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在线阅读 - 第五十节 驭下之术

第五十节 驭下之术

    “不管怎么说,这个郑命寿的通事恐怕真的留不得,且不论他究竟是不是朝鲜‘清西’党派的人,光凭他窃取了王爷写给我哥哥的那封书函,就可见居心叵测;现在那封信里的内容已经传得满朝皆知,可见这信确实落在两黄旗那帮子人手里或者郑亲王那里了,这郑命寿与他们暗用曲款,以后万一再在大清与朝鲜的外务交往方面从中作祟的话,指不定要弄出什么乱子来!”我坐在炕沿上,忧形于色地建议道。

    “这个小人物,固然是个jian猾狡诈之人,但也不至于能闹出多大的乱子来,我现在关心的是,朝鲜国君李倧的态度。前年的时候,先皇派出的一位使臣在朝鲜调查了一段时间,回盛京之后没有几天就突然身亡,后经检验,竟然是中了********,看来这些个朝鲜人,表面上恭顺谦卑,实际上内心却狠毒阴沉啊!”多尔衮说到这里回头看了我一眼,眼神中略带歉意,他差点遗忘了我也是个朝鲜人,“我说的只不过是一部分人,没有别的意思……”

    我故意做了一个诡异的表情,笑了笑:“你说得确实没错,朝鲜人是很喜欢下毒,而且水平高得很哪,你可千万别哪里得罪了我,小心哪天给你的饮食里加点佐料,叫你好好品尝品尝!”

    多尔衮被我逗得不觉失笑:“岂敢岂敢,我可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还想多活几年好好享受享受,可不能那么早就去阴曹地府受审判啊!”

    “你也知道自己‘罪孽深重’,戎马多年,杀人无数,将来要下地狱啊?不知道你现在放下屠刀,吃斋拜神还来不来得及?哈哈哈……”

    两人大笑一阵,方才将这些个荒诞不羁稍稍收敛。多尔衮悠悠地踱了过来,在炕沿上坐下,端起八仙桌上的茶杯揭开盖子浅抿了一口,神情郑重起来,“后来派了几位大臣过去仔细一查,原来你父王果然暗地里与朝中大臣们商议过暗通大明之事,还数次与大明使臣做过各种交易,给大明提供了不少物资粮食,暗助在辽东驻守的明军继续与大清抵敌。结果,先皇下旨,以通敌之罪将当时牵涉在内的一些朝鲜清西派大臣们立正典刑,同时又加派了多位使臣长年在朝鲜的各个政署监视勘查,于是这一两年来总算再没闹出什么事端来。不过尽管如此,我也仍知你们国内那些个君臣们,肯定暗地里仍然不曾死心,倘若一旦有了机会,定然还会做出通明背清之事来.”

    “哦?这么说,你在汉城那边也派有许多探子和细作?”看来我才是真正的杞人忧天,刚刚发觉一点点苗头和冰山的一角就如获至宝,匆匆忙忙地赶来向多尔衮汇报,其实他对眼下朝鲜的局势可谓是了如指掌。

    多尔衮点了点头,“你猜得没错,这些细作得来的消息,写成密报后都会用最快的速度和最稳妥的渠道送上我的书案,所以你前面说的那个郑命寿,他是什么样的人,我还是略知一二的,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他绝不是什么‘清西派’的人,而应该说是一个地道的‘朝jian’。”

    我知道自己在情报和察人方面远不及多尔衮之万一,所以很识相地闭口不言,老老实实地听着多尔衮的讲述,以借鉴和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

    “朝鲜有不少官员在大清任职,盛京又有很多作为人质的公卿子弟,而郑命寿这些个通事,就是专门负责从中联络和奔走的。当然哪个人在盛京是否不太老实,过分亲近大清官员王公;那些人很有可能演变为‘朝jian’之类云云,全凭这些个通事的来回传话,假如这些不利的消息落入了你父王的耳中,他们的卖国之心岂不是昭然若揭?所以他们必须经常给予这些通事们财物贿赂,以封住他们的口。

    至于朝鲜那边嘛,君臣公卿,虽然暗地里仍然构画着寻机亲明,又绝不能让大清有所怀疑,所以要经常给大清派去的使臣贿赂,连带着这些朝鲜通事们,都要大加馈赠,好让他们回盛京以后在皇上王公面前替朝鲜美言几句。所以说,这一个障眼法也顺带着叫与此相关的人员个个中饱私囊,可以说是肥得流油。”

    我终于解开了一切疑惑,“那这么说,这个郑命寿就是个无耻小人了?小人必定贪婪,如果他真的不是‘清西’派的,那么绝对是被那帮子反对你的人给重金收买了?这样一个可恶之人,王爷干吗不直接杀了他?此人在大清与朝鲜之间上蹿下跳,大肆收受贿赂,说不定还有许多敲诈勒索的勾当。弄得相关之臣人人自危,长久下去对于外务之事的影响必然恶劣!”

