存各种有用的信息;言简意赅地将所获得的信息从一咱表述形式转变为另一种表述形式,亦即从了解到理解;针对问题,选择、重组、应用已有信息,独立地解决该问题;正确地评价信息,比较几种说法和方法的优缺点、看出它们各自的特点、适用的场合以及局限性;利用信息做出新的预测或假设;能够从信息看出变化的趋势、变化模式并提出表示变化的规律。

    获取信息是手段,不是目的。处理信息的目的在于利用各种信息,在分析处理各种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围绕某一问题的解决,创造新的信息。

    学习化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社会要求学习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学习和教育的革新是与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速度赛跑,一旦滞后,我们将与信息化社会格格不入。反之,学习和教育的信息化将促进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么两败俱伤,要么相得益彰,二者必居其一。

    我国著名比较教育研究专家钟启泉教授认为,社会的信息化需要教育的信息化。信息化与教育的命题,引发我们思考和实施的核心问题莫过于思考和实施培养新生代的"信息能力",提高信息素养。在日本称之为"信息活用能力"。所谓信息能力,指的是个体在主动选择和运用信息及信息手段的基本素质。

    面对21世纪的学习革命,新时代的人,必须调整自己的学习对策,塑造适应时代需要的学习理念,调整自己的学习重心。谁能够先行做到这些,谁将拥有发展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