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定秦曲在线阅读 - 第235章 血色巨鹿(3)

第235章 血色巨鹿(3)

    魏王魏豹麾下的部队,人数也不算太少。【】复制本地址浏览:7777772e626971692e6d65但是整体而言作为对张嘉师麾下的辽东军为主力的部队而然,被田横以及臧荼联手逼迫,而不得不出击的魏王魏豹,心情可想而知。

    知道缩在乌龟壳里面的人终于出来了,张嘉师一面派人探听出击部队的情况,一面与麾下诸将在等待情报的反馈。对于张嘉师而言,这一战敌人也不可能完全倾巢而出。毕竟巨鹿地区虽然是平原,但是二十多万大军一旦全面铺开,这么做的指挥难度大不大就不说了,光是一旦出现混乱的情况,这二十多万大军想要完全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事情。

    张嘉师倒是不怕田横,臧荼以及魏豹三人做这么一件蠢事,但是他很清楚,在这三个人当中,唯一有可能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人,就只有魏王魏豹一个。

    毕竟无论是田横还是臧荼,都不是魏豹那样的酒囊饭袋。

    消息很快就得到了反馈。得知是魏豹麾下的部队出击之后,张嘉师对陈平以及孙颇两人点了点头。

    陈平以及孙颇知道,这是让他们负责安排作战的人员。

    通过考虑,陈平以及孙颇在经过一轮讲解之后,让间率领阮翁绍,何淮以及夏侯婴三人的部队出战。

    四支部队的兵马主体,是骑兵加步兵,为了让部队能够更有效得到指挥,张嘉师在这一段时间当中,命令已经升任为都尉的夏侯婴以及麾下的三员校尉,统率在巨鹿地区的所有战车部队。

    在魏豹军出现在距离张嘉师所在军营东南面约四公里的地区,间早已经率领部队列出战阵。

    间率领麾下部队的八千官兵,其中步兵以及弓弩手五千人在战阵中间或者是后面,而骑兵部队的三千人则是在前方。

    而前军则是辽东军悍将阮翁绍所部的七千人,骑兵部队只有一千人的阮翁绍,干脆将骑兵部队安排在间的骑兵部队前方,而是让六千人的步兵部队进行防御阵型的布置。

    韩信以及何淮两人的部队,分别是左翼以及右翼右翼。

    何淮麾下的辽西军已经换装了大量辽东兵造出产的装备,其中,因为正式接管了包括辽西郡数个煤矿之后,辽东兵造已经可以算得上能够并不算太过于缺少煤炭资源。在这么一个前提下,辽东兵造虽然还不能够算能够全力赶造各种装备,但是要在几天内生产出相应的步兵制式装备,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

    在这么些天的等待当中,逐步换装的辽西军并不是在干等待,而是很多时候都在跟附近的同袍一起合练。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快了辽西军对手上装备的熟悉程度,就是张嘉师在经过与白起的商讨之后,认为能够轻松做到的事情。

    张嘉师虽然知道,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指望辽西军能够发挥出自己麾下辽东军的作战能力,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但是在何淮的随同下,观察了训练成果后,张嘉师眼下的辽西军算得上也做得很好了。

    所以,张嘉师没有让李苍麾下的刑徒军,替换何淮的主力,而是将自己麾下的亲卫部队以及李苍麾下的刑徒军,作为援军守护营地以及准备随时支援前线。

    魏豹的心情可就没有这么好了,对于魏豹而言,他对面的这些辽东军看上去个个都算是武装到牙齿。先不说他们正面的那将近一千多辆各式战车,光是战车部队之后的步兵部队,就让他无法轻松面对。

