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超时空航班在线阅读 - 二 试探接触3

二 试探接触3

    “看你一脸书卷气,读过书吧?”

    如果是外国领导人,战士一定会规规矩矩地回答(当然,换成21世纪的外国领导人,也不会问出这么白的问题),但面对眼前的常凯申,战士却是老实不客气地白了他一眼:“我是浙江大学2018届在读大学生。”

    “在读大学生?”常凯申和宋戴何白等人都愣了一下,大学生参军不是没有,但是在一个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传统理念的国家,当了大学生还要参军实在是一件比较难以理解的事。

    ————

    我们说到民国大学生的时候,第一印象大约是忧国忧民,奋发图强,关心时事,满腔热血之类。之所以会有这种印象,大约是因为“五四”“五卅”“示威游行”等各种爱国运动多由学生发起,再加上国共两党的顶尖人物都显得文质彬彬,我们下意识地把这些人与“民国大学生”划了等号,认为他们代表了民国大学生这个整体。

    但是其实,他们只能代表民国大学生之中“出色”的一批人,而更多的民国大学生其实并不是那么以国家为念。

    要具体分析民国的大学生群体,需要的篇幅很长,大家有兴趣还是自己去查相关资料吧,这里只简单的举几个事例——读一下倒也蛮有趣的:

    首先是在校大学生:民国时期的大学是精英教育,能够读大学的人多出于殷实之家,这导致大学生中有相当多的“阔少爷”,女生带老妈子上课,男生让门房跑腿,在当时的高校十分普遍,这类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带着佣人上大学,读书期间混吃等死,等着毕业父母给找工作。

    不少民国大学生的大学生活是在“早上睡懒觉,上午打球玩,下午看电影,晚上去餐馆”中度过的。更有甚者,大学期间专心逛窑子,过生日去妓院摆花酒。比如胡适在日记中记载,他在大学时,正好20岁,当时所读的中国公学难以为继,家中上演分家产闹剧,胡适生活一团遭,于是整日花天酒地,在胡适的日记中,他在59天里打牌15次,喝酒17次,进戏园11次,逛窑子10次。在日记中,胡适还记录了1910年2月12日雨夜,因为喝花酒后回家闹事,被巡捕罚款5元的事。当然,胡适作为学者,日后回忆这段事难免痛心,称这是“一次精神上的大转机”

    相比于胡适,素质更低的阔少大学生,逛妓院就更加荒唐了,争风吃醋,在妓院大闹的也不在少数。李开周在《嫖妓与租房》一文中,讲述了一名阔少嫖妓闹事的故事:瞧见对面房间一老头儿拥着一位青春靓丽的姑娘,气不打一处来,向老鸨拍桌子:“怎么不把那好的介绍给我?”老鸨说:“对不起少爷,人家是包月。”“包月?那老家伙一个月出多少钱?我多出三十块大洋,你去叫他滚蛋!”老鸨见钱眼开,当即跟老头儿毁约,于是那姑娘就“转包”到这位大学生名下了。

    除了嫖妓喝花酒,民国大学生还热衷于逛舞场,而且丝毫不受时局影响。跳舞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娱乐新玩法,大学生作为先锋群体,自然率先参与,一时间大学生纷纷出入舞场,左拥右抱,当时上海大学生复兴运动促进会发表宣言描述说大学生“悉逞豪奢,挥霍无量之金钱,换得暂时之rou感,用意既殊,流弊立现,诱人堕落,莫此为甚。”

    当时有大学生记述了自己逛舞场的“第一次”体验:“回到学校里,心儿还是常常在跳舞场中。那薄薄的衣裳,高耸的乳峰,跳躍的****,无一不给我以一种有力的迷惑。我屡次想做舞场的第二次的顾客,尽情地拥抱那美丽的女人陶醉。”显然,逛舞场可以给学生提供极大的rou身满足,于是情不自禁进入舞场。

    ……

    在校时如此,毕业之后呢?

    1937年8月5日(“7,7事变”以后了),《中央日报》刊登了一则对未就业大学生期望月薪的调查,毕业于北平国立师范大学的文学学士叶女士,期望月薪140元,国立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学生黄某,期望月薪150元,而且要求的工作地点是南京、上海这类“一线城市”。实际上,当时北京的中学校长,月薪也不过为一百元,一般城市里的小康家庭,月收入也就15到30元,可见大学生的自视有多高了。

    在国家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这些人还斤斤计较于自己的收入工作地点,可想而知他们是否会愿意走上战场了。

