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侠小说 - 大明仙人在线阅读 - 第三十五章 千里勤王穿关过,大军汇集围京师

第三十五章 千里勤王穿关过,大军汇集围京师

    无所谓忠诚,那只是背叛的代价太大,或者背叛的利益不够。

    特别是到了英国公这种位极人臣,看穿了一切地老狐狸面前,英国公府的利益永远第一。

    或许英国公自己可以为了皇帝去战斗到死,但不代表他愿意拉着整个国公府陪葬。

    而了尘的提议却明显让老狐狸动心了。

    许国封疆,开国称王的诱惑,瞬间在老狐狸的忠诚与背叛的天平上添上了一个大大的砝码。。

    至于如何去取得自己的报酬,皇帝会不会答应,以及了尘的话是不是忽悠都不重要。

    只要了尘国师站在分封的这一边,皇帝如果不想在再落入今天的境地的话,有功不赏,或者赏赐不厚的话都是上位者最大的大忌。

    而英国公他们除了王位,还能有什么可以酬功的么?

    天山之北地封建之议,无非一个名义罢了,反正是大明现在无力控制的化外之土。

    只要皇帝和皇帝肯开一个口子,会有无数权贵之家自带干粮地支持皇帝,只为了一个分封建国的可能。

    大明也能从此完成当年汉唐未成的伟业,化胡为夏的口号倒是不错。况且最迂腐的老儒也不能否认这是周礼的一部分。何以如此厚此薄彼呢?

    在大明再位高权重,大明也不是他们的。只有自己的国度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万世基业。

    这才是真正的本能。人说道底不过高级一点的动物,也从没有什么人之初,性本善的可能。

    英国公心动了,但还是需要和自己身后的幕僚商量一下,给自己一个仔细考虑的时间。

    但肯定不会太久了。机会只有一次。皇帝等不了,京城那帮子反噬的臣子们等不了。

    若是正德皇帝在大军到达之前,被阴谋害死的话,了尘和英国公之间的协议自然也就成为了泡影。

    了尘回到了西域都督府的客房。了尘的徒弟和徒孙早就在那里等待这他了。

    十几年了,当年淳朴的少年,也成为了一方道教的高功道长。甚至成为了一位名医,在士兵中的威望直逼主帅。若不是身份问题,不可能威胁到英国公的帅位,几乎都要被忌惮了。

    这个从出门迎接自己的站位就知道。

    英国公站在第一位。第二位就是了尘的这位弟子。其他人都要站在后面,一点都没有越的心思。也就是说,自己这位无官无职的徒弟,凭着声望让众多跋扈的将领服气了,自动把他放在仅次主帅的位置上。

    这就是很不得了地成就了。特别是在这个等级森严地时代,更是在上下分明地军队里。

    了尘身受了自己徒弟和徒孙的礼仪。然后听起了自己这位徒弟这十多年来的遭遇。

    不得不说,了尘当年撒下的种子,真正的结出了一个个硕果,从东海之滨,到西域流沙,从天之南,到地之北,了尘的徒弟徒孙们秉承了了尘的意志,不避艰险,不但是在中原的土地上,就连国门之外的南亚等地方,一座座玄光观的分观被建立了起来,传道弘法,筚路褴褛,一如祖师当年。

    道家是化的根,也是土生土长除了半哲学半宗教不伦不类的儒家之外,最能代表华的所在。当道家的道观一座座被建立起来的时候,也代表这明开始在此地生根芽。

    道观会成为生长在猴子们国度的华人精神上的寄托,也会是团结海外华人的联系所在。

    一个不会说汉语,不会写汉字的华人也就和华夏民族没有了关系,一个黄皮肤却没有认同的汉人只能算进猴子一类了。

    了尘不能不为此欣慰,也不能不为此感动!

    了尘听得自己徒弟说完之后,一声长叹道:“没想到,你们竟然真的做到了啊!”

    了尘没有问他们遭遇了多少艰险,也没有问他们遇到了多少劫难。筚路蓝缕的开拓,无一不是以艰难地前行,从而展壮大。了尘也不能让自己的这批弟子的艰难没有回报。想了想之后道:“为师很欣慰你们能做到为师所说的话,道家功行三千,本就该从筚路蓝缕而来,没有经历过艰难和危险,也不会明白道之真谛。为师会在十年之后,召集所有弘法弟子回归青城总山,无论生死,都可以来。贫道会为你们正名,也奖励你们身为玄光观弟子的功行!”

