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寻情记在线阅读 - 唐朝宗教政策

唐朝宗教政策

    唐朝初年,在思想领域已经形成儒、佛、道三家形成鼎立的格局,儒学虽被奉为正统,作为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基本标准,但却始终未能达到独尊的地位;佛学尽管在这一时期非常兴旺发达,然而却时常受到来自儒、道两方面的攻击和诘难;道教侥幸与李唐皇室攀上亲缘关系,受到李唐统治者的格外恩宠,但其势力却远不如儒、释两家发达。由于三家各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宗旨与理论体系,都试图为自己争夺更多的思想文化阵地,所以在理论与利益上经常引起摩擦,这种摩擦在唐初三帝时期表现的较为突出与激烈。佛教来自外域,使其与儒、道之间又多了一层中外文化的冲突。另外,宗教势力与封建政权之间在政治与经济利益上也时常发生矛盾。因此,三家之间的对立与斗争时常发生。尽管如此,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统治的需要,采取了儒、释、道三家并存的文化政策,使其三家都尽力与皇权保持一致。同时,三家之间在理论上也不无相同之处,所以,三者之间的相互汲取、融摄成为时代思潮的主流。

    对于唐初统治者对待儒学的政策,我们将另文加以探讨,在此仅就当政者对待佛、道二教的宗教政策加以分析与叙述,以就教于学界先生与同仁。

    一高祖李渊的宗教政策

    佛、道二教历经隋朝统治者的尊崇与扶持,至唐朝都又有了一定的发展。李唐建国之初,佛、道二教为了争得统治者的袒护而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辩论。道士出身的太史令傅奕,分别于武德四年(621年)和武德七年(624年)两次上表抨击佛教,措辞激烈,闻之刺耳。他认为佛教来自异域,上古之时中国无有,只是“汉明夜寝,金人托梦,傅毅对诏,辨白胡神。后汉中原,未之有信,魏晋夷虏,信者一分。笮融託佛斋而起逆,逃窜江东;吕光假征胡而叛君,峙立西土;降斯已后,妖胡滋盛。大半杂华,搢绅门里,翻受秃丁邪戒,儒士学中,倒说妖胡*。曲类蛙歌,听之丧本,臭同鲍肆,过者失香。兼复广置伽蓝,壮丽非一,劳役工匠,独坐泥胡。撞华夏之鸿钟,集蕃僧之伪众,动淳民之耳目,索营私之货贿。女工罗绮,翦作yin祀之旛;巧匠金银,散雕舍利之塚;粳梁面米,横设僧尼之会;香油蜡烛,枉照胡神之堂。剥削民财,割截国貯,朝廷贵臣,曾不一悟,良可痛哉!”他建议唐高祖“布李老无为之风,而民自化;执孔子爱敬之礼,而天下孝慈。且佛之经教,妄说罪福,军民逃役,剃发隐中,不事二亲,专行十恶,岁月不除,jian伪逾甚。------请胡佛邪教,退还天竺,凡是沙门,放归桑梓;令逃课之党,普乐输租;避役之曹,恒忻效力。勿度小秃,长揖国家。”[1]卷133P1345—1346在这一奏书中傅奕还提出了“益国利民事十一条”。[2]傅奕的反佛举动赢得道士们的积极响应,道士李仲卿著《十异九迷论》,刘进喜著《显正论》,极力抨击佛教,并托傅奕将其所著之论转奏高祖李渊。与此同时,以护法者自居的僧人法琳当读到傅奕的《请废佛法表》时,怒火中烧,“披览未徧,五内分崩,寻读始周,六情破裂。”傅奕“陈此恶言,擗踊痛心,投骸无地!然僧尼有罪,甘受极刑。恨奕轻辱圣人,言词切害,深恐邪见之者,因此行非。”“傅奕下愚之甚,丑凡僧秃丁之呵,恶之极也,罪莫大焉!自尊卢赫胥已来,天地开闢之后,未有如奕之狂悖也!不任断骨痛心之至。”[1]卷903P9421—9423为此法琳作《破邪论》、《对傅奕废佛僧事》、《辩证论》、《广析疑论》等文章,以对道教徒的攻击进行反击。为配合法琳的反道举动,僧人明槩著《决对傅奕废佛僧事》,对道教徒进行抨击。