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龙起苍茫在线阅读 - 第122节 上帝没有保佑荷兰人

第122节 上帝没有保佑荷兰人

    今天更满7000字,感谢大家支持。多砸点票吧,一定要帮我们这书顶起啊,不能再裸奔下去啦。

    “光华,目前还没到攻取爪哇的时候,英国人也不会愿意看到爪哇在我们的控制之下,作为这个澳大利亚的缓冲,还是不要过度的引起英国人的猜疑以及忌惮,还是把精力放在苏门答腊与苏拉威西的开发与建设上面。在这之前,需要解决荷兰人的舰队。在他们的本土舰队到达之前,需要尽快解决他们。”蒋方震抑扬顿挫的说道,在兰芳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任用,使得他一度对李秉衡产生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慷慨豪情。

    对婆罗洲以及苏拉威西岛的又一波投资与建设掀起了狂飙突进般的风潮,大量的华人资本的涌入,使得兰芳的重工业得到了进一步扩张的动力。

    而资源富饶的苏门答腊同样吸引着众多华商,为了更好的对苏门答腊进行开发,目前迫切的需要解决荷兰人的舰队对运输线的威胁。大部分的时间里他们都在泗水港的岸防炮台的保护下无所事事,但随着苏门答腊解放组织的咄咄逼人,荷兰人的军舰终于开始动了。

    英国人并不敢将舰队单独封锁坤甸,对方的“新加坡”号装甲巡洋舰对二级战列舰是个严重的威胁,再加上对方的“泗水”号巡洋舰以及之前被俘虏后已经修葺一新的两艘原英国巡洋舰,另外对方的那艘潜艇,与新加坡相距不远的坤甸港始终是个大麻烦。更何况德国人一直要求调停与兰芳的敌对状态,美国人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英国人始终不敢将事态进一步扩大。苏门答腊解放军的强大战斗力再一次的震撼了英国殖民当局,使得在古晋的英国殖民军始终保持着警惕,生怕对方攻入沙巴。

    此时的荷兰远东舰队除了“乌德勒支”号就再没有像样的军舰,几次小规模的交战中,荷兰人损失了大量的老式炮艇,老式轻巡洋舰甚至还不是那艘新服役的“张阿弟”号驱逐舰的对手,每次都被打的遍体鳞伤。

    德林达每次想起在兰芳国海军身上吃的亏,总是忍不住的一阵气堵。这次他亲自率领“乌德勒支”号与其他三艘巡洋舰准备封锁槟城与亚齐之间的航运,而有英国人在新加坡虎视眈眈,想必兰芳人也不敢将他们的几艘主力战舰派出来。

    “随时注意海面上有无兰芳海军的军舰,对方很狡猾,还有潜艇。”德林达每次都要将类似的话说上几遍。

    舰队在泗水以及巨港之间轮流驻扎,在巨港的时候几次派炮艇进入内河企图攻击对方的运输船,但每次都在对方的炮艇面前败下阵来。

    恼羞成怒的荷兰海军心中的忍耐力已经倒了极点。

    李秉衡最关注的还是荷兰本土舰队的行踪,他们到来后虽然无力对整个婆罗洲的海运进行封锁,但是对坤甸港有着极大的威胁,虽然到时候在船台上的四艘潜艇也能按时服役,但不摧毁他们总会有芒刺在背的不舒服感觉。

    马六甲海峡风平浪静,但“西姆勒”号轻巡洋舰舰长内心并不平静,相反的,他还很恼火。在这片海域反复数趟,连对方的船影都没见过。“一定是那些渔民,那些该死的渔船给他们通报消息。”海伏特咬牙切齿的说道。

    的确,在附近海域捕鱼的华人船只都有固定的范围,也有一套传递消息的方法,正是这种方法使得运送物资的兰芳船只很巧妙的避开了荷兰人的军舰。当然,近海的兰芳炮艇队也不断的向附近通报荷兰军舰的坐标与方位。

    “那边有货轮,一定是那些兰芳人的船。”

    “西姆勒”号虽然是数年前服役的半新不旧的3550吨级巡洋舰,但航速仍然只有二十节。

    远远望见荷兰人的军舰冒着黑烟往这边冲过来,钱小蚌有些后悔坚持多运一台机床,导致航速过慢。货轮的速度跟高速的军舰是没得比的,一旦被发现,只能闭目等死。只是眼下离班达亚齐港并不远,而且附近也有内河入海口可以躲避,如果晚些被对方发现就好了。

    一直缀在后面的两条近海巡逻炮艇见势不妙,立即加速斜切过去。这两条770吨级的鱼类炮艇航速达到了22节,胜过对方一筹,而其他两百吨左右的小炮艇不过十多节的速度,来了也是送死。情况危急,只能硬着头皮扑过去,希望能够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让货船成功逃脱。

    “该死的,这些炮艇也敢来找死,实在自不量力。”荷兰人狂妄的讥笑道。

    的确,两艘炮艇都只有两门105毫米速射炮能威胁到对方,而对方则拥有两门152毫米炮与六门105毫米炮。双方实力悬殊,仅凭着这两艘炮艇营救货轮实在是有些妄想。

    两艘炮艇上的官兵并不害怕,而是极为冷静的一左一右的不断向对方靠近。两条艇很有默契的保持着角度,诡异的打出了没人能看得懂的旗号。

    在双方还有将近五公里的时候,两条艇不约而同的开火了。而钱小蚌则借机往附近的入海口全速靠近,荷兰人的这条军舰进不了内河。

    荷兰人看着远处的水花,纷纷笑了起来。虽然目前火yao与火炮的技术越发先进,舰炮最远射程大大提高,但实际海战中两公里左右还是最适合的。看着对方打出的炮弹不断在远处炸起巨浪,荷兰人懒得还击。

