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观音慈航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三章:梨苹果

第二十三章:梨苹果

    风怒吼着,天空中的太阳躲了起来,邹林开启了空调,将室内温度调整到27度,嘴巴还不停的说。

    英子说:“喜欢说而没有涵养和学识,还装作什么都会,结果只能是遭人烦。也就是说大脑思维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储备的应用和判断不完整,韩非子曾写一篇说难,其中写到说话必须知道对方的心理,有人喜功名,崇荣誉,而恶财利,倘你与他谈财利他必定疏远你,但你若和他谈功名,又会使他的荣誉心作崇。还有些人标榜著荣誉,私下却爱慕著财利,若你不察到他的心理,却和其谈到慷慨乐捐的事,他内心裏一定在疏远著你了。至于说话所引起的反应,有隽永之味;甜蜜之味;辛辣之味;爽脆之味;新奇之味;苦涩之味;寒酸之味;创痛之味!我们读第十九节就知道了。

    灰鸽被种上第七种疫苗后,小松饶有兴趣的给灰鸽大脑连接上了回光返照镜,慢慢的灰鸽的意识萌生出了第七种忏悔。

    灰鸽记起父亲每到说话,都口诺悬河,滔滔不绝,也不分场合地点和听者感受;只要他讲,势必激情四射,悬天扯地,比比划划。人们背后都称他灰铁嘴、灰大白话。

    灰郎的女儿灰利,在学校学习上进,就是嘴爱说,同学关系搞不好,同学们都烦她。即使在家时,无论谁说话,她都接着,不让话掉在地上,说话的人厌恶得不得了。而她却是学校的干部,靠近老师,靠近组织。可能是心眼直,好被老师利用的原因。老师也指出她的缺点,一次次的帮助他,她认识到了自己多说话非常可恨,就在手心上写三个字“不说话。”在书桌上写“不说话。”结果当别人跟她打招呼时也紧闭双嘴,可很多时候忘记了,还是一说为快,怎么扳也不见效,最后还是在说。

    上了中学,她更像她的父亲,具有强烈的发表欲,无论在任何场合都是喋喋不休的,甚至硬要别人聆听他的话,这歇斯底里的性格,说话的目的,只是机械的条件反射,其内容并不新颖丰富。根本没有言谈举止的修养。

    在二十世纪,美国人卡耐基的培训解决了这个问题,使人们能很好的在商业方面进行交流。他好像说:言谈举止非常重要:说话时如果不加思索,想到就说,个人的弱点,完全暴露。如果与人交谈像杂乱无章的野草一样,就没有艺术欣赏力。假如人们在不同时刻的交谈,或与不同氛围的人进行交谈,如同野地中开辟的风景园林一样,应用得好,对人对己都是享受。

    1966年,特殊时期开始了,灰利在学校站到了运动的前列,积极参加造反派的游行和批斗活动。那时的红卫兵小将们对被批斗者的殴打和人身残害往往是非常残暴的。灰利曾对灰鸽回忆说:“在群众运动的场合中,第一个打人的人希望引起大家注意,打了第一下以后就没法停止。所有的人都要表示他们对敌人的仇恨,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表示他们对敌人的恨和对领袖以及运动的热爱。打起人来,谁也不能示弱,如果不打,就意味着革命不坚定。而同情在当时是一个很奇怪的词。

    我们和被迫害者之间极少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只是在观念上感到应该恨阶级敌人。往往不是革命义愤和朴素阶级感情的自然表露,而是为了表现这种义愤和感情,或者是为了表白和洗清自己,因而要当众表现。在打人活动中,我们女中学生的凶残令人目瞪口呆。这或许与女青年当中常见的强烈表现欲和虚荣心有关。当时的时尚是不爱红妆爱武装。那更为惨烈的便是参加武斗,现在看不仅极大地伤害了被害者,并且吞噬着施暴者的良知,使人性中丑恶的因素膨胀,使一些本来不乏友爱、纯真的青少年变成十足的迫害狂。

    当时武斗的宣传口号是: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保卫**的革命路线。武斗双方同时高举红旗,高喊**语录而互相厮杀。

    1966年8月18日市委发出,要求高举**思想伟大红旗,把无产阶级特殊时期进行到底。当天傍晚至深夜,我和同学们蜂拥街头,全城一片狂欢。8月15日响应**关于到江湖河海去锻炼的号召,我和全市1.3万人一起到太子河游泳。16日沈阳第二中学、二十九中学、辽宁大学附属中学等学校的学生,成立“红后代”组织,我当选委员。8月18日据报道,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学院等大中学校先后有92批学生来沈阳“串联”鼓动沈阳的学生起来“造反”。22日我戴着**像章,高举,和“红卫兵”、“红后代”们蜂拥上街“破四旧”,23日,慈恩寺被砸,把30多尊唐代石佛全部捣毁。"12月26日在社论的鼓动下,沈阳市各大专院校学生纷纷下厂串联,工人造反组织开始走向社会。

