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在线阅读 - 第五十九章 追忆(三)

第五十九章 追忆(三)

    蒙哥为汗的忽里台大会,虽然有强势的拔都坐镇,可也并非全无杂音。有人就提议遵循窝阔台当初的遗命,重新立失烈门为汗。

    当时在场的忽必烈一听,立马驳斥道:“当初你们立贵由,遵守了窝阔台的遗命吗?现在却拿这事当说辞,忽悠谁呢?”一句话就堵住了其他人的嘴。

    正是由于这次慷慨激昂的表现,蒙哥即位后,就让忽必烈到了中原,随后更下旨把漠南、汉地的军政全交给了忽必烈。

    “(蒙哥)诏漠南、汉地军国之事,悉听帝(忽必烈)裁决。”

    蒙哥让忽必烈坐镇中原,原本是为了更好地掌控中原的事务,但此举却为忽必烈打开了通向大汗之位的大门。因为蒙古帝国的大汗之位,由窝阔台家族那里,转到了拖雷家族手中,是忽必烈能够登上汗位的必要条件,可这并不意味着大汗之位将来就一定会归他。而掌管了中原的事务,相比以后草原上的其他竞争者,“汉化”了的老忽就多了一个充分条件,即他得到了汉地儒生、汉臣们的助力。正是在这些人的帮助、指点下,忽必烈才能一步一步登上大汗之位。

    忽必烈一到中原,就开始大肆聘请儒生;掌管中原事务后,更是求贤若渴,到处收罗人才,询问治理天下之道。

    “帝在潜邸,思大有为于天下,延籓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

    这个时候,邢州(后世邢台)是他的封地,在蒙古官吏的治理下,从开始时有民万户,跑得只剩下几百户,于是他在手下汉臣刘秉忠等人的建议下,就在哪里先搞了个实验,结果“轻徭薄赋,期年户增数倍。”

    儒生们所采用的,其实也就是古今中外屡试不爽的绝招,减税。百姓随后就自动跑回来了。

    由这也能看出,要想某地发展,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减少老百姓的负担。

    后世的人都知道,个税少点,人多点,税基一大,总体税收还是会增加。但刚“出道”的忽必烈一看,正宗就是正宗,祖师爷就是祖师爷,减税都还能增加税收,这要是地方再大点,哪还了得,于是他就更重用儒生了。

    “自是帝益以儒者为阿用。”

    他这样礼贤下士的姿态一摆,儒生们的立场也开始变了。

    过去的儒生们有大义吗?当然有,但这个“大义”很多时候也就是看你是否维护儒家的道统。换句话讲,你是不是“夷狄”咱不管,就看你是不是施“汉法”。而“汉法”的关键是什么?是你是否用儒生治国。

    老忽重用儒生,儒生们自然投桃报李,也大力支持他了。他的身边很快聚集了一大批儒生、汉臣,并在中原汉地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董文炳就是在这期间追随了他。

    但忽必烈的行为,却导致一些蒙古贵族的不满,同时也使得蒙哥有所警觉。这时候那些不甘寂寞、了解这块土地上几千年权力斗争史的儒生,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凭良心说,咱们的有些儒生,还是有远大志向的,他们始终抱着儒家的宗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在这片东亚的土地上,这个“国”、这个“天下”,到底是谁的,儒生们经常按他们的需要来解释,自己也常常把它弄得很混乱。

    姚枢就属于其中的一位。

    姚枢字公茂,原籍柳城,生长在洛阳。窝阔台为汗时期,由他人保荐,当了燕京行台的郎中。很快他就因不肯与上司一起收受钱财,弃官退隐于辉州(现河南辉县)钻研学问。忽必烈到了中原后,听到了他的名声,就派人把他请了去。

    而姚枢也的确没有辜负忽必烈的期望,此后给予他至少两次至关重要的指点。

    这第一次,是在得到蒙哥漠南、汉地事务的授权后,老忽曾设宴与众人庆贺。酒后他把姚枢单独留了下来,并问道:“刚才宴会上兄弟们都很尽兴,只有你好像兴致不高,有什么不妥吗?”

    姚枢就告诉老忽:“如果要论地广民富,当今天下有超过中原的吗?现在所有好处都被大王您得到了,蒙哥他落了啥?以后只要有人在他面前给你下点药,他必然会后悔,把这都收回去。依我看,还不如光抓兵权,想花钱从官府里拿就是了,这才是上策。”

    姚枢这是在告诉老忽,为了将来的大业,你现在做人要低调。

    老忽也顿时恍然大悟:“高,是咱想简单了。”

    他立刻上书蒙哥,蒙哥同意了他的请求。

    到了宪宗七年(1257年),姚枢当初的担忧果然得到证实,真的有人向蒙哥进了“谗言”:老忽在中原太得人心了,您需要防备啊。

    于是蒙哥就在关中设立了钩考局(审计署),根据一百四十二项条款审查各级官员,包括随军贩运的各种商人。并且他对负责钩考的蒙古官员阿蓝答儿下令:“审查完毕后,凡是有问题的人,除了汉军的两个元帅刘黑马和史天泽需要上报外,其他人可以就地诛杀。”