在这场佛、道二教的争辩中,唐高祖李渊也参与其中,他曾诏问僧人慧乘曰:“道士潘诞奏,悉达太子不能得佛,六年求道,方得成佛,是则道能生佛,佛由道成,道是佛之父师,佛乃道之子弟?故佛经云:‘求于无上正真之道。’又云:‘体解大道,发无上意。’外国语云:‘阿耨菩提,’晋音翻之‘无上大道’。若以此验,道大佛小,于事可知?”[3]卷1P10372—10373慧乘答曰:“聃乃周末始兴,佛是周初前出,计其相去二十许王,论其所经三百余载,岂有昭王世佛而退求敬王时道乎?句虚验实,足可知也。”[4]卷24《释慧乘传》他又诏问僧人“佛教何利益”,“弃父母之鬚发,去君臣之章服,利在何间之中,益在何情之外?损益二宜,请动妙释。”[3]卷1P10372—10373对此诏问,法林答曰:“四趣茫茫,飘沦欲海,三界蠢蠢,颠坠邪山,诸子迷以*,凡夫溺而不出,大圣为之兴世,至人所以降灵,遂开解脱之门,示以安稳之路。于是天竺王种,辞恩爱而出家,东夏贵游,厌荣华而如道,誓出二种生死,志求一妙涅槃,宏善以报四恩,立德以资三有,此其利益也。毁形以成其志,------变俗以会其道,故去君臣华服。虽形阙奉亲,而内怀其孝;礼乖事主,而心戢其恩;泽被怨亲,以成大顺。福霑幽显,岂拘小违;上智之人,依佛语故为益;下凡之类,亏圣教故为损。”[1]卷903P9427从唐高祖李渊对一些高僧大德的诏问中,就已经使我们不难看出他对佛、道二教的思想情感倾向。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唐高祖终于在武德八年(625)借“幸国学”释奠之际,“堂置三坐,拟叙三宗”,“时五都才学,三教通人,星布义筵,云罗綺席,天子下诏曰:‘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宜从客礼。令老先、次孔、末后释宗。’当尔之时,相顾无色。”[4]卷24《释慧乘传》,又参见《唐文拾遗》卷1P10373和《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由此奠定了唐初三家共存,道先佛后的宗教政策。为使这一政策得以真正的落实,唐高祖又于武德九年(626)五月,再次下诏《沙汰佛道》。这一诏令虽在名义上是佛、道二教同在“沙汰”之列,但从诏令的具体内容上使人不难看出他是“沙汰”佛僧,扶持道教。诏令对于佛教的作用首先给予承认,认为释迦阐教,“宏宣胜业,修殖善根,开导愚迷,津梁品庶。”但接着诏令历陈佛教之弊:“乃有猥贱之侣,规自尊高;浮惰之人,苟避徭役,妄为剃度,託号出家;嗜欲无厌,营求不息,出入闾里,周旋阛阓,驱策畜产,聚集货物;耕织为生,估贩成业,事同编户,迹等齐人;进违戒律之文,退无礼典之训,至乃亲行劫掠,躬自穿窬;造作妖讹,交通豪猾,每罹宪网,自陷重刑,黩乱真如,倾毁妙法。------近代已来,多立寺舍,不求闲旷之境,唯趋喧杂之方,缮筑崎岖,寺宇舛错,招来隐匿,诱纳jian邪。”“有亏崇敬之义。”从其所列佛教之弊来看,唐高祖显然深受傅奕的影响。但对于道教唐高祖却只是说:“驱驰世务,尤乖宗旨。朕膺期驭宇,兴隆教法,志思利益,情在护持。”一句“驱驰世务,尤乖宗旨”便敷衍而过,两相对照其情感倾向昭然若揭。进行“沙汰”的目的,是以“欲使玉石区分,薰莸有辨,长存妙道,永固福田。”对于如何进行“沙汰”,高祖也提出了其具体的标准:“有精勤练行守戒律者,并令就大寺观居住,官给衣食,勿令乏短。其不能精进戒行有阙者,不堪供养,并令罢退,各还桑梓。”且对全国寺观的数量也作出了规定:“京城留寺三所,观二所。其余天下诸州,各留一所,余悉罢之。”[5]卷1P16这一规定单从表面上来看似乎佛寺比道观多出一所,似有对佛教有所袒护的嫌疑,其实不然。那是因为佛教自隋朝之时起,其势力就已经相当强大,全国的佛寺与僧徒数量远远多于道观与道士数量,让佛寺的数量仅仅多出一所,实际上是对佛教的抑制,是对道教的袒护与扶持。

