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一、半是英雄半为枭(一)
“赤rì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便已经是大明崇祯十五年夏,对于百姓来说,这不是个好年景,去年中原一带接天蔽rì的蝗灾,甚至扩展到了苏浙一带,致使吴江这样的鱼米之乡,米价都贵至四两一石。 这个时候,若不是来自南海伯的平价米粮,不知多少人要饿死! 但是南海伯终究实力有限,沿海沿江之地,象是南直隶、苏浙和,山`东一带,他可以运来数十万石甚至上百万石粮食平抑米价,熬成粥给嗷嗷叫的饥民,可是再往北,饱受流寇与自然灾害之苦的中原大地,则是雪上加霜。 所以对李自成来说,这是难得的好年景。 此时李自成,早就不是被追赶得四处乱跑的那个流寇了,如今天下人一到闯王,谁都不会想到高迎祥,想到的只是李自成。 两围开封、一攻洛阳,不仅如此,他在中原百姓心目中,也从当初的流寇,变成了如今的“义师”。 原因无它,开仓放粮罢了。 看着正在温声细语向着百姓询问的牛金星,看着亲手将米袋子放在百姓肩上的李岩,李自成得意地捋须笑了起来。 他的独眼里,闪动着野心勃勃的光芒。 他的一只眼睛,便是去年在开封城被总兵陈永福所shè伤。这曾让他暴虐了一阵子,但在牛金星与李岩的劝说之下,他终究还是忍耐下来。 又看了李岩一眼,李自岩情不自禁咧嘴笑了笑。他想到初见李岩时对方说的话,当时李自成正处于低cháo之时,心中苦闷惶恐。而李岩的一番话。让他振作起来。 这几年事情的发展,也如同李岩所料想的一样。 “如今天下板荡,群雄并起。天子已经如同汉献帝一般,帝令不出紫禁城。地方大员各怀鬼胎,党同伐异。党中又有党。自孙晋等人以‘法门广大’,自诩清流的东林与阉党、厂卫同流合污,朝廷中乱象丛生。建虏屡犯边关,割据辽东以资,劫掠京畿、山`东以收获,是故建虏越战越强,而大明越战越弱。义军诸部,横行中原湖广与南直隶,扰乱四方。百姓望风而起,遥相呼应,动摇大明根基。南海伯俞国振。远居粤南。虎视眈眈,以窥天下之隙——此诚英雄开万世基业之时也。闯王声动八荒。纵横宇内,然而一战败则入山林,再战败则遁汉中,何也,只因不收民心,百姓未附也!” “故闯王计,当先据关陇,自古以来,关西多将,出雄兵,据有关西,进足以窥视天下,退足以割据王。天时有变,则直接出函关挥师京师,天时平稳,则缓缓图取汉中,谋占巴蜀。秦国一统六国之略,今犹可用也!” “yù据关陇,必收民心,yù收民心,必赈民饥。俞国振乡间小儿,犹能称雄南海,何也,唯其赈济饥民,故此流民归心,区区百万之民,便养数万虎贲之士!” 当初李岩的话语,又在李自成耳中响起,自两人在汉中群山中相遇,李岩献上这“陇上策”之后,彼此之间关系便极亲近。李自成信用李岩,不顾老弟兄的反对,直接将李岩拔将军,而李岩也不负李自成所托,编造“十八子、主神器”等谶语,传播于关陇中原一带。 其直接结果,就是来投靠李自成的人越来越多,他攻打州县时遇到的阻碍也越来越少。虽然张献忠这两年在南方杀来杀去,看起来已经成了各路义军中实力最强声势最大者,但实际上李自成知道,自己与张献忠已经渐渐有了区别。 “主公,百姓归心,正是扩军之机。裹挟来的百姓,一百个不如十个自己的兄弟,十个自己的兄弟不如一个训练的jīng兵。当初俞国振能以几百几千人屡屡破阵,靠的便是……” 李自成正想着的时候,李岩又走了过来,向他进言道。但李岩的话只说了一半,便被人打断了:“李岩兄弟,你动辄就俞国振,据我所知,当初你便去过俞国振的新襄,你口里也总是说新襄治理得好,何你当初不留在新襄,投了俞国振,他岂不更是你口中的明主?” 能当着李自成的面说出这番尖刻话的,只有刘宗敏这个铁匠。 他原是李自成手下头号大将,可是随着李岩到来,这个头号大将的身份就有些动摇,他对李岩的嫉妒,几乎是不加掩饰,而李岩气度倒是宏阔,不与他争执。 “我是去过新襄,唯有去过此处,方知天下之大,四海之广,方学会以商养战之术。”李岩微笑道:“若非如此,咱们兄弟就只有再如以往一般去抢掠,哪来的银钱充作军饷薪俸,又哪能用这米面粮食来收揽民心?” 