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强力加盟(1)
一个月的时间又过去了,青州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就是在郑玉成的优待政策邀请,以及周祖年率先在青州办起三座工厂的牵头下,来自江南和两京地区的富商纷纷响应,或拟定计划或直接行动,青州府很快便多出了几十家大小不一的厂房。随着工商农三大业的振兴,流民和青州百姓的生活渐渐稳定了下来。 第二件大事是韩煜个人认为的大事,有了周祖年的资金支持,鲁南军械所和兴华货行的厂房很快就建设完毕,一些相应的设备和人才也在赶来的途中。他拟定鲁南军械所要招募三千普通工人,另外高级工匠最少得五百人。 韩煜在他的两家产业设定的是月薪制,并编排了工人的岗位等级,按照不同工人和管理人员的级别,每月工钱也不同。不过他曾暗中调查了一下,自己这边最低的工资都相当于其他工厂中等管事的工资。同时,他还采用人性化管理,提供环境优越的工人住宿和免费的午餐,每一个月都有三天的假期,每一个季度还会有一次长假,只不过为了保密黑工厂,月假时只能在渔业小站等周边区域活动,季假才可以进城。 韩煜尽量用二十一世界的集团管理模式来运作自己的工厂,但是身为青州卫指挥使的他,并不能全天二十四小时都将心思放在这些上面。他现在深刻的感到需要一些优秀的人才来协助管理。 随着青州迎来了许多工商农业的工厂,韩煜所建造的渔业小站跟着被带动了起来,人口越来越多,房屋也越来越多,甚至还出现了街道、商铺和客栈,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座小镇。因为这座小镇是新兴而起,同时是韩煜一手建造的,所以韩玉成决定不将它录入青州府行政编制,交由韩煜亲自统辖。也就是说,渔业小站是韩煜私有财产了。 韩煜很是兴奋,决定将渔业小站更名为宝镇,因为它就是自己的一颗巨宝。不过因为多了宝镇这一负担,他的心神更加憔悴,每天要在马背上辗转好几个地方,疲惫不堪。其实他有想过让孟宏远、李允和王云来分担的管理一下,但是毕竟三人都是公务员,不可能长久的做下去。 八月末早晨,韩煜在经过一个通宵的时间,终于用最精确的绘制方法设计出了来复枪膛线,加上曾经已经做好的新式盔甲,这两件新军事用品一旦等到鲁南军械所设备和工匠抵达,就能投入生产。膛线的应用,将会大大提升火枪的射程和精准。 韩煜这些天的劳累,让他原本俊秀的脸颊消瘦了不少,双眼也有了凹陷下去的趋势。他洗了一把脸,一时没有什么睡意,决定去宝镇上走走。这些天他为了方便视察工厂和宝镇,并没有住在青州城,而是住在宝镇自己新建的别墅里。 清晨的宝镇处于渐渐苏醒的状态,安居乐业的百姓们勤劳的开始新一天的忙碌,炊烟袅袅,人声希希,看到这一派安详的景况,韩煜甚至都不敢想象两个月前的贼兵泛滥。前些****收到了山东最新的状况,自从徐鸿儒死了后,贼军势力确实大衰,但仍然顽强作战,只不过由以前攻城掠地转为了游击sao扰,山东总兵杨肇基和巡抚赵彦仍在继续平贼。 游击战一向是难缠的,官军拖到这么久情有可原。而关于朝廷对这次平贼功绩的宣赏,显然在看到事态缓和后就不慌不忙了起来,最后决定在山东彻底安稳后再行赏赐。韩煜就更不用想了,他七天前才知道,两个月前韩玉成保举自己为青州卫代指挥使的折子,至今还压在巡抚赵彦手里,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朝廷还根本不知道有韩煜这号人。 不过韩煜相信赵彦是因为公务繁忙而来不及递呈上去,因为从现在这个情况来看,赵彦是默认准许了韩煜为代指挥使的。 在宝镇转了一圈,老百姓在见到韩煜后都会热情的打招呼。这个民智未开的社会,没有好官坏官、清官贪官,只要能满足百姓生存的,便能得到敬仰。 韩煜来到了镇上一家茶楼,打算吃一些早点然后回别墅睡觉。清早的茶楼人并不多,整个二楼茶座只有一个看上去是来自外地的半百老头。他随意找了桌子坐了下来,前来招待的小二在见到自己后,连连高呼了几声“韩大人早,韩大人光临小店真是万分荣幸”,弄得自己很是不好意思。 这时,离韩煜不远的外地老头身躯动了动,形态龙钟的站起身来,竟径直走了过来。他微微的向韩煜施了一礼,慈和的道:“敢问这位公子是韩煜韩指挥使大人吗?” 韩煜仔细打量了一番眼前的老人,对方虽然衣衫普通,鹤发须颜,却有一股硬朗的雅风,仿佛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乡绅。在长辈面前,他赶紧站起了身,回礼道:“在下正是韩煜,敢问老先生高名?”
看到对方礼貌有加,老人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说:“老朽徐光启,真是没想到,传闻中的韩指挥大人竟然如此年轻,让老朽佩服了。” 韩煜剧烈的一震,字语从牙缝间一一挤出:“徐,光,启!” 十六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大明火器改革的鼻祖,竟然站在了自己的面前,这怎么能不激动呢?他吸了几口气,让自己平静一下来,现在是天启四年,这一年恰恰是徐光启得罪魏忠贤被革职返乡。不过在历史上,这一年徐光启应该在松江府上海县闲住,并潜心进行《农政全书》的写作,怎么会无缘无故跑到山东来了? 徐光启露出一副好奇的表情,饶有兴致的看着韩煜,问:“韩大人,怎么会如此惊讶的神色?莫非,韩大人曾认识老朽?” “确实如此,在下久仰徐老先生大名,一直都渴望结识徐老先生,今日不期而遇,真是上天的恩惠。”韩煜整个人都处于沸腾状态,连忙向着徐光启郑重的行了一个大礼。 徐光启原本在朝为官,在万历四十七年明军败于萨尔浒,于是自请擢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可谓是文武双全,也因此在外有些声名。但是面对韩煜如此大礼,又以“上天的恩惠”重言,他实在是有些摸不着头脑,连忙上前扶住了年轻的指挥使,哂笑道:“韩大人这不是折杀老朽了,这是何故呢?” 韩煜愣了愣,他当然不能将自己从历史书上读到徐光启的伟大当着面一一说出来,笑了笑道:“哪里哪里,只是晚辈对徐老先生提倡‘学问益于德、利于行、济于事’的思想十分敬仰和佩服,并且您对于火器的独到认识,也让晚辈大感惊叹。” — 嘿嘿,求收藏。 书评有人留言,让我堵得慌,哎,历史知识匮乏真是汗颜了。希望读者大大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