    唐高祖之所以袒护道教,实行道先佛后的政策,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两个方面:一,借助道祖老子以抬高李姓皇族的门第族望。出身于陇右军事贵族集团的李氏家族,虽在隋末农民战争中凭借着军事实力夺得了天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但其门第族望却并不高;而自西汉末年以来形成的世族豪强,借助曹魏时期的“九品官人法”,至西晋便形成了一种士族阀阅制度,其崇尚门第郡望的思想意识充斥着世人的头脑,且对后世影响至深。虽历经斗转星移,世态变迁,一座座皇宫倒塌,一顶顶皇冠落地,致使一些阀阅门第渐趋衰微,但尚有一些阀阅门第却经久不衰。这种社会历史现象似乎为中国所独有。久盛者自不待言,而衰微者却仍以自身门第郡望自矜,蔑视庶族寒门,此种意识初唐犹存。正如唐人所说:“山东士人尚阀阅,后虽衰,子孙犹负世望,嫁娶必多取赀,故人谓之卖婚。”[6]卷95P3841对此高祖李渊大为感叹:“关东人崔、卢为婚,犹自矜伐。”[7]卷36“氏族”条甚至唐太宗李世民也大惑不解:“我与山东崔、卢、李、郑,旧既无嫌,为其世代衰微,全无冠盖,犹自云士大夫,婚姻之间,则多邀钱币,才识凡下,而偃仰自高,贩鬻松槚,依托富贵。我不解人间何为重之!”[5]卷65P2443话虽如是说,而言者自身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也就不难理解李唐皇族为何要与道祖李老攀亲了。

    道教尊崇老子李耳为自己的始祖,与唐朝皇族同姓,所以又被皇室认定为是自己的始祖。由此以来,道教中的道士也就自然而然的与李唐皇室产生了一种族亲关系。在唐代的国家机构中设有“宗正寺”,以“掌九族六亲之属籍,以别昭穆之序,并领崇玄署。”崇玄署“掌京都诸观之名数、道士之帐籍,与其斋醮之事。”[5]卷44P1880—1881显然李唐朝廷是把道士当作族亲来看待。道教既与李唐皇室同祖,而在政治上受其袒护自在情理之中;李唐皇室既有老子为祖宗,门第名望既久且高。这是道教在李唐王朝中得以尊崇的一条重要原因。

    道教在唐朝地位提高的第二个原因是道教徒的兴唐之功。大业十三年(617),李渊起兵晋阳反隋,其女平阳公主在关中起兵接应,屯兵于宜寿宫,此时终南山楼观道士歧晖,“知真主将出,尽以观中资粮给其军,及帝至蒲津关,晖喜曰:此真君来也,必平定四方矣,乃改名为‘平定’以应之,仍发道士八十余人向关应接。”[8]卷8早在大业七年(611)时,歧晖就曾对其弟子们说:“当有老君子孙治世,此后吾教大兴”。[8]卷8歧晖是否在大业七年就已预见李氏将兴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楼观相传是老子讲道的故址,是当时供奉老子的主要道观之一,他希望有一个有利于道教发展的皇朝出现而编造老君子孙治世的政治谶言是大有可能的。当李渊称帝以后,歧晖又对其说:“陛下圣德感天,秦王谋无不胜,此乃上天所命,圣祖垂祐,何寇不可诛也。”[9]卷14所谓的“圣祖”就是老子,歧晖已把老子看作是李渊的始祖。除此之外,隋朝末年著名道士王远知,在李渊起兵之前亦称奉老君旨意,前往密传符命,称李渊当受天命。[5]卷192《王远知传》即位后李渊曾诏“玉清观道士王远知授朝散大夫,赐金缕冠,紫丝霞帔,以远知尝奉老君旨,预告受命之符也。”[8]卷8这些符命谶语实际上是李渊集团与道士合谋炮制的,以为其皇权神授制造舆论。在当时的确起到很大的作用。这又是唐高祖袒护道教的另一条重要原因。

