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酒宴
清早,大花公鸡刚刚打鸣,屯里头就响起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是锁子家在放炮仗,把全屯的人都叫醒了。 野娃子们早就按捺不住了,不顾大人的喝止,一个个穿上鞋就跑出门,嚷嚷着:“锁子哥成亲咯!锁子哥娶新媳妇儿咯!” 大人们听了差点笑岔气,这群毛猴,锁子说实话真比他们大不了几岁,叫锁子哥也没错,只有锁子听了气得炸毛,追着几个野小子们,逮着一个在屁股蛋子上拍几下,小娃子们一个都不怕,到处是闹哄哄的笑声。 “混蛋小子!啥叫娶新媳妇?你锁子哥还只娶了一个媳妇呢!”锁子狠狠地教训他们。 野小子们听不明白,问道:“那不就是新媳妇儿嘛?” 说完野小子们也怕挨揍,一个个撒腿跑了,玩炮仗去了,这年头炮仗还属于稀罕东西,过年大伙都不兴买炮仗,还不如买些零嘴,起码还能吃。 这些野娃子也没咋见过炮仗,只觉得稀奇,一串串的炮仗肯定不能让他们糟蹋,但是一挂放下来,总有一些落空了的,他们就蹲地上捡这些零散的。 一开始他们也不敢胡乱折腾,缠着大人点了几个之后,胆子大的野小子就明白了,只要手脚快就成,就把炮仗插在地上,用火钳夹着烧红的木炭点燃,赶紧跑开,啪地一声虽然短暂,但足以让他们兴奋一会儿。 “啪!啪!啪……” 张小花也被这声响吵醒来了,长青早已经捯饬好了,在炕边叨叨:“今儿锁子成亲,你这正主去晚了可不行。” “啊呀,差点忘了这茬了,我好歹是个媒人。” 张小花不再磨蹭,赶忙洗漱了。去锁子家,这时候,都快开饭了。也就是新娘在要出门子了,她这个媒人还没到。这咋行? 俩人匆匆赶到锁子家,又放了一串炮仗,锁子这个要当新郎官的亲自出来迎他,看他穿上了新衣服,还批了个红绸子,打扮得挺精神,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就是急得满头大汗,估摸是找不到媒人去哪里了。 “小花姐,你可总算来了!”锁子拉住张小花,锁子这喜事办的是隆重的。所以一切都按老习俗,他得亲自去接新娘,娶过家门。 “出发了出发了!” 大嘴嫂嚎唠一嗓子,这儿她是主事的,有地方叫“烙头忙”。有的叫“都管”,意思是啥都管,她负责张罗着各家各户借桌子,锅碗瓢盆,分派下手。谁负责烧火,谁负责切菜,谁负责掌勺,都油井有条。 不过锁子家不用借桌椅,老孟自个儿就是木匠,他那里全做齐全了,据说是给秀英的嫁妆,还加上一些木家具。 几个棒小伙立即出来,拉着一辆车,说是车,因为没牛,所以被称为“板车”,就一块板,两轱辘组成,简单,但是省力,屯里还不兴花轿,那玩意平日用不着。 小伙子和锁子差不了几岁,身强体壮的才能拉得动板车,几乎所有人跟在屁股后面,有敲锣打鼓的,也有吹唢呐的,轰轰烈烈地朝老孟家走去。 这热闹自然不能落下野小子们,他们喊得最欢快。 人群所到之处,在雪地上留下杂乱无章的脚印。 农村人大多数都是冬天办喜酒,因为这季节农忙也结束了,大伙都有闲,虽然路上有点不便,却是一年最热闹的时候。 板车停在了老孟家的门口,他家同样是贴着红纸对联,这是里正亲自提的字,不过大门紧闭,外头全是看热闹的。 大嘴嫂捣鼓了锁子一肘子,说道:“快喊呐!” 锁子脸一红,也不知道是激动还是害羞,当着这么多人,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他拉扯起嗓子,喊道:“爸……开门啊!” 周围立即一阵善意的哄笑,这是规矩,叫门认亲,以后就是一家人了,经这一声,院门果然打开了,有人簇拥着新郎官进屋,过程虽然不如张小花经历过的那般复杂,没有各种为难新郎官。 只是新郎官得带着点铜钱,遇到拦路的都要用铜板摆平。 吉时一到,就由新郎官和媒人进闺房,新郎官抱着新娘上车,乡下不咋兴盖头,不过秀英这回穿了红布花棉袄,头发拾掇得一丝不苟,扎着红头巾,还画了胭脂。 “锁子,抱得动嘛?要不要咱们帮忙?” 那几个小伙开始使坏,跟他开玩笑,锁子赶忙说道:“能抱不动吗?” 这虽然是个力气活,毕竟从屋里到院外也有点距离,还有几级台阶,不过这个时候,新郎官无论多瘦小,肯定能抱得动,人逢喜事精神爽,憋了二十年,这点劲儿都没有,那还算爷们儿嘛?估摸一辈子都会被嘲笑。 两个小娃子跟在后面,他们的是一男一女,一个是花妞,一个是鼻涕娃,眉心点着红点,图个早生贵子的好兆头。他俩这是押轿的,锁子得给铜板他们,叫下轿钱,不然不让新娘下娇子。 “我媳妇儿好看吧?”锁子看着秀英,愣头愣脑地说道。 只有那些野小子应和:“漂亮!新娘子最漂亮!” 本来送亲的娘家人规矩是七大姑八大姨叔叔舅舅啥的,有的地方爹娘跟着去,有的没这习俗,但是秀英的娘家人就只有老孟,所以只能由他这个当爹的送亲。 一路欢声笑语回锁子家,本来一泡尿就到了,主要是拉车的几个小伙使坏,走走停停,不给红包就说没力气拉了,锁子只能用铜板来鼓劲。 又是一阵炮仗声,硝烟散了之后,锁子抱起新娘子进自个儿家的门,不过这也有讲究,得有掩护才进得去。 有一些手里抓着一把五谷杂粮加上碎红纸的乡亲,专往新人身上砸,尤其是一帮小娃子,真使劲啊,高粱麦子,苞米粒子打在脸上,火烧火燎的,新郎官也不敢发脾气,幸好粮食挺金贵,大伙只意思意思一下就成。 锁子把秀英抱到新房里,稳稳坐到炕上,这还有讲究,新娘不能下地,叫作坐福,坐得时间越久,代表新娘越文档,有福气,连尿急都不下地,不然会被传为笑谈。
这回锁子已经满头大汗了,不过这还不算完,他得出来招呼客人,尤其是娘家人,老孟被请上首座,连张小花这个媒人都有幸坐到这桌。 “爹,您喝茶。”锁子在一旁毕恭毕敬地伺候着,一点都不含糊,跟伺候大爷似的。 现在可是老孟作威作福的时间,一般娘家人都是横挑鼻子竖挑眼,鸡蛋里面挑骨头,老孟一个爷们儿倒不会那么婆妈,只是锁子仍然尽心尽力。 主要是没有婆家人,不然婆家人也得笑脸相迎,好生伺候,只等闺女变成了儿媳妇,婆家人就扬眉吐气了,老话都这么说,新媳妇上床,娘家人靠墙。 坐在这一桌的可不得了,要么是屯里德高望重的人,比如里正,要么是年纪长的人,比如曾老太爷,张小花因为是媒人,加上在屯里也有些声望,和长青才能坐这一桌。 这时候到了开饭的时间,张小花已经闻到了厨房传来的香味,她连早饭都没吃,腾出肚子准备大撮一顿呢。 大嘴嫂还没闲着,她是烙头忙,得安排人出菜端盘,多数是老道的妇女,她们做这事习惯了,手稳脚块,在饭桌之间穿梭,手不能晃荡,免得洒出菜汤,更不说打烂盘子碗钵,灶台和吃饭的也不在一个屋,所以她们的脚要快,大冬天的,本来就分量多,再耽搁菜刚上就该凉咯。 也有一些半大的小子,虎子他们提溜着酒壶,往每个桌上送酒,或者拎个木桶,里头是热腾腾的饭,盛饭的时候不能问“要不要烦”,否则脑瓜非得挨几下弹。 这活还是有福利的,厨房要是剩下一些丸子豆哏之类的,尤其是过油炸的东西,娃子们最喜欢,专门挑着这些连盘子都胡噜光。 陆陆续续上了菜,张小花这桌是质量最高的,也是第一个上,啥鸡蛋肠、爽滑筋道的猪rou炖米分条、鲜香的小鸡炖菌子、莲藕片夹rou、干豆腐rou末、滋味狮族的酸菜鱼汤、米分面闷子、炖肘子……几乎都是荤菜,就算是素的,也搭了不少rou。 乡下的菜就是实惠,一个个钵盘都是满满的,张小花看着就口水直涌,等长辈动筷子之后,她就开始狼吞虎咽起来,一边喝着红酒解油腻,肚子还没这么充实过,长青在一旁都恨不得拉她衣角,提醒她注意下吃相。 老孟一边吃喝一边和人唠嗑:“锁子这小子,还不赖,说好办酒席,还真让他办成了。” “老孟,这是咱们好多年来,头一回儿吃酒席呢!”里正赞不绝口,“你算是找了个好女婿!” 老孟一边谦虚,但是乐得嘴都合不拢了,眼睛眯成一条缝。 这时候,锁子就该敬酒了,首先是上座的人,他端着酒杯,嘴巴有点打哆嗦,要不是由大嘴嫂陪着张罗,他这个新郎官还真压不住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