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铁骨在线阅读 - 第193章 荒年(第一更,求支持)

第193章 荒年(第一更,求支持)

    只下了雪的冬季才是合格的冬季。当雪花在遥远的天际优雅的飘落下,当雪花把世界变成一片洁白,呈现在人们面前,所有的快乐不分年龄和份的。

    甚至对于皇帝同样也是如此,早在数年前,就曾经有人于报纸上宣称,皇帝有失威仪,居然像孩童一样,与太子、皇子、皇女一同堆雪人、打雪仗,当然很多人觉得这是谣言。

    可是当方以智回到中都,来到皇宫里,看着陛下上的块状的雪迹时,他立即明白了,那些并不是谣言,陛下真得会像孩子一样,与妃子子女于雪地中欢蹦乱跳。

    不过只看了一眼,方以智就把目光转向他处,皇宫的雪景很美,总是让人不住会沉沦其中。

    注意到方以智在赏雪,朱明忠也笑眯眯的欣赏着皇宫里雪影,即便是已经来到这个时代十年,他仍然会因为一场大雪而欢喜,甚至会拉着孩子们一同在雪地里玩耍。

    这似乎并不是皇帝应该做的事,但是,谁说不准皇帝放松一下心?

    “听说,东北现在已经建了一个纱厂,用的是蒸汽机?”

    陛下的发问,让方以智连忙回答道。

    “是的,陛下,纱厂还是官厅当年创办的旧纱厂,臣已经作价出售给了私人,由其改造使用蒸汽机,如此一来,即便是寒冬腊月,也可以正常生产。”

    知道陛下一直非常关心新技术的方以智,回答的也很直接,完全不担心陛下会追究他把官产卖给私人的责任。虽然不担心,但是心中难免还是有些忐忑不安,他还是恭敬解释道。

    “陛下,之所以把纱厂出售给私人,是因为他们比官员更适合办厂,更擅长管理,臣反为,除了兵工厂等涉及到军国大事的工厂,其它工厂,大可出售给私人,无需朝廷经营。”

    “方卿家不必紧张,把工厂出售给私人,朝廷不也这么做了,就朕也从朝廷那里买来了几家工厂,就是兵工厂,以朕看来,也是可以卖给私人的,当然,朝廷也要保留一两家,之所以卖给他们,是为了让他们互相竞争,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他们生产出来的兵器质量,如果完全为朝廷掌握,早晚会出现旧时兵器质量不佳,费为尽为主持官员贪没的局面,市场场化、市场竞争是必须要引入的,”

    其实大明的武器制造业是开放的,除了有官办的兵工厂之外,民间还有大量的火铳作坊以及小型工厂,或许他们制造的火铳价格相对昂贵,但是其质量上佳,而且作工精美,绝不是兵工厂那些批量生产的火铳所能相比。民间火铳制造的兴盛,完全得益于大明不百姓持有火铳,当然,这里的百姓局限于汉人,向各地土人出售火铳,仍然属于违法,尽管如此,仍然有火铳流入土人,尤其是西南土人之手。甚至流入到满清的手中。当真应了那句话不把武器卖给敌国的军火商不是好的军火商啊!

    商人重利,这一切都是无法避免的。

    “这几年,东北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朕对此十分满意。”

    眼见方以智有些紧张,朱明忠便直接道出了他的态度。和过去一样,一如既往的支持。

    “谢陛下夸赞。臣等定当再接再厉,争取早让东北变成与内地完全相同的行省。”

    陛下的话让方以智感激的揖手道。

    “以报效陛下知遇之恩!”

    “那好,朕就在这里等卿家的好消息了。”

    朱明忠颔首微笑道。

    方以智随后又说道。

    “陛下,臣看那蒸汽机可以说是巧夺天工,甚至堪称今世之宝物。他此宝通行天下的时候,必定可以让天下人从中受益,就臣所知,若是与纱机一同组成蒸汽纺纱机。这纱厂产量至少可以增加数倍,到时候,天下百姓就都能丰衣足食。这全是托陛下的福啊。”

    方以智倒也不是完全的恭维,借此机会讨好一下皇帝,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蒸汽机的用处确实远比他想象的更为有用。然而在他的话声落下的时候,却听朱大咸在那边小声嘀咕道。

    “就怕到时候,有那么多机器没那么多棉花。”

    这声音虽然轻得很,可还是传到了朱明忠的耳中,他的眉头一皱,便回头向朱大咸问道。

    “怎么?现在市场上很缺棉花吗?”