    高祖时期虽然实行道先佛后的宗教政策,但并不是要禁止佛教,而仍然给佛教一个合法地位。这是宗教本身的性质和对统治者的作用所决定的。正如前引高祖《沙汰佛道诏》中所说的那样:“释迦阐教,清静为先,远离尘垢,断除贪欲;所以宏宣胜业,修殖善根,开导愚迷,津梁品庶。”高祖并声称要“兴隆教法,志思利益,情在护持。”

    二唐太宗“道先佛后”的宗教政策

    唐太宗李世民仍然实行唐高祖道先佛后的宗教政策。对此佛教徒一直极为不满,不停地与道教徒进行激烈的辩论。当年唐高祖在国学大堂宣诏道先佛后时,秦王李世民“躬临位席,直视(释慧)乘面,目未曾迴,频降中使十数,教云:但述佛宗光敷帝德,一无所虑,既最末陈唱谛彻前通。”释慧乘听从了秦王的劝说,在其辩论中首赞帝德“巍巍堂堂,若星中之月”;“次述释宗,后以二难双征两教。------黄巾李仲卿结舌无报,博士祭酒等,束体轅门。”当李渊问及“道大佛小”的问题时,释慧乘从时序上作了回答。并对“道”与“德”作了解说。并于贞观元年(627)释慧乘“奉为圣上于胜光寺起舍利塔,像设庄严,备诸神变,并建方等道场。”[4]卷24《释慧乘传》联想武德四年(621)法琳上《破邪论》时,首先将奏折呈给秦王李世民,种种迹象表明,唐太宗对佛教似有一定的情感倾向,至少可以说他与释慧乘、法琳私交甚好。但在其即位以后,情感不得不让位于政治。

    贞观七年(633),太子中舍人辛諝站在道教的立场,以庄生《齐物论》思想向佛教徒提出四个问题进行诘难,慧净著《析疑论》作答,此后法琳在《析疑论》的基础上著《广析疑论》为之答辩。辛谞所提的四个问题是:“一音演说,各随类解,蠕动众生,皆有佛性。然则佛陀之与先觉,语从俗异;智慧之与般若,义本元同;习知觉若非胜因,念佛慧岂登妙果。”提出了“同”与“异”、“众生”与“佛陀”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彼此名言,遂可分别;一音各解,乃玩空谈。”谈的仍然是“同”与“异”、“一”与“多”的问题;对此慧净回答的也非常明白。他列举了“逍遥一也,鹏鷃不可齐乎万里;荣枯同也,椿菌不可齐乎八千。而况爝火之侔日月,浸溉之方时雨,宁有分同明润,而遂均其曜泽哉!至若山豪一其大小,彭殇均其寿夭”。第三个问题是:“诸行无常,触类缘起,复心有待,资气涉求,然则我净受于薰修,慧定成于缮剋。”提出了“常”与“无常”、“故”与“新”、“因”与“果”。第四个问题是:“续凫截鹤,庸讵真如,虫化蜂飞,何居弱丧?”[1]卷904P9434对辛谞提出的四个问题,法琳概括为“大约两问”。即“佛性平等”与“群生各解”和“彼此之两难”与“元同之一门”,[1]卷903P9426—9427是很有道理的。

