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超前构思
其实林俊的记忆还是有些出入的,原因大概是西方世界把那些搞不明白的苏联地效飞行器都称之为“里海怪物”了。
如果从严格的意义上而言,“里海怪物”的称谓给罗斯基斯拉夫-叶夫根尼耶维奇-阿列克谢耶夫设计的KM地效飞行器更为合适。不过单从“怪物”这个概念上说,罗伯特-奥罗斯迪-巴尔蒂尼设计的水上反潜VVA-14中型垂直起降水陆两用飞机更“怪物”!
为什么更像怪物呢?一是性能:既可在陆地上使用,又可在水上和雪地上使用,甚至可在海上航行。,而且有个最重要的设计指标还能够垂直起降!
第二个原因是它的外形:奇怪到很难形容的地步,不像飞机不像船,倒像科幻小说中的产物或小孩子画出来的“超级飞行器”!如果硬要形容它像什么,VVA-14外形可以称之为飞机与双体船的结合体!整一个能飞的超级怪物!
“里海怪物”的称谓是给地效飞行器的,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讲VVA-14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地效飞行器:苏联原来的初衷要的是一种用于水上反潜的重型垂直起降水陆两用飞机,采用组合式机翼,可以在陆地、雪地和水上起降,甚至可以在水上航行,是一种革命性的飞行器。
但由于负责提供发动机的厂家一直拿不出符合标准的产品,巴尔蒂尼被迫将它改为水上飞机,于1972年首飞。但就像设计师的大部分作品一样,由于没能得到苏联海军的支持,计划中途流产。
但无论从那个方面说,VVA-14绝对算得上“怪物”之名,有没有在里海上出现过就不得而知了。
这次林俊毫不犹豫的“枪毙”了设计师有点理想化的液体火箭动力歼击机设计方案,看似有点无情,但从世界航空的实际变迁而言应该是正确的——喷气式动力才是将来至少一个世纪时间内歼击机动力的正确发展方向,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不符合航空技术与工艺的发展。
几个航空大国基本上都搞过液体火箭动力飞机设计,但不是二战后期德国那样的“应急”设计,就是技术验证机或纯粹为了速度而搞的试验机:液体火箭发动机有一个始终不可能解决的缺陷,那就是续航时间!
用液体火箭为动力的早期飞航式反舰导弹射程都有限,结果被喷气式动力取代,更不用说歼击机——成功的歼击机不是“起飞架跃升、一次攻击后脱离返回机场”的“矮脚虎”。
作战半径很重要,而液体火箭动力不仅仅危险,这“作战半径”绝对是实际使用中难以容忍的短:液体火箭动力,还是留给战争之后的技术验证机吧,至少也要度过最残酷的时期再说!
不过巴尔蒂尼这样的人才不能浪费了,茹科夫原有的技术力量再加上高尔基“转场”的技术人员,对于“幽灵”让他演技术力量还是有些薄弱。
“幽灵”虽然处在可飞状态,但要形成战斗力就要进行多方面修改,单单增加一名成员的设计就够尼古拉-特里特尔耶维奇-盖达尔等人在实际cao作中绞尽脑汁!
能力还是有所不足,设计经验有所缺陷,“幽灵”的设计成员们不是新手就是学院的学术研究员,巴尔蒂尼这位实际设计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正好率领一群胆子够大的设计师完善“幽灵”。
按下办公桌上的电铃,古谢夫很快就走了进来。走到林俊办公桌前立正树立,并没有说话。
一抬头,拿起那份文件夹往前一递:“这个马上转给航空委员会,让他们立刻去办。”
“是,元帅。”
接过文件夹,古谢夫转身离开。
林俊又拿起电话机,“给我接茹科夫学院的阿尔希波夫院长。”
说完就搁下了听筒,继续翻阅文件,总机房接通会打过来的。
克里姆林宫电话总机房立刻快速行动起来,接通了茹科夫学院机房;那边先是接院长办公室,在得知将军同志去了机场后,又接通机场值班电话。
阿尔希波夫一听是克里姆林宫来的电话,马上抛下手头的事去接。
这边克里姆林宫总机房一听人已经找到,再次接通副统帅办公室,林俊面前的电话铃声响起。
这打电话需要人工转接,这么多年来林俊还是有些不习惯:似乎回到了很小的时候,那会打电话就要人工转接。习惯了数字型号手机的方便,回到这人工转接电话的时代,这最先进的通讯方式在自己眼里是那样别扭!
