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
林初夏接到江银荷电话的时候,都惊呆了。半天,她才忍不住哭了起来。外公居然就这样没了,不过粗粗算来,耄耋之年的他也算是高寿了。 林初夏想起每次回去外公都会一直送到鬼见愁,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脸上尽是惆怅和不舍。每次到了这个时侯,自己和mama两个都会哭上一鼻子。 哭一阵,想一阵子,林初夏也不知道自己在办公桌前坐了多长时间。直到林念敲门进来,见到她一人在桌前抹眼泪,抱歉地说道:“姑姑,我妈她现在准备回家,留我在公司守着,问您跟不跟她一起回去?” 林初夏用纸巾擦干眼泪,站起来说道:“嗯,我也去,不过先回家拿些换洗的衣服。”这个时侯正是初夏时节,虽不是很热,可在太阳下还是会出汗的。 等林家的人都聚齐的时候,除了留林念看家,王茜在家看孩子和生意,几个小的要上学之外,其他人都过来了,就连不是经常在家的林立冬都到了。林初夏也是接了公公婆婆过来,帮着接送一下小依依一并看家。 江银荷自从知道信以后,那眼泪珠子就没断过,两只眼睛哭得红肿如桃子。林国斌知道这个时侯只能是自己拿主意了,也就没管她自行开了口:“你们的外公去世了,舅舅给了我们信,咱们人到齐了就定最近的到A市的航班,那边已经叫了彭经理随时准备车子到机场接咱们。”说着,指了指林初夏:“乖乖,你最会弄电脑,不论多少钱就跟网上定吧!” 林初夏点头退下,也不听他们分配任务了,自行上一边用笔记本上网订机票了。接下来,林国斌又吩咐自己的这些孩子们各自的任务,大家才一窝蜂散了。 等坐到飞机上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这样到A市估计要十点多钟。大家都靠在座位上闭目养神,林国斌则小声地安慰着还在抽泣的江银荷。 林初夏看着mama,自己的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身旁的刑杰递了张纸巾过来:“哎,别这么伤心了。你看mama还要你安慰呢,再说外公这么高寿也算是喜丧了。” 林初夏想想也是,虽说一直注意检查身体,小病也及时治疗,可毕竟人岁数大了,各项机能都在减退,最后这两年外公还是得了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症。 得了这病以后,生活质量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了。经常是保姆刚刚喂他吃完饭,转脸他又会跟江银江他们说保姆不给他饭吃。为了这些事,也不知道换了多少保姆。 这次听舅舅说是在睡梦中过世的,第二天早起的时候才发现,面容很安祥,应该是没有多大的痛苦,对于一个九十岁的老人来说也算是好事。 下了飞机,彭秀梅亲自带了一辆考斯特过来,接了林家众人。她还准备了大量的蜡烛纸钱和鞭炮,这些东西都是不能带上飞机的,她准备得很及时。林初夏很是欣赏她的细心,看来这A市交给她还真是没有错。A市这边的生意也一直稳中有升,这已经很不错了,毕竟到了这个时侯,竞争越来越激烈,她能做到这样,家里人都觉得很欣慰。 到新华村的时候已经转钟两点了,江银江自从知道大姐一家从北京赶过来,一直就联系着。小欣早就在村口蹲守,来接大姑妈一家。 快到家的时候,林初夏还能听到远远传来和尚念经的声音和锣鼓声,在这深夜里更是让人觉得有些伤感。 灵堂里灯火通明,一群和尚围坐在一起拿着木鱼边敲边念经,而舅舅江银江和舅妈周全芳两个跪在棺材边守灵。林家一家子在棺材前磕了头,每人都瞻仰了一下江大龙的遗容。果然很是安祥,一点呲牙咧嘴的模样都没有,看来走的时候没有什么痛苦。 江银荷看着江大龙忍不住又哭了一场,众人也都跟着落泪了一番。江银江和周全芳两个忙过来安慰大姐,正热闹着呢,江银桃和江银杏两家子也都过来了,江银桃如今正常多了,见着大姐也知道说软和话了,说起江大龙也哭得不行。 江银杏的两个眼睛也肿得像两个大桃子,见着江银荷哭,她也在旁边跟着嘤嘤哭了起来。还是孙久盛在旁边用手肘捅了她一下,她才收了声,跟着大家安慰江银荷。 家里的小辈们也涌上来给江银荷和林国斌两个打招呼,小欣家添了一个闺女,而小英则生了个儿子,就是周红军、周小菊和孙吉才都各自添了一个儿子。 周小菊说到自己有儿子的时候神气极了,还冲着林初夏挑衅地去了一眼,看得林初夏莫名其妙。后来想想估摸着是她有儿子,自己生了个闺女得意呗。哎,这个时代了,还说什么儿子闺女的,只要自己孩子懂事明理就好。再说了,就周小菊那个性格,多好的孩子到她手里也不见得教出什么好来。鞋子合脚不合脚,还真的只有脚知道,她愿意得意就让她得意去吧!林初夏摇摇头,也懒得跟这个糊涂人计较了。 只是这会儿,小辈们早就已经忍不住去睡觉了。江银荷忙给几个侄孙和侄孙女见面礼交予侄子、侄女们,就是杨淑萍和林初夏因为各自成了家也都给几个孩子给了打发。 一通忙活完了以后,江银荷才想起李玖香来,一问小欣才知道是哭了一天了,刚刚睡下,众人也就没去打扰了。早上李玖香醒来,得知大闺女一家都回来了,少不得又搂着哭了一场。 因为天气热,本来要摆七天的灵也改成了摆三天。多亏小欣又从县里的殡仪馆借了电冷冻棺材过来,算是能多存一会儿了,不然连三天都摆不了。 这几天,小欣就在家里的坪里开流水席,只要是村里的人都可以过来吃。而且饭菜全是农庄里出的,猪、牛、羊、鱼都有,请的也是农庄的大厨,味道做得没的说,吃的村里人直竖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