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固若金汤
(过渡期的郭奕,大家耐心点哈,接下来就要转型了。另外,今天弄了个围脖,有空去粉一个呗,还未申请到V,因为粉丝不够……围脖名就是扯蛋宗师。最后,继续求票!) 建安六年眨眼就过去了,这近半年的时间里,郭奕在汝南郡守的位置上已经磨炼地愈发成熟,再也看不出当初那个在街上四处乱摸女人屁股的纨绔的模样了。他现在已经长至七尺,已经有普通成年人的身高了。 原先的小白脸由于日月不息地劳作,也呈现出健康的古铜色,但配上他俊朗清秀益发迷人的面庞,则于美貌之余平添了刚毅阳光,分外招女子喜欢了。郭奕开始变得话少,每天都安安静静挂着笑在汝南城里四处走动,不时地冲周围的人打招呼。 没错,经过大半年的努力,这座崭新的汝南城已经初具规模。当初那些对郭奕并不信任只听从黄忠的士兵和工匠,在随后的建设过程中听闻那些新奇的工程技术全是这位小郡守大人所想出来的,顿时就对他大为改观,不知不觉中便显得恭敬畏惧了起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郭奕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不会去搞什么喊话振奋人心那一套,他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会让这帮子人信服的。还记得一开始把整个城池的规划图拿给那些工匠们看时,这帮已经跟各种建筑工具大了大半辈子交道的能工巧匠们一个个都干瞪着眼,因为,它里边呈现出来的理念实在是太先进了。 虽然中国自古的建筑水准就不低,可没有人是系统地对其进行整理并提出科学的解释的,很多都是依据最古朴的五行学说乃至风水进行布局,可以说,只是一些长久时间积累下来的经验。 郭奕不同,他的这个规划方案完全是经过了科学严密的论证思考,结合汝南当地的地形和气候特点而进行的布局。单从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来看,就足够让这帮经验丰富的巧匠们兴奋上大半年了。 自古以来,水患就是个令统治者头痛不已的问题。尽管郭奕也无法从根本上将汝南城的水患完全消除,可是,至少,他所设计的排水通道连地下水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了,粗布估算,绝对能够扛得住百年一遇的洪灾。 这在战争时期尤为可贵,因为,一旦敌人决水淹城,汝南城便能凭借其四通八达畅通不已的排水通道将这一隐患彻底给排除在外,可以说,让一招本可以说是终极杀招的计谋完全作废了。 除此之外,郭奕还很高瞻远瞩地对城内的道路进行了布局,他不是着眼于目前的汝南城所有的运输能力,而是尽量扩大化,把中心的干路都设计成为了可以让十辆马车并排前行的巨型大道,其支路最少也能做到让三辆马车并肩而行。 这么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个以陆路运输为主的年代里,一个城市的道路越大越平坦,就越容易发展成为交通枢纽,尤其汝南还占了一个很中心的好位置,长远看,必然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运输中转站。这对将来大力发展经济民生,甚至军事通行,都有重要的意义。 不光如此,郭奕还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个专门的商业交易区,并设立了监管局将其统一在官府的控制之下,目前相应的法规尚未完全完善,但日后一旦商家来此,必将会应运而生既可以保障商人交易又能让官府获利的制度。 此外,汝南城的功能分区还很一反常态,行政部门所占的土地其实很少,大部分都是居民住地以及农业用地,还有靠山的地方专门划出了军事禁地,作为发展武装力量用。总之,从整体上看,汝南城已经很有规模了,甚至不逊色于许昌。 郭奕当然不会担心曹cao说他这是僭越,如果以后发展地好,没准会迁都来此也说不准。总之,他是只管负责发展就是了。 或许很多人会奇怪,为何半年时间就能建立起一座新城?这还是得益于郭奕推广的流水化生产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在运输方面,各种滑轮组的应用层出不穷,也为劳动力减轻了负担。 其中最有争议的,还要属汝南城的城墙。以往的城池建城半多用的是夯土,在成城外头挖上一圈,堆出来的土就地可以变成城墙,顺带还建好了护城河。尽管这种方式的利用效率很高,可毕竟是战争时期,在冷兵器时代,一座城的坚固与否,跟城墙的建造很有关系。 所以,郭奕当初顶着巨大压力,坚持要造一座纯砖制的城墙时,连一向对他言听计从的老黄忠都激烈地表示了反对:“公子,如此劳民伤财毫无效率之事,恕末将难以从命!” “黄老将军,汝南城日后尚有大用,若无砖制城墙,恐难支撑。”郭奕也不烦恼,耐心地劝说着黄忠:“何况,以在下所创之法,当不足以过度劳费力气。”他说的,就是那套滑轮组以及各种机械辅助道具。
黄忠明显迟疑了,他是晓得那些道具的威力的,但还是忍不住道:“末将自然相信不会太费力气,只是,这烧制砖块,恐需大量柴火。汝南城唯有后山林子可用,若是一次性全伐光了,那日后该当如何?” 郭奕一愣:啥,用柴火烧?他这才想起来,现在是三国,尽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炭的国家,但是要大规模投入到工业生产,那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事情了。这么看来,烧砖的事情还真是有些棘手啊。 可要是就这么放弃了,郭奕肯定是不甘心的,他目前最大的期待,就是让汝南城变为一座固若金汤的坚城,没有砖制的城墙,这个想法一定会打很大的折扣。 最后,郭奕只得退让了一步,改用目前算是最为先进的方式,先用夯土打实、夯实筑成城墙的雏形,然后再在外头包上一层砖。这样一来,算是大大减小了生产成本,也使得汝南城赶在年底便完成了所有的修建工作,只剩下最后的一些修补完善,然后等待人迁徙进去了。 不管怎样,现在的汝南城可以称得上是固若金汤了,而且,郭奕为了弥补不是纯砖制的缺憾,还把后世的一些城墙上小花样给提前搬了过来,也就是马面跟马道。 马面就是在墙体的外楼建一个方垛,大约五乘八米左右,从外表看与城墙相同,这是为防御敌人攻城,保卫城池的一项设施。每隔二十几米之处,特别是防御性强的部位,就建设一个马面。 马道则是为人们登上城墙之用的。因为,在军事战略上还有一种是战马城。城墙只修外面,与其它城一样,但在城里边不做墙面而是做斜的土坡。这样做,一方面为了节省城砖,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战争时,人们可从城内四面八方登上城头,不用局部的马道。这种方法,战力、防御性更强。 完成了这些,汝南城可以说已经能够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了,而郭奕,也终于在寒冬大雪前,把汝南新城的基本建设给搞定,接下来,就等着给曹cao上书,让他拨点人口以及粮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