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二十四监在线阅读 - 第338章铺路规划

第338章铺路规划

    第338章铺路规划章节高速更新开始,更新字数为3628

    征蒙古用不到他们,现在自己手头四万人,一半都是装备了战车的新武装,一半是可以机动的骑兵,现在的后勤已经是以前的四倍,仅仅靠着水产的捕捞根本就不够用的。这时候朱由校自己都感到有些压力了。

    就象前世时一泄店的小老板一样,见面一聊天,就是手下十几或者几十的员工,不提什么赚钱,只谈这挑费多高,这一天得多少多少工资,多少多少饭食。朱由校现在就是这样,四万多人,近八万张口,一天连工钱的挑费近四千两银子,好在铺路的都是京营和蒙古的俘虏,不需要工钱,只管吃喝,否则花费更大。这要是再来个十万人十五万张口,那这挑费可就更高了。朱由校是有钱,但那帐也是不断的在算着。如果这里需要,那无须说什么,拿钱就是,但的确是认为四万人马怎么都够了。

    朝鲜那么也不方便,辽东和朝鲜也算一个模样,再说了和袁可立参与弄不巧还让他们坏了事。

    陕西那边想都不用想了,这个左良玉就是由辽东那边出去的,看看把陕西那边弄成了什么样子吧。

    不对,蒙古虽然不需要他们来征战,但却没有人来大批移民,这些人当兵已经是不可能了,为什么不能放他们来蒙古呢一人给他们点地,让他们在此耕种,十万人一人五十亩,也就五百万亩地,三四千平方公里的事,比起内蒙古的面积来差的远了。这样一来,一是可以解决他汉八旗的问题,二是合理的安置他们,把这个包袱彻底给大明扔掉,三是利用他们的军事能力,占据了蒙古地区,四是可以纵容他们捕奴,也是收入之一。

    但他们是否真心。朱由校还不敢自已判断,给孙承宗把意思一说,着他看看有何可『cāo』作『xìng』。

    第四封信是郑芝龙的消息,还真是快速,一看原来是离的不远的一个头目施大瑄,替代郑芝龙向袁可立来信,愿意为朝廷所用。作为十八芝的三当家。也的确有这个代表权。而漳州帮许心素也愿意归降。

    (注:十八芝,是在台湾北港溪出海口,以大海盗祈天推举派郑芝龙为首的18位结拜华人海盗,芝龙继承颜450艘海商船舰队,馀600艘舰艇为非郑氏之十八芝分领,十二月十八rì成立水师军

    还真是瞌睡给个枕头。想什么来什么,郑芝龙的降那肯定是假投降,然后想着坐大,这是历史上已经注定了的。朱由校不敢相向自己有什么本事,可以王八之气一振就能让郑芝龙纳头来拜。但这个机会还是要利用一下的。你不是喜欢假降吗那我也来一个假招抚。只要你进了这个套,这辈子也就别下海了,老老实实的在岸上呆着吧。

    杀当然是不可能的。此人历史功过褒贬不一,但也是一人才,能力相当的强,连与不知道是那个国家的西方船只都得给他交保护,结果打了起来,还把人家给干挺了,大大的给中国人争脸。这样的人怎么也得弄到自己的海军参谋部里,只能带几个兵。给自己出谋划策,岂不更好还有儿子郑成功如此风光,如何能够杀之留在厩,给他解决一下在京的户口、上学、住房问题,这是后世多少北漂想都不敢想的问题。

    而那此海盗其实好好的利用一下,变成个大明御用海盗还是不错的,英国就可以这么搞。为什么大明不可以呢越南功略开启在际,南海的九段图也势在必行。有这样一群海盗不用,真是浪费。

    由是着孙承宗接手此事,让这两个帮派到běijīng去给安排好招抚。务必留住了郑芝龙。不需要别的,先给个京官再说。

    第五封信又是卢象升的,但事情已然升级了,通匪!刘之源大明的降将,范永斗大汉『jiān』,给左良玉送了十万两银子,左良玉对『乱』民视而不见。这历史的蝴蝶效应也太大了吧!左良玉如此作为,已经是通匪无疑了。传旨,抄家扩大到三族,宫刑,后仍修路,但时效变成终身。

