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综]天生反派在线阅读 - 第59章 倚天屠龙记⑺

第59章 倚天屠龙记⑺

    张无忌自知自己这话说的保守得近乎谎言,宋师兄他不是有可能再也无法习武了,而是真的再也无法习武了,然而他还是选择了这种带有微末希望的说法。【】

    对于这世上的很多人来说,死亡从不是他们心目中最坏的下场,这世上比这更为痛苦的局面千千万万。绝世琴师眼中最畏惧的下场或许是被人砍断双手,慈母眼中最可怕的事情或许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忠心诤臣心目中最痛苦的事情或许是亲眼目睹国破家亡……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中,又有哪件事能比单纯的死亡更让人欣慰呢?

    而在江湖中,很多时候,比起死于敌人之手,被对方废掉一身苦练了无数年的内力断经脉破丹田,是远比让对方直接杀死自己更为残忍的惩罚。

    听到张无忌说的这一番话,宋远桥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什么。他原本握着剑柄的手猛地缩紧,木制剑柄不堪重负的发出轻微咯吱声。仿佛有什么粘稠的东西堵在了宋远桥的喉咙里,让他无法启齿流畅的说出任何一句话。

    “无忌……你说的可是真的?”他硬逼出了这一句话。

    就像是张无忌口中的那个今后再也无法习武的废人不是自己一样,乔衡语气舒和地承认道:“无忌师弟他没有说错。”

    宋远桥的视线落在了乔衡的身上。

    这间农家庖屋异常简陋,又小又暗,只在正对着门的那一面墙上,高高的挂着一个连三尺见方都不到的窗户。阳光从这个小小的高窗里投射到房间内,那暖洋洋的阳光明明只差不到寸许就可直接照到乔衡身上,但它最终只在他的脚旁铺就成一块不大不小的光斑,与之擦身而过。

    可是宋远桥却觉得,乔衡的眼神比他身侧的光束要刺目多了。

    并不是在说他的眼神有多锋芒毕露锐意铮铮,实际上,他现在的眼神该说是平寂无波与世无争的,与曾经那个满是少年意气,神采风扬的他相比,他此时的眼神完全称得上是暗淡了。

    然而就是这双说不上是温和还是冷漠,有如被料峭之风冻住的一汪春湖般的眼睛,让宋远桥的大脑里一片空白。

    “……青书,你过来。”他艰难地说。

    不过他还没等乔衡反应过来,他就上前一步,拽过乔衡的手腕,手指搭在脉间,向其体内探入一缕内力。之后,这位谦善文雅的大侠的脸色几乎在几个弹指间变得一片灰败,江湖中许是任谁都没见过这位一向性子稳重君子端方的武当宋大侠现在的这副模样。

    他无知无觉的慢慢松开了握着乔衡腕部的手。

    张无忌暗恼自己该说得在委婉一些的,他担忧道:“大师伯?”

    乔衡的视线在宋远桥身上停留了一会儿,然后随手拿起自己刚在搁在一旁的药碗,有礼有节地说:“父亲若无要事,儿子就先去清洗这些杂物了。”

    那神态和语气,就好像在此时的他眼里,这一身被废掉的武艺,还不如一个脏碗来得重要。

    直到他走出房间,宋远桥都没有拦住他。

    张无忌看看头也不回地走出去的乔衡,又看看怔忡地站在原地的宋远桥,只得出声又唤了一声大师伯。

    宋远桥慢慢回过神来,眉眼间潜藏着几分不引人察觉的憔悴,他挥了挥手:“无忌,你先出去吧,让我一个人待会儿。”

    张无忌只好依言离开,在跨出庖屋前,他不放心地说:“还望大师伯一切以自己身体为重。”

    宋远桥就像什么都没听到般,一个人沉默地站在房间里,唯余满室寂寥。

    他终于想明白一件事情青书他不愿意回到武当的原因,然而随着这一丝明悟一起涌到心中的,是无法轻易拂去的压抑和痛苦。

    他从一开始就错怪了青书,青书他不是为了逃避责任,也不是对武当怀恨在心,而是单纯的因为不想,只是不想。

    试想,心高气傲如他,如何愿意以一介废人之身回到武当。众人异样的目光,他人的唏嘘,在这种时候,这些来自往日远不及他杰出的同辈弟子的悯叹,远远比纯粹的奚落更让人难以接受。