    多尔衮嘴角浮起了一抹淡然的笑容,悠悠道:“熙贞啊,这官场朝廷上的事儿,你也毕竟少了些经验。敌人是要毫不留情加以铲除的,敌人的敌人是要施之以悉心笼络的,而小人则是要拿来最大限度利用的……至于贪赃收贿之类的,也是要看情形才决定如何处置的,快刀斩乱麻当然很痛快,但却不能对每一桩事都适用,‘水至清则无鱼’,确实不无道理啊!只有借力打力,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驭人之术,也在于此。”

    我默默地听着,末了心里暗叹一声:“如此精辟的权术,的确是从书本上学不来的,受教了!”

    “对于朝鲜,眼下不能用太强硬的手段,换句话说,就是不能欺人太甚,否则定然会惹来更多的麻烦。现在想来,前年的那一巴掌打完了,现在也该补上那颗甜枣了。是时候用点怀柔政策了。”多尔衮稍稍思索了一会儿,做出了这个决定,“明天我会令人拟道旨意,将每年朝鲜进贡来的物资减少两成,然后适当释放一部分人质回国,以示恩典。”

    “呵呵,想不到你会这么好心啊!”我略带嘲讽地笑道:“王爷可谓深谋远虑,不计一时之得失,眼下先给朝鲜点好处尝尝,平息一下他们的反清情绪。等将来需要的时候就更有理由向他们索要粮食了,毕竟朝鲜盛产稻米,可以做大清的后备粮仓,叫他们贡献一些出来应该不成问题吧?用这么点恩惠去换取更大的利益,你不去做个jian商,真是屈才了!”

    多尔衮做出一副委屈的模样,“我再怎么‘jian’,也是为了大清的利益啊!可没有一点中饱私囊的打算,首先我们这里就要带头做个‘廉洁奉公’的表率。这么着吧,从现在起,把朝鲜那边每年分数批送咱们礼物贡品的这条例行公事彻底取消,再也不收受朝鲜的半厘银子和丁点贡礼,你看怎么样?”

    “唉,就这么办吧!不过银子这东西,有多少是干净的?光凭你年俸的那几百两银子,恐怕开销一个月后,咱们就得集体出去打秋风!连大清国库里的银子,一大半都是从大明那边抢掠而来的,又何况你一个亲王?‘清廉’这二字,纯粹是冠冕堂皇,表面文章啊……”

    ……

    在烛光摇曳的书房里,正白旗固山额真,户部领政英鄂尔岱和正黄旗议政大臣,大学士刚林正斜签着身子坐在下首的椅子上,恭恭敬敬地向多尔衮汇报着近来朝鲜方面的局势和动向。

    一直等到第二杯茶水放凉,多尔衮终于停止了询问,然后说了一些总结性的套话,看样子似乎差不多可以结束这次问询了,两人暗暗松了口气。因为在表面上温和客气的多尔衮面前,他们总会莫名其妙地感觉到一股极大大压抑和情绪上的紧张局促,尽管谁也说不出为什么来。

    “二位一向负责朝鲜事务,熟谙干练,刚才听你们的回禀,我也深为满意,所以也不急着让二位就这么两手空空地回府,有些个东西,想让你们看一看。”多尔衮温文和善地说道。

    英鄂尔岱和刚林连忙谦辞着,各自心底里琢磨着:王爷此语似乎另有深意啊!

    多尔衮放下了烟袋锅,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喉咙,然后转身走到书架后面的一只上了锁的紫檀木柜子前。两人偷眼看时,却不知多尔衮从哪里摸出来一把钥匙,插在锁孔里,“咯噔”一声轻响,柜门打开。只见多尔衮站在柜门前向里面打量了片刻,终于伸手取出几样东西,这才关上柜门,再次锁好。

    两人赶快将视线收了回来,多尔衮恍若不见,径直走到他们跟前,“啪啪”两声,各有一本青色封面的折子落在各自旁边的茶几上。英鄂尔岱和刚林不禁一愣,抬头看时,只见多尔衮手里还剩下一本折子,却并没有给他们观看的意思,而是直接拿回了书案上,然后重新落座。

    没有多尔衮的发话,他们谁都不敢擅自揭开折子来看,只是相顾疑惑,忐忑不安。多尔衮饶有兴趣地看着两人的神色变化,过了一会儿,方才微笑着允准道:“你们两个不妨现在就打开来看一看。”

    小心翼翼地将折本取来,一页一页地展开来看下去,不论是英鄂尔岱这个久经沙场的武将,还是刚林这位颇有才识的文臣,均不约而同地变了脸色,等到全部看完,已经是脸色灰白,冷汗直冒。

    看着惶恐不已,如坐针毡的两位大臣,多尔衮故意问道:“怎么,二位阅览过后,有何感想?不妨从实道来。”

    “扑通”“扑通”两声,英俄尔岱和刚林一起跪地,连连叩头:“奴才等罪过不浅,私受贿赂,触犯国法,还请王爷重重惩处!”