不过又有什么办法呢?在电子计算机技术相对成熟前,别说手机,连程控电话交换机都不可能出现,更不用说这会连什么是电子计算机都还没人知道:世界上第一部程控电话交换机要到1965年才会出现——美国萨加桑纳开通了2000门空分程控电话交换机。
“瓦西里-阿法耶维奇,幽灵的试飞进展如何?”
“安德烈,原型机一切顺利,我们已经测出其各项参数,第二架原型机也已经组装完毕。但双座改装工作碰到些困难。加上我们不能同兄弟单位相互通气寻求技术支援,碰到些困难。但会克服的,技术员们很有干劲,也非常努力。”
因为“幽灵”的保密级别够高,高到想找其他设计局的设计师来参谋一下都不行,茹科夫只能相对独立完成改装和测试,最多也就是同高尔基方面取得以下联系。
但那边伊—20的试飞工作正紧锣密鼓,能给茹科夫的帮助实在有限。
“是这样,我给你们找了名优秀的飞机设计师作为技术增援。对于双座型的改动,就让他全权负责,你看那几位年轻人会不会有思想上的波动。”
“不会有问题,安德烈,目前工作中盖达尔几个就非常谦虚,很多方面都会像我这里的技术员请教。”
“这样就好,我已经签署了调令。罗伯特-奥罗斯迪-巴尔蒂尼这人你有印象吗?”
“是的,钢-6歼击机的设计师,有才华的同志。”
“他应该最近几天就会到你那,你安排一下。”
“好的,安德烈。”电话停顿了一下,“你什么时候能回来趟,两个小家伙老想你。”
“呵呵,尽快吧。”
说完林俊就挂下电话,继续拿起一份压底的文件继续看起来。
这一堆文件大部分是关于部队调动和后方生产情况的,刚才等电话的时候林俊翻看到最后一份,结果和第三份一样都属于新式武器研制生产的,只不过不像巴尔蒂尼搞得研究属于什么“高精尖”科技。
虽然不是液体火箭发动机动力歼击机那样先进,但创意也够独特:两种武器的研制,真正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报告是由原来的莫斯科罐头包装厂,现在的莫斯科手榴弹、地雷制造厂打给装备部,他们的技术人员根据部队实战需要,研制了两种新式武器。
装备部由副统帅直接负责,但那两样新研制的武器报告照理不会出现在林俊的办公桌子上,大概是因为自己的办公室主任觉得那两种新式武器副统帅会喜欢,就放在了最后。
林俊喜欢搞点小发明是整个苏联高层都知道,而那两样新发明真是很有特色!
战争是新式武器研制的催化器,不过又有多少人知道很多有创意的研究都会在战争中消失——如果“一如既往”的出现莫斯科保卫战,这两项设计也许就不会出现了,因为不会给设计者那个考虑的时间,光尽量多生产原有产品就会榨干人的所有精力!
“兰德斯科奇,准备去莫斯科地雷厂。”
通话器里传来卫队长的回答:“是,元帅。”
不过哥萨克还有点事:“元帅,中餐已经准备好了,您看?”
“那就晚半小时,让大家先吃饭。”
这下同志们拿出了战壕里狼吞虎咽的本事,总体来说副统帅还是非常人性化的,对部下很不错。
、、、、、、
就在地雷厂工人们吃饭的时候,林俊的车队抵达。
对于副统帅的造访,工人同志们是生产热情高涨:林俊看到工厂中午根本就没休息,很多同志都只是在机器边给自己搞了块面包,喝点食堂手推车送来的热汤解决吃饭问题。
对于林俊的突然造访,厂长同志倒没有普通工人那样的良好心理素质,差不多算是吓了一大跳!特别是他得到消息赶到2号手榴弹组装车间后,看到副统帅正在和工人交谈时。
虽然保证吃饭绝对不会干扰生产,但在车间里吃中饭就是违反基本的工厂安全生产条例的!厂里是为了最大可能增产才私下里决定在车间里解决吃饭问题,但如果副统帅不高兴怎么办?!
