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内家拳传奇在线阅读 - 第三十四回 无绍不成衙

第三十四回 无绍不成衙

    侯宅。腊八中午,一丛蜜黄色的腊梅开得正热闹。侯大有侯掌柜是个胖子,日日耽睡,吃喝足了,不是在柜台后面的椅子上把玩美玉,就是歪在有着一侧围子的罗汉床上小憩。

    临近午时,侯胖子却恹恹有困意,打了一个哈欠,竟然睡着了。日光透过窗棂照在侯胖子的脸上。他的贴身仆人刘哑巴轻轻地走来,呼唤:掌柜的,掌柜的,徐家的客人到了。侯胖子一骨碌起身,揉揉眼睛,说:误事了,误事了,仔细伺候着,赶紧告诉俺那外甥,准备开宴。

    一见周师爷,侯掌柜眼生,徐鸿儒为之介绍:这位是周心斋先生,绍兴人,曾是恭王府的幕下。

    酒过三巡,侯掌柜向周师爷拱手,说本朝上自总督巡抚,下至知州、知县,哪一个当官的不请绍兴师爷?以州县而论,本朝有1500多个州县,每一个州县多则十余人,少则二三人。如此举国上下,绍兴籍的师爷不下万人。这还不算总督、巡抚,布政司、安察司、众知府的衙门,所以,无绍不成衙。周师爷见多识广,可否谈些幕中的奇闻轶事,以助酒兴?

    周师爷呵呵一笑:好,我就说来给大家添添兴头。有个绍兴师爷叫王汝成,颇受山东巡抚陈庆偕的赏识。辖内有一少妇,十分颜色,为当地一枝花。某日出行,遇到架鹰的无赖在旷野调戏,言语挑逗不成,无赖放蓄养之鹰猛啄女子下体。少妇俯身护身,鹰嘴锐利,啄眼处处,竟不能遮体。回家后,丈夫是个小气鬼,又因妻子确有艳名,遂认定妻子在外与人勾结,写一纸休书打发妇人回娘家。娘家人不服,两家争执不下,一场家庭风波上诉于官。少妇称:出行那日,有一哑巴在荒野可以作证。县令斥之,说千古奇闻,荒唐之言,哑巴如何开口作证?

    因为两家都是士绅家庭,互不服输,一场官司打到了山东巡抚处。刑名师爷王汝成是个细心的人,特意找来了哑语先生,又找来当日的哑巴,这样哑巴就破天荒地出现在本朝公堂上,哑巴一边比划,哑语先生一边解释,就还原了少妇遭非礼的真相。这个案子用布裱存,以彰后人,成为幕中的一段佳话。

    闲聊着,席间上了一道清蒸鸭。筷子一触,皮rou皆下,送入口中,越嚼越香,令周师爷赞叹不已,说侯掌柜的,贵宅厨下果然藏龙卧虎,难得普普通的一道全鸭做得如此地道。这道鸭虽然少了烤鸭的扑鼻焦香,但却多了一份水蒸的糯软,口味不柴,嚼起来却劲道。

    侯掌柜得了褒赞,眉开眼笑,说:这是西太后最喜欢吃的玩意儿,别看没什么佐料,但蒸煮不易,鸭子去毛后,掏出内脏零碎,整只放在一个瓷罐中,瓷盖密封,然后再把瓷罐置于铜炉中,文火慢慢炖,三天才成。要的就是这个工夫。

    来,吃鸭皮,鸭身上数皮最有滋味。侯掌柜夹了一块鸭皮放在臭儿面前的小碟上。长者赐,恭敬受。这是当晚辈的规矩,臭儿不敢正对餐桌吃,只有稍稍侧身吃下那块鸭皮。臭儿好奇地看着侯掌柜后面站立的刘哑巴,是个干巴的瘦子,垂首侍立,面对一桌子的喧闹,他无动于衷,仿佛这一切与己毫无干系。

    周师爷问:侯掌柜,你刚才说西太后都爱吃这道清蒸鸭,有何依据?

    侯掌柜是受不了质疑的人,马上就要证明,回头对刘哑巴说:去把我的外甥叫来,给周师爷说一说来龙去脉。

    不大会儿,刘哑巴带来了一位胖子。侯掌柜是个矬胖子,但在这位面前,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他胖得离谱,走起来路来rou嘟嘟地颤动,辫子绕在脖子上,面白无须,眉毛也稀疏,嘴角略微向下耷拉着,倒有几分福相。

    这位就是我的亲外甥孔易牙,快给徐大人和周师爷请安。侯掌柜说。

    孔易牙砰砰磕了一个响头。徐鸿儒见他一脸憨相,说:起来吧。春秋时期,易牙是齐桓公的近臣,因善于调味,被封为厨门的祖宗,你既名为易牙,想必有绝艺在身。

    孔易牙说:厨、厨子无、无高低之分,就是讨、讨主顾欢喜罢了。一开口,大家就听出了侯掌柜这个外甥是个结巴。菡萏见来了乐子,故意多问他:你说说清蒸鸭的好处是什么?

