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英雄天舞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七十三章 灵帝最后的日子11

第二百七十三章 灵帝最后的日子11

    何颙这段时间在司空刘弘府上,日子过得清闲,也经常和刘弘讨论局势,正是和刘弘的谈话,让何颙大为不安。何皇后和大将军何进在汉灵帝刘宏病重的时候,根本不管不问,只顾夺权,让宗室中人大为不满,所以才出言提醒。何进还没说话,站在一旁的袁术顿时有些不高兴,哼了一声,何颙大怒。

    秦统一六国后,秦王嬴政为了显示自己的成功,突出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建国伊始,即令群臣讨论给自己定尊号的问题。秦国的大臣和博士官经过讨论认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秦王政统一六国的功绩,为亘古所未有,五帝所不及,故一致认为用泰皇的尊号最为合适。但是秦王政并没有完全采纳群臣的意见,只采用了一个皇字,下加一个帝字,即给自己定了皇帝的尊号,即秦始皇。

    皇帝称谓的出现,绝非帝王名号简单的变更,它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秦始皇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把皇权神圣化的措施,如,废除古代的谥法制度,不准下一代皇帝为前代皇帝定谥号;把以前一般人都可以使用的字眼变为皇帝的专用名词,把皇帝的命称为制,令称为诏,印称为玺,皇帝称呼自己为朕。从此以后,皇帝便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也让后来的皇帝不断编造故事,抬高自己。

    汉高祖刘邦剑斩白蛇就是这样一个记载,说刘邦奉命押送犯人去到骊山服役,由于中间有不少的犯人逃走了,即使到达骊山也难逃惩罚,一不做二不休,就把犯人全部释放,放他们自由,但是中间有不少的人表示愿意跟随他,于是刘邦带领他们踏上逃亡之路,走到山间,开路的人回来说前方有一条大蛇拦路,于是刘邦便分散众人,一剑把大蛇腰斩,不久便有人来说前方看见一个老太在大哭,问他为何而哭,她说有人把他的儿子杀了,他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刚变成蛇就被赤帝的儿子杀了。

    何颙一直不喜欢袁术,就是知道袁家流传的关于袁术的故事,传说袁术出生的时候,神仙托梦给他母亲,说她怀中的孩子有一段天命在身。因此袁逢对袁术希望殷切,袁术也自视颇高;袁术看何颙更是眼中仇人,对何颙的担心不屑一顾,在袁术心目中,不是皇帝至上,而是皇权至上。

    皇权至上这两者一字之差,意思大不一样。在袁术眼里,权力最大的就是皇权,但不一定要掌握在皇帝的手中。皇帝幼不更事,或昏庸无能,或汉灵帝现在一样病弱不支的情况下,至高无上的权力就应该交给大将军何进或三公,最好是袁家为首的士族。其实不止袁术,大将军府中的人大多也是这么想的;否则何进现在与汉灵帝扳手腕,与造反何异,这些人都还定定地留在洛***本不在乎未来。

    何颙怎会看不穿这些人的想法,秦代以降,代皇帝掌权的事屡见不鲜。秦二世时,宦官赵高就将皇权玩弄于手中,才有指鹿为马之事;高祖驾崩,名为惠帝掌权,实际是太后吕维执政,因而有吕氏的横行天下。平帝九岁登极,外戚王莽以大司马领尚书事辅政,几年后,王莽毒杀平帝,另立两岁小儿刘婴,最后干脆自己改元称帝。皇帝都如此,宗室之人算什么。

    但何颙不甘心,这些年不顾生死,与宦官争斗,为的是什么,难道为的是外戚掌权,或者把窦武的故事再来一遍?何颙调整了一下呼吸,低声道:“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何颙话说得透彻,声音低沉而有力,大厅上上下下听得真真切切;荀攸顿有不忍之心,何颙此花虽然有道理,但是犯了大忌讳。果然,就是何进也听出何颙话带讽刺,何进大怒,拍案而起:“何伯求,你是否以为本将军和各位大贤都是心怀不轨之人。”

    何颙丝毫不为所动,淡淡地说道:“人在做,天在看。”

    这话绝对严重了,但是何颙的表情是那么特立独行,两旁站立的官员竟然没有一个人出面反驳。这时门口传来一个声音:“汉武生前行幸河汾,中流与群臣饮宴乃自作辞,顾谓群臣曰:‘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群臣进曰:‘汉应天受命,祚逾周殷,子子孙孙,万世不绝,陛下安得此亡国之言,过听于臣妾乎?’上曰:‘吾醉言耳。然自古以来,不闻一姓遂长王天下者,但使失之,非吾父子可矣。’”

    召公子说的是汉武帝刘彻死前的“天鹅绝唱”,虽然不知真假,但是在士族和读书人之间甚为流传,只是很少有人公开谈论罢了。何颙冷笑道:“召公子某非以为大汉将亡。”

    这话让召公子不敢回答,现在这时候乱说一句都会被人踩,召公子即使不是官员,也不想节外生枝,只好敷衍道:“此事应该问朝中的重臣,士大夫与王共治天下,他们才有发言权。”

    何颙逼视召公子道:“周公制礼,取代殷商的鬼神做为治理国家的根本,这这种明面上确立规则的做法,意味着贵族和王共治天下的格局。但从秦开始,士大夫取代了贵族,其实都是一样,都是利益集团。你们想过没有,士大夫的利益集团能与王共治天下,那其他的利益集团呢?”

    “其他利益集团。”进入袁绍脑海里的首先是“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吴广,还有前几年横行天下的黄巾军,最后,袁绍突然想到了关键之处,是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