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资本家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三九章印度殖民公司(五)

第一百三九章印度殖民公司(五)

    “想逃走么,你们这群西洋猪,老子没去惹你们,你们竟然先来找死,那也怪不得老子残忍了。”张天水其实是个有些学问的人,只是在军营中待了几年后,说话也变的粗鲁了。

    唐家学校中的思想教育是奉行扩张主义的,从唐家学校中毕业出来的人,大多数都是好战份子,这是一个殖民的时代,如果不好战而奉行保守主义,那么就会在这个时代失去展的机会,这种大道理唐同不是很懂,他只是本能的觉得要让手下的人勇于进取和开拓。

    好战的张天水在这占尽上风的时候,哪里会忘记了痛打落水狗的机会,指挥手下调转船头开始追杀对方,这其中最后才逃跑的英国舰队成了张天水他们的主要目标,剩下的几艘战舰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被张天水的五艘战舰给轰沉了,不过这样一来,印度人与荷兰人却是逃的远了,张天水因为要护卫着唐同的安全,只能放弃追杀,转而把那些落入海中没死的人打捞了上来,其中正有英国的少将查尔逊。

    经过审问之后,唐同才得知了英国人联合荷兰人是准备偷袭郑和新州城的,并非是专门来对付自己,只是很不巧的相遇了,见不是自己想象的有内,唐同微微松了口气,至于英国人他们想攻打郑和新州城,唐同却不担心,在这里集合了三千正规军,六千协从军,并且拥有大量从战舰上淘汰下来地西洋炮,绝不是那么容易攻打的。

    唐同以前拥有的火炮太多,一部分卖给了那些海商,但大部分的却没有销路,因为唐同是不会轻易地把这种火炮卖给那些被殖民的国家的,另一方面,随着唐同的势力越来越大,南洋到大明之间的海面上已经非常的安全了,海盗不是被清剿一空,就是离开了这一带地海面,使得那些海商没必要给自己的船队装备那么多的火炮了,所以随着淘汰下来地落后火炮越来越多,唐同只能把这些火炮用于城防上。

    唐同一行人押着几百俘虏来到了在印度的租界郑和新州城,负责这个租界的是许仁,职务名原本叫沿用西洋人的叫总督,但后来有些官迷地胡蒙斐给唐同提了个建议,改成了总巡府,有鼎足之势儿大明知府的那个意思,于是,许仁,赵亚朋,张一横,黑皮,刘亦名,唐朝三,岳阳这些人的兵权被收了后,就成了各地的总巡府,算起来也是一方的封疆大吏,虽然唐同没有立国,这些人的官职也没有定品,但那权力却是很大地,这些人自然也是很乐意的,现在唯一地就是希望唐同能够称王立国,那他们就是开国的元勋了。

    许仁得知唐同过来后,安排了隆重地迎接仪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展,郑和新州城已经有了一定地规模,成为大明商人的物资中转基地,胆大的大明商人以此为跳板,将商品运往欧洲,这一部分的商人一般也是跟随着唐家的商队或者郑家的商队前往欧洲的。

    胆小的大明商人则将大明的商品动到这里后便出售,因为过了这个地方就是唐家的势力之外了,有些不安全,反正商品在这里出售也是很大的暴利,大部分的大明商人是不会再往欧洲去冒险的,一来路途遥远风险太大,二来,这一来一往的,在时间上来算,两者的利润相差不大,这些商人为郑和新州城带来了巨大的税收,也带来了大量大明的人口。

    唐同询问一些郑和新州城的展况后,对许仁的工作成绩赞赏了一番,那印度莫卧尔王朝的6地军队在得知海上联军战败后,便迅的退军了,但对于他们的行为,唐同却没有打算就这样放过他们,先是派出了使者前往,与英国,荷兰,莫卧尔三方势力索赔战争赔偿,英国与荷兰在海战大败后,实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这对于他们在印度这里的殖民活动很不利,唐同暂时不想与英国和荷兰全面开战,所以索赔款很少,英国很快用三十万两银子将查尔逊等俘虏赎回,而荷兰也用二十万两银子赎回了属于他们的俘虏。

    对于莫卧尔王朝的战争索赔却是高达一千万两的巨额数目,在这个时代,一千万两银子的数目可是一个吓死人的数目,如果说大明集全国之力能拿出一亿两银子的话,那么印度却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一千万两银子的,不过唐同对于印度的经济并不清楚,这纯粹是想当然的狮子大开口,想一口气把印度的银子给榨干了。

