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二章:骊山
时光如白驹过隙,二十年匆匆而过,天下早已改变了模样,而骊山却依旧如往日那般,巍峨耸立。 时隔多年,慕青再次回到骊山。 相比于二十年前,诸侯封锁骊山时的无奈冲出,如今的骊山也随着天下的安宁而安静下来,昔日秦军防守此地的少府大军早已烟消云散,而封堵此地的诸侯军队也不见踪影,同样的,当初秦人开辟,进入骊山深处的那条通道也消失不见,骊山之中,尽是一片荒芜,好似千百年来都未曾有人踏足一般。 见到这场景,慕青神色不由变得有些凝重,虽然刘邦建立的大汉帝国尚未安稳,但慕青不觉得汉朝官员不会不知道关于骊山的信息,更何况,如今虽然刘邦一统中原,但为了击败项羽,当年的诸侯仍有不少存留,骊山深处的恐怖存在,大汉朝廷高层不会不了解。 慕青本以为刘邦会驻派大军在此,以监控此地,防止有人闯入,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在探查了骊山周围大片区域之后,慕青确定,骊山没有汉军存留。 刘邦之所以能如此放心骊山,那就只能说明,骊山对他应当不足为虑,联想到如来曾说过的嬴政已死,慕青的眉间皱纹不由更重了几分。 虽然慕青神识强大,但仍不能透过重重山石“看”到山体内部的信息,但即便如此,他也能确定,当年秦人开辟的巨大通道,已经被汉军摧毁了。 通道被毁,慕青进入骊山内部的困难又加大了几分,他曾在山体内部服役,自然知道骊山山石的坚硬,即便如今他的修为已经今非昔比,但一直打通到山脉最深处,对慕青来说仍是极为耗费时间和力气的事情。 不过,骊山深处是慕青心中的牵挂所在,即使此地仍是驻有大批军队,慕青也要设法进入,更何况如今已经无人监控此地,无非是一些时间和法力罢了,慕青担心的却是里面无法支撑到自己到达。 一阵微风拂过,慕青的身影消失无踪,而当初进入骊山的通道位置,却多了一棵慢慢生长的树木。 虽然通道被毁,并且被人做了手脚,使得此地情形大变,可慕青对此地熟悉异常,布局之人的手段自然无法瞒住他,因而在做出决定之后,慕青便迅速化为山中树木一员,一边将根茎深深扎入地底,一边探入山中,沿着当年的秦人通道向山内钻去。 相比于当初秦人开辟那条通道,慕青化身树木,以树根探入山中的方法省了很多的时间和力气,毕竟他是独身进入,不比秦人那般大举入山。 数日过后,骊山中的巨树少了一棵,而慕青的身影再次出现。 深深看了眼下方的重重山峦,慕青转身飞向长安--如今大汉的国都。 不过数日时间,慕青便转变观念离开这里,这并非他速度快,已经进入山中得到答案,也并非慕青无法坚持,而是骊山已经发生了变化。 骊山之内,是如今九州第一强者嬴政的坟墓,诸侯自然知道里面之人的恐怖,所以在撤军之后,他们摧毁了通道,只是这些并不能改变慕青的打算,可在钻探这几日之后,慕青才发现,诸侯或者汉军的准备不止于此。 在耗费不少法力进入山中一段距离之后,慕青突然发现,被摧毁的通道以及附近大片岩石中被人设下了极为繁复禁制,这些禁制并非复杂,功能也极为单一,但对于想要快速打通通道的慕青来说,却是极为困难的问题--这些禁制都是为了强化骊山山石,以令其坚不可摧! 以往骊山山石的强度,已经会让慕青消耗极大了,如今再有众多禁制在,即使慕青没有法力枯竭的困扰而全力开辟,也要消耗不知多少年,按照时间来算,或许足够慕青在以往强度的骊山中开辟当初的秦人通道了。 中原九州混战二十年,慕青都并未在此,他对于骊山的信息所知甚少,如今骊山被封闭,慕青也只能寻找可能了解此事之人,而能知道这些的,除了分封在外的诸侯,基本都在长安城内了。 经过连年战争之后,昔日的大秦王都残破了不少,但大汉帝国建立之后,改名“长安”的这座巨城开始慢慢恢复起来,如今大汉施行仁政,想必过不了多少年,长安便会重归以往的繁华,甚至超越以往,成为人间第一繁华之地。
长安内城,皇宫附近,一座恍若小城的宅邸静静的悬浮在空中,黑色的旗子随着夜风不住晃动,通过通明的灯火可以看到,旗子上写着“周吕”二字。 宅邸深处,一座警戒森严的书房内,当今皇后兄长、皇帝钦封的周吕侯吕泽正在查阅文书。 或许是看的有些疲惫了,吕泽放下玉简,起身舒展身体,但就在此时,吕泽眉头突然皱起,而后身形闪烁,同时放出法力,似乎这座极为安全的书房中突然变的危险起来。 “故人来访,吕兄何必惊慌?” 有些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吕泽身体突然一僵,他体内奔腾的法力随之恢复平静,而尚未展开的身体也随之恢复成原本动作,虽然吕泽已是金仙修为,但从他的神情动作中不难看出,说话之人有着他无法抗拒的实力。 “慕青,你是为了骊山而来的吧!” 快不可察之间,书房中的灯光似乎闪烁了一下,而后吕泽案桌对面多出一道浅浅的人影,正是离开骊山的慕青。 听到吕泽如此称呼自己,慕青眉头微动,从吕泽的语气和话语来看,对方似乎知道些什么,而且,吕泽对自己有敌意。 “二十年不见,吕兄为何如此冷淡,难道我等不是同生共死的朋友吗?” “二十年前我们或许是,但在你再次回到嬴政那暴君麾下之时,我等已是恩断义绝!慕青,当年吕泽与家人蒙受你的恩惠,今日死于你手吕泽无怨,不过,你休想再开启骊山,放出嬴政那暴君!”。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