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割地与掠地
城门缓缓被打开,可是那些包围城池的吐谷浑人却并没有攻过来。更确切的说,他们是没有反应过来,他们不敢想象那些被攻城折磨得狼狈不堪的魏军还敢从小城中出来。 可是,拓跋颜率领着他的精锐真的杀出来了。吐谷浑人很快就发现自己腹背受敌,现场顿时慌乱起来。 苏护的援军乘势杀出重围,和拓跋颜的军队汇合到了一起。 拓跋颜喜不自胜,急忙率军撤回城内。 那些跟着挤进城中并意图有些作为的吐谷浑人,却全都死在了乱箭之下。 城门又缓缓的关上了,吐谷浑人终究还是没有攻进城来。 拓跋颜简单的整顿军队并清点人数,发现自己的援军和自己的先锋部合计两万余人。虽然人数不是太多,但是对于守城来说也可勉强应付一二了。 拓跋颜看着苏护像是检讨似的自责道:“当日在朔方之时,悔不听先生之间,以致今日孤军深入,陷入两难。” 苏护说:“出征之日,太子虽然率军一十八万,可是辎重和粮草跟从甚缓,即便是步兵也在路上绵延上百里。我本欲在朔方停留数日,并稍作修整。太子却急欲进军,想来是求胜心切,这些也在情理之中。夏国的力量本来不足为虑,只是吐谷浑部众的出现有些意外。” “这两个国家一向顾忌魏国,并以唇齿相依而形成合纵。我对此应该早有所料的。依据现在形势,我们该如何退敌呢?” “我暂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不过您的手下人才济济,您可以向他们征求一下意见。” “好,那我们就即刻与诸将商议一下对策。” 城外的吐谷浑部虽然蠢蠢欲动,可是并没有立即攻城的打算。长久的奔袭、迎面的攻城和交锋之战也让他们丝毫没有任何的喘息。更令吐谷浑的将领们担心的是,他们虽然优势明显,却久攻不克,而今又被魏军的援军撕开一道口子,使得城内的守军获得了补给,士气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他们看来,如果此时再强行攻城,势必更难攻下,而且对于士气的影响也会更加深远。 于是,围城的人一片焦虑,被围的人也是一片焦虑。这就是当日黄昏时刻留在这座小城内外的博弈。 升帐之后,拓跋颜简单的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并毫不掩饰的说夏国的军队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驰来增援。因此,未来的形势会更加严峻。尽管自己的后续部队会源源不断的赶过来,但城外的军队已经彻底隔绝了和他们之间的联系。城中的魏军犹如瓮中之鳖,形势危急。说到最后,拓跋颜一脸沉毅的说:“形势即是如此,不知诸位将军有何退敌或脱身之策?” 说完,拓跋颜又把目光落到苏护的身上,苏护面不改色,虽有察觉却当做没有看见一样。 营中顿时一片沉寂。 左卫将军朱恒站起来说:“臣以为,魏国与吐谷浑本是同宗鲜卑,彼此之间少有征战,矛盾并不激烈,可选一能言善辩之士前往吐谷浑营中,追本溯源,并陈说厉害,劝其偃旗息鼓,退兵而回。” 拓跋颜点了点头,又把目光投向苏护:“先生以为如何?” “吐谷浑率大军前来,厉兵秣马,劳师动众,必然是有了夏国割地的诱惑。我想即便魏军有能言善辩之士,也必然难以劝其卸甲。吐谷浑部应该很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土地对他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苏护说。 “那我们也可以割地给他啊!”朱恒继续说道。 苏护冷笑一声,“将军的任务是攻城掠地,我们又怎能学习纵横家那一套只图眼前利益的把戏呢?” “先生所言甚是,我们魏国怎能和夏国一样割地去争宠于吐谷浑这样的国家?!”拓跋颜评论道。 曜武将军贺胜站起来说:“如果敌军不能退,我们就只能设法打败他们。现在敌人围城四周,我们寻找薄弱的环节冲锋而出。既然,我们能够冲锋入城,自然也可以冲锋而出。”
拓跋颜摇了摇头:“先前是敌军远来,尚未做好攻防的准备,所以你们能够借机杀进城中。可是现在,敌人一定已经加强了警戒。而且此城太小,围城的吐谷浑各部彼此支援也很迅速。此时突围必然损失惨重,极为不妥。” 拓跋颜声音落下,营中诸将顿时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有人建议不惜一切代价送人突围去搬取救兵,有人建议死守城市以待敌军自己散去,当然也有人建议请降谈和。 苏护对此置若罔闻,渐至不耐烦处,就独自走出了营帐。 小城内的街道上横七竖八的躺着那些疲惫的士兵,不远处的城墙上火光通明。苏护很清楚,为了那点火光,士兵们拆掉了很多的民房。若是如此的消耗下去,魏军必是难以持久的。 苏护收起目光,登上城楼,那些负责夜间守卫的士兵见来了一位将军,纷纷强打精神,恭敬的侍立一旁。 城外吐谷浑部的营寨也是灯火通明,在那一片通明之中,城南的一支军队更加有序。虽然是夜间的休息,可是那一片戍守的士兵却毫不懈怠,巡逻看上去井然有序,没有一丝慌乱。苏护不禁暗叹胡人竟然还能有如此的治军。再看那旌旗,这才知道那支部队就是吐谷浑的叶秋蝉部。苏护看着旌旗上的“叶”字发呆片刻,嘴角略过一丝淡淡的微笑。只是夜太深,无人能见。 苏护正要回去营帐,却看见一个小将背负双刀靠在城墙下,他仰头望着星空,似乎并没有在睡觉。 苏护见那面孔熟悉,饶有兴致的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