    莫卧尔地那个自称世界皇帝地沙贾汉被唐同这个索赔要求气地差点儿吐血。一气之下拒绝了唐同地要求。同时向英国这些西洋国家大肆地购买军火。想要与唐同决一死战。

    当唐同出了战争令时。唐同地手下兴奋地差点儿沸腾了。对于这些军人来说。战争就意味着财地机会到了。不但唐同手下地正规军踊跃地要求参战。那些协从军也是期盼着自己能够有参战地机会。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加入协从军地倭人。为了拥有一块更大地土地。听到战争那是眼睛都红了。许多倭人都聚集在一起要求加入协从军。

    唐同一口气调集了一万正规军和三万协从军。加上临时征召地五万后勤民兵。向莫卧尔王朝起了进攻。同时将那支在朝鲜国地战场上锻炼出来地很有游击经验地倭人协从军用船将他们送到了印度地腹地。莫卧尔王朝地都阿拉格又名亚格拉附近。用游击地方式对莫卧尔都进行搔扰。并对四周地小城镇进行掠夺。

    正面进攻地军队分成了五支队伍齐头并进。那些印度各地地军阀算是倒霉了。不属于唐家扶植地势力如果不在投降。那就只有被消灭掉。每占据一个地方后。那五万后勤民兵加上投靠了唐同地印度协从军就会大肆地掠夺一番。因为不管是谁抢到地东西。许那人留下其中地百分之二十。这种没有抵抗地抢掠。这些人自然是很积极地。至于那些抢了东西想私藏地。一经现便会被执法队砍下脑袋。这样一来到是没有几人敢私藏东西地。

    汉花重金组织了一支二千来人地火枪队。结果还没有就被得知了消息地那知倭人游击队给一锅端了。这支近万人地倭人队伍可是一支老兵队伍了。经历地大小战斗也不少。论素质可以说是一支极为精锐地军队。若是唐同给他们装备上后膛枪。一点儿也不会比唐同手下地正规军差。

    短短一个月地时间。印度已经有三分之一地地方落入唐同地手中。除了抢到大量地财物之外。还有大量地人口。这些人口中三十五岁以上至四十五岁地人不分男女被贩卖到欧洲去。若是没人买。则随意地找个地方把他们丢在了欧洲。至于四十五岁以上地人。因为没有任何价值。自然也没有人会去理答他们。十五岁至三十五岁地男人则送到了南洋去开垦田地和种植园。十五岁以下地则男子则贩卖到大明境内。至于女人则分给那些有功地人员。或者是低价卖给在南洋地那些移民充当生育地工具。

    大量地财物和人口被运到了南洋后,刺激了更多的人想要到印度的战场上来,一些大明的商人也私下里组织了大量的人跑到印度来抢东西,在得到唐同许后,他们将抢到的东西交上百分之六十的份额,将百分之十五的许给那些手下,这些商人如同过境的蝗虫一般,所到之处,什么都被抢了个精光,让这些商人了大财,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郑芝龙一家,仗着这些年积累下来的大小近千艘船,一口气从福建运了近十万人来到印度的战场。

    郑家这些年苦心经营着福建一地,在当地有着很高的威望,这也使得这一次能号召到这么多的人,而那些大明的商人也从各地运来了二十多万人,连同唐同手下前后运来的十几万人,总共近五十万的人,在唐家军队的占领区内一遍又一遍的扫dàng)着,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小角落,一时运不走的东西就堆在郑和新州的租界内,凡是能有一点用的东西都被这些家伙给搬走了,那些投靠了唐同的印度军阀看到这种景,也不由的庆幸自己投靠的早,要不然,自己的境内也将变成这样的了。

    英国的托马斯,罗伊爵士在他后来的回忆录中这样说道:“这是一个疯狂的时刻,东方那个古老的帝国在这一刻展现了他那惊人的强大的力量,在短短的时间内,向着印度支那投入了五十万人的大军,这五十万疯狂的大军足以让一个国家灭亡……”

    当唐同手下的军队占领了近一半的印度土地后,那些西洋国家的殖民者再也坐不住了,再让唐同这样打下去,他们在这里的殖民利益将化为乌有,而那个莫卧尔王朝的皇帝沙贾汉在这时也认识到自己不是那世界的皇帝,甚至连莫卧尔王朝的皇帝都快做不成了。

    英国,荷兰,西班牙这些殖民者跳出来呼吁和平时,沙贾汉也无奈的同意和谈,唐同一方面不愿意多方树敌,一方面也知道占领了这些地方自己也没有人手管理这些地方,所以在向沙贾汉提出了要一千五百万银子的赔偿款后,中止了军事行动。

