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仲谋天下在线阅读 - 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迁都 一

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迁都 一

    龙策二年。

    三月开春。

    寒冬留下的积雪已经完全完全融化了,万物回春,郊外春野,城外田园,山峰之上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每年到了这个季节,踏青的人越来越多。

    大吴朝是一个书生氛围很重的朝廷,这几年朝廷在各州都开设书院,提倡读书改命,而在金陵城的书生学子更多了,三三两两的士子读书人走在田园之间,或者是谈论朝政,或者是用那唯美的文字,尽情的抒发人生感概。

    这个画面是唯美了,也是体现的大吴繁荣富强的一面。

    去年对于吴人来说,是动乱而悲伤的一年。

    朝廷大军败走罗马帝国,天子生死不明,龙策帝造反登基导致内战爆发,然后就是朝廷各部官吏的大洗牌,一个个朝廷巨头的落幕……这一系列的事情给大吴皇朝这一座年轻的朝廷带来的不可磨灭的伤害,最少让大吴朝的发展倒退五年有余。

    不过大吴朝廷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有生机,而不是腐朽的一个朝廷,朝中官吏皆然开明而朝气蓬勃,能经得起任何的动乱和挫折,能稳得住天下大局。

    走进今年的三月份,时间的流逝之中,大吴朝廷之上的秩序已经开始稳下来了,然后及时民间秩序也开始渐渐的恢复过来。

    内阁方面,新任首辅朱治虽能力不如昔日的张昭,在大局观还有发展决策上都不如张昭的魄力,但是他胜在沉稳,最重要的是他的性格没有张昭强势,自然而然也能容得下荀彧的指手画脚。

    有荀彧的支持,在这段江东系和曹魏系的蜜月期里面,朱治勉强还算是能稳住内阁大局。

    内阁的发展关乎天下民生和经济,民生的安稳在与官吏的统治,内阁的管理层大换血,甚至江东一带的总督基本上换了一遍,自然有些动乱,如果想要短时间之内稳下来还是有些艰难的。

    所以内阁开始着手恢复经济上的发展。

    诸葛钧走马上任,领大吴钱庄的大掌柜,掌控天下货币的交易,在今年开年正月,他就爆发他的魄力,直接和商部联合起来,推出了当今朝廷除了国债之外的一种商业债劵,以大吴钱庄作为担保,向民间的商户征集足足五亿银元。

    吴朝自从当年孙权亲自引导了商战之后,商业的发展飞跃起来了,在加上丝绸之路,海上商路的发展,大吴商户是大吴天下最富裕的人。

    如今大吴钱庄是很多钱财交易的保障,有大吴钱庄作为担保,很多商户都信任,纷纷掏出了银子,很快就让大吴钱庄凑足了五亿银元。

    去年大吴皇朝的税收不过两亿六千万银元而已,一下子多了两点赋税,让朝廷渡过了最困难的时刻。

    同时也让内阁稳定了对天下民心的安抚。

    内阁这方面稳住了,民心自然就开始稳定下来,而这时候,军方也很快稳下来了。

    赵云上位之后,大刀阔斧,整顿军纪,让大军休养生息。

    一月,匈奴军团离开金陵城,直线北上,赶赴草原,在草原之上招收新兵,补充匈奴军团的实力,同月,狂狮军团在拿下东北新兵大营,组建新军团。

    二月,陈到率领巴蜀军团返回西南,招收兵丁,二月中旬,江东军团和海鲨军团瓜分当初孙策建立的东治军团降兵,紧接着就是各个兵团纷纷出手,抢夺新兵,补充兵源。

    二月下旬,大吴巾帼吕蓝被孙权下旨,封为三品公爵,朱雀公。同一日,军机处任命其为飞虎军团司令,三日之后她率飞虎军团北上长安,驻扎长安城南面的蜀道之上。

    然后就是关中军团赶赴关中驻扎长安城的东部的灞桥之上,紧接着是骷髅军团沿着大运河北上,进入洛水河,遥望长安城。

    前面的兵马只是休养生息,而后面几个军团一系列的兵马调动让很多人都看不明白。

    但是朝中不少人都能感觉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在联想到了当初曹魏系为了转移江东系压力提出了迁都建议,一下子很多人都明白过来了。