    ……

    翌日,鸡鸣报晓,农家人起得早,此时此刻,已有袅袅轻烟从各家各户飘出。太阳羞羞答答的在天地交界处探出脑袋,将刘家村从一片昏昏沉沉中扯入了晨光熹微。

    乔衡一向没有贪睡的习惯,又因为他上午还要去学堂讲课,所以他总是早早的就起了床。

    张无忌早上起来习惯性的要先练上几遍武,不过他不愿吵到乔衡,就一个人悄悄的到山上找个没人的地方自己练自己的,等他回来时,乔衡往往已经吃晚饭前往学堂了。

    于是他们两人的饭点一向是错开的,这其中究竟有几分是巧合有几分是刻意就说不清了。

    便是如今宋远桥在此,乔衡也没有改变自己作息的打算,他一个人草草的用完自己的早饭就去学堂了。

    说来也麻烦,他之前在村里行走时都用的是易容后的模样,为的就是防止宋青书的身份暴露,招惹来曾经的旧识。如今他的身份暴露了,宋远桥更是直接从武当山奔至此地,他已无易容的必要,然而村里人只认得自己易容后的容貌,有些事情他又不便多做解释,只好不厌其烦的在出门前继续易容。

    乔衡早已对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以往誊写的教案也默记于心,随时都可将新课的内容娓娓道来。不过他没有急着讲课,而是先让学生把昨日讲得内容大声朗读一遍,他则趁着众人朗读时,挨个走到学生身旁,亲自检验昨日的作业两张大字,并拿出沾了朱砂的毛笔,将其中书写不规范之处一一勾画出来。

    细碎柔和的晨光打在他的眉眼上,勾勒得他染上了三分安宁祥和的气质,满身清华,几许温润。

    殊不知,这一幕全被宋远桥收入眼中。

    几个扛着锄头路过学堂的农家汉子,无不小心的放低了脚步声,像是生怕影响到正在读书的孩子们一样。但是他们距离学堂少说也有十多,区区脚步声,又如何能压得过孩子们整齐划一的读书声?

    一个汉子想到了自家正在学堂里念书的儿子,眼睛忍不住往学堂那里瞄了一下。他一边走路,一边歪着头,还没等他看到什么,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一个人。

    说来也奇怪,他一个终日干苦力的大汉,就这样直愣愣的撞过去,对方不仅没有被他撞翻在地,身材高大的自己撞到他身上反而被迫踉跄着倒退了一步。

    坏了,这是碰上硬茬子了?

    这汉子也不敢分神了,连忙正过脑袋,麻利地道歉:“对不住对不住怪我没好好看路。”

    被他撞到的那人非但没有为难他,反而向他作了一揖,并十分诚恳地说:“不全怪兄台,也是我没给兄台让路,此事亦有我五分过错。”

    撞人的汉子哪在田野乡间见过说话这么客气的人物,他一愣,都有些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他看了看对方的相貌衣着:只见这人穿着一身刘家村没几人穿的文人儒衫,颈下露出雪白的细棉布领子,腰佩一柄带鞘长剑,面目随和,浑不似普通的农家人。

    农家汉子心中纳罕,又有些面对生人的警惕,奇怪地说:“这位大哥瞧着面生,从外面来的?”

    被撞到的那人直言道:“我不是本地人。”

    与撞人的汉子同行的那几人中,有一人做过几年走街串巷卖货郎,还有个叔公当过里正,心里想的难免多想一些。他觉得刚才自己兄弟那句话跟防贼似的,这个外地人腰间带着长剑,下盘沉稳,说不定是个江湖中人,这些武人惯会打打杀杀,万一惹到对方就不好收场了。

    于是他说:“先生勿怪,这刘家村一年到头见不了几个生人,听说如今外面兵荒马乱的,我这兄弟嘴上没把门,没忍住多说了一句。”

    儒衫打扮的男人说:“小心无大错,并无不妥。”

    他在说完这句话后似是犹豫了些什么,几个汉子听见他问道:“前方那座瓦屋,可是本地学堂?”

    “是呀。”

    那个外地人含糊地应了一声,又问:“那位上课的先生……也不是本地人吧。”

    “我们这个小地方,哪出得了乔先生这样的读书人”

    问话的人听到对方说他姓乔,沉默了一瞬,他似是叹了一口气,问:“他讲课讲得还好?”

