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旗在线阅读 - 第十六章 死有余辜

第十六章 死有余辜

    周云义说得简单,语气也近乎轻描淡写,听不出一丝情感,但陆清却听得背冷,脑海中不自觉呈现出一个裹在襁褓中,尚不知人事,正在哇哇啼哭的婴儿被鞑子高高举起的景象。

    想到那婴儿才来这个人世不满一月,连声爹娘都没有叫出来就永远的闭上眼睛,陆清的心头顿时沉重起来,看着那两颗稚气未脱的小鞑子脑袋便是一阵厌恶,冷冷说了句:“作恶多端,死有余辜”后便不再去看,他很怕自己会忍不住上前去抽这些脑袋的耳光,问问他们为什么连婴儿都不放过,都不放过!

    夜不收们没人理会在边上面无人色的赵二,忙活着将新割来的四颗脑袋用麻绳串了后,便等着什长周云义下令出发。

    郭太监见陆清和周云义他们还没有动身,有些不耐烦的催促起来,陆清忙要赵家兄弟去套车,赵家兄弟却有所为难,因为那两头骡子才歇了不到半个时辰,体力尚未恢复,要是现在就套车赶路,怕这两头骡子仍是吃不住。万一这两头骡子半路上累垮,那他兄弟俩回到天镇后可没法跟驿里交待。

    骡子不能拉车怎么走?

    陆清也为难起来,周云义见状,便叫那圆脸汉子将自己的座骑腾出来让郭太监骑行,然后又叫胡子男和陆清同骑一匹马,赵家兄弟则拉着骡子赶着空车走,这样骡子就不必那么吃力。

    这个安排大好,陆清忙谢过,去和郭太监一说,郭太监虽觉这夜里骑马不太.安全,但也没有拒绝,他自忖以自己的骑术只要小心些,这天又不是伸手不见五指,赶到永嘉所当没有问题。

    说来郭太监这骑术虽说不上一流,但比起寻常边军来也是不差多少的,他这等太监能够骑马倒是得益于太宗和宣宗皇帝。

    当年太宗皇帝靖难起兵时,因无时无刻不在和南军打仗,随时随地都要准备撤退,这就导致他身边的内侍人人都要会骑马,不然就没法跟上太宗的行动,南军若杀来,也是想跑都没没法跑的。一些内侍更是和那些燕王府的武将一样冲锋陷阵,立下不朽战功,如有名的三宝太监郑和、尚宝太监王彦、下西洋副使王景弘便是其中一员。

    靖难成功后,宦官要会骑马这个传统便一直在宫中承袭了下来,太宗五征蒙古时,随军的宦官不在少数。而宣宗早年为皇太孙时,就常被太宗带在身边教诲,甚至还参与过北征,和太宗一样也是个马上能杀敌,马下能治国的天子,故而宣德朝的内官们在马术上都不敢懈怠,但有机会无论如何也是要学一学骑马的,有个别有心思的还主动练起武艺,为的就是能和前辈郑和他们一样驰骋战阵,搏一个名垂千古。

    郭敬便是属于那有个别心思的宦官,能为大同镇守太监,也和他会骑马,懂武艺有直接的关系,毕竟大同乃九边重镇,时不时监军太监就要随大军出征,要是派个连马也不会骑,连弓都拉不开的镇守太监来,就易使军将起轻视之心,不利监军。

    圆脸汉子姓蒋,单名一个通字,和周云义一样也是土生土长的万全右卫人,祖上是洪武迁边的军户,对于将自己的宝贝爱马让给郭太监这个阉人来骑,蒋通是打心眼里一万个不乐意,但什头发了令,他也没有办法,将马牵给郭太监后,却故意不蹲下去让郭太监垫脚,装傻犯愣的站在那里,好像自己不知道要帮郭太监一把似的。

    郭太监见了他这样,却是嘿嘿一笑,尔后一手拿缰绳,一手扶鞍,左脚往马镫上一踩,整个人就飞身跃上了马,看得蒋通是立即傻了眼。

    嘿,想看咱家笑话,小子,你还嫩着点,咱家会骑马时你还在娘胎里呆着呢!

    郭太监在众人面前露了这么一手,心下得意,骑在马上颇是有老当益壮之感。

    周云义等夜不收见了郭太监这一手,也都是有些惊讶,蒋通更是涨红了脸,不敢再在郭太监面前显摆,灰溜溜的走到长相有些秀气的那个夜不收身边,准备和他同骑一匹马。

    陆清毕竟只是利用郭太监,虽免不了要奉承他几句,但在这么多双眼睛注视下,叫他一脸rou麻的跑到郭太监面前伸着大拇指夸一声“公公高明”却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坐了一会,不见有人识趣的来喝声好,郭太监也未免无趣,打了个手势示意陆清可以走了,陆清忙同那胡子男翻身上了同一匹马,然后带头向坡下走去。

    众人忙也紧随其后,很快,官道上就响起马蹄声和骡车转动的咯吱声。

    .........