    军队方面也算是暂时稳定下来,而在御史台这个方面,吕岱上任之后,开始清洗张纮所留下的一个个班底,彻底掌控御史台,其中御史台四大按察使,除了他自己的位置之外,还拿下的两个,四个去了三个,直接来了一个大换血。

    这个历史上被称为江东老好人吕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全显露他铁血杀伐的一面,告诉朝廷上下的官吏,他吕岱能提得起笔杆子,也能拿得起屠刀,最好不要栽在他的手中。

    一时间之间朝廷的各个阶层官吏纷纷有些的危机感,平时行事也变得谨慎,不敢给御史台抓住把柄的机会。

    这倒是引发了大吴官吏的新一轮的清廉行动。

    随着大吴朝廷走上正轨,去年所留给因为朝廷内乱,特别是在江东大地之上,留给百姓的痛苦渐渐的被消磨掉了。

    当然,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

    当初不愿意参与东宫太子位置争夺的二皇子孙翰在经历的金陵城战役被俘虏之后,仿佛想开了,开年不久,直接上奏,愿入朝为官。

    正月开朝之后,孙权亲自下旨,令孙翰为商部郎中,官居五品。

    如今东宫储君的位置因为孙绍主动进入皇陵守墓而空缺。

    孙翰的主动,被很多人认为是有意储君位置,而这个猜测直接引发了沉默之中的东宫储君争夺战役,无论是在颍川书院沉淀人生的大皇子孙晟,默默之中积累实力的孙栋,或者是卧薪尝胆在皇陵的孙绍,都开始暗暗的行动起来了。

    不过当初孙绍放弃东宫太子的位置之后,孙权曾经金口玉言,三年之内,不甄选储君位置,倒是让这一场风暴依旧在平静的海面下暗流潮涌,迟迟没有能爆发出来了。

    三月,这是冬去之后春天到了的一个月,如此好天气,孙权也带着家小去了钟山踏青,好好玩了几天,算是放松一下这段时间压抑的心情。

    而在踏青结束之后,孙权开始投入大吴皇朝的未来规划之中。

    在稳定国内的秩序之后,他的首要目光开始放在了西域战场之上。

    两国在前年的战役结束之后,一直维持平静的对持,双方都克制自己的士兵,虽有小规模的对战,但是大规模的战役始终没有爆发出来。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大吴皇朝和罗马帝国的停战只是暂时了。

    孙权不会因为一次的败战而心灰意冷,征服西欧大地是他的目标,只要他还活着,他都会沿着这个目标前进。

    而对于罗马帝国的人来说,吴军入侵是一次耻辱,只有鲜血才能洗掉罗马人身上的耻辱。

    “目前边疆的情况如何?”

    御书房军事偏殿之中,孙权站在一个巨型沙盘之旁边,目光看着拜占庭城邦对出的疆域地势。

    “回禀陛下,前年和大前年的血战,让朝廷和罗马都元气大伤,目前双方虽然没有议会,但是边疆之地都会压着自己的士兵,不会主动挑衅,暂时还算太平!”

    李儒安然的站在旁边,低声的回答:“不过在二月雪融的时候,海鹰军团和雪豹军团尝试联合进攻希腊,无功而返!”

    “太史慈最近的情绪如何?”

    孙权听到雪豹军团的汇报,想了想,问道。

    “盯梢的人看不出,不过应该是接受事实了!”

    李儒道:“当初他主动留下来的镇守边疆,也许就已经想好了发生在金陵城的事情,也最好的最坏的打算,所以就算孙伯符的死,也没有引起他太大的情绪!”

    “盯着他的人撤了吧!”

    孙权想了想,道:“朕不想让他的心中有太大的包袱负担!”

    “陛下,虽说如君他太史驰的情绪还算是平静,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太史驰和孙伯符有的情谊,曾经是孙伯符的左膀右臂,以孙伯符的人格魅力来说,能忠心于他的人,多少都会有些执着,我认为还需要观察观察!”

    “有些事情适得其反!”

    孙权摇摇头:“他是朕的大将,该给他的信任,还是要给他的,如果他真的反了,只能算是我们没运气,在他没有反之前,朕绝不能逼反他!”

    “陛下说的是!”

    李儒想了想,还是同意的孙权的说法,最重要的是孙伯符的余孽都清扫的差不多了,一个太史慈,孤掌难鸣,对如今的朝廷,构不成太大的威胁。

    “说说罗马国内的情况!”