    第六件事不是信,而是人了,袁崇焕苦苦的在大同城待了很久,也想了很久,终于还是来到了岱海,求见皇上,朱由校也不是太过绝情之人,会见了他。对于以往的战绩,袁崇焕再也不敢夸大其词了,更不谈什么五年平辽了。皇上让他的选择,他也做出来了。可以放下身段去跟着卢象升从小做起,但他更想跟着皇上看一回皇上打仗。这段时间内的东北、西北大捷频传,他已经服了,但真的不明白,这大捷到底是从何而来。

    见到袁崇焕那副苍老了许多的面孔,朱由校也不由的同意了,人家只是来观摩一下,而且也放下了身段,打算从头学起,就先和闫应元一起吧。

    整理完了这些工作,朱由校出了皇帐,这几天他又亲自设计了一项小事物,这是闫应元提议的,说是如果能把这个吊斗带着就好了,所以才有的这个设计。其实也没什么,只是把吊斗和战车接合在一起而已。造了一个平板超大的战车,宽度没什么变化,但长却是三倍,吊斗也变成了折叠的起降台,平时收起,用时再升,最高可达三丈,这样一个移动吊斗带着的确方便了许多,无论是侦察还是指挥都挺方便。

    看着北边热火朝天的修路之大军,不断的忙碌着,心里更是高兴。如今大同到岱海的路已经全线贯通。这条路还是比较好修的,因为目前yīn山以南都是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就是水泥难运了点。好在现在大同的水泥作坊也建起来了,下一步的水泥就好解决了。

    这岱海风光旖旎还真是让人有些不舍,以后还是要弄个行宫在这里才是。

    情报显示如今的归化城已经相当紧张了,联军撤退后回去了一部分。这个回去倒与朱由校无关,那是因为林丹可汗的西征。因为有支持林丹的也有反对的,所以支持的都留了下来,而反对的,当然是分道扬镳了,但联军的人数却是不减反增加。

    如今他们又重新集结在一起,但消息显示,他们是在等着自己上路,离开那个充满壕沟的阵地。在路上打他们的游击战,这一点让朱由校嗤之以鼻,什么是游击,根本就是『sāo』扰,对于战争本身的走向起不到决定『xìng』的作用,本身就是难蹬大雅之堂的东西。却被蒙古人用着感觉到沾沾自喜。而后世把游击战夸的满天『乱』飞,更是让人不解,如果游击战有用的话,首先『毛』文龙就早把建奴干挺了。但没有,只能是如一支老鼠一样『sāo』扰建奴,实质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战争还是用堂堂正正之师打败、打垮敌人的有生力量,那才是真正的决定力量。

    但等自己上路,恐怕他们还得等一段时间了。蒙古草原本身就属于半干旱地区,虽然说归化到岱海一路湖泊水源有几处,但那是在九龙山以东,得绕好大一个圈子。再说自己想的也不是这一个归化城,不可能为了它而让整个战略战策改变。

    既定的战略意图很明显,那就是修路、修驿站,篱笆式的防御肯定是不行的,朱由校想的国度那就是全方面开放的,你若敢来战,那就战到底!长城修的倒是好,但失去了一个国家敢于拼搏的jīng神,把自己关起来当鸵鸟,故然是一时安宁,但也只是一时的。相反生与忧患而死与安乐,在城里面,不于城外接触,故然过的安逸舒适,但世间哪里有攻不破的城池。国力强时还好,国力一弱,那就将是一场大灾难。相对而言,朱由校倒是喜欢国家一直在征战,一直不失敌人或者假想敌,和后世一样,宁可千rì不战,不可一rì不防,这样国家才能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再建城池是绝对不可能的。

    千人一个驿站,百里一个,目前岱湖西面一路,因为岱海北面是yīn山山脉,这个时候去开山修路,那可是真正的愚公移山了,费老大的劲也不能动大山半份,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还是少干为妙。还是要绕过去,为好。

    在确定修路路线的时候,也是仔细的考量的,不知道闫应元从哪里找来的一段话,指着地图来了一篇地图说,‘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辕之险,滥军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野草、林木要、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之地,必尽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之,然后可以行军袭邑,举措知先后,不失地利,此地图之常也。’

    又因为草原本就是半干旱地区,所以水源的解决成了闫应元最主要的确立路线理由之一,而避免被伏也是一个理由。这一番说辞倒也是中规中矩,经朱由校批准,去实地勘探了一边,才确定了这条西进到黄河以东的老虎山,然后北上直取归化的道路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无弹窗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