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第一强兵在线阅读 - 七四七章 知我者公明

七四七章 知我者公明

    在寒冬的夜幕下,不知多少思绪翻飞着,聚焦于王羽一身。

    理智和情感,从来就无法完全统一,救或不救居庸城,正是这两种本质相同,表现形式却往往截然相反的情绪的具体体现形式。

    即便是智者如云的青州军中,能完全将这两种情绪隔离开来,完全理智分析问题的,也只有一个诸葛亮而已。

    王羽至今的沉默和按兵不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他正在权衡和思考的明证。所以,包括太史慈和魏延在内,众将都从自己的角度,向王羽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或是请战,或是提出某个迂回救人的策略,或是提醒他,千万不要冲动,再次涉险,亲临战阵。

    单经会感到绝望,也正是因为,面对种种劝说和建议,王羽一直保持着沉默,即便是最熟悉他的徐晃,最擅长分析的诸葛亮也无从分辨,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在单经看来,王羽本意确实想出兵救援,但严峻的形势不容许他这么做。现在的形势很明显,居庸城失守之后,胡人必将大举撤退,到时青州军就可以很从容的会师,稳定幽州局势了,何苦现在冒险呢?

    很多人都和单经抱有同样的想法,所以从第三天开始,请战的人就越来越少了,除了太史慈、魏延之外,只有吕绮玲显得最积极,要不是张辽反复提醒劝说,女孩说不定会使出撒娇的决战,死缠着王羽不放也未可知。

    劝王羽从长计议。不要冒险的人同样越来越少,理由和请战者完全一样。但原由却不尽相同。众人都认为主公已经做出了决定,请战者不想忤逆上命,劝谏者则认为没有继续唠叨的必要了。

    因此,太史慈和魏延的联袂请战,多少有了种死缠烂打的味道,毫不意外的被王羽赶了出来。

    太史慈是个直肠子,魏延虽然很喜欢冒险,但也不算是个有心机城府的。加上两人的嗓门也都不小,这次请战也闹出了不小的动静。等到两人忿忿不平的从城守府中出来,黑暗中,不知传来了多少无声的叹息。

    “看来王鹏举是铁了心不去救公孙瓒了……真是太可惜了。”

    “没办法,人总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再怎么不喜欢权术和阴谋,权柄在手中握得久了。总也是要有所改变的。鲜卑人这次损失的非常大,弹汗山被赵子龙给屠了个遍,居庸城下还折两万多人,若是消息无误,骞曼可能也完蛋了……”

    “只要王羽不打算大举反攻,这一仗就可以很完美的收尾了。无论是名声。还是实惠,他都占得很足,别说救公孙瓒很难,就算不是,他又何必给自己找麻烦。救个桀骜不驯的刺头回来呢?”

    “话虽如此,可这样一来。咱们在幽州就算彻底站不住脚了,虽说以主公的人脉、名声,在塞上也会混得太差,可塞外的苦寒毕竟……唉!”

    “放心吧?用不了多久。王鹏举既然开始权衡利弊,没了那股子锐气,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变得跟其他诸侯一样。封狼居胥?或许开战前他有这样的想法,可此战之后,他自己也该知道这个念头有多天真。等他安定了幽州,回中原争雄,再几年下来,这个想法也就不复存在了……”

    “话不多说,阎虎,你连夜启程吧,教主公提醒蹋顿,提前做好撤兵的准备。公孙瓒八成撑不过明天,居庸城一破,鲜卑人也不会久留,乌桓大军若是动作慢了,恐怕……”

    “二哥放心,小弟这就动身,最迟明天傍晚,一准儿将消息带到。”

    两个黑影叹息,议论,做出结论,最后分道扬镳。

    如果将互相的称呼,以及对背后主使者的称谓换一下,就会发现,黑暗之中,相似的对话至少被重复了十来遍……有的姓阎,有的姓齐,还有两股姓鲜于,甚至还有一股是姓刘的!