    “诺!”

    李儒点头,说道:“卡拉卡拉上位之后,反而比塞维鲁更加重用元老院的力量,他没有塞维鲁强势,但是他也很懂得帝王心术,为了对抗塞维鲁旧臣,他启用了元老院为首的帝国贵族阶层的力量,对平衡之术倒是用的不错,在军队之中,他直接掌控铁血军团和圣天使军团,不过他和威廉还有军方第一人的查克斯关系好像越来越僵了!”

    “查克斯是一个武将,强势的武将,威廉当年只臣服塞维鲁,说句不好听了,卡拉卡拉是他们联手推上位了,在他们心中,卡拉卡拉只是一个孩子!”

    孙权淡然的道:“他们对塞维鲁王朝倒是忠心,只不过有些看不起卡拉卡拉,卡拉卡拉的性格不见得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矛盾是必然的!”

    “还是一件事情!”李儒说道:“卡拉卡拉的弟弟,盖塔,当初因为败给了卡拉卡拉,被塞维鲁囚禁起来了,但是塞维鲁被陛下斩杀在罗马城,卡拉卡拉率军追击我们,倒是忘记了处置盖塔,后来他班师回朝之后,盖塔已经失踪了,我怀疑这个人现在应该在查克斯或者威廉手中,是他们用来制衡卡拉卡拉的一张王牌,如果卡拉卡拉不听我,说不定他们就会换一个皇帝也说不准!”

    “还有这事情!”

    孙权嘴角扬起一抹玩味的笑容:“你能确定盖塔在他们手中吗?”

    “只是猜测!”李儒道:“罗马一战之后,我们埋在罗马帝国的暗子都被削弱了很多,这个哈迪斯可不简单,他的死神探子是我们锦衣卫的强敌!”

    “哈迪斯,罗马神话之中的冥王?”

    孙权冷笑,他看了一眼李儒,冷然的道:“老李头,你不会连他都斗不过吧!”

    “当然不会!”

    李儒冷声的道:“在罗马境内,他是主,我是客,我自然要小心让着他,但是他的触角始终不敢深入我大吴皇朝,能插进来的都被我拔掉了,他是防守,我是进攻,久守必失,只要给我一次机会,我就会除掉他!”

    “那是你的事情,朕要的是罗马帝国境内详细的情报,如果你做不到,锦衣卫也没有了作用力!”孙权淡然的说道。

    “臣明白,臣绝对不会让陛下失望了!”

    李儒点头,声音坚定。

    两人就罗马的问题上讨论了半天,当李儒离开的御书房的之后,已经是下午时分了。

    孙权抿了一口茶,继续开始批阅奏书,这已经成为了他的离不开的工作,在一本一本奏书上批阅一个准,或者用朱红大笔画上一个交叉,很简单的工作,却很费脑子。

    “陛下,这是今日荀次辅递上来的奏书!”

    司马朗走上来,递上一份奏书。

    诸葛瑾已经让他放在内阁了,重新进入御书房担当政务参谋的洛州总督司马朗。

    司马朗是河内司马家的大公子,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或许军事才能比不上历史上奠基司马宏图霸业的司马懿,但是在政务事情上,他不在司马懿之下。

    “荀文若,他憋不住了?”

    孙权摊开奏书,看了看,嘴角扬起一抹玩味的笑容:“既然如此,朕成全他!”

    孙权在上面批阅了一个准字。

    这是一份关于迁都的计划奏书。

    一国之都,关乎朝廷稳定,轻易迁移不得,这将会是一个大工程。

    “陛下,这事情无论是内阁还是军机处,反对的人都很多,这时候启动计划,是不是有些急躁了!”司马朗小心翼翼的问道。

    “是有点!”

    孙权点头,并不否认司马朗的说法:“但是迁都这事情关乎朝廷未来的战略部署,如今很多政策都是萦绕金陵城而策划的,如果早晚都要迁移都城,让朝廷换一个中心,此事还是宜早不宜迟!”

    “臣受教了!”

    “这是事情朕这边交由你来负责,不过你记住,舆论工作要做好,主动提出迁都的必须是内阁,而不是我们御书房,你要做的只是代表朕的态度,迫于无奈的配合,让天下子民都知道,迁都事宜,不是御书房主导的,明白吗!”

    “臣明白!”

    司马朗眸光闪烁,恭谨的点头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