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自动雪橇的快速突击
对罗斯托夫的进攻,在1月5号的清晨准备展开。X在短暂的炮火准备结束后,停放在出发阵地的20辆t-34坦克率先发起了冲击。坦克出发后没多久,配属给近卫第2集团军的50辆nkl-26重型装甲自动雪撬也随之出动,在雪橇部队的后面,才是密密麻麻的的步兵。 待在前沿观察所里的马利诺夫斯基,看到跟在坦克后面快速推进的自动雪橇两侧挂满了人,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他问站在自己身边的参谋长;“自动雪橇的撬板上站这么多人,不会影响雪橇的行军速度吗?” “没问题,司令员同志。”旁边的参谋长信心十足地回答说:“上级给我们配发的这种重型装甲自动雪橇,就算载重超过一吨,也能确保在雪地上的行驶时速超过30公里。”他的话刚说完,他们便看到那些雪橇像风一样越过了正在冲锋的坦克,快速地冲向了德军阵地。 防御罗斯托夫的是德军第17装甲师,师长埃特林少将正待在城里的教堂钟塔里,用望远镜观察城外的防御阵地。看到那些从苏军坦克后面冒出的那些自动雪橇,他不禁皱紧了眉头,连忙吩咐旁边的参谋:“命令前沿阵地里的迫击炮开炮,把俄国人的装甲车全部打掉。”他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重装甲的自动雪橇,所以错认为是装甲车。 他的命令被立即传达下去,德军阵地上布置的迫击炮,立即朝着冲过来的自动雪橇开炮。由于对自动雪橇的性能不了解,所以埃特林犯了一个军事上的错误,用迫击炮轰击高速移动的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就算瞄准了目标再射击,等炮弹落下时,自动雪橇已冲出了老远。 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也证明事实的确如此。迫击炮并未能阻止苏军自动雪橇的冲击,连片的爆炸,只击毁了一辆自动雪橇,将少数不走运的战士从车上打下来。 自动雪橇编队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冲到了距离德军阵地只有五六十米的地方。由于前方没有积雪,雪橇无法继续前进,便纷纷停了下来。雪橇上的7.62毫米机枪开始射击,四十多挺机枪同时开火,有效地压制住了那些躲在堑壕里射击的德军火力。站在撬板上的战士纷纷跳下来,端着武器弯着腰朝敌人的阵地冲过去。 停在阵地前提供火力掩护的自动雪橇,直到自己的战士冲进了德军的第一道堑壕,才停止了机枪射击,调头去接那些落在后面的步兵了。 埃特林感觉脑海中一片晕眩,身体晃了几下,如果不是旁边的参谋及时扶住他,他就会一头栽倒在地上。他用戴着白手套的双手,死死扒住钟楼的柱子,望着正在和自己的部下争夺堑壕的苏军指战员,用难以置信地声音吼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俄国人的装甲车在雪上怎么能跑这么快呢?” 没过几分钟,苏军的第二拨部队,又在自动雪橇的运输下,快速地来到了德军的阵地前,他们没做丝毫的停留,便快速地冲进了堑壕。他们在堑壕里和第一拨部队汇合后,沿着纵横交错的交通壕,又冲向了德军的第二道堑壕。 当自动雪橇第二次返回后方时,伴随步兵冲锋的坦克已经冲了上来。它们停在距离堑壕前一百多米的地方,炮塔上的同轴机枪开始点射暴露出来的火力点,炮管不断调整着方向,等一完成瞄准,一发炮弹便呼啸出膛,将德军的火力点掀飞。 “参谋长,”埃特林见城外的阵地被苏军一点点地占领,连忙叫过了自己的参谋长,命令他:“立即让我们的坦克实施反击,一定要挡住俄国人的冲击。” “师长阁下,我们没有反击的能力。”参谋长哭丧着脸说:“我们师所拥有的40辆坦克,在俄国人的连续轰炸下,已丧失殆尽。仅存的两辆,也摆在城里的工事后面,作为固定火力点使用。” 而苏军由于装备了几十辆重型装甲自动雪橇,部队的机动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原本步兵冲锋,要用差不多一个小时,才能接近德军的防御阵地,但在自动雪橇的帮助下,仅仅过了半个小时,就有一个团的兵力,在坦克的掩护下,突破了德军在罗斯托夫城外的两道防御阵地,朝防御薄弱的城市发起了进攻。 德军参谋长见到这种情况,连忙劝说埃特林:“师长阁下,目前的形势对我们很不妙,还是尽快撤退吧,否则等俄国人冲上来,我们就算是想撤,也撤不了了。” 埃特林却不为所动,他觉得苏军虽然突破了自己在罗斯托夫城外的阵地,但要想夺取整个城市,却没有那么容易。只要城里的部队能挡住苏军的突击,城外的部队再来一个反包围,那么就有可能吃掉这股冒进的苏军。 指挥进攻作战的马利诺夫斯基,没想到部队装备了自己自动雪橇之后,机动力提高得如此惊人。按照他最初的设想,部队能在两个小时以后,突破德军的第一道防线,速度都算快的,毕竟今天对敌人的炮火准备时间太短,和以往那种动辄一两个小时的炮击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但他没想到,德军的防御在己方的快速攻势下,变得脆弱不堪。此刻离战斗进行还不到一个小时,可先头部队已突破了德军的防御,冲进了城里。 部队已冲进城里的战报,很快就摆在了罗科索夫斯基的面前。虽然罗科索夫斯基的心里明白,最近两天空军对德军防御阵地的轰炸,取得了极大的战果。可看了刚收到的战报,他的心里还是大吃一惊,真没想到在自动雪橇的配合下,近卫第2集团军的突击部队,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突破德军的外围防御并冲进城去。 