李岩在新襄呆的时间不长,这样短的时间里,他最大的体会就是新襄有钱。通过贸易,新襄赚取了巨额的利润,用这利润维持了jīng锐的部队。他找到李自成之后,再三游说,李自成便尝试着开通了通往漠北和漠西的商路。原李自成手下就不少马贼出身的,这两条道路他们并不陌生,而他们抢掠来的丝绸和原派不上用场只能砸掉的瓷器,竟然在漠北和漠西都卖出了好价钱,换来牛羊毛皮,再经过那些胆大包天的蜀商转手,便变成了银两绢帛。 这其中的利润,让强盗也不得感叹,原来赚钱就是这么容易的事情。 “至于我不投靠俞国振,我也不瞒各位兄长,我最初去是打着投靠的主意,大明快完了,天下需要明主,初时我以俞国振便是这个明主。但到了新襄后,便听说他被朝廷封南海伯,得了大明的爵位,我便知道,他这个明主也就那样了。” “哦,何如此?”就是李自成,也对这个好奇。 “得了大明爵位,他再起事,便是乱臣贼子,我李岩虽是不才,岂能从一个乱臣贼子?更何况他分明有自立的实力,却接受朝廷封号,实在是愚不可及,自此行事,处处受制于人。否则的话,以他崇祯十二年时的兵力,当时便可以师入京,定鼎中原,哪里会象现在这般,还要到倭国、吕宋去开疆拓土!” 众人听得大畅快,纷纷都赞李岩说得好,就是刘宗敏,也一个劲的点头。闯王部下,与俞国振的仇怨结得可不轻,因此虽然这些年都没有再交手,但他们对俞国振仍然没有任何好感。 李自成神情却有些异样,他拉着李岩的手,笑道:“诸位兄弟,我还要与李岩兄弟商量一下,诸位兄弟先散了吧!” 打发走诸将,李自成盯着李岩:“李岩兄弟,咱们派去的人……应该到了吧?”
“已经是两个多月,应该到了,听闻如今从金陵到新襄,只有不要半个月的路程。” “你说,俞国振对咱们的使者,会如何相待?” “闯王放心,俞国振这人,第一恨的是建虏,第二恨的是流寇,如今咱们行事,已经是义军风范,他必不会难。我又是托癸泉子道长出面关照,他在俞国振面前很有些体面,想来当得礼遇。” “过儿我侄子,我一直无子,颇有立过儿嗣之念,这次若不是你说事关重大,我也不会遣他去。”李自成叹了口气:“但愿如你所言。” “正是主上视小将军如子,故此属下才建议遣他去,小将军要承接主上基业,不去新襄见识一番,今后如何与俞国振争雄?”李岩低声道:“便是主上今后有了嫡子,也需要小将军扶植!” “是,你考虑的长远。”李自成口中这样说,独目中却仍然闪过忧sè。 他担忧得不是没有道理,因他的侄子,也算是身经百战的大将,如今却在俞国振的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从年纪上说,李过的年纪比起俞国振要大上一些,但当俞国振的目光盯住他时,他觉得自己仿佛是被严厉长辈盯着的小孩儿一般。 “李过,一只虎?”俞国振盯着李过问道。 “在下匪号正是一只虎。”李过恭声道。 “你这一路来,定然很是辛苦。” 俞国振笑了起来,那种如山凌顶般的压力,少了一大半,李过悄悄松了口气,抬起眼看了俞国振一眼。 双方相距只有不足两丈,之间只隔着一张书桌,若是他此刻飞身上前,挺刃而刺,那么,李岩口中所说叔父争夺天下最大的障碍就将成过往…… 这个念头才浮起,李过便觉得自己象是被一只猛虎盯住了一般,身体几乎不能动弹了。 然后他注意到齐牛,虽然齐牛身体高大雄壮,但只要俞国振在,别人第一眼注意的肯定是俞国振,他反而显得不起眼了。 “还好,还好,蒙南海伯关怀,不甚感激。”李过只觉额头冷汗涔涔,他低声道:“从关西到金陵这一段最难,到了金陵反倒好了,上了南海伯的船,路上再无人敢盘查。南海伯威仪,在下总算见到了!” “你是李牟,李岩之弟?”俞国振又转向随同李过一起来的那个青年。 那青年人蜂腰猿背,行动矫健,一看就是一员悍将。他对着俞国振,同样没有丝毫气焰,而是恭敬地道:“小人正是李牟,家兄不只一次过,南海伯乃当今第一等的英雄,要小人见了南海伯,替他问安。” “唔……闯王遣你们来我这里,是想要什么?”俞国振一笑置之,直入主题。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