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章 聚灵之地
方白云初闻修行之事,对修行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陌生,石缺玉也对方白云的聪慧和专注大为满意,两人相对盘坐,一说一听,一问一答。 直到太阳落西,日沉月升,带着些湿气的夜风扑面,石缺玉这才有些意犹未尽地停下了言语。 “今天就说道此,记得明日早晨起来做饭。”石缺玉说完,便起身的回他的草房。 看着石缺玉走进草房,方白云也随之站了起来,他揉了揉盘坐得有些发酸的双腿,虽然听了一天有关修行的知识,可是他对修行之说还是有些懵懵懂懂,对修行界之类的更是云里雾里,没有概念。 不过方白云倒是对这修行很感兴趣,而且不知为何,今天石缺玉和他说修行之事时,他的脑海中总是时不时的会浮现出洛城那个朱门高墙中,那位弹琴的中年文士。 照说方白云这些日子来,见过的修行之士着实不少,灵宝真人,德广道人,楚随风,江寒蕊以及就在他身边的石缺玉,他可是看过这些人展示过神通的;而那位不知何名和姓的中年文士,除了能够弹出一手动人心弦的好琴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异于常人的表现,那为何自己偏偏就认为中年文士像个修行之士呢? 方白云对此怎么也想不明白,想不通的事,索性就不想,兴许等以后自己长了见识,自然也就会明白了。、 方白云回到自己的草房,点亮油灯,正准备睡觉,一眼就看见放在床头的那一卷画卷,昨天在草房内安顿下来之后,他觉得画卷继续放在怀中不方便,于是就将它放在了床头。 想到这幅画卷正是那位中年文士送给自己的,而且这画卷还救了他一命,方白云拿起画卷打开,那美丽得让人炫目的女子再次呈现在方白云眼前。 江寒蕊已是难得的美丽女子,可是和这画中的女子一比,却是少了许多方白云说不出的味道,特别是女子眼中流露出的那一抹妩媚,即便明知到她是画中人,却依然免不了怦然心动。 方白云将画卷卷了起来,心中暗想道:也不知道这女子的真身是否真的有画中的这么美丽。 这幅画卷,怎么看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偏偏它就可以挡住黑衣人的宝剑,也许那位中年文士也和这幅画卷一样,看起来似乎平平无奇,其实却是深藏不露。 吹灭油灯,方白云躺在床上,想着今天石缺玉跟他说的那些有关修行的内容,一边在想自己以后是否能够御剑飞行,一会又想为什么开宗立门比飞升成仙还要难,就这么胡思乱想着,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天刚朦朦亮,方白云便爬了起来,提起木桶到溪边打水回来,便洗米做饭。 早饭做好,饭香飘起,石缺玉便从草房内走了出来,吃过方白云做的早饭之后,石缺玉点了点头,说道:“味道不错,看来你以前经常做饭。” 方白云应了一声,道:“石先生夸奖了,我自己的手艺自己知道,我做饭也就是能够弄熟而已。” 两人和昨天一样,相对盘坐在两块大石上,石缺玉向方白云问道:“我看你前两日独自修炼功法,不知你练的是什么功法。” “是昆仑宗的楚真人教的一段心法。”方白云说道。 石缺玉点了点头,说道:“能否将这段心法跟我说说。” 方白云毫不犹豫地将那一段楚随风教他们的那一段清心培元诀背了一遍。 石缺玉听完方白云背的心法,稍稍沉吟片刻后道:“这口诀乃是筑基时的练气的一段心法,其功用是将先天灵气转为自身的后天灵气,这类口诀每个修行门派都有,虽小有差别,却也是大同小异。这段决口出资昆仑宗,的确要比大多数修行门派的练气心法要高明几分。以后,你每日上午练习两个时辰的这段心法。” 方白云点头应是。 石缺玉站了起来,说道:“你自管练功,等吃午饭时,我会来叫你。” 方白云闻言连忙道:“午饭还是由小子来做吧。”
石缺玉摇头笑道:“午饭自有村名送来,你不用为此挂心。” 石缺玉说完便下山而去,方白云则继续盘坐在大石上,闭目开始运行那段清心培元诀。 很快他便感觉到一股气息从头顶进入身体,沿着几个xue道缓缓进入丹田,方白云发现在此地的练习这段心法,气感比此前在马车上练习时要强得多,这种状况他此前在此地的练习心法时便有感觉,只不过此时的感觉更加明显。 这种感觉让方白云心里颇为欣喜,练得也更加投入,两个时辰的时间就在他不停的反复练习中,不知不觉的过去。 午时,石缺玉重新出现在草屋前,他的身后跟着两个村民,村民手中提着几个瓦罐,瓦罐内装着为石缺玉和方白云准备的饭菜。 石缺玉见方白云闭目凝神,对自己几人的到来都没有任何感觉,心中大为欣喜。 而石缺玉身后的两个村民看向方白云的目光之中,竟然也是充满了尊敬之色,这可是昨天村民们看见方白云时没有的。 石缺玉叫醒了方白云,两个村民立刻将瓦罐放在桌上,就满脸笑容地离开了。 方白云你也发现两个村民对自己的态度和昨天相比有很大不同,于是便问石缺玉原因。 石缺玉笑了笑,颇为神秘地说道:“这个等到下午,你便会知道。” 吃饭之间,方白云又将自己上午练习心法时气感为何比在车厢内强得多的疑问提出。 石缺玉道:“此山能够汇集灵气,虽然所能汇集的灵气很淡薄,对刚开始修行的人来说,却是已经有很大的帮助了。” “那是否有比这座山更能汇集灵气的地方。”方白云好奇地问道。 石缺玉颔首道:“那是自然。那洞天福地就都是灵气汇集浓厚之地,若在这些地方修行,在修行初期,便会有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