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军事小说 - 燃烧的海洋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转向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转向

    牧浩洋除了承认现实之外,能做的就是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难题。

    五月底,在牧浩洋主动提议下,黄瀚林答应对军事体制做出调整,成立由三军一兵参谋长组成的参谋长会议,由戚凯威担任参谋长会议主席,周渝生出任海军参谋长母祁铁与庞跃龙分别担任空军与陆战队参谋长,牧浩洋以海军元帅身份出任战争部长,而参谋长会议直接向战争部负责。

    如此一来,总参谋部实际上不存在了。

    严格说来,是总参谋部转变为战争部,战争部长的主要工作,不再是指挥作战,而是策划与组织作战行动。

    这个调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在此之后,牧浩洋不再直接负责作战事务,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提出作战计划的参谋长进行军事组织。

    说得形象一点,牧浩洋主要负责支持各军兵种作战,并且协调解决军兵种矛盾。

    战后,有很多人认为,牧浩洋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甚至有人认为,这次组织结构调整起到了负面效果,比如降低了中队的协同作战能力。但是客观的讲,这次调整在很大的程度上,促成了军队内部的团结统一,更有效的调动了军队的积极性,也妥善合理的解决了军队内部的矛盾。

    别忘了,在牧浩洋提出进行组织结构调整的时候,他与戚凯威的矛盾已经公开化。

    虽然在阶层上,牧浩洋是总参谋长,比戚凯威高了一级,因此有权力主导与决定所有战场上的作战行动,但是牧浩洋很有自知之明,即在地面战场上,他取代不了戚凯威,而且戚凯威也无法在海洋战场上取代他。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如果他与戚凯威的矛盾得不到妥善解决,迟早会酿成大祸。

    事实上,军队高层的矛盾已经产生了负面影响。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如果牧浩洋与戚凯威能够齐心协力,中队在二零五三年就能扭转战局。办法很简单:在大陆战场上采取防御态势,仅保持较高的军事压力,不断消耗俄罗斯的有生力量,从而迫使美国出兵俄罗斯。以俄军的作战能力,中国陆军只需要在大陆战场上投入六个集团军就能达到这个目的。也就是说,到二零五三年底,中国陆军将有大约八个集团军可以调用,算上陆战队的可用兵力,肯定能凑齐五十万地面部队,也就有能力攻打澳大利亚。

    有理由相信,牧浩洋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说白了,他与戚凯威,必须有一个人做出让步,才能解决矛盾,而牧浩洋选择了自己做出让步。

    问题是,牧浩洋必须放弃他所坚持的战略主张,即以太平洋为主战场。

    当然,这也说不上放弃,只是做出了妥协,即在大陆战场取胜之前,太平洋战场只是次要战场。

    事实上,战后很多人就对此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在这些人看来,如果牧浩洋不是以妥协的方式与陆军和解,而是撤换戚凯威,恐怕结果会更好一些,毕竟陆军中并不缺乏顶替戚凯威的将才,比如魏成龙就有足够的能力取代戚凯威,可是在海军中,真正能够顶替牧浩洋的将领,要到两年之后才会出现。问题是,在二零五三年中期,牧浩洋肯定不可能让戚凯威下课,因为他没有这个权力,黄瀚林也不会让他这么做。结果就是,牧浩洋只能主动让步,结束毫无意义的陆海之争。

    当然,客观的讲,戚凯威也没有错。

    要说什么的话,只能说戚凯威有不同的战略主张,而且坚信他的战略主张更优秀,并且极力坚持而已。

    事实证明,戚凯威的战略主张确实也没有错。

    从战略上讲,把重点放在大陆战场上,至少符合中国的基本国家战略,即中国在本质上是一个大陆型国家。从现实中来看,在大陆战场上取得胜利,能够带来非常直接的效果,即策动欧洲参战。

    这一点,在六月初就显现了出来。

    当时,戚凯威对大陆战场上的兵力部署做了调整,把攻占了马加丹的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一六五集团军抽调出来,派往西伯利亚战场,替换下了第三十八集团军与第十五空降集团军,随后由把第十六空降集团军派往哈萨克斯坦,充当第四十二集团军的预备队,摆出了在中亚开打的架势。