那些茶杯就放在工作台边上,还有面包。
好不容易“验明正身”被副统帅的卫士放行进入车间,林俊的一段话让厂长同志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厂长同志是吧,平时我们要做好安全、高效生产的后勤保障工作,保证同志们能够吃饱、尽量吃好。我已经尝过你们食堂的热汤,还算不错,如果能送到时更热些就更好,让食堂的同志在给保温桶再包层麻袋片试试。”
“是,副统帅。我们一定做好后勤工作,生产出更多的可靠武器支援前线,狠狠打击法西斯!“
其实林俊早就注意到了那些茶杯和各种盛汤的容器,这违反生产规定也知道,不过在看到工人们都非常有责任心的把中饭放在不会影响生产的位置上,也就不挑剔了。
“听说你们研制了两种新式武器,带我去看看。”
“是,副统帅。”
一群人边走边说,要去工厂另一边的试验小车间,那里也算地雷厂的科研中心。几位从原来的地雷和手榴弹生产企业调来的技术员平时除了工厂生产技术指导外,还搞些工艺革新,都是为了节约原材料。
不过那两种新式武器的研究并不是专业技术员们的构思,虽然样品生产技术员们出了力,最原始的构思却是一名从部队复原的伤残军人。
伊万-格里戈里耶维奇-拉斯洛夫,原内务部直属部队军械准尉,负责步兵的地雷、手榴弹一类爆炸武器的保管保养。参加过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立过功,战斗中负重伤,在野战医院和莫斯科的医院里整整治疗了4个月!
因为身体原因无法继续在部队里服役,准尉无奈的复原。因为是莫斯科人,根据其个人要求和综合考虑就被安排到了这里工作。
拉斯洛夫无法参加一线生产,厂里原来安排这位战斗英雄就在办公室工作,但他坚持要去做点实际的生产。
“有技术、有弹药维护经验,最后就到了试验车间。我们也没给他安排什么实际性的工作,但准尉同志还是在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平时不仅会到装备车间那里看看、指导一下新工人,还利用时间搞科研。”
看来拉斯洛夫还是喜欢别人叫他准尉,而不是其他什么:人虽然已经离开军队,但他的骨子里还是一名军人。
当看到拉斯洛夫时,林俊明白为什么工厂没给他安排实际性工作:右手没了,虽然穿着厚厚的冬装,但也能看出他左腿膝盖以下应该装了假肢,而脸上还有可怕的伤疤!“
“近距离爆炸伤!”林俊一看就知道准尉同志当时受的伤有多重。
“元帅同志,原布列斯特要塞内务人民委员会边防第17总队军械准尉、莫斯科地雷厂技术工人伊万-格里戈里耶维奇-拉斯洛夫向您报告。”
在看到林俊要同他谈话时,拉斯洛夫立正、用左手向元帅敬礼。
“稍息,准尉同志。”
林俊也是立正,回了个标准的军礼,并用军衔称呼他。
卫士拿过来几把凳子,林俊要拉斯洛夫先坐下,然后自己才坐在凳子上。
准尉同志搞了两个新设计、领先时代的设计!
试制车间已经试制出了样品,当两样工艺略显粗糙的武器送到林俊面前时,自己都觉得时间是不是被加速了?!
第一样武器就像根短短的棍子,正确的称呼是火箭手榴弹!而第二样武器更有特色,真正的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低速榴弹发射器!