    在此辛谞提出了佛教理论思辩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有较深的思想性和思辩性。所以,这种在思辩理论上的辩难并没有使僧人那么恼火,反而受到佛教高僧的赞扬。慧净称赞其:“博究精微,旨瞻文华,惊心眩目,辩超炙輠,理跨联环,幽难勃以纵横,掞藻纷其骆驿,非夫哲王,谁其溢心,瞻彼上人,固难与对。”[1]卷904P9434法琳称赞其“词旨宏瞻,理致幽绝”。[1]卷903P9426—9427由此使我们不难看出如下几个问题:一,到了贞观年间,佛、道二教之间的辩难已经不同于武德年间的那种“华夷之辩”与谩骂式的争辩,而是深入到对于宗教教义的理论探讨;二,从辛谞所提出的几个理论问题以及佛教大师对其所提问题的赞赏,在某种程度上或者说从一个侧面说明佛、道二教在教义上的某些相通性;三,从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佛教这一外来文化在与中国固有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又已达到一个新的层面,其意义是重大的。

    道教虽然受到李唐朝廷的袒护,但在教徒与道观数量及教义诸方面都比佛教大有逊色。面对这一现实,太宗不得不在贞观十一年(637)驾往洛州时再次颁布《令道士在僧前诏》,重申:“朕之本系,出于柱史,今鼎祚克昌,既凭上德之庆;天下大定,亦赖无为之功。宜有改张,阐此元(玄)化。自今以后,斋供行立,至于称谓,其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庶敦本之俗,畅于九有;尊祖之风,贻诸万叶。”[1]卷6P73,又见道宣《续高僧传》卷24《释智实传》。《唐大诏令集》卷113《政事?道释?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三者文字略有出入。值得注意的是太宗在诏书中明确承认皇祖李姓出自老子,李唐国祚昌盛,天下大定,靠的是老子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和“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治国思想;他还把道教居先与“敦本”、“尊祖”联系起来。使李唐皇室与道祖老子及道教的关系更加亲密与明确。诏令一出,“京邑僧徒各陈极谏。”释智实与大德法常等十人随驾至京,上表直谏。智实针对唐太宗诏令中的“国家本系出自柱下,尊祖之风形于前典,颁吾天下无德而称”,在其《论道士处僧尼前表》中首先声明:“奉以周施,岂敢拒诏”;其次将老子与道教加以区分,认为“寻老君垂范,治国治家,所佩服章,亦无改异。不立观宇,不领门徒,处柱下以全真,隐龙德以养性,智者见之谓之智,愚者见之谓之愚。”第三,指出“今之道士,不尊其法,所著衣服,并是黄巾之余,本非老君之裔。行三张(张角、张梁、张宝)之秽术,弃五千之妙门,反同张禹漫行章句。从汉魏已来,常以鬼道化于浮俗,妄托老君之后,实是左道之苗。若位在僧(尼)之上(者),诚恐真伪同流,有损国化。”并附“录道经及汉魏诸史佛先道后之事”一并上奏。唐太宗见奏,遣中书侍郎岑文本宣敕:“明诏久行,不伏者与杖!”诸僧“饮气吞声”,智实却“不伏此理,万刃之下,甘心受罪。遂杖之。放还。”不久遂感气疾而死。[4]卷24《释知实传》由此可见,当教权与世俗王权发生矛盾时,无论是皇帝个人的思想情感与好恶,还是宗教教义的深邃与势力的强大,都必须要无条件地服从世俗王权政治的需要,否则将要以武力相威胁。

    贞观十三年(639)冬,道士秦世英密奏法琳“谤讪皇宗,罪当誷上。帝勃然下敕,沙汰僧尼。见有众侣,乃依遗教。仍访琳身,据法推勘。琳扼腕奋发,不待追征,独诣公庭。轻生徇理,乃执以缧绁。”[4]卷24《释法琳传》为此太宗下《诘沙门法琳诏》,指责法琳说:“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尊祖重亲,实有先古。何为追逐其短?首鼠两端,广引形似之言,备陈不逊之喻,诽毁我祖祢,谤讟言我先人,如此要君,罪有不恕。”[1]卷6P77在狱中法琳认罪,并承认“前言实非,谤毁家国”。但太宗仍不放过,“敕云:所著《辩证论?信毁交报》篇曰:‘有念观音者,临刃不伤。’且敕七日,令尔自念,试及刑决,能无伤不!”期限已到,唐太宗下敕书问其“有何所念,念有灵不?”法琳挥笔而书,对唐太宗大加赞美,说他就是佛经中所说的普度众生的观音菩萨,“琳于七日已来,不念观音,惟念陛下。”治书侍御史韦悰问:“有诏令念观音,何因不念?乃云惟念陛下。”法琳又说:今陛下“即是观音。”由此法琳被免去死罪,流放益州,行至百牢关菩提寺,因疾而死。[4]卷24《释法琳传》佛教徒经此打击,终太宗之世未感再行攻击道教,致使道先佛后的政策得以顺利实行。