    同时,唐同与英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进行了一场秘密会议,将印度分成了六块大小不一的地方成为各自的殖民地,唐同则占据了其中四分之一地方,那些西洋人这时也不再呼吁和平了,纷纷调动自己的军队去占领各自的那块利益。

    唐同提出的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的赔偿款实在是远莫卧尔王朝的经济能力,更何况与唐同的这一场战争也消耗尽了莫卧尔王朝的国库,那沙贾汉也只能停了泰姬陵的建造,将自己皇宫中的珠宝搜刮一空,加上一些古董和年青地人口,算是勉强偿还了这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的款子,因为这些东西作价很低,让唐同花了三年的时间转手卖给那些大明的商人后,得到了两千六百万两地银子。

    唐同他们这一次抢掠了半个印度,所得的财物高达三千万两银子,当然,这个价值对于印度来说至少高达五千万两,不过抢来的东西,唐同也只能低价处理了,尽管是低价抛售,最后唐同在这场战争中还是有了近千万两银子的赢利。

    这场战争也让大明的商人看到了战争的好处,一些胆大地商人向唐同购买了一些前装火绳枪后,也组成了一支支的殖民队伍前往非洲和西亚进行殖民活动,这其中,最积极的还是郑芝龙,野心沉寂了几年地郑芝龙从这一次的战争中看到了一条展之路,在向唐同购买了上万支前装火绳枪后,组织了一支万人的殖民队伍跑到非洲去当土皇帝了。

    大明的商人仿佛在一夜之间闻到了海外那银子地味道,自的殖民武装如雨后笋般大量的出现,最早一批的是那些与唐同有紧密联系的商人和田家,周家,张家这些皇亲国戚,因为大明境内那一乱似一的况,也让这些皇亲国戚不得不为自己地家族谋一条后路,凭着与唐同的良好关系,这些人不但在南洋拥有了不少地产业和庄园,更是紧跟潮流拉起了殖民的队伍,只要这些队伍不跑到唐同地占领区内,唐同是不会管的。

    这些殖民队伍地迅增长,也让在南洋的造船厂造出的船供不应求,虽然郑家在福建也有一家造船厂,但因为原材料没有南洋的低廉,所以那些海商和殖民者很少有人会去买郑家的船,便是郑家自己,那些大的战舰也是从南洋买的。

    当然,最先进的战舰和武器,唐同是不会卖的,这一点唐同心里可清楚的很,万一到时候有哪个不开眼的勾结西洋人,那可是给自己找麻烦了,就算是唐同手下淘汰的武器,也比西洋人的好的多,象那前装火绳枪,无论是在钢材的质量上还是火药的能上都强于西洋人的,对外销售的战舰虽然只有六百吨级,在西洋的舰队中那也是大舰了。

    这个时候的大明可是天朝上国的思想与自豪感的,再加上唐同在南洋与印度洋上的强大势力,一般况下,那些大明人是不会跑去与西洋人勾结的,不过唐同对于郑芝龙

    直有着防备之心的,因为这家伙有过与荷兰人勾结的同对这种人自然不会放心,只是郑家这股势力够大的,唐同想要消灭郑家也得付出一些代价,所以唐同只在郑家安排了一些间谍监视着郑家的一举一动,暂时将消灭郑家的念头放在了一边。

    那郑芝龙率领着队伍在非洲占了一块地方,以他手中现有的实力,几乎是横扫一切,两个月的时间所占领的地方比福建还要大上几分,这也让郑芝龙心中一时之间野心勃勃起来,竟然在这里自封天武大元帅,打算长期占据着这块地方当郑家的基业。

    有了郑芝龙这个榜样,一些跑到非洲来殖民的大明商人也各自树起了自己的旗号,不过也有聪明的人仍旧打着大明的旗号或者唐家的旗号,这些人心中很明白,就算要在这里当土皇帝,那也得有个大靠山才行,没有靠山的人,迟早有一天会被别人给灭了。

    这些殖民队伍中,田是个异数,这田与唐同算是从小到大的好友,田唐两家又是世交,关系非比寻常,凭着田与唐同的关系加上他那大明皇亲国戚的份,他想占领什么地方到是没有人敢跟他争,但田并没有去占什么地盘,而是让手下带着队伍在非洲四处抢掠宝石,自己则在南洋的大明城享受着各国不同风的美女。