    现在的魏军,在很多方面而言,都算得上是各种坑,但是在他哥哥魏咎没有被杀之前,魏豹可是奉命组建魏国在战国七雄时期的威望所在的重步兵部队魏武卒。

    当然,这一支魏武卒,不要说战斗力比不上吴起时期的魏武卒部队,在装备而言,甚至比不上庞涓时期的最后的魏武卒精锐。

    可以说,这一支魏武卒,就连魏豹自己都很清楚,勉强算是形似而神不似。

    在这个前提下,这些魏武卒能够发挥出来的战斗力,自然远远比不上战国初期中期阶段,威震列国的那一支精锐。

    在某个意义上,魏豹麾下的这些魏武卒,不要说还没有取得战果,光是现在这么一个情况,都算得上是辱没了真正的魏武卒的赫赫之名。

    张嘉师麾下的部队,严格来说并没有真正精锐的部队。每一支部队的装备情况基本差不多,训练也是相对而言的大同小异。在这么一个情况下,明显看不出有太大差异的部队,自然也很难说出哪支部队是辽东军麾下的真正精锐。

    这么一个安排,张嘉师也说不上到底是好还是坏。

    说好处么,几乎所有部队的质量都差不多,而且相应的训练当中大家都很熟悉,这么一个情况,对于兵员短缺的辽东军而言,算是很不错的好事情了。因为假如真的需要大规模扩军,无论是新兵部队的统一训练,或者是以老带新,都能够让这些新兵部队,尽可能缩短训练周期,较快融入到张嘉师麾下的其他部队当中。

    说坏处么同样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这么一个安排,在后勤方面的压力也不算太大,但是对于控制成本支出方面却非常困难。尤其是依旧占据相当大比率的重步兵以及骑兵部队而言,在这么一个情况下,让萧何的头发都白了不少。

    而在钱财方面,这种安排固然也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但是依靠前一段时间的商业累积而言,辽东郡的财富还是能够支撑起这么一种做法。

    但是么,无论是在辽东定襄的萧何,张苍以及苏角,亦或是朝鲜地区的李左车,苏腾以及曹参,辽东郡麾下的这些留守文官武将没有一个无不苦着脸。因为现在既然要为前线的大军调度而努力,也要为秋收的准备进行详细的安排。可以说,在张嘉师的前线部队并没有太大的战事相对的,是两地的留守人员各种忙碌。

    事实上对于这么一个情况,现在作为半前线辽西郡以及广阳郡,留守两地的桓硫等人同样也不算太轻松。

    一方面,留守在辽西郡的叔孙仲以及陈恒,需要应对辽西郡北面的东胡;而广阳郡的桓硫以及叔孙季,工作量更多。不仅要安排防务,同时也要为从被张嘉师命名为天津港的港口区为前线运输大量物资,更加要逐渐修筑一条比较简单的长城,应对之后的事情。

    事实上,每天晚上在回到家中之后,几乎直接往床上一趟就能够睡下的人,远不止萧何等人。

    他们固然可以向张嘉师抱怨,但是他们不可能这样做。

    因为他们很清楚,前线的人员压力更加大。尤其是几乎将所有部队的主力都带到巨鹿郡的张嘉师,在事情没有分出个胜负之前,所需要承受的压力,要远比他们更加大。

    所以,他们要做的事情,并不是向张嘉师抱怨太多,而是做好自己的任务。

    分割线

    在这一片交战地区,张嘉师麾下的部队就这样坐视魏军完成阵型布置。

    事实上,包括新加入的何淮都知道,像是他们手中的这些配置,一旦真的不计较损失,用骑兵部队以及战车冲击魏军队伍,对方根本做不到列阵这样的事情。

    他们不发动猛攻,并不是他们讲求什么现在还没有影子的骑士品德,而是陈平以及孙颇认为这一战,不妨用正面的交战,在挫败敌人之余,也打出辽东军的气势。

    用陈平说出来的目标而言,他们并不需要真的跟魏军死磕,只需要让对方胆寒就行。

    这才是辽东军没有直接在魏军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发起袭击的主要原因。

    张嘉师对于这么一个情况,在暗暗跟白起商讨一会之后,认为这么做固然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他们比较难以接受的代价,但是正如陈平以及孙颇思考所得的想法那样,堂堂正正击败魏军一次,好处是无法想象的。

    最起码,不管魏军的素质到底如何渣渣,若是在这一战当中,用直接面对面交锋的方式,在战斗意志上击败对方,不说在之后的巨鹿地区作战,对于日后广阳郡方面的防御情况而言,说不定也很有好处。