    这一系列的调动,只是在为年底的战略进攻做准备。

    只是,在此之前,就已产生影响。

    六月十日,随着意大利国会以微弱多数通过了组建联合政府的法案,法德意三国成立联合政府已成铁板钉钉的事情。

    当然,这只是一个没有太大实权的联合政府。

    从法理角度上讲,法德意三国还得进行全民公投,才能决定是否以联邦的形式建立一个崭新的欧洲国家。

    只是,到了二零五三年中期,法德意三国的民意已经倾向于成立欧国。

    原因很简单,如火如荼的世界大战,已经让所有欧洲人感觉到了威胁,更让欧洲人认清了现实。

    在未来的世界中,松散的欧盟组织根本不可能捍卫欧洲的利益。

    当然,最根本的影响,还是在对战争结果的预测上。

    要知道,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很多欧洲人都看好美国,法国甚至出现了sao乱,示威民众要求法国政府放弃亲华政策。可是到了二零五三年六月,随着中国在各个战场上反败为胜,欧洲民众对战争结局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根据六月初的民调,有百分之五十四的法国人百分之六十二的德国人百分之六十八的意大利人不看好美国,而认为中国将取得最后胜利的民众,已经占到了百分之三十七,比半年前提高了十二个百分点,相信美国能取胜的民众则降低到了百分之十四,比半年前降低了三十七个百分点。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欧洲人必须面对一个全新的战后世界。

    事实上,这完全可以理解。

    如果美国取胜,那么世界格局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而且欧洲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国,肯定能分到一杯羹,哪怕不会太多,也足以确保欧洲在战后的世界格局中,仍然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极。

    对于欧洲人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别忘了,欧洲与美国同祖同源,就算不能取代美国,也足以保证绝大部分欧洲人能够维持战前的生活水准。

    如果美国战败,那么欧洲的立场将直接决定欧洲在战后的国际地位。

    要知道,中国是改变世界秩序的推动者,当中国成功达到了目的,获得好处的绝对是那些支持与协助中国的国家,保持中立的欧洲绝对不可能成为战争的获益者,也就不可能保住原有的国际地位。

    事实上,这已经有征兆了。

    早在二零五三年初,即策划伊朗参战的时候,中国国家元首就公开表示,中国将在战后确保所有东方同盟集团成员国的利益。虽然黄瀚林没有提到用什么方式来兑现承诺,但是白痴都能想到,利益总量并没增加,变化的只是利益分配手段。也就是说,中国必然会跟同盟国分享战争红利。

    欧洲不是中国的同盟国,显然不可能分到好处。

    这样一来,也就不难理解欧洲人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显著的转变了。

    如果中国能够取胜,那么欧洲的唯一选择就是尽快参战,而且是以中国的盟国参战,确保在战后能够获得一席之地。

    当然,分散的欧洲,将很难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不会得到中国重视。

    要知道,在某种意义上,四分五裂的欧洲对中国提供的帮助甚至比不上印度,也就不可能得到中国垂青。

    如此一来,就得在参战之前实现统一。

    只有统一的强大的欧洲,才有能力在战争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才有能力在战后维护所有欧洲人的利益。

    事实上,不管是亲美还是亲华,欧洲都得尽快实现统一。

    原因很简单,不管是以美国盟国的身份参战还是以中国盟国的身份参战,只有统一的欧洲才能发挥作用。

    在这个大背景下,欧洲内部出现了一股推动统一的力量,而且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在年初的民意调查中,法德意三国中,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民众认为,欧洲必须尽快实现统一。

    显然,这个比例超过了亲华派。

    六月十一日,法德意三国首脑在罗马召开峰会,共同宣布,将在七月底之前就成立欧洲联邦进行全民共投。

    随即,法德意三国首脑发出号召,希望得到欧盟其他国家支持,建立一个覆盖整个欧盟的欧洲联邦。

    只是,响应号召的欧盟成员国并不多。

    到六月底,只有荷兰奥地利与匈牙利做出正面回应,宣称将在年底就是否加入欧洲联邦进行全民公投。

    事实上,当时中国与美国对此也不是很热心。

    原因很简单,中国与美国当局得考虑一个问题:统一起来的欧洲是朋友,还是敌人

    在不能确保欧洲成为朋友的前提下,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都不希望欧洲成为一个强大的联邦国家。