    有人回答:“好怎么不好那次我闲的没事,也去听了一堂课,哎呀,讲得连我这个大老粗都听明白了,老村长说那叫什么来着?叫深……深入浅出要不是我没那个功夫,我都想搬个板凳去听课了。”

    另一人笑骂道:“你这家伙都多大年纪了,居然还和一堆小娃娃凑一块”

    “学堂里的先生都说了,三岁以上的想要听课的人都可以到学堂里坐着,我怎么就不能去了?”之前说话的那人梗着脖子说,“村长都说了,这叫有教……”他顿了一下,想不起原话是什么来了。

    文人装扮的男人心绪恍惚了一下,然后说:“有教无类。”

    那个曾经当过几年卖货郎的汉子说:“我看您之前在这站着看向学堂,想来您是过来找学堂里的那位先生的吧?我也不知道您与那位先生是什么关系,不过您既然向我们哥几个打听那位先生了,我也不瞒您,学堂里的这位先生自然是千好万好,这我绝对没说假话,单就一件事,就足够令我们全村人记得他的好了,不怕您不相信,这位先生他不收束脩啊”

    旁边的人接上话茬:“先生不问我们要束脩,我们心里过意不去,平时家里的鸡鸭鹅下了蛋,就先往他那儿送点,让先生尝尝鲜。我们知道先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这些小玩意值不了什么大钱,但先生他从没有嫌弃过。”

    他们在这夸起人来滔天不绝,听者就静静地站在一旁,直到他们说完都没有插话。

    那个曾经的卖货郎,笑着说:“学堂里的那位先生心肠再好不过,他甘愿屈尊在刘家村当一个教书先生,我们都欠一份人情。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您是来请他另择高就的,我们这些乡下汉子拦也拦不住,不过那位先生是有大才的,容我多一句嘴,您可万万不能像我们这样屈待了他。如今世道不好,有时我想,要是先生肯当一方父母官,不知道会造福多少百姓,说不定啊,这世间再添一位孟尝君也不无可能。”

    那文人打扮的听客在听及“孟尝”二字时,身体微不可察的一震,眼里闪过丝丝缕缕的凄怆。

    几个农家汉忙着要去干农活,在与这个外地人说了这几句话后就没再多聊。

    宋远桥看着几人越走越远的身影,然后缓慢地转过身,再次看向那个小小的学堂,透过那扇半开的窗子望着里面那个熟悉的身影。

    年轻的先生用清润的声音读一句,地下的学子们便跟着摇头晃脑的说一句。偶尔有几只肥笨的麻雀停在窗棂上,向屋内探头探脑,又在不经意间被学子们突然响起的读书声震飞。视野朦胧间,仿佛整个天地间所有的和谐融洽之色都汇聚在这间小小的学堂里。

    他几次三番想要靠得更近一些,最终却是调转了脚步,顺着来时路,回到了青书和无忌在刘家村的落脚地。

    他推开那扇不甚牢靠的小木门走入院中,一路步行至乔衡的房间前,他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房间里的摆设极其简单,一桌一椅,一床一书架,还有一盆与名贵毫无联系的君子兰,叶脉翠绿欲滴,朴素的小花悄然在陋室中绽放。

    桌子上放着几册用宣纸和麻线裁剪装订的自制书籍,每一册书的封面上都用不同的字迹工工整整的写着书名,大多是读书人耳熟能详的四书五经之流。

    每一个会读书写字的人,除非刻意模仿他人,都会有独属于自己的字迹,或许有人不相信,但乔衡却是其中的例外他没有自己的字迹。更确切点说,他已经忘了那本该独属于他自己的字迹。

    在不停的辗转于不同人生的过程中,他曾想尽一切手段来表现自己与身体原主人的不同,也曾为求自保竭力模仿原主人的一切言行举止。他不知道模仿了多少人的字迹,直到有一天,当他蓦然回首时,他才恍然发现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自己的字迹。

    在他意识到这点之后,他一个人默默地在房间里枯坐了半夜,然后着魔般搜寻一切书法大家的字帖,模仿他们的字迹,就像是在希冀着弥补些什么。

    时至今日,无论是古今之外的哪个书法大家的字迹,他都能随手写来,然而这对如今的他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没意义。

    唯一的用处,大概就是用来在行笔写文时添加一点书房乐趣吧,闲来无事时,每抄录一本书就转换一种字迹,只能当做他一个人独处时,用来自娱自乐无聊解闷的小把戏了。

    宋远桥听无忌说起过,这些书籍都是青书他自己誊写的,他明白自己儿子喜爱争强好胜的性子,如今见他已不能习武,只能在笔杆子上下功夫,心里终究有些空荡荡的。

    他有如一块伫立不动的顽石站着,任谁都无法挪动他半分。

    他对自己说,你若只是武当的宋大侠,就直接将这逆子带回武当。他又对自己说,你若只是青书的父亲,就让他在这里安度余生吧。

    但是,当这两种身份合二为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