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在线阅读 - 第九零三章 收集癖又犯了

第九零三章 收集癖又犯了

    这完全就是一场不成比例的战斗,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大唐‘獠牙’,西域土鳖军团被打的溃不成军,等到战斗结束,在上已经躺满了头破血流的西域人。

    不过好在这次武器的选择十分正确,木棍重击之下除了让西域土鳖军团多了数百个脑震荡的家伙之外,并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伤亡,当然,这是不算那几十个被踩死的倒霉蛋儿。

    “将军,西域军团果然训练有素,末将佩服!”随着伤兵被抬下去,黑大汉一瘸一拐的来到尉迟宝林面前,涎着脸说道。

    “原地扎营吧,明天开始,由西域军队负责你们的训练。”王玄策看到尉迟宝林明显没有什么兴致来应付眼前的家伙,便主动站出来,接过了黑大汉的话头,同时命令他将手下的部队带下去。

    皇帝陛下去东征了,为了保证西域这边不发生什么乱子,将诸国兵力全部调集到一起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样既可以让西域诸国少一点野心,也可以在将来面对天竺的时候有足够的兵力来作战,达到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目的。

    当然,远征天竺的事情因为皇帝陛下的东征,暂时被搁置了,处在防御薄弱时期的大唐需要一支军事力量来守住自己的西大门,而西域诸国军队组织成的联军无疑是最好的一道屏障。

    不得不说,老崔牌‘信鸽’的确是太好用了,远隔万里之外,只要是在属于大唐的地盘上,连找人的过程都不用,全都拉进梦里,短短片刻就完成了任务的发布与安排,这虽然没有后世的互联网和手机通讯功能强大,但对于大唐这个时期,则完全是一种不可想象,且不可复制的进步。

    当然,李承乾必须在老崔挂掉之前,搞定无线电这个东西,否则几十年后他还要回归到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

    身在大唐长安的吐蕃人早在四月的时候便已经出发,由禄东赞带队,踏上了返回松州的归途,这是李孝恭为了安全起见,不断督促李承乾的结果,否则某位太子殿下几乎忘记了这些番子的存在。

    “太子殿下,鄙国主的安全就交给您了,请您务必要答应微臣!”临行前,禄东赞对李承乾的提出了自己唯一的要求。

    “先纠正你一下,松赞现在是大唐藏公爵,并不是什么国主,另外身为大唐公爵,长安城是最安全的地方,没有人会威胁到他的安全,这一点你完全可以放心。”李承乾淡淡的笑着,虽然口中说的好听,但却没有无法改变拿松赞干布当成最佳人质的事实。

    以禄东赞的对松赞干布的这份忠心,李承乾相信自己做到这一步已经够了,在数次的谈判下,他已经改变了原有的主意,同意只要打下天竺,立刻就会放松赞干布以及那些吐蕃贵族回高原。

    当然,松赞干布也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付出,回高原的代价也远不止打下天竺这么简单,但这一切都是后话,需要等到天竺真的被打下来的那天之后再说。

    “太子殿下,您真的放心让我们走么?就不怕我们在路上……”禄东赞知道李承乾一直强调松赞干布是什么意思,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他还是问出了这个不该问的问题。

    “事实上我并不放心你们,不过我知道你们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高原上的生活太过艰苦,所以你们才会不断的想着扩张,现在我给了你们这个机会,同时也给了你们有力的支持,这样的情况下,我不知道你们有什么理由选择背叛自己的誓言。”

    “中原有一句成语叫‘求同存异’,我想这句话应该就是我们现在这个状态的真实写照,而且你不要总是在心中对大唐报着一种仇视的态度,换个角度想一想,似乎对大唐发起挑衅的是你们,发动进攻的还是你们,有今天这样的结局也不是什么难以预料的事情。”李承乾占领道德至高点的一番话说的鞭辟入里,让人无法反驳。

    禄东赞听完李承乾的一番话之后,也陷入了沉默,半晌之后才叹了口气说道:“唉,是藏国公太心急了,微臣当初也劝过他,不要对大唐发起进攻,但是……”

    “这没什么,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能不能改正!”

    对于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吐蕃大相,李承乾身为一个有着收集癖的穿越众,如果能将这个人收归手下,也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所以他才会拿出一个下午的时间来会见禄东赞,与他讨论事情的对与错。

    “臣愚钝,请殿下明示。”禄东赞皱了皱眉,不知道李承乾到底想要说什么。

    因为作为大唐太子,根本没有必要与他一个吐蕃的败军之将讨论这些东西,他只要提出自己的要求,吐蕃人为了生存下去,便一定会按照要求去做,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慢慢领悟吧,此去天竺山高水长,你有足够的时间去想本宫的话,想通了就去找薛仁贵。”李承乾站起身,笑着结束了与禄东赞的对话,并且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一个迷。

    若禄东赞真的有心归顺大唐,那么他一定会想清楚李承乾为什么会有心情与他聊这么多有用没用的东西。

    但如果禄东赞的心中只有仇恨,那么他就会陷入迷惑之中,永远不会知道这是为什么,即便他能够想到李承乾是想要招揽他,作为一个心中满怀仇恨的人,他也会对这份招揽不屑一顾。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这就是李承乾对于禄东赞的态度,虽然他有着对古代名人的收集癖,但这并不在代他可以无限制的迁就。

    而且像招揽这种事情,李承乾也怕被卷了面子,万一他当面提出来之后,被禄东赞否决的话,这多多少少有些丢脸。

    李承乾不是李二,他没有李二的那份心胸,在‘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样的思想影响下,某太子对于面子的重视程度,甚至远高于大唐皇帝李二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