    问题是,在欧洲统一已是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如何使欧洲变成盟友才是关键。

    到这一步,大陆战场的重要性就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

    客观的讲,中国在太平洋上取得的任何胜利,都只与美国有关,与欧洲没有多大关系。

    不管欧洲是否成为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其核心利益都在欧洲以及相邻的北大西洋与北非地区,与太平洋没有多少瓜葛,而且统一之后的欧洲也不会染指太平洋,在太平洋地区没有利益诉求。

    也就是说,中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取得的胜利,对欧洲的影响微乎其微。

    真正能够影响欧洲的,除了中东战场,也就只有大陆战场了。

    相对而言,因为中东战场涉及到阿拉伯世界,而且处于胶着状态,所以大陆战场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更加明显。

    事实上,这也涉及到欧盟与俄罗斯的恩怨。

    在过去数十年内,欧洲与俄罗斯的关系算不上亲密也算不上疏远,而是在密切的经济联系之上,进行着全方位的斗争。

    核心矛盾就是:谁才是欧洲大陆的主宰。

    毫无疑问,在二零四零年之前,欧盟是欧洲大陆的主宰力量,只是欧盟并没有利用好这段非常有利的时期来压制俄罗斯,反而在某些方面,不得不向俄罗斯做出让步。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段时期,俄罗斯是欧盟的主要能源供应国,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与石油占到了欧盟市场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之后的几年内,这个比例甚至达到了百分之六十。

    二零四零年之后,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发生了倒转。

    主要原因就是,美国为了抗衡中国,开始扶持俄罗斯,使俄罗斯在接下来的十多年之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美国的初衷不是打破欧俄之间的战略平衡,但是却起到了类似的作用。

    事实上,这也是欧盟在外交政策上转为亲华的主要原因。

    要知道,在第五次中东战争后,因为中国支持阿拉伯国家,使欧盟丧失了中东地区的利益基础,从而导致中欧关系急剧倒退。在二零四零年之前,欧洲几个主要国家的执政党都发生了更迭。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美国在二零四零年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这些人认为,美国当时应该拉拢欧盟,而不是扶持俄罗斯。在这些人看来,在联合欧盟之后,美国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取胜的可能性将非常大。不管怎么说,欧盟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与美国联合之后的经济规模是中国的一点五倍。在人力资源上,美国与欧盟之和也是中国的一点三倍,因此欧盟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俄罗斯。

    只是,在二零四零年,美国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原因很简单,如果美国不拉拢俄罗斯,中国就会拉拢俄罗斯,从而形成以中国与俄罗斯为核心的大陆同盟。

    对美国来说,这绝对是一场噩梦。

    要知道,如果中俄结盟,中国就能腾出一只手来,把重点全部放在大洋战场上,在接下来的十二年内肆无忌惮的扩充海军,而中国陆军也有足够的能力在中东迅速取胜。更加重要的是,倒向美国之后,欧盟完成统一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因为来自美国的战略援助能使欧洲国家高枕无忧,而美国却不得不为此在战争初期背负起一个沉重的负担,即在欧洲战场上与俄罗斯作战。就算没有美国的援助,而且中国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俄罗斯,俄军将变得更加不堪一击,美国也不可能在大战初期迅速击败俄罗斯。如此一来,面临两线作战的将不是中国,而是美国。事实上,就算中俄同盟关系不够牢固,即俄罗斯不肯参战,美国也得在大洋战场上独自面对中国。

    总而言之,在二零四零年的时候,美国在战略上的选择只有一个:拉拢与扶持俄罗斯。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在二零四零年之前,即美国当局在是否与俄罗斯结盟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的时候,美国外交事务委员会就提交了一份非常全面的评估报告,对与俄罗斯结盟进行了深度分析。

    在这份报告中,美国的精英们就提出了一种潜在的可能,即欧盟会因此出现转变,在战略上更加倾向于中国。只是,美国的精英们没有给出肯定的结论,即欧盟会在战争期间与中国结盟,而是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结论:只要美国能够掌握战略主动权,欧盟就能在战争期间保持中立,并且实现统一的可能性非常低,很有可能维持现状,对战后的世界格局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客观的讲,这个结论没有错。