罗科索夫斯基看完之后,这份战报便在方面军的几位主要首长里传阅。奥廖尔看完后,有些担心地对罗科索夫斯基说:“司令员同志,罗斯托夫的街道狭窄,假如我们将过多的坦克开进城里,一旦领头的坦克被击毁,那么后面的坦克就会被堵住。在狭窄的街道上,我们的坦克可没法调头,到时就会成为德军反坦克手的靶子。” 听完奥廖尔的话之后,罗科索夫斯基没有立即发表意见,而是望着大家问道:“大家谁还有什么问题吗?”见所有人都摇头表示没有问题,才吩咐马利宁:“参谋长,给马利诺夫斯基将军打个电话,说罗斯托夫城里的街道狭窄,不要让过多的坦克进入城市,免得因为拥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等马利宁去打电话时,罗科索夫斯基继续说道:“指挥员同志们,大本营给我们配备的50辆自动雪橇,在今天的战斗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大家都知道,从我们的出发阵地到敌人的阵地之间,有四公里左右的积雪地带,由于积雪过深,我们的步兵根本无法将速度提起来,这样很容易被躲在堑壕里的敌人当成靶子打。 但装备了自动雪橇以后,靠着雪橇强大的机动性,我们的步兵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被投送到德军的阵地前方,并展开进攻。等解放了罗斯托夫之后,我看应该让近卫第2集团军总结一下使用自动雪橇的经验,这对于我们下一阶段解决被围困的保卢斯部队,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此刻,罗斯托夫地区的战斗,已经从城外转向了城内。虽然城里的德军数量有限,但苏军的推进却并不顺利。战士们行走在街上,忽然从街道两侧建筑物里射出了子弹,将走在最前面的战士打倒。等战士们冲进刚刚射击的建筑物,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在通往市中心的一个十字街口,街垒工事的旁边摆着两辆德军坦克。一辆苏军t-34坦克刚出现,就被从前方飞来的炮弹命中,直接炸断了履带,在原地转了两个圈之后停了下来。苏军坦克兵瞄准远处开炮的德军坦克,猛地开了一炮,但令人遗憾的是炮弹打偏,没有击中车身上堆满了沙袋的坦克,只是摧毁了旁边的一个街垒工事。
没等苏军坦克开第二炮,德军的两辆坦克同时开火,准确地命中了t-34的正面装甲。在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过后,这辆坦克就停在原地熊熊燃烧起来。 虽然失去了坦克的掩护,但跟着后面的步兵,还是勇敢地朝着十字路口的德军街垒工事发起了冲锋。看到拥挤在一起的苏军指战员,沿着街道朝自己冲过来。德军坦克兵换上了榴弹,对着冲过来的部队开炮。 两声炮响过后,街道上出现了两个弹坑,在弹坑的四周躺在苏军指战员的尸体,和还在痛苦挣扎着的伤员。见坦克炮杀伤了不少的苏军步兵,躲在街垒工事后面的德军机枪也猛烈开火。机枪火力切断了苏军的进攻队形,接着又将弹道向后延伸至队列末端,再扫向最前面,直到再也没有一名苏军士兵能够继续站在街道上,德军机枪手才停止了射击。 进攻受挫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马利诺夫斯基的耳中。他立即给该师师长打电话,语气严厉地说:“上校同志,根据我们的侦察,德军在城里只有不到一个营的兵力,而你们足足有一个师。我给你两个小时的时间,假如你还不能占领整座城市的话,那就到连里去当一名普通的战士吧。” 听到马利诺夫斯基下达的死命令,他的参谋长迟疑了片刻,然后:“司令员同志,我们是不是让部队停下,先总结一下进攻失败的原因,再重新发起进攻?” 而马利诺夫斯基却摆了摆手,固执己见地说:“不行,参谋长,如果我们不能尽快地夺取城市,等城外的德军陆续退入城内后,再和敌人打巷战,我们会付出更加巨大的代价。” 见马利诺夫斯基这么说,参谋长只能乖乖地闭上了嘴巴,因为他知道司令员说的是实情,随着德军城外的防御阵地被突破,越来越多的德军官兵正在陆续退入城内。 在城里的另外一个进攻地段上,两个连的苏军对街道尽头的一个德军防御工事发起了攻击。看到冲过来的苏军,躲在沙袋工事后面的德军机枪手开始射击。在猛烈的机枪扫射下,在最前面的一排步兵很快栽倒在街道上,但后面剩下的人群在巨大的惯性作用,继续毫不畏惧的跨过战友的尸体前进,进入了德军密集的火力网中。德军机枪的火力,使更多的人扑倒在地上,他们的尸体重叠在先一步阵亡的战友身上。两个连的指战员,按照上级的命令,向敌人的火力点发起进攻。可是仅仅过了几分钟,他们便全军覆灭了。 在后面建筑物里督战的营长,见自己的部队被打光了,痛苦地用手使劲地击打着面前的墙壁。他深吸一口气,拿起电话拨通了团部,向团长报告说:“团长同志,我的部队在进攻中几乎都打光了。这个仗不能再这样打了,否则要不了多久,我们团就剩不下几个人。” 团长了解自己的这位部下,但对于师长的严令,他只能硬着头皮命令道:“不行啊,少校同志,尽快地消灭城内的德军,是上级下达的命令,就算我们团把人拼光了,进攻也不能停止。我现在命令你,立即带着你的部下,继续向敌人发起进攻。” 营长放下电话后,扭头看了看站在身边的十几名战士,其中还有几名是无法动弹的伤员。他从一名战士的手中接过了冲锋枪,硬着心肠对自己的战士说:“同志们,团里命令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前面的德军阵地。虽然我们只剩下这么几个人了,但上级的命令还是要无条件执行了。伤员留下,其余的人跟我来!”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