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宫杀机
何进拿定了主意,正准备先去见meimei何皇后,一切商量定了,再去见汉灵帝。就见陈琳领着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进来,小太监一见何进就跪下说:“大将军,大事不好,皇上驾崩了,蹇硕将军请您过去商量后事。” 后事这个词很模糊,是汉灵帝的发丧后事,还是立储的后事。袁绍上前一步问道:“现在还有什么人在南宫?” “二皇子刘协。”小太监慌乱地回答说:“昨天二皇子来看皇上,被皇上留在南宫过夜。” 这是明目张胆的谎言,何进立即猜到,二皇子刘协是被汉灵帝特意接过去的,汉灵帝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把刘协接到南宫,在蹇硕的保护下,既安全,又能视形势决定是否继位。袁绍阴冷地问小太监:“玉玺是在赵忠那里,还是在南宫?” 袁绍的这一问大违平时的形象,甚至说犯了法,玉玺是什么?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你袁绍一个小小的校尉能问的吗?蔡邕就说过:“天子玺以玉螭虎纽。古者尊卑共之……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 但是一众官员无人感觉异常,或出面指责;大将军府中的人早就视那枚玉玺是何进该控制的东西,反而暗暗佩服袁绍当机立断。小太监面色惨白,支吾半天道:“玉玺在南宫,一直由皇上亲自保存。” 何进立即感到事情大了,什么有皇上亲自保存?汉灵帝就算活着,难道能让玉玺天天挂在身上,还不是要蹇硕等人看着,现在汉灵帝死了,蹇硕还不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何进冒出一身冷汗,听说窦武当年就是被曹节王甫等人矫诏杀掉的,现在历史难道会重演? 荀攸走到何进身边,俯下身低声道:“先让小太监回去。” 何进恍然大悟,小太监在这里确实讲话不方便,何进沉声道:“你回去告诉蹇硕,就说本将军一会就到。”小太监听了,忙不迭地磕头离去。 荀攸这才开口道:“第一要控制洛阳的各支军队,监视南宫,所有和蹇硕联系的官员都要监视;然后通知何皇后,控制住宫中的局势,保护好大皇子刘辩的安全,让赵忠派人取回玉玺。等各方面都就位了,大将军才可以考虑去见蹇硕,当前最关键的就是立储,大将军应该召集三公商量。” 陈琳诧异道:“难道荀侍郎认为,在目前的局势下,还会有人帮蹇硕?” 荀攸回答道:“不是帮蹇硕,而是对权力的渴望。诸位难道忘了,灵帝是如何登基的吗?” 灵帝也不是储君,永康元年,汉桓帝刘志驾崩,皇后窦妙临朝问政。桓帝无子继位,窦妙与其父窦武等商议,最终选择了刘宏继承大统,窦妙派侍御史刘儵守光禄大夫、奉车都尉曹节等人前往河间国迎接刘宏登基。现在灵帝驾崩,谁能保证没有另外一伙人在做同样的打算。难怪荀攸建议要保证大皇子刘辩的安全,刘辩一死,脏水是要扑到刘协的头上,刘协必定不能继位,这时候,任何可能都会发生。 何进心中一寒,都有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好在大将军府中人早就考虑到这种情况,纷纷分工。袁绍、袁术、淳于琼、曹cao等人前往西园的军队,吴匡、许凉等人把持北军五营,陈琳去通知宫里何皇后,韩贞、荀攸等人留守大将军府。蹇硕看样子快挺不住了,再次来请,甚至派来了三公用的马车。 汉朝的马车都是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马,三公和大将军都是朝廷重臣,虽然地位在诸侯之上,但是等级依旧与诸侯相当,也是四匹马拉马车。不过皇宫中专为三公准备的马车,无论是马的好坏,还是马车的装饰材料和等级,都是超过臣子自备的。何进没理由再耽搁,看众人都忙了起来,就坐上马车,五十名侍卫同行,一路奔南宫而去;荀攸在何进出发前,扣留了所有宫中来人,包括车夫都换成自己人。 洛阳南宫本是周公修建的成周城宫殿,终周一朝,都为周王朝的宫殿区,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统一中国,置洛阳为三川郡,封相国吕不韦为洛阳十万户侯。吕不为在成周城的基础上,大兴土木,扩建城池,修建了风景幽雅、规模宏大的南宫,迎接招待前来探望的宾客。 汉高祖五年二月,刘邦曾在南宫住了三个月,曾在南宫宴请众臣,议论汉初三杰,讨论楚汉之争的得失。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又新建了北宫与南宫对应,修筑了御道,使两宫相连,从此南、北宫成为皇帝、后妃的宫苑。汉灵帝于嘉德殿驾崩,尸体还在床上,蹇硕表面上六神无主,实际上早拿定主意。 昨天发现赵忠张让去何苗府中的目的,汉灵帝立即决定派人去北宫接来二皇子刘协,又让孙盛尽起高手,去烧了野王楼。汉灵帝的目的很明确,保护刘协的安全,让召公子在今天的一天时间里,都忙于官府的调查,自己系统的整顿,顾不上大将军何进这边。 早上宣大将军何进前来,汉灵帝刘宏就决定要杀了何进,然后在西园军队的支持下,立二皇子刘协为皇帝。可惜汉灵帝的身体实在是灯枯油尽,半天都没等到,竟然在何进到达之前死了;汉灵帝死前是满脸的不甘心,要蹇硕立下重誓,先杀何进,然后立刘协为皇帝。 蹇硕知道南宫遍布各方面的耳目,只是和军中的几名心腹商量,安排死士;到目前一点消息也没有外泄,二皇子刘协哭累了,睡着了,蹇硕安排了一名老太监照顾。可惜为了防备何进搜查孙盛等人,这些人在昨天行动后,就躲到了一座宅子里,没有回南宫,要不然,蹇硕的把握更大。 大将军何进的马车终于到了,四匹马迈着节奏,让马车在宫门前缓缓停下,蹇硕手下的司马潘隐一直守在南宫门口,步履坚定地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