    唐太宗扶道抑佛的政策,除去李唐皇室自认老子为其始祖以抬高自身门第郡望和儒、释、道之间争斗的原因之外,尚与当时社会中宗教发展的具体情况有关。佛教在隋朝统治者的崇信、扶持与提倡下得以迅速发展,致使“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天下僧尼数盈十万”,[4]《广弘明集》卷17《国立舍利塔诏》当时傅奕所上《请废佛法表》中,除去“秃丁邪戒”,“妖胡*,曲类蛙歌”一类对佛教的不恭之词以外,其他所言佛教的泛滥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却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实现实。所以当时对于佛教如不加以一定的限制,势必影响社会的稳定与李唐王朝的统治。但唐太宗对于佛教的抑制并不是说不允许其存在,而还是给予其存在的合法地位,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允许其发展。尤其是随着唐朝政治的逐步稳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以及对外交往的扩大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使其在********方面更加具备了吸收消化异域思想文化的能力与条件。同时,来自天竺的佛教文化在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文化长期的碰撞、磨合、交往与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吸收、相互融摄与交融。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唐初正处在磨合、交往与交流的过程中,这也是唐太宗给予其合法地位的又一条原因。

    唐太宗不仅给予佛教以合法地位,而且对于佛教还给予了相当关注。正如我们前面所言,唐太宗对于佛教是有其情感倾向的。不仅如此,他还兴佛寺,度僧尼,烧香拜佛,施舍财物。贞观元年(627)将唐高祖李渊旧宅后为通义宫改为尼寺。[7]卷48《议释教》下“寺”条贞观二年(628)五月十九日敕:“章敬寺是先朝创造,从今已后,每至先朝忌日,常令设斋行香,仍永为恒式。”贞观三年(629)十二月一日诏:“可于建义以来,交兵之处,为义士凶徒,陨身戎阵者,各建寺剎。”先后于汾州立宏济寺;于吕州立普济寺;于晋州立慈云寺;于邙山立昭觉寺;于氾水立等慈寺;于洺州立昭福寺等等。以上所列寺院并于贞观四年(630)五月建造毕。贞观五年(631)太子李承乾将颁政坊立为并光寺;贞观六年(632)将高祖旧宅观善坊立为天宫寺;贞观七年(633)将宁仁坊立为众香寺;贞观八年(634)为太穆皇后追福,将修德坊立为宏福寺;贞观中将延康坊立为西明寺;贞观二十二年(648)李治为文德皇后将晋昌坊立为慈恩寺等等。[7]卷48《议释教》下“寺”条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亲至宏福寺为其母太穆皇后追福,“敬以绢二百匹奉慈悲大道。”[1]卷10P129并在其《宏福寺施斋愿文》中自称:“菩萨戒弟子”,并说“惟以丹诚,归依三宝。谨于宏福道场,奉施斋供,并施净财,以充檀捨,用斯功德。”[1]卷10P124追福施斋以后,唐太宗又对宏福寺众僧解释自己实行道先佛后政策的原因说:“师等宜悉朕怀。彼道士者,止是师习先宗,故列在前。今李家据国,李老在前;若释家治化,则释门居上。”[4]《集古今佛道论》卷丙