    其实想来,同是弟子,了尘的确对自己身边的亲传弟子太过厚爱,却把西南的弘法弟子忘在了脑后。

    了尘现在思来,也觉得自己肯定需要做点什么了。一次玄光观的宗山大会,无疑能让弟子们找到归宿,也能让弟子们的付出,不至于白流。

    “尔等若是十年之后,三千功行圆满的话,到达青城山之后,为师自会在玄光福地接待尔等,并度你们入道修行。为师有时间会去远方云游,去看看你们的”了尘补充了一句许诺道。

    第二天一大早,小太子便不顾一切地要找了尘。小太子在一众侍女丫鬟的跟随下,前脚踏进了了尘的房门时,谷大用便终于现身了。

    小太子吓得赶忙躲进了了尘的身后。

    谷大用是哭得老泪纵横。的确,面对着生死没有不怕的,但谷大用明知道后果还是来了。至少谷大用算是不负正德皇帝的恩宠了。

    谷大用哭完,这才注意到躲在了尘背后好奇地盯着自己的小太子。一双眼睛睁得贼大贼大的,胸口不停的起伏,半响才结结巴巴指着小太子问道:“这,这,这。。。。”

    谷大用当然能认出太子来,哪怕小太子换下了黄袍,一身富贵人家地小孩子打扮。但作为皇宫中的大太监,谷大用自然将小太子的容貌记得清清的。

    这是太监的基本功,也是最起码的生存之道。

    了尘横了谷大用一眼,谷大用到底是能成几千上万名太监中脱颖而出的机灵人,立刻会意地生生止住了话头,只是对着小主子点了点头,便没有太多的表示。

    这是英国公的地头,了尘既然把太子从皇宫地带了出来,肯定就有太后和皇上的肯或者叫嘱托。太子毕竟是大明未来的皇帝,是大明的储君,奇货可居的典故,谷大用可是知道的。了尘既然要隐瞒,谷大用自然也不会揭破。

    小太子当然认识谷大用,却不是很熟。小太子常年不是呆在太后那里,就是陪着自己母后。谷大用想表示亲近也没机会,太后和皇后那里还有一堆人想借着小太子上位呢,谷大用哪有机会?

    而且这是很犯忌讳的事情,正派老子皇帝不巴结,却一心讨好皇帝的儿子,这是要干嘛?

    看着太子和了尘出人意料地亲近,谷大用说不羡慕是假的。

    太子不会拜了尘为师吧?谷大用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吓了自己一跳。但随即便自己否认了。

    除非勤王失败,不然太子怎么可能流落民间,入山修道?

    大臣们肯定要拼死阻拦的,到时候风波一起,肯定更加不得了的啊!

    谷大用能来和了尘见面是件好事,代表着英国公的态度已经渐渐明朗,这就是要入京勤王的表示了。

    其实英国公不必担心军队的军心的,勤王救驾的功劳有多大,下面的将士怎么会不明白?

    三千里外觅封侯,错过了今日的机会,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年,怎么能放过?

    将士们可不像英国公那样可以世代富贵,与国同休,而且封无可封。大漠黄沙见多了,也迫切想要回中原去看看,如果能却英烈祠看望一下战友,能瞻仰一下皇帝检阅三军的英姿,在加上丰厚的赏赐,那就更好了。

    大军的行动已经迫在眉睫,可大军一动,何等动静?

    很快,无论内外,都有一大批的密信文书或委托鸽子,或委托快马,飞也似地传向了大明地东南西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次是去京师的,算是回家一趟,肯定不能打“就粮于敌”的打算,而且沿途官府态度未明,不一定肯提供大军的粮草。这些都需要从都督府的粮库里提取。还有就是大军的动员,周围回部的震慑,还有就是谁出征,谁留守,都是能让下面的将领打破脑袋,让英国公以及几位军臣抓破脑袋的事情。

    了尘没当过兵,没打过仗。要按照前世电视电影里党国的战争片一样却打仗,认为打仗就是一个埋伏加冲锋的事情,那是会害死三军的。了尘无法插手,却派了谷大用去跟着军中道士去鼓舞一下士气。

