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关中初定
这是一场牵动世人眼球的大战,也是决定中原地区未来数年命运的决战。 与此同时,李归派人四面出使,安抚关中各地。 实际上由于汉中出现的意外,现在李归看起来威风凛凛。实际的处境却十分困难。 武都郡的兵力已经被完全抽调一空,实际上处于了不设防的境地。 李归不得不派毕舒回到武都郡坐镇,但他手下除了新编练的农兵外就只有两百亲卫了。 好在之前就已经在故道囤积了大量的粮食,所以粮食的供应一时还不会出现问题。 但是汉中的动乱必然影响粮食的进一步供给,所以李归也不得不未雨绸缪。 认真思考了一番后,李归拒绝了手下和关中豪族妥协的请求,而是决定以最强硬的姿态和相对温和的政策来驾驭关中。 他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首先,东汉晚期关中地区的豪族势力历经摧残,实力并不算强大。 关中原来最强大的世家就是一手掌握东汉政权百余年的三大外戚家族——窦家、马家和梁家。 然而随着这三家的主要代表人物相继被清算,梁冀更是被满门抄斩,这三家的势力都几乎荡然无存了。 而次一点的家族里,韦氏基本都随着韦端退往了凉州汉阳郡,剩余的又都被李傕裹挟前往了南阳。 杨家、杜家、柳家因为主要势力就在长安,在这次的迁都里也是被一扫而空,实力荡然无存。 现在关中残存的世家势力主要是扶风金氏、扶风苏氏、扶风法氏、冯翊吉氏、冯翊张氏、扶风耿氏等几家。 这几家的共同特点是宗族势力都不算强大,军事实力更是微不足道,就连最强大的耿家也不过只有千余宾客罢了。 诸如梁兴这样的地方势力,他们有的虽然攀附了名门,但是实际上还是地位低下的庶族而已。 而且他们的兵力虽然相对来说多一点,但是战斗力更加不堪。 对于李傕的突然撤走,这些地方势力是既感到吃惊又感到害怕。 虽然他们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李傕怕了李归是不争的事实,否则他不会主动放弃长安这样的坚城而走。 既然威势赫赫的李傕都怕了李归,那他们这些小虾米自然是更加不敢轻举妄动了。 再说了李归的处境虽然艰难,但是对付他们中的任何一家,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 所以李归命令他们立刻交出多余的粮食和宾客,违者族灭。 但是这些人可以保留所有的财产,而且暂时在关中也不剥夺他们的土地,毕竟现在关中空闲的土地实在是太多了。 对于愿意加入李归政权的,一律予以适当的任用,也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合作方式。 不愿意加入李归政权的,来去自由,李归绝对不会加以阻拦。 事实上证明李归这个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愿屈服的耿家、金家、柳家和法家分别选择了南下益州或者是东去河东,而不是留在关中和李归死磕。 而最积极和李归合作的是张家和苏家,尤其是张家,不但交出了粮食和宾客,还主动加入了明教,拆分了家族的土地。 对于这样的样板,李归自然是不遗余力的给予回报。 张家的杰出子弟张既出任左冯翊,除此之外张家还得到了六个县令和一个校尉的职位。 担任校尉的张家子弟是张苞,注意可不是张飞的儿子呦。 他本是盖勋手下的一名都尉,李傕破长安时他趁乱带手下回到了高陵,是张家崛起的主要武力保障。 历史上他和张宠反叛李傕,差点就把李傕给干掉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将领。 苏家的代表人物苏牧加入了李归的幕府,而此外他们还得到了重要的武功县令和美阳县令的职务。 而吉家的选择也是大多数小豪族的选择,那就是不对抗也不加入,只是默默地服从李归的法令,以观察形势的变化。 至于割据一方的小诸侯们,李归暂时没有去动他们,但是也不承认他们的地位,而是听其言、观其行,而后再做打算。
而对于秦州还游离在掌控之内的两郡,河东郡和弘农郡,李归暂时也没有收入囊中的打算。 他分别派使者向他们要求十万石粮食的赋税,一来是为了缓解关中的粮食供给,二来也是试探他们的态度。 在进行这些工作的同时,李归也开始了对长安的安抚工作。 首先他下令统计长安及其附近没有了成年男性的家庭,然后将她们分配给没有婚配的士兵和虽然已经有妻子但是立有大功的将士。 这些士兵不得虐待这些女子带过来的子女,违反者不但判和离,而且还要追加处罚。 实际上在这个乱世,只要还能有吃的,很少有人会故意虐待这些孩子,毕竟养大了男的是劳力、女的可以换钱不是。 如果将来这些女子的丈夫回到了长安,必须通过赎买才能将自己的子女和妻子领回去。 那些坚决不愿意嫁给这些士兵的女子只要能承担有男丁家庭一样的赋税和劳役,李归也绝不强迫。 第二,收留所有的孤儿,统一安排在一起劳动、学习,由李归政权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 这些孤儿长大后必须服从政府的分配,不愿意的要交纳大量金钱财物作为对政府的回报。 那些孤寡老人则参加一点力所能及的劳动,同样由李归政权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 第三,鼓励羌族、游民到长安附近定居,给他们无偿分配土地,就如同汉中的政策一样。 有一技之长的还可以直接到长安城内安家,无偿的获得分配住所,毕竟现在的长安城内是多得是空荡荡的房屋。 第四,以工代赈,组织人手疏通郑国渠等水利设施,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水旱灾害。 第五.打击那些顶风作案的盗贼和流寇,既是为了稳定治安情况,也是为了给新兵以锻炼的机会。 至于掠夺他们的财物那只不过是顺带的副产品,可不是国策呦,虽然李归最关心的其实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