对于火箭手榴弹自己不熟悉,但榴弹发射器对于步兵意味着什么林俊心里是一清二楚!虽然它在坦克、大炮加俯冲轰炸机打大规模纵深突击战的苏德战场不会成为什么主战武器。
如果从严格的意义上而言,“里海怪物”的称谓给罗斯基斯拉夫-叶夫根尼耶维奇-阿列克谢耶夫设计的KM地效飞行器更为合适。不过单从“怪物”这个概念上说,罗伯特-奥罗斯迪-巴尔蒂尼设计的水上反潜VVA-14中型垂直起降水陆两用飞机更“怪物”!
为什么更像怪物呢?一是性能:既可在陆地上使用,又可在水上和雪地上使用,甚至可在海上航行。,而且有个最重要的设计指标还能够垂直起降!
第二个原因是它的外形:奇怪到很难形容的地步,不像飞机不像船,倒像科幻小说中的产物或小孩子画出来的“超级飞行器”!如果硬要形容它像什么,VVA-14外形可以称之为飞机与双体船的结合体!整一个能飞的超级怪物!
“里海怪物”的称谓是给地效飞行器的,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讲VVA-14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地效飞行器:苏联原来的初衷要的是一种用于水上反潜的重型垂直起降水陆两用飞机,采用组合式机翼,可以在陆地、雪地和水上起降,甚至可以在水上航行,是一种革命性的飞行器。
但由于负责提供发动机的厂家一直拿不出符合标准的产品,巴尔蒂尼被迫将它改为水上飞机,于1972年首飞。但就像设计师的大部分作品一样,由于没能得到苏联海军的支持,计划中途流产。
但无论从那个方面说,VVA-14绝对算得上“怪物”之名,有没有在里海上出现过就不得而知了。
这次林俊毫不犹豫的“枪毙”了设计师有点理想化的液体火箭动力歼击机设计方案,看似有点无情,但从世界航空的实际变迁而言应该是正确的——喷气式动力才是将来至少一个世纪时间内歼击机动力的正确发展方向,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不符合航空技术与工艺的发展。
几个航空大国基本上都搞过液体火箭动力飞机设计,但不是二战后期德国那样的“应急”设计,就是技术验证机或纯粹为了速度而搞的试验机:液体火箭发动机有一个始终不可能解决的缺陷,那就是续航时间!
用液体火箭为动力的早期飞航式反舰导弹射程都有限,结果被喷气式动力取代,更不用说歼击机——成功的歼击机不是“起飞架跃升、一次攻击后脱离返回机场”的“矮脚虎”。
作战半径很重要,而液体火箭动力不仅仅危险,这“作战半径”绝对是实际使用中难以容忍的短:液体火箭动力,还是留给战争之后的技术验证机吧,至少也要度过最残酷的时期再说!
不过巴尔蒂尼这样的人才不能浪费了,茹科夫原有的技术力量再加上高尔基“转场”的技术人员,对于“幽灵”让他演技术力量还是有些薄弱。
“幽灵”虽然处在可飞状态,但要形成战斗力就要进行多方面修改,单单增加一名成员的设计就够尼古拉-特里特尔耶维奇-盖达尔等人在实际cao作中绞尽脑汁!
能力还是有所不足,设计经验有所缺陷,“幽灵”的设计成员们不是新手就是学院的学术研究员,巴尔蒂尼这位实际设计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正好率领一群胆子够大的设计师完善“幽灵”。
按下办公桌上的电铃,古谢夫很快就走了进来。走到林俊办公桌前立正树立,并没有说话。
一抬头,拿起那份文件夹往前一递:“这个马上转给航空委员会,让他们立刻去办。”
“是,元帅。”
接过文件夹,古谢夫转身离开。
林俊又拿起电话机,“给我接茹科夫学院的阿尔希波夫院长。”
说完就搁下了听筒,继续翻阅文件,总机房接通会打过来的。
克里姆林宫电话总机房立刻快速行动起来,接通了茹科夫学院机房;那边先是接院长办公室,在得知将军同志去了机场后,又接通机场值班电话。
阿尔希波夫一听是克里姆林宫来的电话,马上抛下手头的事去接。
这边克里姆林宫总机房一听人已经找到,再次接通副统帅办公室,林俊面前的电话铃声响起。
这打电话需要人工转接,这么多年来林俊还是有些不习惯:似乎回到了很小的时候,那会打电话就要人工转接。习惯了数字型号手机的方便,回到这人工转接电话的时代,这最先进的通讯方式在自己眼里是那样别扭!
