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军队编制及对应军官名称
以下皆考自《后汉书》志·百官一:其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曲下有屯,屯长一人,比二百石。其不置校尉部,但军司马一人。又有军假司马、假候,皆为副贰。其别营领属为别部司马,其兵多少各随时宜。门有门侯。其余将军,置以征伐,无员职,亦有部曲、司马、军候以领兵。其职吏部集各一人,总知营事。兵曹掾史主兵事器械。禀假掾史主禀假禁司。又置外刺、刺jian,主罪法。 中下级军官及统领士兵数量: 五人为一伍,一伍5人,设伍长; 十人为一什,一什10人,设什长; 五什为一队,一队50人,设队率(都伯); 二队为一屯,一屯100人,设屯将;(屯长/百夫长) 五屯为一曲,一曲500人,设曲长;(军侯)(副手为假侯) 很明显,到这里都是二五制。但后面的就有所不同。分为两种类型。 中上级军官及统领士兵数量: (其一:正常二五制,我称为小部制度) 二曲为一部,一部1000人,设军司马;(千夫长)(副手为军假司马) 五部为一营,一营5000人,设将军。 (其二:五五制或五二制,我称之为大部制度) 五曲为一部,一部2500人,设校尉;(或设军司马) 五部为一营,一营12500人,设将军 或二部为一营,一营和上面一样是5000人,设将军。 作者考证,两汉中央军应为大部制度,地方郡国边军为小部制度。 但东汉末期,因镇压黄巾军需要,以及诸侯割据,兵制崩坏,所以经常混用。 比如三国常见的“别部司马”一职,刘备夏侯渊曹仁吕蒙都当过,这属于临时性官职,地位等同于军司马,有事则设,无事则罢,所统领兵马数量多少各随时宜。还有大量出现的“中郎将”军职,地位约位于将军和校尉军司马之间。 因此本书为了看起来前后连贯通顺,采用的是如下军队编制:
五人为一伍,一伍5人,设伍长; 十人为一什,一什10人,设什长; 五什为一队,一队50人,设队率(都伯); 二队为一屯,一屯100人,设屯将;(屯长/百夫长) 五屯为一曲,一曲500人,设曲长;(军侯)(副手为假侯) 二曲为一小部,一部1000人,设军司马;(千夫长)(副手为军假司马) 或者五曲为一大部,一部2500人,设校尉;(副手军司马)(别部司马无视编制) 五小部/两大部为一营,一营5000人,设中郎将; 二营为一军,一军10000人,设将军。 从低到高,将军有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将军的详细等级和名号则参考另一篇作品相关——《东汉文武官制》。 实际上在两汉时期,军队里面编制固定的最高长官就是校尉。所有将军名号都是有事才设置,事了则罢,和别部司马、中郎将都属于临时性官职,并不常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