    这明显是在找茬,并且矛头直指忽必烈。

    忽必烈有“抵触”情绪是肯定的,但姚枢再度向他进言:“现今蒙哥既是君又是兄长,大王您是弟弟、是臣,这事就绝不能和他较真。如果您因为这和他疏远,那您就是在给自己找不自在。依在下所见,你不如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回草原,做久居状,他的疑心自然也就消了。”

    忽必烈开始还拉不下脸来,可经过反复权衡,最终还是听从了姚枢的劝告,放下身段带着全家回到草原。听说他回来了,蒙哥开始还不相信,认为其中有诈。等双方真的见了面,结果他连老忽的辩解都没听,就把所谓的钩考局给撤了。

    姚枢的“指点”真的非常关键,因为摆脱了“钩考局”危机的忽必烈,再也不是当时的蒙古帝国其他人可以羁绊的了。

    也就是在第二年,蒙哥发动了大规模的灭宋战争。他命忽必烈率军攻鄂州(今武昌),塔察儿、李璮等人攻两淮,牵制南宋在江淮地区的兵力。

    又命另一大将兀良合台自云南出兵,从侧背攻击南宋。

    蒙哥自己则亲帅蒙古军主力攻四川,准备在夺蜀之后,顺江东下,于第二年和诸路大军会师长沙,直捣临安。

    这个计划基本上借鉴的是三国时晋先灭蜀、后灭吴的路数。但蒙哥绝没有想到,这次进军对他来说是一条不归路。

    自1258年下半年率军入蜀以来,蒙哥一路摧枯拉朽,所经之处无不望风披靡。但在钓鱼城下,他遇到了一生真正的克星。

    南宋和蒙古的对抗,主要集中在三个战场:一个是荆襄地区,另一个是江淮地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是四川。四川的重要性就在于,一旦失去,将使对手能够顺流而下。

    窝阔台去世后,由于蒙古帝国内部的争斗,对南宋的攻势一时陷于停滞,宋帝国借此机会对各个战场的防御进行了调整。也就在窝阔台去世的第二年(1242年),为了扭转四川的不利局面,巩固长江上游地区,宋理宗派名将余玠入蜀。

    当时的情况是,从理宗宝庆三年至淳祐二年的十六年间,朝廷共任命了“宣抚三人,制置使九人,副四人”,但这帮人却弄得整个四川号令不一,百姓民不聊生,各地各自为政,形势大坏,人心浮动。直到听说余玠入川,川地的人心才稍微安定下来。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余玠,带着“愿假十年,手掣全蜀之地,还之朝廷”的目标,在四川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接受了播州冉璡、冉璞两兄弟的建议,所修筑的以钓鱼城为核心的十余个山城堡垒。这些城堡均依山设在四川的主要江河沿岸及交通要道上,既作为各地的官署,又能屯兵聚粮,互为声援,由此在川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山城防御体系。

    但余玠的强势,却得罪了川地的权贵,他们勾结当时的丞相谢方叔等人,造谣中伤余玠。理宗宝祐元年(1253年),理宗召余玠回朝,余玠闻此消息十分不安,七月,突然死去,也有人说是服毒而亡。川民闻听莫不像失去父母。

    余玠并不是堂堂大宋自毁长城中的第一人。

    钓鱼城之战,从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二月开始,打了有半年。蒙古军屡攻不下,期间蒙哥暴跳如雷,可就是拿这个小小的山城无可奈何。

    而钓鱼城在主将王坚及副将张珏的指挥下,不仅击退了蒙古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他们还于某日将两尾鲜鱼及蒸面饼百余张抛给城外的蒙古军,并投书称,即使再守10年,蒙古军也无法攻下此城。

    横扫欧亚大陆、骄横的蒙古将领不忍其愤,坚持强攻坚城。但大军久屯于坚城之下,后期又值酷暑季节,军中疟疠、霍乱等疾病流行。蒙哥于六月患病,七月死于城下。

    蒙哥在钓鱼城下的败亡,其后续影响十分巨大。首先,它使得蒙古攻宋的计划彻底落空,宋帝国就此又延长了20年之久。

    其次则是使得蒙古帝国的第三次西征行动停了下来。

    1252年,蒙哥遣其弟旭烈兀发动了第三次西征,蒙古人先后攻占今伊朗、伊拉克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半岛等地,并准备向埃及进军。埃及闻讯,举国震恐,倾全国之兵欲与蒙古军决战于巴勒斯坦。但在获悉蒙哥死讯之后,旭烈兀只留下少量军队继续征战,自己率大军东还。结果剩下的蒙古军因寡不敌众被埃及军队打败,最终未能打进非洲。忽必烈上台后,由于再度陷入内争,蒙古帝国的大规模扩张就此停止。

    因此,钓鱼城之战的结果改写了整个世界中古史。它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有“独钓中原”的美喻,而且在世界史上,也获得了一个响亮的名称,“上帝折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