    多尔衮脸上没有丝毫的愠怒之色,更多的是成竹在胸,居高临下的戏弄:“两位这些年往来朝鲜,接连奔波,实在是劳苦功高啊!光朝廷的这点俸禄,怎么能慰劳你们辛苦奔走之功呢?所以说,偶尔为自己的荷包着想着想,也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奇怪的。这两本帐目上,记载了你们从崇德二年受命通事朝鲜以来,上至朝鲜国王,下至普通官员给予你们的每一笔‘惠馈’,多则五千两,少则数百两,你们仔细看看,可有哪些疏漏之处?不妨指出来。”

    尽管多尔衮的语气十分和蔼,却愈发令两人几乎喘不过气来,只觉得心头战栗,更加惶恐,于是只得继续叩头请罪:“奴才不敢蓄意推诿,辜负皇恩,实在是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好了好了,你们都起来吧!这砖石地面可不是热炕头,跪久了膝盖受了风寒,以后怎么为大清继续效力,征战沙场呢?”多尔衮轻描淡写地摆了摆手,两人这才敢抬起头来,似乎不敢置信:“王爷,您这是……”

    多尔衮站立起来,缓缓地走到二人身后,拾起上面的两本折子,眼神不经意地在上面掠过一遍,然后到前面俯下身来,将折子一一插入他们的袖子里,接着反剪双手,用微微戏虐的眼神注视着两位大臣。

    “莫非王爷不治奴才等的罪过了?”饶这两人平时是何等的精明能干,此时也只有一头雾水,被耍得团团转的份儿。

    “本王之前不是说过了吗?有东西要送予二位,当然不会食言的。至于你们回府之后是烧还是毁,本王也不会再加过问的,这下总归可以放心了吧?”多尔衮的语气依然温和如故,然而此时的眼睛里却有意味深长的光芒在闪烁,虽然无声无息,却让两位臣子的心头感受到了极大的撼动。

    两人顿时心领神会,磕头磕得更加响亮了,几乎是感激涕零,“多谢王爷不杀之恩!奴才等定以犬马之劳相报,不敢不竭尽全力!”

    “说是收受贿赂,严惩不贷,可毕竟那是依情况而定的,也是依人而定的——比如本王又何尝不曾受过朝鲜的馈赠?只是没想到啊,朝鲜每年进奉本王的银子是五千两,而这个数目和你们比起来,还是差了那么一大截。这要是被什么人给捅了出去,就算是本王再有心,也恐怕难以保护你们周全啊!”

    “是,是,王爷训示得极是!奴才等悔恨不已,实在有负王爷厚遇啊!”

    多尔衮满意地看着两位大臣的诚惶诚恐,话锋一转:“以前的事儿,就算是既往不咎了,不过你们记住了,从今天开始起,你们若是再接受朝鲜的分毫贿赂,可就没这么容易躲过惩处了,本王也是一样,以后再也不会接受朝鲜方面的私人馈赠了。刚林!”

    “奴才听命!”刚林急忙膝行几步,俯首听候多尔衮的指令。

    “你明日按照本王的意思草拟一份谕旨,然后明发,让举朝上下的人都知道,以后谁再敢向朝鲜方面索要贿赂或者施行勒索的话,该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明白了吗?”多尔衮脸色郑重地命令道。

    “喳。”刚林一个喏后,又小声补充道:“奴才明白了。”

    多尔衮缓和了语气,故意询问道:“近来接连有检举揭发之事,上次叶臣参郑亲王曾经对本王有过怨言,不过念在郑亲王一贯忠心社稷的份儿上,他自认交了五千两罚银,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不过呢,本王昨天倒是听闻,郑亲王在城西扩建修缮府第,好像用了不该用的铜狮和铜鹤装饰门第吧?听说里面还是挺敞亮的,比本王这里要强多了,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啊?”

    刚林立即心领神会,马上回答道:“确有此事,奴才正琢磨着如何写折子上达圣听呢,毕竟君臣之礼不可逾,郑亲王身为国家重臣,不可能连这一点都弄不清楚,可见是明知故犯!”

    “嗯,知道了就好。”多尔衮点了点头,接着又将关于谭泰那些个“罪过”同英鄂尔岱简要地提了提,然后道:“阿山是谭泰的岳父,你和阿山的关系也不错,谭泰那些个惹麻烦的事儿,你想套出来些也不难。不过要注意,既不能太轻,也不能过重。”

    英鄂尔岱本来就是多尔衮的心腹爱将,眼下自然是满口应承不提。

    在他们临告辞退去之前,多尔衮重新拾起书案上那本没有拆封的折子,交到了英鄂尔岱的手中,吩咐道:“这本是由你经手交给郑命寿的,至于怎么同他说,你的心里应该有数,想必不用本王再多加交待了吧?”稍微顿了顿,他又接着补充道:“你和公茂[刚林的表字]袖子里的折子单有一份,而给郑命寿的这个,只不过是抄本而已,原本还在我这里,你别忘了知会他一声。”

    “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