    田家的那支队伍在非洲四处乱窜,不管是谁占领的地方,没人敢为难他们,不过人都是有私心的,这些人刚开始时还老实的把抢到的宝石交给田,但后来却渐渐的藏私起来,最后胆子越来越大,竟然把大部分的抢到的宝石都藏了起来,不过很不幸的是,唐同在所以的殖民者队伍中都安插了间谍,这件事被上报给唐同后,唐同派人把这些一网成擒,得了不少地宝石,然后唐同把这些人都丢到一个铜矿中采矿去了。

    然后唐同告诉田,他的那支队伍在非洲森林中失踪了,田不明白自己的那些手下为什么会跑到森林中去,但这种况他也无可奈何,唐同安慰的给田在非洲划了一块地方,告诉田,这个时代是占有一块土地地好时候,以后的世界,最值钱的就是土地了。

    不过田没有听进去,在田的心中想来,那是个不毛之地,能值什么钱的,田这人也吃不得苦,南洋的大明城虽然也算闹,却是远远比不得大明地京城的,最后这田带着搜刮来的一大批各国美女回了大明,在所有地大明殖民者队伍中是唯一中止了继续殖民活动的人,在若干年后,田才后悔莫及。

    唐同在印度的殖民活动中虽然得到了大量的银子,却因为手下地人口太少而不得不暂时的停止对外扩张,同时,唐同也需要时间来消化和巩固已经得到的利益,便得整个的殖民活动变成了由大明的商人为主导,而唐同一方面致力于展南洋的经济,加大工业化投入,一方面加强训练军队,更是大办学校,把原先的唐家学校一分为四,成立了专门地军事院校,工业学院,农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时间一晃就到了崇祯十三年,大明帝国被内乱拖的气息奄奄,这个时代,因为唐同地到来,历史已经变的面目全非,李自成与张献忠没有变成流寇,而是各自占据着一方地方称王,李自成占据着陕西,河南与山西一部分,张献忠占据着江西,湖北,李岩占据着山西一部分,河北一部分和蒙古草原一部分,红娘子与陈子龙占据了山东,安徽一部分和江苏一部分,四股势力将大明地南方与北方隔开了,因为四股势力要彼此的提防对方,反而让京城的崇祯皇帝有了一口缓歇之气,维持着大明的统治。

    此时的后金国境内,建奴人经过这些年的休养生息,人口有所增长,但是建奴人却已经为成了三支势力,一支是皇太极,一支是多尔滚,还有一支是唐同扶持的阿敏和莽古尔泰,这三支势力互相牵制,谁也不敢先动手,到也让大明的山海关得到安定。

    现在山海关的督军将领是洪承畴,那孙承宗已经告老还乡了,现在的关宁铁骑主要的作战对象也不是建奴了,而是山西,河南,山东这些地方的叛军,虽然各地的地主武装在这几年里展壮大了,但各路的叛军展的更快,并且把南下的所有道路给封锁了,使得崇祯唯一能依赖的就只有山海关的关宁铁骑了。

    周霖枫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名总兵,在与各路叛军的作战中,周霖枫立下许多的战功,同时也得到洪承畴的关照,一路升迁至总兵之位,这让同是总兵的祖大寿心中很是不服。

    如今的山海关有着六位总兵,周霖枫,祖大寿,吴襄,姜镶,左良玉,孙望,除了周霖枫年青之外,其他的人年纪都不小了,祖大寿更是当了多年的总兵,却没能再进一步,自然对于飞升迁的周霖枫心有不满了。

    这六位总兵中,祖大寿,吴襄是属于山海关一系的,周霖枫只能算半个,其他的总兵却不是山海关的,只是被归入到洪承畴的名下统一指挥,而这些总兵多少有些拥兵自重,并不是很听从指挥,洪承畴拿他们无法,崇祯皇帝到了这个时候也不能把这些总兵如何,自从南下的道路被切断后,没有了南方过来的补给,便是海上的道路也被唐家的舰队切断了,崇祯皇帝手中没有了任何军饷可给那些士兵。

    以前行的那些银券,根本就没有地方可以用,当初行那些银券后,普通的商人一个个都搬离了京城一带,留下的那些都是有势力的人商家,哪里会卖这一废纸一张的面子,那些领了银券的士兵,除了去抢那些老百姓的东西外,也是没有其他的活路。

    坐困京城的崇祯皇帝年纪不大就已经有了不少的白,但在这一年,皇太极的心中却更不好过,在这一年,忧心忡忡的皇太极终于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