    至于唐太宗李世民资助玄奘法师翻译佛经,更是“在中国文化史和佛教史上最大的一件大事”,“唐太宗为他设立译场,集中国内学僧与文人名士数千人,参加佛经的翻译工作。”[10]P82—83高僧玄奘前往天竺求经,所经百余国,历时十七载,历尽磨难,于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二十四日回到长安,二月六日在洛阳受到太宗召见,太宗与之谈论,对其赞叹不已,宠爱有加,几次劝其还俗出任宰相,都被玄奘婉言谢绝。于是下诏将其从天竺所取梵本佛经六百五十七部,设译场于宏福寺进行翻译,并让房玄龄、许敬宗“广召硕学沙门五十余人,相助整比。”[5]卷191P5108—5109佛经译出之后,太宗亲自为其撰写《大唐三藏圣教序》,并称玄奘为“法门领袖”。[1]卷10P119—120在唐太宗给玄奘的诏书敕文中,字里行间充满着一种深厚的思想情感。

    在唐太宗统治后期,尤其是在身患疾病时,他似乎更加崇信佛教,屡下剃度僧尼诏书。如在《度僧于天下诏》中说:“比因丧乱,僧徒减少,华台宝塔,窥户无人”,“其天下诸州有寺之处,宜令度人为僧尼,总数以三千为限;其州有大小,地有华夷,当处所度多少,委有司量定。”[1]卷5P66在对待佛教的政策方面,唐太宗与高祖时期相比也有变化。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宗因其疾病好转,则认为“岂非福善所感,而致此休征耶!”于是下诏:“京城及天下诸州寺,宜各度五人;宏福寺宜度五十人。”[1]卷8P104甚至唐太宗夜梦虞世南清晨醒来亦下诏:“即其家斋五百僧,造佛像一躯。”在他有病期间,王玄策不知从何处带回一位自言二百岁的天竺僧人那罗迩娑婆,言其会造“延年之药”,太宗令其造之,并发使天下,采集奇药异石,“延年之药”炼成以后,太宗服之,不仅未能延年,反于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死于痢疾。

    总的来说,唐太宗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位宗教徒,无论是他对于道教的护持,还是对于佛教的情感倾斜,其根本的中心轴还是其李唐王朝的巩固与安定。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他在《贬萧瑀手诏》中所说的那一番话:“至于佛教,非意所尊。虽有国之常经,固弊俗之虚术,何则?求其道者,未验福于将来;修其教者,翻受辜于既往。至若梁武穷心于释氏,简文锐意于沙门,倾帑藏以给僧祇,殚人力以供塔庙。及乎三淮沸浪,五岭腾烟,假余息于熊蹯,引残魂于雀鷇,子孙覆亡而不暇,社稷俄倾而为墟,报施之征,何其缪也!”[1]卷8P97这就是一代圣者贤君的宗教政策!

    三高宗李治的宗教政策

    高宗统治时期,在********方面仍然继承了唐太宗道先佛后的宗教政策,只是在其前期与后期稍有一些差别。在前期,高宗对佛教关注的多一些,而后期则更为强调道教的地位。

    对于高宗在宗教政策上的这一变化,学人各有不同看法,是在情理之中的。但对于有的学者以先入为主而不顾一般地历史事实,而认为更为具体的原因就是高宗皇帝“为了利用道教徒阻止武则天篡位”有关,且举出诸多方面的例证来加以分析说明:一是乾封元年(666)二月,高宗东封泰山之后,南到曲阜,西行至亳县,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改亳县为仙源县;二是上元元年(674)十二月诏命“王公百僚皆习《老子》,每岁明经一准《孝经》、《论语》例试于有司”;三是尊礼道士,追封王知远,拜访王知远的弟子潘师正;四是《改元弘道大赦诏》的内容与宣诏地点,由原来的“则天门”举行宣诏大典,临时改在“贞观殿”等等。言之凿凿,颇有一番道理。但对此我们则不敢苟同。限于篇幅和我们论题的范围,在此不再展开争辩。[11]

