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霸明在线阅读 - 第九十章 碰撞(9)

第九十章 碰撞(9)

    熊通听了,心中百般思量,不知应该如何是好。堂中众人见熊通下不定决心,也是暗暗着急。有几个人实在是忍不住,轻声叫道:“大人……”熊通回头一看,见众人都殷切的额望着自己,知道他们都想投降了,暗叹一口气,心道:“罢了罢了,我就拉下这张老脸投降吧,好歹也能留一条命在。”刚准备开口答应,那个刚才被熊通骂的副将跳出来道:“将军,你身为朝廷命官,宁武关命运事关大局,你怎能投降?”

    这个副将原本被骂的不敢说话,可是现在见到熊通犹豫不决,马上就要投降,一时间热血上涌,也不再顾得得罪熊通了。于是跳出来劝阻,只盼自己能够以大义说服熊通,拼死抗敌,慨然说道:“将军,破寇军现在虽然切断了咱们的退路,但只要咱们坚守待援,等到李建泰、姜壤率兵来到,里应外合,破敌不难。还望将军杀高其冬以振军心,以后将军能够青史留名,天下人谁敢不说将军一个‘好’字。将军请三思。”

    高其冬冷笑一声,说:“好一个‘青史留名’,不过恐怕是‘遗臭万年’吧!”那副将勃然大怒,涨红着脸骂道:“你个jian贼,这话是什么意思?”高其冬“哼”一声说:“当年秦朝暴政,民心尽失,章邯之辈自不量力,逆天而行,结果身死名裂,天下人可有人说他们忠诚而死?哪个不是说他们助纣为孽,罪有应得?”那副将道:“那你怎么不说齐国灭亡,田横率五百壮士誓死不降,万古留名?”

    高其冬道:“田横,齐之壮士耳!抵抗暴秦乃为民请命,万古留名那是应该的。但今日大明朝严刑悋赏,赋税日重,官逼民反,民不聊生。内不能安邦定国,外不能抵抗胡虏,泱泱中国竟然赤地千里,任由胡虏驰骋长城内外,劫掠财物人口。这样的王朝,难道不应该推翻吗?”那副将怒道:“你这是强词夺理……”高其冬不理他,径直向熊通道:“熊将军,大明朝已经是朽木枯骨,难道将军真要为它殉葬吗?你我同僚多年,在下心中实在不忍。”

    熊通本来就准备投降的,只是担心属下不从,才犹豫不定的。现在看到大堂上那么多人,除了那个一向“不识时务”的副将外,其余都愿意投降,心中早已经下了决心,见高其冬如是说,连忙道:“在下过去愚鲁,竟然对抗天兵,实在是大逆不道。破寇军既然不予追究,愿意容纳,在下粗鄙,哪里还不愿意?高将军,我已经让人在花厅准备了酒菜,还望赏光,共饮一杯?”高其冬笑道:“这就不必了。我家大将军还等着消息,以后你我同僚,机会有的是。”

    熊通连声称是,回头对那个副将道:“难道到了现在,你还是不愿意投降吗?”副将退后一步,靠到大堂柱子上,冷然道:“我大明朝自从太祖起兵以来,已经历经三百年。末将无德无能,不能守住宁武关,战死沙场,以至于愧对列祖列宗。可是要我投降,屈身事贼,那是万万不能的。”说着“沧浪”一声拔出腰刀。众人以为他要伤熊通或者高其冬,连忙拔出腰刀,严阵以待。没想到那副将轻轻一笑,转过刀柄,径直朝自己腹中捅去。等到众人明白过来,前去夺刀,已经迟了,只见他小肚子刀口血流如注,救不活了。

    这下众人吃惊不已,心中满不是个滋味。高其冬虽然身处敌方,但也不由得肃然起敬。自古以来,这样的忠贞之士总是让人扼腕叹息,不过历史正是靠这样的人撑起来的,没有这样的人,历史将黯然失色。高其冬叹口气道:“熊将军,你这个属下性格如此刚烈,实在是英雄难得,将军还应该厚葬他才是。”熊通连连称是。

    第二天,破寇军便开进了宁武关。杨靖封熊通为果毅将军兼宁武关总兵,修整两天后,便率军向朔州进军。到了朔州后,王忠已经从雁门关赶来,团团将朔州包围了。朔州守将原来还想着和宁武关构成犄角之势,坚守待援,结果宁武关投降,朔州被破寇军南北夹击,成了孤城一座,只好投降了事。