    毕竟,张嘉师并没有打算现在就介入到中原地区的乱局,更多只能够采取守势,甚至连长城这玩意都出场的情况下,守住广阳郡才是张嘉师认为需要做到的事情。

    而对于对面的辽东郡这么轻松就放任他们结阵的魏豹,心情可以说相当轻松。

    他甚至对跟随在他身边的麾下文武,很有自信的说出一句对辽东军表示轻蔑的话:“齐人,包括那个自大的田横皆言辽东的秦狗不可轻视,如今一观,不过尔尔。兵书有云,军半渡而击之,对方连这个道理都不懂,那么,这些辽东的秦狗,被世人所夸大了。”

    这些跟随在魏豹身后的魏国文武听到了魏王魏豹所说的这些话之后,绝大部分人都逢迎着魏豹,先后附和着魏豹的话。

    但是,一个年轻的魏国文官却眉头紧蹙的摇了摇头。因为他很清楚,辽东军不是不知道自己应该趁魏军立足不稳之际发动袭击,而是辽东军应该有着自己的打算。

    他很想对魏豹说出些警告。但是他不是笨蛋,在这么一个情况下说些哪怕是正确的谏言,恐怕他都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所以这个年轻的文官在沉默很长一段时间之后,默默地在心中暗自叹息。

    他在魏咎自立之后,就投靠到魏咎麾下,尽管魏咎从兴起到败亡的时间甚短,但是一直备受冷遇的年轻文官,只能够对自己的怀才不遇,暗暗叹息。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他在这么一个时候,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传的人,而且魏咎以及魏豹兄弟重用的,更多是世家豪强之人,他这么一个草莽出身之辈,不被这些人排挤都算是好事了。

    若不是他的先祖是魏国名臣西门豹,恐怕魏咎都不会留下他这个家道早已中落之人。

    他看着自己前面的魏国君臣,随后看向更远处的秦军大营,他先是流露出一丝的迷茫,随后则是眼神坚定的握了握拳,心中暗道:“也许,我能够在对面发挥出自己的才华。”。

    相对于魏国君臣的轻敌,前线指挥部队的间眼很是无奈的骑在自己的坐骑上:“怎么还不来”

    他们在这个地方已经等了很长的时间,要不是今天是阴天,他说不定都会跳脚骂娘,然后挥军直接突击魏军了。

    他不时看到一辆在军阵之后的一些装载着水源,或者是水果的马车上,一些后勤的士兵派发着水袋或者是一些类似于梨子之类的水果,恐怕很多人都会出现缺水的症状。

    他对于陈平以及孙颇的建议,本来也认为未尝不可,但是就连他自己在内,都没有想到居然会出现这么一副情况。

    他能说些什么

    间自己都知道,这样的事情怪不得陈平以及孙颇,他都认为这两个军师是相当靠谱的,可是,像是这么一种战场上发生的意外,可就不是两人军师能够掌握的了。

    这个时候,一个传令兵骑着坐骑来到了身边,恭敬的抱拳说道:“将军,韩都尉派遣职下过来,建议我们应该主动出击了。”

    间听到了这个传令兵的话之后,陷入沉思当中。他知道,就连同沉稳如韩信都不得不派人建议,可想而知,他们很难在这么一个地方忍下去了。

    间正想说些什么,就看到了魏军的军阵缓缓向前移动着。

    “终于舍得动了”间在说出这句话之后,露出了一丝冷笑。

    对于间而言,魏军既然已经行动了,他也不好这么不给对方面子。

    间先是对那个传令兵说道:“你先回去。”

    “喏”这个传令兵在马匹上抱拳示意之后,迅速勒转马头,赶回左翼的韩信军阵。

    间在看着魏军前进的情况一会之后,就大声说道:“传令下去,前军推进”