    高宗前期对佛教关注较多,与其为太子时就与佛教徒有较多的交往有关。高宗为太子时,与高僧慧净等人就多有接触,参与他们论经驳难,且与慧净常有书信往来。当普光寺建成之后,太子李治就请慧净任普光寺主持;为此慧净给太子写信,说自己身体不好,“至于提顿纲维,由来未悟;整齐僧众,素所不闲”。太子李治又给慧净回信说:“法师昔在俗缘,门称通德,飞缨东序,鸣玉上庠。故得垂裕后昆,传芳犹子。尝以诗称三百,不离苦空,曲礼三千,未免生灭。故发宏誓愿,迴向菩提。落彼两髦,披兹三服。至如大乘小乘之偈,广说略说之文,十诵僧祗,八部般若,天亲无著之论,法门句义之谈,皆剖判胸怀,激扬清浊。至于光临讲座,开置法筵,精义入神,随类俱解。写悬河之辩,动连环之辞。”[4]卷3《慧净传》可见太子李治对于佛教教义有一定的理解,并非是一般的盲从。经过多次的书信往来,慧净答应了太子的请求。于是太子李治又告谕普光寺的僧众说:“皇帝以神设教,利益群生,故普建仁祠,绍隆正觉。”“名器之间,岂容虚立,然僧徒结集,须有纲纪。询诸大众,罕值其人,积日搜扬,颇有签议,咸云纪国寺上座慧净,自性清净,本来有之。”慧净法师不仅对于佛教的“龙宫宝藏,象力尊经,皆挺自生知,无师独悟;岂止四谛一乘之说,七处八会之谈,要其指归,得其真趣”。而且对于“涤除玄览,老氏之至言,洁静精微,宣尼之妙义,莫不穷理尽性,寻根讨源。”[1]卷11P135由此可见,慧净是一位出入儒、释、道的佛教大师。从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可知其交往非浅。

    高宗在为太子时,还与唐朝另一著名大师玄奘过往甚密。玄奘法师去西域取经回国后,受到唐太宗的隆重礼遇,并与是年二月六日,奉敕于弘福寺翻译《圣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贞观二十二年(648)六月,太宗曾为之作《大唐三藏圣教序》,当时的太子李治见此序文后,又为之作《述圣记》。对此,僧人释彦悰曾说:“自二圣序文出后,王公百辟,法俗黎庶,手舞足蹈,欢咏德音,内外揄扬,未浃辰而周六合,慈云再荫,慧日重明。”后来弘福寺主圆定请将此二文镂之于金石,藏之于寺宇。诏可之。寺僧怀仁乃鸠集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勒于碑石。

    贞观二十二年六月,太子李治又为文德皇后追福在“宫城南晋昌里,面曲池,依净觉故伽蓝而营建”[4]卷50《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7大慈恩寺。此处“竹木森遂,为京城观游之最”,“寺南临黄渠”。[12]卷199,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十二月条注贞观二十二年(648)十月,“营慈恩寺渐向毕功,轮奂将成,僧徒尚阙”,太子李治又“奉敕旨度三百僧,别请五十大德,同奉神居”。“别造翻经院”,“令(玄奘)法师移就翻译,仍纲维寺任。”[4]卷50《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7同年十二月慈恩寺建成,“凡十余院,总一千八百九十七间,床褥器物备皆盈满。”勅太常卿江夏王道宗将九部乐,万年令宋行质、长安令裴方彦,各率县内音声及诸寺幢帐,凡一千五百余乘,帐盖三百余事,迎请玄奘法师进住慈恩寺。其场面之壮观,“眩日浮空,震曜都邑,望之极目,不知前后。皇太子遣率尉迟绍宗、副率王文训,领东宫兵千余人充手力。勅遣御史大夫李乾祐为大使,与武侯相知检校。帝将太子后宫等,于安福门楼手持香炉,目而送之。甚悦。衢路观者数亿万人。”后又到慈恩寺参加度僧、陈述建寺之意,至玄奘法师房前,制五言诗帖于户曰:“停轩观福殿,游目眺皇畿;****含日转,花盖接云飞。翠烟香綺阁,丹霞光宝衣;幡虹遥合彩,空外迥分晖。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4]卷50《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7太宗在世时,于北阙紫微殿西别营一所,号“弘法院”,玄奘到慈恩寺后住于此处,昼与太宗谈说,夜乃还院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