    孔易牙答:味、味味有根,不、不必强加佐料,我、我只是保留了鸭rou的原色罢了。

    言语虽结巴,但道理却明。周师爷点了点头,问:你在宫里待过?

    这次是侯掌柜的代为回答,舅舅也不替外甥隐讳,一五一十地说了:孔易牙的父亲与大太监安德海是同乡,论辈份比安德海还长。安德海是个破落户出身,从小没有正经,蹭脸皮吃得百家饭长大,一次受辱,愤而割断尘根阉了自个,入宫当了太监,不久就受到了西太后的赏识,平步青云,显赫一时。安德海虽有恶名,但人心都念旧,他想起落魄时孔家多有照顾的情分,于是提携孔易牙入宫作御厨。孔易牙是个争脸的人,在宫里学的一手绝活。安德海被山东巡抚丁宝帧杀了之后,孔易牙因是他的推荐,受不了他人的奚落,就离开了京城,投奔舅舅侯大有了。

    侯掌柜申明:我这外甥虽然与安德海有旧,但他是个实诚人,就知道做菜,从不过问国事。

    孔易牙退下后,徐鸿儒也问:心斋兄,安德海被杀是同治年间的一件大事,我虽在朝中,但也听闻不详,不知道这安德海如何在山东被擒的?

    周师爷夹了一块鸭皮,慢条斯理地嚼着,说了同治朝的一件大事。说是同治八年,安德海借西太后慈禧的名义出宫。出宫倒也罢了,可安德海一路招摇,扰乱地方,各方官员忌惮西太后,不敢奈何于他。走到德州地界时,安德海张口索要银两,地方官也不识深浅,奉上纹银二百两,结果安德海勃然大怒,当众扇了地方官三个耳光。地方官诉之于当时的山东巡抚丁宝帧,丁是个耿直的人,就起了杀安德海之心。可是投鼠忌器,丁宝帧也知道安德海之所以蛮横,就是后面有西太后为之撑腰。

    要说,这安德海也够猖狂的,有一次恭王爷入宫议事,被拒的理由竟然是,太后正与安德海闲聊。恭王爷回府后,当下就立誓:不诛杀此獠,不足以振朝纲!丁宝帧有个师爷叫马心田,说起来周师爷与马心田还有几面之交。马师爷有城府,说了两条计策,一是“声东击西”,当时东西两宫不合,慈安和慈禧争权,马师爷建议,先把安德海在外出宫张扬的事儿告诉东宫,以此打击西宫,这就是所谓的声东击西。但又怕留下把柄,杀了安德海后,慈禧找后账咋办?所以上奏东宫的奏折中另附折子奏秉,也就是所谓的夹单密奏,夹带的奏请军机处不留档,所以可以躲过审查。

    清朝的奏折第一页是面,于中央书一“奏”字;第二幅开始写正文,首行写具奏人官衔姓名。正文末尾以“谨奏”二字作结束,末幅写具奏年月日。夹片一般附于正折之后,一并递奏。夹片无页面,不署具片人官衔姓名,末幅也无年月日期,故夹片一旦与奏折脱离,根本辨不清其来源。杀得了眼中钉,又可避免后患,这就是金蝉脱壳之计。

    杀安德海那天时更有戏剧性,这位安太监虽陷囹圄,但无惧色,丁宝帧压他:本朝顺治爷就有旨意,内臣离京城四十里,地方官不必上奏即可诛之。安德海不服,称是奉了西太后旨意,去广东采办龙衣,一个巡抚奈我如何?犹豫间,西太后的懿旨到了,安德海洋洋得意,说丁宝帧看你如何收场?

    马心田马师爷当机立断,对丁宝帧建议:前门接旨,后门杀人。就这样,丁宝帧顶住了西宫的压力,杀了同治朝的第一官宦安德海。

    一场酒席,侯掌柜布菜周到,周师爷的谈吐又颇多奇闻趣事,连菡萏和臭儿都听得入迷,不觉日色偏斜,管家翟巽上门报事,称是归妹先生请老爷回宅,说杨师傅要辞行了。徐鸿儒一听,在席间慢慢地放下了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