    他们却不知道这不过是两条炮艇故意为之,只要能成功吸引对方注意就已经成功了一半。随着距离的接近,荷兰人的火炮也开始开火。双方的航速差别不大,距离不断的被拉近。

    荷兰人毕竟没有经历过大型海战,海军所有军舰基本已经全部落后于时代,这两点是他们的硬伤。即便他们的本土舰队来到南洋,依然不是兰芳海军的对手。老式架退式主炮虽然口径大,但射速低,威力并不强。之前英国人已经用耻辱性的失败揭示了这一舰炮的历史性转型。

    德国人的军舰就基本开始往高倍径高精准度上发展,克虏伯火炮在曾经的铁甲舰上风sao一时后,终于清醒,开始往正确的道路上发展。

    作为后来人,李秉衡清楚的知道这一点。旧式的350毫米主炮威力不及复兴公司的203毫米主炮,英国人新式45倍径305毫米主炮威力不如复兴公司50倍径283毫米主炮。这是德国克虏伯公司与博福斯公司专家公认的,也是“西姆勒“号即将认识到的。

    程璧光对英国舰队表现出的精准射击记忆犹新,一直禁止兰芳海军与英国舰队在海上发生正面冲突。但年轻的兰芳海军并不保守,勇敢的向同样没有经历过海战的荷兰海军发起了挑战。

    “西姆勒”号上的炮手们射术也相当的糟糕,加上射速不如对方,让海伏特有些觉得不妙起来。作为前几年服役的旧巡洋舰,1901年的时候就在船台上全面落后于时代,几经改动才勉强问世。装甲大部分是熟铁,只有重要部位使用了复合钢装甲,被发配到几乎作为威慑土著而存在的远东舰队,性能可想而知。

    “他们的备弹不会太多,让他们打吧,说不定最后他们发现炮弹打光的时候才知道,其中没有哪怕一发炮弹落在了我们头上。士兵们,擦亮你们的皮靴,准备到敌军的那两艘炮艇上去接受失败者的投降吧。”大副趾高气扬的喊道。

    这时的两艘炮艇已经完成了掩护,货轮成功的往内河出海口而去,即便荷兰人全力追赶恐怕也追不上了,更何况还有两艘炮艇的sao扰。

    两艘炮艇见到任务完成,开始向海岸撤退。“西姆勒”号见了顿时气得七窍生烟,刚才明明知道对方是想sao扰自己好让那艘货轮逃脱,但还是忍不住手痒,想欺负一下对方,没曾想对方并不是好欺负的。

    “全力追赶,一定要击沉他们。”海伏特叫嚣道。

    11号与21号炮艇将对方有意识的往附近靠海岸的岛礁群中引,依靠有利的地形摆脱对方。

    在追过几个大岛礁后,“西姆勒”号发现两艘炮艇背道而驰,开始绕着岛礁往来路而去。“西姆勒”比对方身躯庞大的多,并没有对方灵活,而是选择往11号炮艇转过去。

    21号炮艇绕过两个小岛礁后,开始往横里切向“西姆勒”号,等到荷兰人发现21号炮艇的时候,他们还正在追逐着11号炮艇。

    “别管他们,追上去把前面那艘炮艇击沉。”海伏特清楚眼下并不是回身战斗的时机,盲目转向并不能占据有利战斗身位。

    11号炮艇放慢了速度,开始呈圆形往21号靠过去,此时“西姆勒”只能选择转身。

    21号加速往荷兰人冲去,荷兰人都被它的鲁莽举动惊呆了,“噢,天哪,他们想干什么?”

    11号炮艇也开始加速往“西姆勒”而来,舰炮并没有闲着,不停的对准“西姆勒”号射击。

    有意思的是,今天交战双方的炮弹没有一枚能够命中对方,这实在是个莫大的讽刺。

    “轰”,一声巨响在21号的主炮与上层建筑之间炸开,荷兰人一片欢呼,这是开战以来的第一发炮弹,虽然是105毫米炮。看到对方主炮暂时停止了射击,上层建筑一片狼藉,荷兰人越发的兴奋起来。

    “检查舰体损伤程度,有无人员伤亡,迅速评估战斗影响度。”

    “报告,主炮旁侧甲板有一定损伤,主炮还能继续战斗,没有人员伤亡。”兰芳出产的船无一例外的上层建筑都是不锈钢与铝合金,但在有人员的重要舱室都使用了装甲,巧妙的设计使得人员伤亡几率可以在战时大大降低。

    双方的对射仍然在继续,荷兰人继续保持领先,又一发主炮炮弹击中了倒霉的21号的左前舷,但防御力极强的装甲使得伤害并不严重,没有影响到要害。

    21号艇终于成功的接近到了预定位置,而11号也在接近这一步,“预备,倒数十个数,十、九、八…”两艘炮艇的杀手锏其实还是携带的三联式的433毫米鱼雷发射管,尤其是最新装备的无航迹电动鱼雷,射程远,速度快,并且隐蔽性高。

    荷兰人等到发现时鱼雷已经离得很近,脸都被吓白了的荷兰人纷纷抱紧头,“西姆勒”号的运气今天的确很好,全力的前冲终于使得鱼雷擦舰而过。“万岁!”荷兰人纷纷欢呼起来。

    又一枚鱼雷朝着荷兰人而去,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到了近前才能被发现的鱼雷。他们已经手忙脚乱,忘记了继续炮击。上帝再一次的眷顾了他们,他们又一次的逃脱了,这一次鱼雷的射失让兰芳海军官兵们为之扼腕。

    11号终于靠了过来,一枚鱼雷快速的朝着“西姆勒”号而去,荷兰人鬼使神差的在死命奔逃中又逃过一劫。

    “轰”,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在这一刻,上帝终于站在了中国人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