不过又有什么办法呢?在电子计算机技术相对成熟前,别说手机,连程控电话交换机都不可能出现,更不用说这会连什么是电子计算机都还没人知道:世界上第一部程控电话交换机要到1965年才会出现——美国萨加桑纳开通了2000门空分程控电话交换机。
“瓦西里-阿法耶维奇,幽灵的试飞进展如何?”
“安德烈,原型机一切顺利,我们已经测出其各项参数,第二架原型机也已经组装完毕。但双座改装工作碰到些困难。加上我们不能同兄弟单位相互通气寻求技术支援,碰到些困难。但会克服的,技术员们很有干劲,也非常努力。”
因为“幽灵”的保密级别够高,高到想找其他设计局的设计师来参谋一下都不行,茹科夫只能相对独立完成改装和测试,最多也就是同高尔基方面取得以下联系。
但那边伊—20的试飞工作正紧锣密鼓,能给茹科夫的帮助实在有限。
“是这样,我给你们找了名优秀的飞机设计师作为技术增援。对于双座型的改动,就让他全权负责,你看那几位年轻人会不会有思想上的波动。”
“不会有问题,安德烈,目前工作中盖达尔几个就非常谦虚,很多方面都会像我这里的技术员请教。”
“这样就好,我已经签署了调令。罗伯特-奥罗斯迪-巴尔蒂尼这人你有印象吗?”
“是的,钢-6歼击机的设计师,有才华的同志。”
“他应该最近几天就会到你那,你安排一下。”
“好的,安德烈。”电话停顿了一下,“你什么时候能回来趟,两个小家伙老想你。”
“呵呵,尽快吧。”
说完林俊就挂下电话,继续拿起一份压底的文件继续看起来。
这一堆文件大部分是关于部队调动和后方生产情况的,刚才等电话的时候林俊翻看到最后一份,结果和第三份一样都属于新式武器研制生产的,只不过不像巴尔蒂尼搞得研究属于什么“高精尖”科技。
虽然不是液体火箭发动机动力歼击机那样先进,但创意也够独特:两种武器的研制,真正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报告是由原来的莫斯科罐头包装厂,现在的莫斯科手榴弹、地雷制造厂打给装备部,他们的技术人员根据部队实战需要,研制了两种新式武器。
装备部由副统帅直接负责,但那两样新研制的武器报告照理不会出现在林俊的办公桌子上,大概是因为自己的办公室主任觉得那两种新式武器副统帅会喜欢,就放在了最后。
林俊喜欢搞点小发明是整个苏联高层都知道,而那两样新发明真是很有特色!
战争是新式武器研制的催化器,不过又有多少人知道很多有创意的研究都会在战争中消失——如果“一如既往”的出现莫斯科保卫战,这两项设计也许就不会出现了,因为不会给设计者那个考虑的时间,光尽量多生产原有产品就会榨干人的所有精力!
“兰德斯科奇,准备去莫斯科地雷厂。”
通话器里传来卫队长的回答:“是,元帅。”
不过哥萨克还有点事:“元帅,中餐已经准备好了,您看?”
“那就晚半小时,让大家先吃饭。”
这下同志们拿出了战壕里狼吞虎咽的本事,总体来说副统帅还是非常人性化的,对部下很不错。
、、、、、、
就在地雷厂工人们吃饭的时候,林俊的车队抵达。
对于副统帅的造访,工人同志们是生产热情高涨:林俊看到工厂中午根本就没休息,很多同志都只是在机器边给自己搞了块面包,喝点食堂手推车送来的热汤解决吃饭问题。
对于林俊的突然造访,厂长同志倒没有普通工人那样的良好心理素质,差不多算是吓了一大跳!特别是他得到消息赶到2号手榴弹组装车间后,看到副统帅正在和工人交谈时。
虽然保证吃饭绝对不会干扰生产,但在车间里吃中饭就是违反基本的工厂安全生产条例的!厂里是为了最大可能增产才私下里决定在车间里解决吃饭问题,但如果副统帅不高兴怎么办?!