    ……

    毕业不等于就业,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大学生就业后的表现吧:中华职业教育所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令人堪忧:“(大学生)关于学力方面:文理欠通;计算迟钝;书法恶劣或潦草;英文不会用。关于办事方面:缺乏兴味;缺乏经验;没有责任心;没有决断力;太鲁莽;有始无终,遇事敷衍;不听指挥。关于道德方面:自视太高;脾气太大,计算薪俸。关于行为方面:不惜物力,有浮华气;好批评人;太奢侈;不讲礼貌。关于交际方面:无应变才;好滥交友;以烟酒为应酬品;说话少信实。”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社会环境有关,入前文所说,民国时期的大学是精英教育,能够读大学的人多出于殷实之家,他们对社会知之甚少,本身能力一般,但因为家庭出身好,多数人都在找工作时都抱有极高期待。统计数据显示,民国时期大学生中,56.3%出身于官宦家庭,20.3%出身于实业家庭,因此他们本身就期望获得较好的工作,而当时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也抱有极大期望,假如一个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当一个小职员,这会被亲戚朋友所不齿。

    ……

    自视甚高,又不肯吃苦,把这些人投入军队会是个什么结果就可以预料了。实际上,民国各系军阀都不愿招收学生兵,一来固然是尊重知识,尊重读书人,二来估计也是担心这些人拖后腿。

    1941年11月,四川省政府主席张群曾说:“于是全部知识分子皆免服兵役,而实际征服兵役者,几全为贫弱无知之民。在(民国)三十二年三台学生未发动从军以前,抗战的六年中,所征一千余万兵员中曾无一个中学生之参加。”张群此说虽不免夸张,但确实抗战初参军的大学生极少。

    那么常凯申呢?不是说“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吗?

    估计这只是热血的宣传,就那么一说,到实际执行的时候,国民政府对于这些人也不待见,不鼓励。1943年10月,常凯申下了一道紧急手令:为了早日组成青年远征军,立即在全国征集10万知识青年,分批空运印度,接受美军现代化的训练。常凯申这道紧急手令,并没有得到大学生积极响应,报名的学生寥寥无几。当时国共正发生冲突,大学生普遍认为应该调动胡宗南军队增援前线,征集大学生参军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不少学生表示:中央不调西北军队,我们就坚决不从军。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不得不加大宣传力度,常凯申也亲自出面鼓励青年学生参军,1944年豫湘桂大溃败后,媒体和政府进一步宣传知识青年从军的紧迫性,此后大学生才大量参军。

    实际上,大学生即使参军也要接受相应的军事训练,但大学生掀起参军高潮是在抗战末期,很多参军大学生未能真正走上抗日前线。以交通大学为例,1943年,有74名大学生相应常凯申号召参加海军,随后开始接受军事培训,时长为一个月,1943年5月,培训结束,这批大学生被分别派往英国和美国受训,到当年10月份,赴美受训的学生才正式进入美军海军军官学校。

    豫湘桂战役后,知识分子掀起参军高潮,参加军队的大学生日渐增多,1945年,1000余名士兵赴美接舰,其中青年学生兵475名,交大学生占两成,这些学生1945年1月启程,5月进入美国海军学校受训,训练时长为一年,但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便正式宣布投降,这离这批学生兵毕业还有大半年,他们都未能走上战场杀敌。

    相比于身处后方的大学生,处在日占区的大学生则是另一番情景。一位上海大同大学的大学生1944年的日记记录了日占区的大学生活:有位严姓同学感慨,大学毕业要花千把块钱,要通宵跳舞,开party,还表示看不惯圣约翰大学的学生,女学生爱打扮,男学生抽香烟带帽子歪带,三言两语不和就要同人打架。完全没有因为家园沦陷而悲伤,更别提上前线抗日了。

    由此观之,在持续14年的抗日战争中,虽有不少大学生参军抗日,但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大学生参军的比例并不算高,真正走上抗日前线的大学生也不多,更有甚者,在沦陷区照样娱乐玩耍,并没有亡国之感,还有不少人甘愿做汉jian,为虎作伥。

    (好吧,地效承认,这一段是资料,地效只是当了一回搬运工。本来的用意……大家可以在下文看出来,结果洋洋洒洒贴了这么多,这一段就不算正式字数了。说实话,看到这段文字地效也颇为颠覆,感觉那时候的大学生还不如这时候的——虽然地效本人其实没有读过大学)

    ————

    “你的军衔是……”陈诚上前来,看着这个士兵肩头的肩章问道。

    “上等兵。”

    “上等……兵?”宋美龄吃了一惊:“大学生?”

    “大学生做上等兵很奇怪吗?”这个战士忍不住吭声道,“我的战友普遍都有大专以上文凭。”

    陈诚和何应钦面面相觑,在国内,这种文化的人进入军队,肯定会被送到技术兵种,而且肯定不会是普通一兵,一般也是文化教员(****中也是有文化教员的),文书干事一类。

    董老不得不上来解释,“他们那边的教育开展得不错,已经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普遍都有高中以上文化。在个别高技术兵种,比如火箭军中,要求全部具有高中以上文化。”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是炫耀之意任谁都看得出来,让几个国府高层心里颇不是滋味:知道你们阔了,犯得着这么嘚瑟么?