    天子蒙难,勤王救驾地功劳,以及皇上“托”谷大用带来地承诺,让一众官兵僮景不已。

    了尘却带着太子悠闲地生活在一起,对外面的纷乱不管不顾。一如云华他们小时候一样,了尘再次抛下了高人的身份,化身保姆,陪着太子玩耍,识字和讲故事。

    这让小太子更喜欢了尘了,没有了皇宫里让人压抑地气氛和规矩,反而让小太子更活泼了一些,每日扯着了尘的衣角,师公师公的叫个不停,早把自己父皇,母后,还有皇祖母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十多天后,英国公带着三万骑兵跟了尘,谷大用他们一起踏上了勤王东归的征途。而就从英国公将要出兵勤王的消息传回中原的那一刻起,大明原本的铁板一块和沉默,刹那间就被掀开了爆的一角,然后各地杂音四气,不乏蠢蠢欲动,想要博一个勤王救驾之功地人。

    杨廷和在知道英国公准备勤王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已经输定了,再也没有了翻盘的机会。

    自己的阴谋失败了,皇权之下,自己已经在劫难逃。

    杨廷和瞬间便老了,所有地精气神都一下子垮了下来,颤颤巍巍地,走路都要人搀扶。

    成国公他们也一样急得团团转,阴谋败露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人趁机趁火打劫,嚷嚷得全天下都知道。更要命地是还有人挑头反对!

    天下人心知肚明和闹得沸沸扬扬可不是一回事。从英国公起兵的那一刻起,杨廷和他们的未来就决定了。

    一子错,赔上的是全家老小的生命。成国公都不顾同谋们的想法,竟然跑进了宫去,去向皇帝祈求原谅。

    永宁候倒是没去,可他的大儿子却在南方跟随这魏国公徐增寿起兵了。南京离得更近,或许会比西北的军队更早答道京师。

    永宁侯的选择,瞒不了人。这是世家的生存之道。谁没有两手准备呢?

    京营也不安稳了,没有的成国公的帮助,下面的将领纷纷串联了起来。而原本还对换帝满头热心地官员们都开始了分家的分家,求退的求退。没有一个人不开始为将来打算了。

    没有人认为杨廷和他们能赢。天下士绅的支持永远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说到底还是比不过军队的刀枪啊!

    正德皇帝开始现周围的宫人开始明显转变的态度之后,就隐隐明白了。等到成国公不顾颜面的进宫,扑到在自己脚下,请求饶命地时候,正德皇帝终于可以肯定——翻盘的机会不远了。

    现在他更要保重自己和太后的性命了。收付了几个太监之后,正德皇帝终于可以和外界有了联系。一队皇帝的心腹侍卫和太监被神不知鬼不觉地带回了皇帝身边。

    皇帝至少不会再不明不白地被人谋害了!正德皇帝现在只等大军进城,肃清叛逆的那一天了。

    车辚辚,马啸潇。一队又一队的大明铁骑犹如一条长龙,从嘉峪关下鱼贯而过。了尘和英国公原本还以为要在嘉峪关下耗上一段日子的呢,没想到守关的军兵立刻将他们放了进来,不但提供粮草,还塞了一半的守关军队来,由守关的参将儿子带领,跟随着英国公去往北京。

    然后各地的军队哪怕不加入进来,也少有阻拦的。

    当英国公的军队刚起兵的那一会儿,大明的朝野是狂骂着乱臣贼子的。

    等英国公过了嘉峪关,乱成贼子变成了“如此不妥”。

    当英国公的军队开始急剧膨胀的时候,大明九边的督军副将们也开始表态了,一只只地军队地自带干粮加入了英国公的军队之中,等英国公穿过潼关的时候,军队已经不下二十万众了。

    若是加上南京一路北上的军队差不多有五十万了。

    而魏国公明显在拖延,在等待英国公军队的到达。等到英国公的军队一踏进京师,魏国公马上行动迅了起来。

    五十万大军围城,而且是大明的军队包围自己的都城,而城内却是一部分军队包围皇宫,杨廷和觉得有些家伙已经疯了。

    这是明目张胆地丧心病狂之举啊!

    杨廷和在一部分主张妥协和一部分主张立即行动的两派官员中间左右为难。到最后,下面的官员开始独走了,杨廷和也随即失去了对京城的控制,整日关在家里等待这家破人亡的那一刻地到来。

    这一次不知道还有没有那“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名词出世了,杨家的结局已经注定,当然还包括很多参与地大臣武将,很多地权贵士绅之家。

    现在就看正德皇帝的选择,还有那些阴谋参与者的选择了。

    战是不能战了,当大军到来的那一刻,京英里的官兵便已十停散了八停,也让全天下看清了京营的成色。两位国公现在不攻城不过为了皇帝的安危,不想让京师重地血流成河罢了。

    但若皇帝有了什么意外,那城外的大军肯定就不会在有半点客气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