    密探们一致认为,幽州之战已经到了最后一刻,所以不惜冒着暴露的危险,向不同的方向送出了情报。

    万幸的是,密探们的运气都很好,尽管随着局势的紧张,蓟县已经开始了戒严,但绝大部分密探依然从不同的渠道,很顺利的离开了城池,只有齐家的那路很倒霉的被逮到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做秘密工作,就是得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只要情报不要泄露就好。被发现的同时,齐家的死士直接咬破了嘴里藏着的毒囊,虽然他的尸体会留下一些线索,但用不到青州军顺藤摸瓜的查出其他线索,密探们就已经全面撤出蓟县了。

    然而,离城或未离城的密探们并不知道,得到密探的尸体后,负责城防的徐晃并未详加探查,而是将尸体一扔,直接就去了城守府,谒见王羽。

    “主公,单经离去,和子义、文长被斥出后,先后发现了五路密探出城,按照您事先的命令,只拿下了其中一股,信使是死士,当场自尽……”

    “嗯,知道了,公明,你做得很好,且去休息吧。”王羽点点头,脸上神情依然古井无波。

    “……喏。”徐晃迟疑着应命一声,却不肯便走,脸上露出了欲言又止的神情。

    将徐晃神情看在眼中,王羽微微一笑,问道:“怎么,公明,你也要请战么?”

    “晃不敢。”徐晃躬身答道:“主公常说,武人应该是一柄战刀,只要心里知道为何而战,剩下的便只有勇往直前了。晃愚鲁,不敢窥测主公心意,只须听命行事即可。不过,此次您迟迟不肯表态……确实让人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因为负责城防,所以徐晃知道的比其他人更多。

    按兵不动的这些天,王羽并非全无动作,除了斥候四处之外,城防外松内紧,对城内的探子、jian细进行过很严密的搜捕。从表面看来,这些举动表明,王羽有意封锁蓟县情报,似乎有采纳魏延的意见,摆个空城计,突袭居庸城下的鲜卑大军的意思。

    鲜卑、乌桓联手的东西夹击之势固然难缠,但内线作战的青州军也拥有发挥内线机动的优势,孰优孰劣,不能断言。

    之所以难以发挥内线优势,主要还是因为蓟县和附近jian细太多。蹋顿用不着和鲜卑主力取得联系,对蓟县青州军的动向便一清二楚了。

    魏延提出的那个计划,最大的破绽就在于情报无法封锁,心理战根本无从谈起,如果斩断了胡人的眼线,那个计划倒是有尝试一下的机会。

    但得到王羽详令的徐晃却不这么想,因为王羽的全城大索,做的很不彻底。虽然靠着隐雾军的帮忙,徐晃揪出了不少jian细,还盯上了几个重要目标,但他很清楚,那并不彻底。

    外人不知道,徐晃却很清楚,魏延的部属接受过谍报方面的训练,但他们的主攻方向是特种作战,而非谍报,根本就称不上是专业的,也就是糊弄一下外行罢了。

    其次,幽州地方势力在蓟县经营了不知多少年,眼线不知有多少,埋得也不知有多深,可谓根深蒂固。就算贾诩和徐庶联袂而至,带着隐雾军谍报系统的所有精锐,也别想在十天半月之内,将这些眼线清理光。

    只消有一个漏网的,很可能就会导致大患,这种计划不是在行险,而是在故意往险境里闯!徐晃不认为王羽会这么大意。

    最后,王羽的命令本身也有问题。

    按照他的指示,徐晃的整肃行动只对付了一些杂鱼,真正挖出来的重要目标,却连例行的盯梢都没安排,只是交待城楼里瞭望手注意一下那几个方向。

    反间?假情报?还是单纯的不想扰民过甚?

    徐晃疑窦满腹,可是,就算他和最富智计的诸葛亮反复商议,对此也是毫无头绪,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已经变得千钧一发了。

    蓟县向北五十里就是昌平县,从昌平西北而向再五十里,就是西关,也就是后世的居庸关,而西关和居庸城之间的距离同样也是五十里。

    一百五十里的路程,步兵最快也要两天,如果考虑到要保持临战状态,走四五天都不奇怪。若王羽用的是瞒天过海的假情报之计,那么,他不但得有信心正面击败十万胡骑,而且还须对公孙瓒也有信心,认为对方至少能再支撑三天。

    但那是不可能的。

    无论是青州军斥候的观察,还是邹丹的求援信,都清晰的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若无意外,明天就是公孙瓒的殒命之时。

    就算现在立刻动身,公孙瓒战死之前,顶多也只有铁骑和隐雾军能赶到战场——入幽州以来,缴获的战利品中,粮草器械很少,战马却不少,再组一支千人骑兵出来,一点压力都没有。

    所以,徐晃百思不得其解,完全不明白,主公到底想要干什么?但他怎么都不会相信,王羽这些看似矛盾的举动,只是因为心中踌躇和犹豫。

    那不是他所知的那位王鹏举,也不是以魄力和勇武,令得众多同僚甘心效死的那位骠骑将军!

    面对徐晃的疑问,王羽沉默片刻,忽地走下座位,抚着徐晃的肩膀,展颜笑道:“知吾者,公明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