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情缘之缘在线阅读 - 409、艰苦条件炼坚强,从此不怕苦难享

409、艰苦条件炼坚强,从此不怕苦难享

    409、艰苦条件炼坚强,从此不怕苦难享

    《情缘渊源》46、(本故事纯属虚构,切莫对号入座)

    主人公:男:段海洋、李晓翔、尹江立、女:周慧兰、陈梦、

    梦中的陈梦仍在继续着她的美梦,也许是太累了,

    也许是这梦里的故事太好了,她仍在那美好的梦乡里畅翔:。。。。。。。

    1、海洋继续给陈梦讲那久远的知青故事(之八)

    东安卸煤:

    万吨冬煤货轮上,没有机械用肩扛,

    男女知青齐上场,晨至半夜秒秒装;

    跳板忽悠人落江,满手是泡肩累伤,

    此活最累至疯狂,艰苦磨练底气壮。在下乡后的一年的秋季,我们的冬季取暖用煤被一条大轮船运到了东安镇码头。上级组织各生产队的知青到东安大会战。这个工作我没干过,很新鲜。第二天一早五点就起来了,上级派来一辆大卡车接我们,早上有点凉。我们穿整齐衣服,带满水壶的水,高高兴兴上了车,说说笑笑就出发了。卡车上没有座。没有蓬。我站在车的最前面的左侧把着角,江连涛站在车的右侧最前面把着角。在生产队的书记和队长带领下,我们40余位男女知青们站在车上还不停的唱着歌:”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大家真的很开心,我们自从到了生产队就没有坐过汽车,也许是以为坐车是去旅游呢。路比较远,从我们生产队到东安有八十多里地。司机开的不慢,我们大声唱着,笑着。车到了一段山路,在一个拐弯处,对面来了一辆卡车,我们汽车司机忙打方向盘躲让。路边有一条小的排水沟,也许是司机水平差一点,车就忽然向右侧倾斜并侧翻倒了。

    我是在车上最前端左角从别人的头上滚下去,一直甩到路边的树丛中,擦破了一些皮没有大的伤。而在右侧的江连涛被压最下面,大家吓坏了,立刻救人并另外派人把他送他到医院(后来知道他是锁骨骨折)。大家爬起来把车掀起来又向东安驶去。

    到了东安看到乌苏里江上有一个大船,有几十米长,上面满满一船煤,象一个小煤山(真不是夸张)。有万吨的煤。岸边上都是各个生产队来卸船的男女知青们。

    随即队长去开会领任务,并向大家做了简短的布置和动员。总之一天必须完成卸完煤船的任务。我们分为两个大组。每组三个人搓煤和发肩,其他人每人戴好一个带着帽子的披肩专管扛煤运煤。

    我们队在船的中部,我和支部书记老马、国庆、秋迎、大才、仲明、等六个人是专干搓煤和发肩的(就是把煤搓到一个麻袋里。另外两个人把煤袋子放在来扛煤人的肩上)。扛着煤运煤的人要走三道跳板才能从船上走到岸上,还要再走几十米才能把煤倒在指定的煤堆。

    开始我们装一麻代煤有百八十斤,男女都差不多,几轮过后有几位女同志不行了,我们就给她们少装些,这也很累啊,有些女同志体力不支在走跳板时连人带麻袋里的煤一起落进乌苏里江,江水都是黑的,岸上的人和落水的人全是黑的,只有牙是白的,根本分不出男和女,女同胞累的哭了不少啊。男同胞也累的吃不消。

    我们几位搓煤和发肩的更累,我感觉我们几位就是铁人。他们40多人每扛一趟煤,我们要装40多袋。就是分两组,也要20多袋。一个人六到八分钟一趟,就算十分钟一趟,一个小时六趟,从早上七点多开始到晚上十一点卸完(共16个小时,还不算早上5点起来坐车时间),除去吃饭和休息时间就算10个小时,每个人最少也扛了60趟,我们三人一组共搓煤1200到1500袋煤。

    我虽然带着手套,但确是满手的泡十个手指上打了20多个泡,手掌心各有一个大泡,而且大泡里面还磨出了小泡。大泡里面还有煤渣,手掌上全是破了的泡和汗水和血水,那手掌上就没有好rou了。我们几位真的付出更多一些,(运煤的可以休息一下,我们一休息这一组就停了)。从早上到晚上吃饭是随便吃,基本是饿了就可以吃,油条。豆浆管够。

