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面子大过天
华掌柜放心地走了,华锦儿和母亲苏氏就此在永昌侯府住下来。| 永昌侯府是原来的赵王府,占地恢弘,布局精妙,说五步一景毫不为过,哪里是平阳侯府可比?曹容看傻了眼,由婢女引着,去后院和霍书涵见面。 程墨早就打人回府跟霍书涵说一声,曹容将在这里住一段时间。霍书涵自然没有异议。 曹容对这位比公主还拉风,权势还大的霍七姑娘慕名已久,本来以为她一定倨傲得紧,早就打算谦让。放眼京城,没有谁能在霍书涵面前摆谱吧?自己放低姿态不是很正常么?所以她一见霍书涵便行礼,没想到刚曲膝,便被霍书涵扶起来,满面春风道:“五郎让你在府中暂住一段时间,你就安心住下好了,一切有五郎呢。” 眼前的女子十八、九岁的样子,肌肤胜雪,五官精致,一双眼睛漆黑如宝石,偏又让人望而生畏。曹容情不自禁低下头,道:“多谢夫人。” 霍书涵看在张清的面子上,高看她一眼,笑道:“无须客气。”把普祥叫进来,吩咐给她安排一所院子,拨十几个婢女过去侍候。 曹容感激不尽,连声道谢。 书房里,程墨、张清、武空、祝三哥四人组坐下喝茶,一边商议接下来要怎么办。在亭子里武空担心得要死,没空多说,现在便埋怨张清:“你这样不顾前不顾后,若是伯父得知,可怎么好?” 张清只是看程墨。 程墨笑道:“无妨,包在我身上就是。”叫黑子进来,吩咐道:“你即刻乔装改扮了,去平阳侯府报信,就说小娘子离家出走了。” 平阳侯府已经乱成一锅粥,曹容走前留书,吩咐婢女一刻钟后禀报家主。这会儿曹山正拿着她的“遗书”急得团团转呢。 曹容留书说,与其不能嫁给心爱的男人,不如死了算了。可是满院子的婢女没有哭哭啼啼,她又不是多愁善感的性格,所以曹山猜测她定然离家出走,只是一个姑娘家到哪儿去了?实在让人担心。 黑子投书说曹容和张清私奔,曹山顿时怒火大炽,来不及换衣服,便跑到安国公府要人。 安国公不在府中,门子见来了一个怒气冲冲的老头,哪肯放他进去? 曹山让小厮在门口骂人,气得门子把大门一关,回屋里睡大觉了。 未时末,安国公回府,还没到大门口,见两个十三四岁的小厮指名道姓地骂张清,心头火起,吩咐侍卫:“把这两个不知死活的东西抓起来。” 两个小厮胳膊被反剪到背后,疼得哇哇大叫,马车里的曹山忙出来喝斥道:“我乃平阳侯,谁敢无礼?” 这时,安国公也到府门前了,见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停在石狮子旁边,再定睛一看,眼前一身家居常服的老头,可不是接连给他吃闭门羹的曹山? “哈哈哈,平阳侯,你这是做什么?”安国公大笑着下车走了过去。看曹山这狼狈样,他开心啊。 没想刚走近,突然一口唾沫迎面而来,因为相距过近,他竟然没有避开,就这样落在鼻侧。 “呃……”安国公笑声嘎然而止,笑容僵在脸上。 这还不算完,曹山直接骂开了:“好你个张道玉,求亲不成,逼死我女,我跟你没完。”边说边揪住安国公的衣领,恨恨道:“我要告御状。” 安国公名瑭,字道玉。 安国公不知道生什么事,但一听告御状,顾不得衣领被揪,形容狼狈,先仰天大笑三声,道:“你不是生怕跟陛下扯上关系吗?要去告御状?去啊,我看你怎么告!” 想到告御案便得把祖父尚公主的事坦露于皇帝驾前,曹山揪紧安国公衣领的手渐渐无力,被安国公一挡,便松开了。 安国公问:“曹小娘子怎么了?” 门子听外面骂声停止,开一条门缝朝外张望,见家主回来,忙开门跑出来,把曹山指使了,道:“阿郎,他们说十二郎君把曹小娘子拐跑了。” “哈哈哈,果真?”安国公大笑三声,道:“十二郎真有气魄。”又敛了笑,对曹山道:“既然令爱非犬子不嫁,我也只好勉为其难,同意这门亲事了。择日不如撞日,这就备下聘礼,送到府上。”
“不行。”曹山气得倒仰,道:“想让我把女儿嫁到你家,除非我死了。” 刚才骂人的小厮凑上来道:“阿郎,人人说张十二郎君和程卫尉交好,不如我们去永昌侯府要人。” 在安国公这老jian巨滑面前讨不了好去,曹山还真打算去找程墨,怎么说,程墨也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比较好忽悠。 程墨在花厅见了曹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道:“平阳侯不是大隐隐于市,与世无争吗?突然找我做什么?” 曹山愤愤然把张清拐跑曹容的事简略说了,道:“张十二在羽林卫任职,是卫尉的手下,还请卫尉勒令他把小女交出来。” “这个么……”程墨装作很为难地道:“我虽然是张十二的上司,但不好干涉他的私事。既然令爱心甘情愿跟随他,不如你就成全这门亲事吧?” “不行。”曹山坚决摇头,道:“实不相瞒,我本来只是有所顾虑,现在却是情愿头可断,命可没,也绝不同意这门亲事了。” 居然拐走他的女儿,害得他颜面尽失,若还让女儿嫁给张清,他岂不是要被世人耻笑? 程墨循循善诱:“张十二昨天向我请了半年假,说要去游山玩水,想来早就打算和令爱私奔了。两人天天耳鬓厮磨,只怕早成就好事,若是令爱珠胎暗结,岂不令你面上无光?依我看,不如同意这门亲事,成全这段姻缘。张十二一表人才,又是勋贵之后,刚刚封列侯,也不辱没令爱。” 曹山脸上肌rou抽蓄不已,程墨说的,正是他最担心的啊。 程墨心里暗笑,一抬眼,却现狗子在门口探头探脑,道:“阿郎,东闾英求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