    1967年6月5日“八三一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成立。简称八三一,我加入了组织。6月18日沈阳医学院的“辽联”和“八三一”两派群众组织发生武斗。8月6日“八三一”和“辽革站”两派群众组织在兴华电器厂发生武斗。在1967年夏季,派别武斗遍及全国,达到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同年夏秋,**为了控制局势,实现他的**战略构想,加强宣传,强调反对武斗。群众组织相继解散,派别武斗逐渐消失。12月18日沈阳三派代表与警备区司令部代表,在中央调查团的主持下,达成。1968年1月30日沈阳三派群众组织在市人民广场联合召开“沈阳市三大革命群众组织实现革命大联合大会”。6月14日-20日沈阳市中等学校红卫兵代表大会召开并产生“沈阳市中等学校红卫兵代表大会委员会”。我当选为委员。7月3日市革委会召开常委会,决定立即在全市开展“三忠于”活动。即要求唱颂扬歌曲,跳“忠”字舞,甚至每顿饭前都要祝“万寿无疆”,我热烈响应。我成了红卫兵小将的头头,在大串联中来到北京,和十万红卫兵一起接受**检阅:我们在**广场都流着眼泪高喊:**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串联回来后,我们说的话,都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思想

    跟着**,永远闹革命!跟着**,世界一片红!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思想万岁!万岁!万万岁!

    谁敢反对**,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

    党叫干啥就干啥,做一个齿轮与罗丝钉

    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这些口号,反反复复的说,也很适合我的精神世界。8月27日“军宣队、“工宣队”在进驻全市各基层单位和街道以后,又进驻各大专院校和部分中等专业学校。局势有所稳定。9月14日根据**关于对知识分子“再教育”的指示,市革委会决定在校初中和高中学生一律下乡插队参加劳动。欢送首批12万人到农村去。我又高呼着**曾经教导我们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就戴着大红花成了第一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了。

    1969年7月2日-11日市革委会召开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活学活用**思想讲用会。“活学活用”是**提出来的,这种讲用会风行一时。我作为老三届代表作了报告,1971年25日参加市革委会召开动员应届中学毕业生和社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会。12月18日,首批应届毕业生2000人分赴盘锦农村。到了1974年5月26日沈阳市第一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带队干部900名进入市属2县4郊的青年点。8月12日,第二批带队干部1400多人进入青年点。8月15日沈阳市第一批赴昭乌达盟插队的知识青年320人出发。

    回想起我是第一个向学校上交申请书的人,请求**和**尽快地把我们下放到农村那个广阔天地里去。我写到:“我的世界观充满了腐朽的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我这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知识青年,尽管根红苗壮,但是要立刻奔赴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终身!”

    我在下乡前在学校就火线入党了,还到农村当上了青年点点长。应该说:从1967年到1979年12年间,在中国大地上曾经历过一场规模空前的上山下乡运动,大约有1647万名中学生从城市流向农村,流向边陲,流入中国腹地那些不知名的穷乡僻壤。几乎波及所有城市社会阶层。1966-1968年的3届初、高中毕业生除少数人照顾留城外,齐刷刷地走下去,被称为“老三届”。在“老三届”之后,还有**后期升入中学的“新”若干届中学生陆续下乡,所以有人称这是一次空前的移民潮。

    艰苦的农村生活,我慢慢的改变了,我不再喊“扎根农村干革命”了。几年后,我抽调回城当上了工人,我满意极了。可平静安稳的日子过了十多年,到了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使计划经济时代进入到了市场经济的时代,我所在的国有企业倒闭了。我下岗了,我无奈和彷徨,我的语言变得十分苍白,不知道口才、讲话、聊天,该说什么?也没有人去有效的指导我,更谈不上人生指导老师了。我跟谁去闲谈呢?

    可有一天,人们看到在绿荫树下,我用大铜壶冲着茶,里面还有青红丝玫瑰,还加了糖,我见人就喊:“每碗0.50元,喝了再给钱,不满意不收钱”。酷热的夏日,依着大树,听着这声声叫卖,行人喝一碗茶,那感觉怎样?这是什么样的时代语言那?

    我早已没有了仇视的心理,因为刺激的太多,忠于领袖成为极复杂的观念,我对喝茶的人都很好。在茶桌上我放一个录音机,播放的都是“红太阳”歌曲大联唱:每天都有一群老知青在这边喝茶边听……

    红太阳照边疆

    青山绿水披霞光

    长白山下果树成行

    海兰江畔稻花香

    劈开高山大地献宝藏

    拦河筑坝引水上山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