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扩军备战
听完这个后世成熟的开发区方案之后,绝大多数的人都立刻动心了,议题很快转向了要办什么工厂,然后股份如何分配等具体条款的商议上,并且很快就有急性子的人开始落实搬家的事情了。 不过大半的人虽然心动,不过做生意的天性让他们还想先观望一下,要是先搬来的这些好赚钱,那么他们才会很快跟进,要是先搬进来的人赔本了,那么就只好恕不奉陪了,大部分人可都不是那种愿意奉献一切的革命者。 轻工业方面的问题,只要等中兴集团上了轨道之后,基本就不用再过多的去cao心了,看看后世的工业发展路线就知道了,那些单干的小资本家只有被碾压的下场,剩下的就是军工企业的问题了。 搞定了这件事情之后,刚准备喘口气呢,负责兵工厂的李陶庵就跑来上门了,林封先请他坐下,然后才开口问道:“你这么急跑过来,是因为兵工厂出了什么事情了吗?” 李陶庵急吼吼的说道:“林主席,你也知道之前兵工厂扩产了好几条子弹生产线,而且从投产之后就一直在高速生产子弹,不过造这么多子弹的话,火药方面消耗的很厉害啊,我们这边又没有什么大的硝石矿,之前都是靠进口来解决的,不过最近那些洋行看我们消耗量大,不但开始给火药提价,而且数量上也越来越难保证了。” “这样啊,这件事确实影响到了我们的弹药生产了,我这边倒是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不过还要看你这里技术工人够不够啊?”林封听到他提起这个问题,还有有一点头痛的,这个解决起来可不容易啊。 合成氨工艺要到一战开打之后才普及,现在全世界的火药都要靠硝石来生产,而这玩意的产量是被人垄断着的,很难买太多屯起来慢慢用,战时也不大可能顺利的进口,要不然为啥民国军阀之后就没几个能开兵工厂的,基本只能依靠进口军火,就是因为没有可靠地火药来源啊。 “技术工人的话,我们多管齐下,对外招收和内部培训一直没有停下,现在大部分岗位都是一岗双人的,抽调部分人手出来不会影响到兵工厂的正常运转,不过你说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李陶庵略微估算了一下工厂里面的人员之后才回答道。 “那么上过新式学校,有一定的技术功底的人员大概有多少?”搞新工厂除了要有充足的工人,骨干技术人员也是不可或缺的,林封接着问道。 “上过新式学校的技术工人有三十来个吧,这些人基本都是我从其他几个机械局拉过来的,其中还有两个在马尾造船厂搞过炮弹什么的。”李陶庵这次慎重了一些,想了快一分钟才很有把握的回答道。 “哦,有这么多人的话,问题应该能够解决了,我这里有一套用煤炭合成火药的生产技术,是汉斯那边刚刚发明没多久的好东西,设备也早就从国外订制好了,不过我们之前一直没有什么得力的人手,所以才一直压着没有搞起来,既然现在有这么多人的话,你挑一些人出来,去把设备和资料领出来,然后琢磨一下怎么把它运转起来。”林封回答道。 “哦,有这种好东西啊,这倒是能彻底的解决火药问题了,不过既然是从汉斯那里引进的技术,为什么不着他们的技术人员帮我们建厂子呢,我们自己摸索的话建厂速度回慢很多,而且说不定会造成事故呢。”李陶庵对技术来源有些不解。 “你也知道这是最近的军事技术,所以汉斯那边不是很愿意卖给其他国家,我们是通过特殊手段弄到手的,只能麻烦你们慢慢研究一下了,然后生产过程之中也要多注意安全。”林封随口扯了个谎,这套合成氨技术和汉斯八竿子打不着,是他从资料库里面翻出来,生产线也是炼金术下的产品,混在进口物资里面运进太原的,当然了按照惯例是适合快速投产的小型设备,方便培养出熟练工人之后能大批量复制。 “看来我们海外的同志非常努力啊,这么机密的东西都能搞到手,想必也冒着很大的风险吧,主席你放心好了,我们国内的同志也不会给你丢脸的,一定会尽让这条生产线运行起来。”李陶庵听完之后非常郑重的回答道。 “嗯,不但要安全运行起来,而且还要注意好保密原则,有外人闻起来就说我们的火药是进口的。”林封又随口嘱托了一句,不过保密方面光复会一直做得很好,他一直在COS尤里大光头,心灵扫描的威力之下,谁是真正的革命者,谁是投机分子一清二楚,只是还没有到清算他们的时候而已。 火药问题丢给李陶庵解决之后,林封又继续关注着新军方面,在多方面努力之下,新军原来的协统在年底之前高升了,然后由威望最高的姚以价接替,姚以价的标统则由另外一个光复会员杨彭龄接任,这下子山西新军彻底了变成了光复会的所有物,林封立刻约见了姚以价。 “见过林主席。”姚以价进门就行了一个军礼,大声说道。 “坐下说话吧,现在新军几个主要的岗位都是我们的人,需要马上展开整改动作,让这支部队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你先给我说说现在的情况和难处,我来给你协调解决问题。”林封也不愿浪费时间,直接就问起了军队的情况。 姚以价也是军人做派,马上就给林封介绍起了情况,山西新军只有一个混成协的编制,总共才三千多号人,扣掉吃空饷的人数就更少了,再扣掉那些混日子的,基本上只有两千五左右的人用得上,而且因为粮饷不够的原因,基本上一个星期才出一两回cao。
当然了这些问题这在新军之中是普遍情况,所谓俺大清最能打的北洋六镇,都只能做到三四天一cao,那些地方绿营啥的基本一两个月不动弹一下也是有的,林封听到这里的时候,只有一个念头回荡‘你特么逗我’,这还不如他当年军训的强度高呢。 不过他立刻就相信了姚以价的话,因为就北洋六镇这么烂的训练水准,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对上其他地方部队,战果基本上都是碾压式的,要不是袁大头不愿意为俺大清出死力,扫平南方革命党那些渣渣估计也就两三个月的功夫。 当然了高强度体力活动消耗很大的,粮食跟不上的话一个月部队就死光了,那些军阀部队不是不知道要多训练才能出战斗力,只是他们搞不到这么多的粮食而已,那个时候国内的粮食产量本来就低,加上政权不下乡的制度,所以根本就凑不出多少粮食来。 国外进口需要大量的硬通货,大家的硬通货买军火都不够用,谁舍得进口一堆粮食啊,针对这个情况林封决定从美利坚大量进口粮食,反正他美元现在只愁花不完,而且美利坚的粮食多的要倒进河里,大家正好相互帮助嘛。 至于姚以价提出的,高强度训练可能有部分士兵不习惯的问题,他表示不习惯的全部踢出去,那些有官身的就踢回衙门里面,从农村选拔身价清白的弟子补上,马上扩军还有点不现实,但是可以做到先让这一个混成协形成战斗力,至少要能守得住娘子关,别让北洋新军打进来就行。 新军的招兵工作还是非常顺利的,所谓的好男不当兵完全是扯淡,俺大清快完蛋这几年,到处都是民不聊生的状态,当兵能够天天管两顿饱饭,一个月还能存几块大洋给家里,大规模招兵的告示刚贴出去,募兵点前面就排开了几公里长的队伍。 别说什么有人担心当兵会打仗死人,会这么说的人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都是小资产阶级无·病·呻·吟而已,估计一辈子都没见过吃不饱饭的人,对那些天天挨饿的人来说来说就算是死,只要死前能多吃几顿饱饭也值得了。 林封自己就是农村出身的,他们那里乡镇煤矿年年死人,不过每次煤矿招人照样一堆人打破头要挤进去,他有个大伯家里生了四个儿子,连续有两个死于矿难,剩下的两个照样打破头去当矿工,那还是二十一世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