    晚上卸完煤我们真的都瘫在地上睡着了。回去的车上没有了歌声。笑声。说话声也没有,大家全睡着了。到了连队已是半夜了,大家好象连洗澡的力气也没了,糊里糊涂睡到第二天。

    做这个工作大家没有怨言,我也没听有人说什么。那时真的是革命青年,大家真的积极要求上进,真是好同志啊。为了纪念那几次(后来还去过几次卸煤)卸煤艰苦的工作。我把这一段记录下来,算是我们做个纪念吧。

    2、海洋继续给陈梦讲那久远的知青故事(之九)

    井水如茶:

    当年井水色如茶,苦涩滋润你我他,

    大荒沼泽地面凹,井水很浅漂油花;

    不知水质差不差,养育全队你我她,

    感谢盆窑井水茶,你我知青在长大。

    记得我们刚到生产队时,队里已经有了一口井。这个井不深有六、七米深,是我们队的老同志打的。因为那里是沼泽地,所以地下水也很浅,我们用辘轳摇十圈左右就打上水了。

    这口井在我们生产队中心位置。全队一百多人脱坯盖房、吃饭、洗衣、洗澡、喂猪、马、牛等也都是用这口井。

    井里的水很黄,比浓茶的颜色好一点,有时水面还漂着一片片像油花的东西。喝起来有一点涩,没有什么怪味。有的人爱喝茶,还没有放茶叶,水就是黄的,放了茶叶颜色也是差不了多少。因为水是黄的,所以白衬衫也洗不太白,人们也就很少穿白色衣服。夏天用水比较多。尤其农工排下班时大家都要洗澡。洗衣。队里开始安排一名身体弱的同志烧水。使用一口大锅把水挑满。然后用木头烧开(那时没有煤)。下班后农工排的兄弟姐妹们排队到水房打热水,一般是每人两大水舀子。女同志一般要多一点。

    我就烧过水,下班收工的知青同胞们排队来打热水,我一般给每一位女同胞的热水还是多一点,多分到水的女同胞自然会说几句好话,如没有满足女同胞的多要一点水的要求挨骂也是很自然的。

    因为只烧了一锅开水,要几十个人分着用,常常因有的人多要水而烧水的人给的少而闹矛盾。回到宿舍再用另一个盆的凉水对着用。我们男同胞就在我们宿舍大洗特洗,弄得帐篷或以后的宿舍里地上全是水。地上的泥和水真的在和泥了。洗衣也是这口井的水,女同胞们有的就在井边不远的地方洗衣,为的是打水方便。有时是男女互相帮助,男同胞负责打水,女同胞帮忙洗衣服。这也为以后谈对象打下了基础。我记得有几位像小朱、小段,铁军、桂风等就是因为这水的原因真的结了缘,男女同胞有意思了,就借口洗衣服互邀对方到井边洗衣服、打水那是不言自明的事情了。这口井也成了我们队里部分知青的‘月老’或者说是‘红娘’了。

    冬天的井水经常是冻住的了,井水浅啊,大家还要想办法八经睡得冻冰刨开,不然连水也喝不上了。而且井上很滑,一般女同志打水很困难。都是男同志打水,冬天的井口很滑的,摇辘轳也要小心不能滑到,真有被滑进井里的危险。

    就是这口色如茶的井水不但养育了我们全队的男女老少,也是我们种菜、建房子,喂猪马牛等必须的水源。那时的水质虽差,也很珍贵,它养育了我们全体同胞。

    我们铭记瓦盆窑的点点滴滴,一草一木。水是黄了点,喝到嘴里也感到了它的甘甜和珍贵。感谢瓦盆窑,感谢瓦盆窑的井水。她让我们结缘,让我们铭记,让我们感到了她独有的滋润。

    艰苦磨练:

    知青卸煤用肩扛,至今想都不敢想,

    井水冰凉色茶黄,红娘洗用谢故乡;

    艰苦条件炼坚强,从此不怕苦难享,

    铭记历史忆家乡,泽蓓知青自飞翔。

    2012。12。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