    没想到那边刘跃军将军还要在伤口上补刀:“事实上,据我所知,我军的火箭军里,超过三成以上的官兵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没办法,那些个高科技,也就是他们这些个年轻人玩得转,换我们这些老头子,就只能是各种不明觉厉了——哦,就是不明白他们玩的是什么,但是一看就觉得很厉害的意思。”(这个是胡诌的,二炮的整体文化水平地效查不到资料,只是模糊记得以前曾经看到过某个资料是这么说的,存疑中)

    奢侈啊。日本人以教育立国,大力发展国民教育,到现在军队中依然不乏文盲(二战时日军有规定,小学没有毕业者不得担任军官,而还真有不少士兵因为这个规定得不到提拔,可见确实有文盲),但即使是由这样的兵员组成的军队,也已经打得中国军队找不到北了,他们那边拿高中生来做小兵的?

    他们军队中的技术兵种得占到什么比例?

    “你不觉得屈才么?”宋美龄又问道。

    “屈才?我这样的算什么‘才’啊,”这个战士愣了一下,叹了口气,“本科满街走,硕士多如狗,也就博士还能抖一抖。像我这样的,扔人堆里就找不出来了。我之所以会参军,说实话也是为了日后退伍和毕业以后,找工作能有一点竞争优势。”

    常凯申和一干随员面面相觑,估计暂时已经失去思考的能力了。

    “哦,一开始是为了找工作才入伍的啊?”刘老将军笑道,“现在还这么想吗?”

    作为一个中将,刘老将军肯定不会去专门注意某一个上等兵的思想动态,那是班长的工作——最多算是连指导员的工作。

    “报告!”这个士兵一下子端正了军姿——就是全身抖了一下,跟先前没什么差别,他的军姿一直都很标准,“我一开始确实是这么想的,但是现在,我很庆幸能走上抗日前线,为保卫我们祖国尽一份力量!”

    “哦,你愿意参加我们的抗战?”白崇禧问道,“你们——你和你的战友们——都是这么想的?”

    眼前这个士兵,绝对比国内任何军队的士兵都要精锐,可能比日本人还强(没有直接交手,不好判断),由这样的士兵组成的部队投入抗战,只要有十万,小诸葛有信心把长江口那十多万日军一口吞了。

    “将军(这个士兵显然不认识白崇禧,实际上面前这一排人,他只认识常凯申,宋美龄如果不是跟常凯申在一起,他也不认识),”这个士兵大声道:“不是‘你们’的抗战,这里也是中国,也是我的祖国。”

    “……”常凯申看看这个忽然散发出强大气势的士兵,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赳赳武夫,国之干城。”

    想了想,又问道:“你觉得,我这个痿鼋长,干得如何——就是说我指挥的打仗,怎么样?”

    常凯申真正想问的,只有这个。问这个小伙子年纪,还有学历什么的,都只是铺垫——必不可少的铺垫。

    如果是为了了解“这个人”对自己的看法,那么直接问就可以了;但是常凯申是想要通过这个士兵来了解“那边”对自己的看法,那么就有必要先确定这个人的年龄段和文化程度了,

    用那些马列党常用的社会分析来说,就是要看这小子“属于和代表哪一个阶层”。

    21岁,正是血气方刚,一切都直来直去,有什么就说什么的年龄,不会掩饰自己的想法,不比那边的两个老狐狸,什么话都掏不出来(常凯申不认为董老和刘将军会对他说实话)。

    同时这也是一个看问题容易流于表面、看不到深层次的年龄,特别是这个战士听起来好像是从学校直接跑到了部队,就更没有机会接触社会了。

    不过这也有一个好处,这样这个小伙子的观点估计也比较接近于官方观点。

    除了年龄,文化程度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麻烦的是这小伙子的文化好像非常高,这大大增加了他“说瞎话”的可能,读书多的人心眼儿总是更多一些。

    不过,通过中间的两个随机问答,基本可以确定,这小伙子说的,是自己的真心话,不是事先排练好的官方说法,也不是这小子随口乱说。

    总的来说,这小伙子说的话,还是具有参考意义的。

    战士疑惑地看了看常凯申。

    “实话实说就好。你不是中华民国的国民,不需要对我撒谎。就像你的这位将军一样。”常凯申木无表情,“我希望能听到一点真话——等我以后有空去你们那边,我也一样能听到的。”

    于是这个战士吐出了让白崇禧后来笑了一天的八个字。

    “内斗内行,外斗外行。”

    (最后再P.S一个有些无聊的问题:我认为不能说常凯申“内战”内行。所谓内战,是指国家内部的“战争”,但是我们知道,常凯申一辈子怕是没有打赢过一场·纯·粹·的·战·争,他在内战中的胜利,几乎都是靠着军事以外的手段,所以这不是“战”,是“斗”。所以常凯申是“内斗内行”,说到“内战”,他同样是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