    面对陛下的询问,朱大咸便跟上前,落在陛下后半,然后回答道。

    “回禀陛下,这两年市场上的棉花一直紧缺,连带着棉纱和棉布的价格也上涨了起来。”

    “哦?有这等事?”

    朱明忠有些不解的询问道。

    “都已经两年了,按道理说,百姓趋利,若是棉花价高,百姓自然乐意种植才是啊?”

    说着,朱明忠又回头向方以智求证道。

    “东北那边百姓种棉花吗?”

    “回禀陛下,东北并不是棉花种植区,百姓只是种植小块棉花,往往以自用为主,加之东北纱厂不兴,所以暂时还没有棉花紧缺的现象。不过,臣这次取道北直隶时,确实也听说过此事,有这样的况存在。其实,以臣看来这主要是由于中原久经战火,产棉区尚未恢复种植。而南方各地的新型水力纱机方兴未艾。一时间产棉的速度跟不上纺纱的速度。所以才会出现棉荒、纱荒、布荒之类的况。”

    “密之所言诧异,与产棉区尚未恢复种植没有丝毫关系,这两年市场上不仅仅有棉荒、纱荒、布荒,甚至还有荒。”

    尽管每天都看报纸,但是朱明忠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这几个词。

    “荒?这又是怎么个荒法?”

    “陛下,可知道,现在市场上的价是多少?”

    朱大咸自问自答道。

    “自陛下驱逐鞑虏,天下承平之后,中都的物价堪称“甚jiàn)”,就食来说。猪,每斤值钱不过十五六文,牛,每斤值钱7-8文,羊每斤值钱十五六文鱼、虾,每斤值钱1015文,若是咸鱼不过七八文。”

    与另一个时空中,牛是“中贵族”不同,这个时代的牛价格只相当于猪的一半,这也是军中多食牛、咸鱼的原因,主要就是便宜。

    “可是这两年中都物价骤贵,猪,每斤值钱40余文;羊,每斤值钱40余文;牛,每斤值钱20余文;驴,每斤值钱20余文。江南各地大抵也是如此。”

    “涨的这么厉害?”

    两年涨了不止两倍多,这样的涨法着实吓了朱明忠一跳,

    “怎么,在报纸上没见报道?”

    “因为很少人关注这些,相比于价,他们更关心的是能不能买得到!”

    这下无论是朱明忠,亦或是方以智都惊呆了。与内地不同,在东北想填饱肚子根本就不算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稍微花点儿力气开点儿荒种地就有玉米面饼吃。玉米这种既耐寒又耐旱的高产作物一直是早期移民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至于想吃的话也很好解决,东北地区的草原林地里有数不尽的飞禽走兽,野鹿、野羊、野鸡是成群结队,野鹅、野鸭等野物飞起来同样也是遮天蔽,只要肯出门打猎就有数不尽的野物吃。哪怕是自己没工夫出去打猎、到集市上购买的价钱也非常便宜,甚至可以说是便宜得离谱。自然不可能有买不到的问题。

    “怎么价格高了还买不到?”

    方以智惊诧的问道。

    “价格高是因为市场上的食供应不足,而供应不足,是因为百姓吃的多。”

    百姓吃的多?

    朱明忠诧异的睁大眼睛,百姓要吃多少,才会吃供应不上?

    “陛下,现在大明乡间百姓人均土地不下十数亩,仅依靠土地所出就可以衣食无忧,他们养猪、养羊除自食之外,往往都是卖往城镇,可依然满足不了城镇百姓的口腹之裕,就臣所知,兴乾元年,江南普通家庭每隔三可食一次,而现即便是北方乡下,每隔两也会吃上一次,若是碰着喜食食的家庭,每吃上一顿可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百姓吃得多了,这百姓养猪养羊供应不上,自然也就出现了荒,就臣所知百姓趋利,乡间百姓已经纷纷养猪养羊,若是家里养上几头猪,所出肯定超过土地粮食的产量,甚至乡下还有以粮喂猪的事,现在粮jiàn)贵,百姓自然乐意如此,所以,以臣看来,荒是暂时况,但是棉荒……”

    朱大咸的话,让朱明忠不有些瞠目结舌,不过只是短短六年,天下的百姓就富庶如此了?想来也是,毕竟现在人少地多,自然而然也就是“盛世”了。

    看着陛下,朱大咸摇头说道。

    “这种棉采棉可以说极为辛苦,与其如此辛苦,还不如多养几头猪羊,所以,即便是现在棉价高,百姓也不愿意种棉,实在是因为百姓见种棉无利可图,所以这棉荒以臣看来,非但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甚至可能会愈演愈烈,毕竟,现在百姓都不差那点钱置办新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