那些茶杯就放在工作台边上,还有面包。
好不容易“验明正身”被副统帅的卫士放行进入车间,林俊的一段话让厂长同志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厂长同志是吧,平时我们要做好安全、高效生产的后勤保障工作,保证同志们能够吃饱、尽量吃好。我已经尝过你们食堂的热汤,还算不错,如果能送到时更热些就更好,让食堂的同志在给保温桶再包层麻袋片试试。”
“是,副统帅。我们一定做好后勤工作,生产出更多的可靠武器支援前线,狠狠打击法西斯!“
其实林俊早就注意到了那些茶杯和各种盛汤的容器,这违反生产规定也知道,不过在看到工人们都非常有责任心的把中饭放在不会影响生产的位置上,也就不挑剔了。
“听说你们研制了两种新式武器,带我去看看。”
“是,副统帅。”
一群人边走边说,要去工厂另一边的试验小车间,那里也算地雷厂的科研中心。几位从原来的地雷和手榴弹生产企业调来的技术员平时除了工厂生产技术指导外,还搞些工艺革新,都是为了节约原材料。
不过那两种新式武器的研究并不是专业技术员们的构思,虽然样品生产技术员们出了力,最原始的构思却是一名从部队复原的伤残军人。
伊万-格里戈里耶维奇-拉斯洛夫,原内务部直属部队军械准尉,负责步兵的地雷、手榴弹一类爆炸武器的保管保养。参加过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立过功,战斗中负重伤,在野战医院和莫斯科的医院里整整治疗了4个月!
因为身体原因无法继续在部队里服役,准尉无奈的复原。因为是莫斯科人,根据其个人要求和综合考虑就被安排到了这里工作。
拉斯洛夫无法参加一线生产,厂里原来安排这位战斗英雄就在办公室工作,但他坚持要去做点实际的生产。
“有技术、有弹药维护经验,最后就到了试验车间。我们也没给他安排什么实际性的工作,但准尉同志还是在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平时不仅会到装备车间那里看看、指导一下新工人,还利用时间搞科研。”
看来拉斯洛夫还是喜欢别人叫他准尉,而不是其他什么:人虽然已经离开军队,但他的骨子里还是一名军人。
当看到拉斯洛夫时,林俊明白为什么工厂没给他安排实际性工作:右手没了,虽然穿着厚厚的冬装,但也能看出他左腿膝盖以下应该装了假肢,而脸上还有可怕的伤疤!“
“近距离爆炸伤!”林俊一看就知道准尉同志当时受的伤有多重。
“元帅同志,原布列斯特要塞内务人民委员会边防第17总队军械准尉、莫斯科地雷厂技术工人伊万-格里戈里耶维奇-拉斯洛夫向您报告。”
在看到林俊要同他谈话时,拉斯洛夫立正、用左手向元帅敬礼。
“稍息,准尉同志。”
林俊也是立正,回了个标准的军礼,并用军衔称呼他。
卫士拿过来几把凳子,林俊要拉斯洛夫先坐下,然后自己才坐在凳子上。
准尉同志搞了两个新设计、领先时代的设计!
试制车间已经试制出了样品,当两样工艺略显粗糙的武器送到林俊面前时,自己都觉得时间是不是被加速了?!
第一样武器就像根短短的棍子,正确的称呼是火箭手榴弹!而第二样武器更有特色,真正的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低速榴弹发射器!
对于火箭手榴弹自己不熟悉,但榴弹发射器对于步兵意味着什么林俊心里是一清二楚!虽然它在坦克、大炮加俯冲轰炸机打大规模纵深突击战的苏德战场不会成为什么主战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