    一路上果是不见有鞑贼追来,也没有再遇到埋伏劫道的鞑贼,就这样陆清还是不放心,要周云义派一个手下先行到前头查探。周云义虽觉陆清有些太过小心,但也没有说什么,要那头生白发的汉子打马先行。

    因已是深夜,虽不是伸手不见五指,但人眼所能辨识的距离也不过几十步,再远就看不清,故众人都是保持和骡车一样的速度,以免奔得急了失蹄摔伤。

    路上,陆清和周云义又说了些宣府边事,知道瓦剌人的知院阿剌早在半个月前就逼近宣府,可这么些天来却是什么动静也没有,既没有抢夺关隘,也没有派兵掳掠,只在边墙外游弋,却不知打得什么打算。宣府一线的屯堡也派了很多夜不收出关打探,但每每扑空,根本不知阿剌军到底在哪。

    赵二在后面听陆清和周云义说起兵事,多嘴将大同边军在阳和口兵败的消息说了出来,周云义一惊,忙问陆清详情,待知道昨天大同军真在阳和兵败,不由惊得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同时也算是明白为何堂堂大同镇守太监会落得如此狼狈,敢情是从战场上逃出来的!

    身为边军一员,宣府和大同虽隶属不同,但却是相依相连,谁也离不了谁的,大同一失,宣府便不可能独善其身。出于对战局的关心,周云义难免想从陆清知道大同兵败的更多详情,可陆清除了知道即将到来的土木堡大变,对整个战局的演变却也是知之甚少,如何说得清。

    见对方知道得也不多,周云义便有些着急,想去问郭太监,但见郭太监从始至终都没有掉头和他们说过一句话,自然也不会自寻没趣,坐在马上寻思大同兵败的消息肯定要传出来,到时宣府外的阿剌必定要呼应也先在宣府这边动手,万一大同的鞑子越过大同直扑宣府而来,那宣府就要两面受敌,战事一起,整个宣府就要生灵涂炭,死伤忱籍了。

    不行,我得马上回去大同兵败的消息报上去,让卫里有所准备,免得叫鞑子打个措手不及!

    想到这里,周云义一颗心便早不在这护送之上,只想着赶紧把郭太监送到永嘉所,然后快马飞奔回去报讯。可永嘉所离着还有近三十里地,这大晚上赶路又没法加快速度,想派个手下回去报讯,又怕孤身一人会遭了鞑贼袭击,思来想去,也只能先送郭太监到永嘉所,然后再快马加鞭赶回去。

    天黑赶路真是走得不快,将近亥时,众人才赶到离得最近的镇子上,一路下来都是疲惫不堪,陆清便请郭太监就在镇上歇下脚,等天亮再出发到永嘉所,左右也不急这么一两个时辰。

    郭太监年纪毕竟大了,虽有老当益壮之感,但毕竟身子骨不听使唤,早就想停下休息,当下便也应允了下来。陆清便带着赵家兄弟去敲开了镇上唯一一家客店。

    大同那边知道阳和兵败的百姓多往蔚州、紫荆关方向逃难,往宣府方向的反是少数,故而这镇上的人还不知道大同那边的事,没有人忙着携家带口的去逃难。

    半夜三更的突然被人敲门,店中掌柜自然是一肚子意见,等开门后发现冲进来几个边军,当场就叫吓得不敢说话。等知道大同镇守太监郭公公要在他家店里歇上一晚后,那吓得发白的脸上瞬间多了灿烂的笑容,叫来伙计殷勤的招呼起来。

    郭太监一脑门子心思,陆清也好不了多少,那周云义和手下们又急着回去报讯,赵家兄弟也是惦记着家里,所以没人有心思和掌柜的罗嗦什么。要了一间上房,两间普通客房,又让伙计热了点稀粥将就用了几口后,众人便都去歇息,没用多久,客房里呼噜便打了起来,听得外面的掌柜和伙计齐齐松了口气。

    无惊无扰的歇了两个多时辰,天还未亮,陆清便早早起来叫醒了郭太监,吩咐伙计打来洗脸水,准备早饭。

    睡得朦朦胧胧被人叫醒可不是什么好滋味,好在夜不收汉子们早已习惯,很快就收拾妥当,精神一振,赵家兄弟也强打着精神准备上路。

    掌柜准备的早饭倒也丰盛,羊rou汤就着冒着热气的白面大饼,光闻味道就叫人有胃口。

    郭太监也是两天没吃到热食,肚中早就空了,闻到那羊rou汤,也顾不得什么身份,三下五除二便吃光了一张大饼,喝光了两碗羊rou汤,那狼吞虎咽的样子比陆清他们好不了多少,把个掌柜和伙计们看得直了眼,一个个心下直嘀咕:这是宫里出来的公公么?怎么看着像饿死鬼投胎似的。

    吃完饭,郭太监可没有付钱的自觉性,也不知从哪找来的块帕子把嘴一抹后便要走人。周云义他们一帮夜不收汉子也是没有付钱的觉悟,赵家兄弟不过是个随从,自然也不会去付银子。只陆清还知道有付帐这么一说,在掌柜和伙计们眼神注视下,伸手往怀里摸去,然后整个人就尴尬的站在那里——他怀中除了几枚铜板,再无一物,哪里付得起这顿饭钱。

    还好,掌柜的也是机灵人,一见陆清这样,就知道这军爷八成是没钱付帐的,忙摆着手说难得郭公公和边军将士们赏脸到鄙店,这区区房钱和饭钱算得了什么,不必了,不必了。

    等从客店出来后,郭太监看也不看脸还红着的陆清,大手一挥就喊出发。这一走,直到申时三刻才到了永嘉所,没等周云义他们告辞,郭太监一直眯着的双眼突然就瞪大起来,不可思议的望着正从永嘉所出来的一群人。

    ..........

    作者注:明时称蒙古人为达、虏,明末称女真为奴、夷,所谓北虏东奴,文中为叙述方便,蒙人一律称之为鞑子、鞑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