    这时的朔州俨然成了兵营,破寇军加上投降的官军和俘虏一共将近六万人聚集于此,随时准备北上攻打大同。大同城现在城门一天仅仅开三个时辰,一日三惊,稍微有个风吹草动,就慌忙闭紧城们准备迎敌,弄得官兵们从上到下苦不堪言。李建泰和姜壤两人现在别提多后悔了,如果不是当时一己私念,没有及时支援熊通,现在也不至于落到如此地步。当得到破寇军开始进攻雁门关的消息后,二人就觉得不妙,连忙集结兵马,准备救援。却没有想到李孔昭如此没种,竟然毫无抵抗就投降了破寇军,使得破寇军经过雁门关,插到了宁武关和朔州的背后,生生逼降了朔州和宁武关。

    李建泰和姜壤想到这里就不由的破口大骂李孔昭,由于担心破寇军继续北上,二人连忙写奏章向北京的崇祯皇帝求援,并且加固城防,希望能够抵得住破寇军的攻势。

    朔州城中,杨靖确实想着能够乘胜追击,一举攻破大同,但由于投降和俘虏的官军过多,占领的地方也有些多,破寇军一时消化不了,所以杨靖只好将兵驻扎在朔州,一边将投降或俘虏的官军和破寇军混编,加紧训练,一边派遣将领守御宁武、雁门关、代州、阳明堡、阳方口等新占的战略要地,忙的不可开交。看着官军刚刚送来的情报,杨靖兴奋难已,大同官军不过两万,宣化也不过上万人,只要破寇军能够再集结些兵马,拿下宣大一带,似乎并不困难。

    正想着,一个亲兵进来道:“大人,熊通、李孔昭等人求见。”杨靖道:“快让他们进来。”不一会儿,五六个身穿戎装的人便跨步走了进来,基本上都是新投降的官军将领。施礼完毕,杨靖笑着问道:“诸位今日见我,可有什么难处?”几个人互相看了几眼,熊通首先说道:“我等商量好久,均觉得自己等人过往罪孽深重,想告老归乡,聊度余生。”杨靖吃惊不已,说:“你们这是做什么?难道破寇军中有人为难你们?若果真有,我当会秉公处理,你们不必担心。”

    李孔昭慌忙拱手道:“破寇军待人至诚,律法严明,末将等人在这里住的甚好,没有人为难我们。”杨靖道:“那你们为什么还要离开?”熊通道:“实在不敢隐瞒大人,末将等人征战半生,有些灰心意冷,想要回家过些平稳日子。”杨靖也不知道他们说的是真是假,但这几人如果非要坚持离开,杨靖也不好阻拦他们。毕竟战场上刀枪无眼,生死难定,打仗打的多了,想过平稳日子也正常的很,沉思半晌道:“既然你们执意要去,我也不再劝你们了。你们若什么时候想回来,尽管找我。”几个人大喜,连忙道谢。

    杨靖等他们离开,对旁边的邓九说道:“你去查查这些人到底怎么了。怎么都想着告老还乡,这可真是奇怪了。”邓九答应一声就向外走,刚出门,正好碰上刚从太原赶来的傅山。连忙告罪一声,匆匆而去。杨靖见到傅山,笑道:“傅先生,太原情况还好吧?”傅山道:“大人请放心,一切都好。对贪官污吏审判已经结束,按照罪行轻重判罚,算是了解了这桩大案。”说着递上一封信道:“这是孙传庭的信。”杨靖眉头一跳,不知这孙传庭干吗要和自己写信?打开一看,不由失笑,原来是孙传庭责问自己为什么不受协议,妄自攻打官军。杨靖看完,将信递给傅山。

    傅山走马观花看了一遍,已经明白了孙传庭的意思,问道:“大人可想好了如何回复这封信?”杨靖撇嘴一笑道:“你去写封信,就说是官军先不守协议,擅自收留王金贵、刘满仓二人。为了惩罚叛徒,维护破寇军尊严,我军只好进攻官军。只要官军能够交出王金贵、刘满仓二人,我破寇军立马撤兵。傅先生,你看这样写可好?”傅山笑道:“正该如此。这次是官军不守协议在先,怪不得咱们。”

    杨靖点头道:“嗯,就这么办了。对了,傅先生,咱们是不是应该乘胜追击,攻下大同?”傅山笑道:“依老夫之见,乘胜追击是应该的,不过攻打大同就不必了。”杨靖奇道:“难道傅先生另有想法?”傅山道:“宣大乃是京师屏障,攻打大同,会令崇祯小儿睡不着觉的。现在孙传庭正与李自成对战,咱们若攻打大同,孙传庭为了确保京师安危,定会放弃李自成,北上攻打咱们。所以,依老夫之见,我们与其北上大同,不如西向攻打神池、偏关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