    问题是,这些掌握着美国未来的精英忽视了一个问题:美国要是丢掉了战略主动权,欧盟还会保持中立吗

    在这份报告中,根本没有提到这个问题。

    直到战争爆发前不久,美国国务卿康拉德才在递交给白宫的一份报告中提到,只要美国丧失战略主动权,起到主导作用的法国与德国必然会加速实现政治统一,并且以此带动欧洲的政治一体化进程,建立一个联邦制的欧洲国家,而且这个国家成为美国盟友的概率不会超过百分之十。

    问题是,这个时候再来调整战略政策,已经来不及了。

    要知道,法国与德国已经对美国充满敌意,至少这两个国家的上层人士已经意识到,美国正在把西方文明推入深渊,如果欧洲不能避免即将到来的世界格局大变化,就只能想办法自救。

    事实上,当时康拉德也只提到,为了阻止欧盟倒向中国,唯一的办法就是阻止欧盟实现政治统一,而所能采取的办法,就是利用亲美欧洲国家,在欧盟内部制造不和谐因素,削弱法国与德国的凝聚力。

    战争爆发后,美国确实是这么做的。

    在二零五三年初,美国就加强了对英国的影响力,还在西班牙葡萄牙波兰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等国进行深入外交活动,给法国德国意大利制造看不见的障碍,而这也是法德意跳出欧盟大集团,率先成立三国联合政府,并且积极推动本国全民公投,以此建立欧洲联邦的主要原因。

    显然,美国的这些举动,不可能带来实质性的效果。

    根据战后解密的资料,在二零五三年初,法德意三国领导人就达成了共识,即在没有英国西班牙与葡萄牙参与的情况下,也要成立欧洲联邦,尽可能多的拉拢其他欧盟成员,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通过武力实现统一。

    也就是说,法德意已经对美国的蛮横干预感到非常反感了。

    当然,在二零五三年的时候,欧洲的未来并没确定下来,至少在中美两国看来,还无法肯定统一后的欧洲是盟友还是敌人。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欧洲有着较为强大的亲美力量。

    事实上,在文化价值观宗教信仰生活习俗语言地区利益等很多方面,欧盟都与美国有着共同利益。只要美国能够妥善处理对欧关系,欧盟成为美国盟友的可能性肯定比成为中国盟友的高得多。

    也正是如此,中国并不指望能够与欧盟结盟。

    当时,中国对欧盟的最大指望,就是保持中立。

    显然,让欧盟保持中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欧盟保持分裂状态,使欧盟无法在战争时期内实现统一。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在法德意推动建立欧洲联邦的时候不太热心了。

    问题是,欧洲走向统一是谁也不可阻挡的,而且战争本身就是推动欧洲实现统一的主要力量。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越多,欧洲实现统一的可能性就越大。

    也就是说,中国要想取得胜利,就不可能阻止欧洲实现统一。

    有了这个认识之后,再来处理战略上的问题,也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黄瀚林从一开始就支持戚凯威的战略主张,即把大陆战场放在首要位置上,甚至得因此暂时降低在海洋战场上的投入,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通过在大陆战场上取得的胜利,迫使走向统一的欧洲成为中国的盟友,而不是成为美国的帮凶,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取胜的难度。

    说得简单一些,只要中国能在大陆战场上迅速取胜,那么欧盟要么成为中国的盟友,要么继续保持中立,根本不可能成为美国的帮凶。原因很简单,统一后的欧洲联邦肯定得首先解决内部矛盾,巩固统一的基础。这将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而外来的军事压力,足以使欧洲统一的基础崩溃。为了欧洲的利益,欧洲联邦没有任何理由在统一之后,立即与最强大的国家交战。

    当然,黄瀚林并不指望能够使欧洲联邦变成盟友。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不管是现在的欧盟还是今后的欧洲联邦,至少得保持中立,绝对不能以美国盟友的身份参战。

    从这个角度讲,牧浩洋在二零五三年中期做出让步,可以说是非常明智的举动。

    要知道,他的让步,实际上就是调整了战略方针,暂时放弃在大洋战场上与美国一决雌雄,首先集中兵力在大陆战场上击败俄罗斯,把战线推进到欧洲大陆去,然后让欧洲国家在炮口下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