    在间的命令传达出去之后,大量的步兵划着相对整齐的步伐,向着前方逐渐推进着。

    在与魏军军阵相距五百米的距离,夏侯婴指挥着战车部队,跟随在步兵战阵后方,缓缓行驶到距离当时魏军军阵约莫六七百米的地方停下。

    前方的步兵部队在距离魏军阵型约三百米的地方停下,一个个弓弩手迅速将箭袋的弓弩箭镞插在地上,然后从地上抽出一个弓箭弩,弯弓搭弩。

    前方的重步兵以及轻步兵,分别以一个间隔一个的方式,布置出三四百人一道的队列,将手中的兵器朝着前方或者是用盾牌掩护自己以及身边的轻步兵。

    也许,单纯依靠重步兵来组成战阵,是一个不错的做法,但是在重步兵相应装备产量依旧较少的情况下,张嘉师还是无法在现在就做到这么一点。

    要是说让这些重步兵单独组成战阵,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就连张嘉师都很清楚,在动辄几万人甚至是十几万人的大战中,这么充其量只有几千或者是一万上下的重步兵,所要发挥出来的作用,也不足以轻松改变战场走向。

    为了改变这么一个情况在短时间当中所带来的影响,张嘉师不得不命令辽东兵造暂时放缓盾牌与铠甲的制作速度,抽调出相应人员,对于轻步兵的武器进行大规模生产。

    在九州岛一战当中,张嘉师命令人员生产出来的这种中型柄杆长度的偃月刀,受到了步兵部队的好评。

    尽管攻击距离远远比不上三米以上长度的长矛长戈,但是长矛长戈之类的武器一旦被这些偃月刀手近身,下场基本都会很惨。

    而且,在近距离作战也不比长剑弯刀之类的武器更加的中柄偃月刀,使用双手握持的情况下,虽然也不可能一刀劈断现在的长剑,但是能够让对方的剑手很吃亏也是一个原因。

    在综合了这么一个情况之后,张嘉师在这些天除了给辽西军换装相应的装备,更多是将轻步兵部队手中的各种杂七杂八的玩意换成中柄偃月刀。

    张嘉师对于这个情况,明面上虽然很支持,但是在心中,白起知道张嘉师可是很无奈:

    “早知道这样,我当初还浪费这么多时间干嘛”

    而为了对轻步兵的打击能力进行提升,张嘉师还命令辽东兵造尝试生产一批数量在一万左右的短标枪。

    在阮翁绍阵型当中的前方轻步兵的手中,拿着的并不是一把把中柄偃月刀,而是一杆杆长度在0。6米左右,并不会太过妨碍不是太过于矮小的士兵行动短标枪。

    若是这种标枪确实是相对有效的话,他倒是不介意专门组建一支使用短标枪进行作战的兵种。

    当然,经过实际测试,这种短标枪确实是能在有效的投掷距离当中,有概率直接扔穿现在重步兵的铁盾,但是这个概率,不会太大。

    再者,短标枪的成本相对而言也比较高。毕竟这种短标枪很容易在一次投掷之后就无法在不经过相应修补之后继续使用。最起码张嘉师认为,很多短标枪确实是能够修修补补之后,再次使用,但是一旦真的碰撞上坚硬的东西,这些短标枪也可以说是能够报废了。

    在这么一个情况下,成本远远高于弓箭弩,甚至比一些比较粗糙的床弩弩都不遑多让的情况下,大规模量产这种短标枪,依旧不是一个划算的事情。

    张嘉师可不知道的一件事情是,就是因为成本因素,他后来不得不将很多本来不搭边的事情,硬是扯上了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弩以及标枪这样的东西,短标枪这玩意对于一般步兵而言的作用确实是不错,甚至是堪称能够有效将冲阵骑兵拉下水垫背的必杀技之一,最后,在经过多次改进之后,张嘉师麾下的咸阳兵造生产出一款既然能当床弩弩,也能当标枪的玩意。

    只不过,在标枪的范畴而言,1米左右的长度确实是有点太长了,为了改变这个问题带来的各种小问题,张嘉师不得不再次开发出一种能够让步兵不会受到这种长度的标枪影响太大的斜向背带,用以让步兵背着这种标枪。

    当然此乃后话

    分割线

    “放”

    伴随着第一波的弓箭弩被发射到魏军的前进阵型当中,辽东军与魏军在巨鹿地区的战斗,正式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