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北宋最强大少爷在线阅读 - 第575章 皇帝的艰难决定

第575章 皇帝的艰难决定

    

    作为大魔王的学生,西夏新一代将领卓洛兰现在也算崭露头角。

    她有过在绥远关把大魔王吊起来打一顿的战绩,还有过从从青塘战场全身而退的战绩。

    后续和大魔王取得谅解,迅速展开贸易,以铁矿石和煤炭换取大豆饲料,如今经过一段岁月的休养生息,草原真正的富足起来了,到处是肥硕的牛羊骏马。

    作为大魔王粉丝,只有她真正了解大魔王的政治意图。

    眼看现在大宋红红火火,其实是有隐患的。王雱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战略名家,卓洛兰认为他打辽国苏州港的目的不是避战,而是为大宋赢得最后的战略缓冲。

    这肯定是走钢丝行为,但眼看大魔王快接近成功了。但就算暂时被宋国朝廷剥夺了大魔王外交权也没关系,依托辽国老萧的政客心态,这事一天不回应,大魔王就不会被宋国朝廷凉拌。

    时间越往后拖,王雱就能做出更多部署,把更多的工业内迁做大战准备。

    基于这些,潜伏舔伤口几年的西夏又想介入了,为避开反战的没蔵太后系人马干扰,没蔵讹庞离京,专门发起西平府会议,商议后想委派卓洛兰为特使进上京找爸爸国周旋关于此番利益,打算瓜分宋国的纵深。

    但卓洛兰拒绝了。理由是他们在策划一场最终打不赢的世界大战,作为统帅指挥官,卓洛兰拒绝指挥周旋这种开局就有问题的战争。

    这导致没蔵讹庞很不高兴。于是临时改而委任多吃己为西夏特使,紧急赶到爸爸国上京,没蔵讹庞指示:必须说服老萧对苏州港事件做出回应。

    不能一味的拖延,如果战争不可避免就不能有迟疑,尽快发动这个进程,否则真等大魔王准备完毕,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这是卓洛兰的最后建议。是的作为一个将领,反战不成功后、在西夏已决定卷入其中的时候,卓洛兰虽然拒绝去上京,仍旧对此给出了于西夏最有利的建议。

    于是作为西夏特使,此番多吃己的使命是劝说老萧:尽快和宋国外交口妥协,把苏州港事件当做意外、而不是挑衅。

    “你真的抱有这想法?”府邸中,萧慧颇有兴趣的看着多吃己。

    多吃己道:“萧相,这是以退为进。若您能顶住辽国内部政治压力,把苏州港事件说成是意外,只让宋国赔钱了事,那就是缓兵之计。我西夏一品堂始终监控汴京局势,王雱现在于政治上和宋国朝廷决裂,就因苏州港这心病事件才暂时保留了王雱的职位。如果这只靴子落地,我西夏认为,王雱会很快退出行政梯队。”

    “那时就是机会,没有统一的居中协调政策,会无限拖慢宋国登州造船厂进度,整个大名府工业体系对现在于东海作战的宋国海军,对倭岛的援助计划等等,效率都会大幅降低。”

    “与此同时,辽国做出让步后,会让韩琦王安石进一步放心,加紧调集资源回应宋国西南的交趾人事件。这就是整个天下的契机导火索。”

    “其实交趾人一直在试探,并没有真的信任辽国。一但大宋真的现在强硬回应,死的人一多,交趾才会被迫会卷入对宋战争,那就会是我西夏再次出兵,重新定义青塘战争结果的时机。而一但出现这个结果,墙头草高丽人才会真正介入渤海战争,抓紧在宋国海军不成熟的情况下拿下更大利益。”

    这些就是卓洛兰不得已下的建议。现在由多吃己作为特使转述给萧慧。

    正当红的辽国政治明星萧慧、对此考虑了两日后回应西夏特使:可以接受西夏的建议,但需要投名状,我辽国才会“丧权辱国”的承认苏州港是意外。

    投名状内容:一但大魔王被冷藏,宋国进入无主心骨时期,且把战略转移至西南应对交趾人时,西夏需立即出兵青塘表忠心,如此等于挑战宋国核心利益,西夏没有退路。那么辽国确认这些信号后,才会做出跟进。

    萧慧的要求并不能说太过分。

    其实现在西夏的内部形势也感觉药丸了,辽国吃相的确厉害不好看,但辽国不在乎西夏,西夏的土地对辽国版图而言没用处。

    但宋国不然,大家都清楚宋国的最终目标是拿走西夏土地上的全部矿产和劳动力。相比而言,当时辽国人连兴庆府都打破了,最后却把所有土地都还给了西夏。

    此番的形势没蔵讹庞认为:宋国或许不爱杀人但吃相比辽国还难看,参考青塘现在的政策,又被驻军。现在是最后一个打破宋国霸权战略的契机,如果不能达成,那么在八至十年后,恐怕整个天下都是现在青塘的命运。这是**裸的帝国主义。

    大魔王他虽然成立战略忽悠局压制愤青党的“*****圈说法”,但没蔵讹庞和多吃己清楚,愤青党只是吆喝而已,大魔王的内心就是这样的目的。大魔王才是天下最坏最可恶的人……

    五月一日是大雱亲自定下的“工业党劳动节”,但这一天来临时大宋并没有喜庆。

    皇帝赵祯拖着病体,难得走出上清宫,让五月天的明媚阳光照在身上,同时呼吸着新鲜空气。但这并没有让皇帝的心暖和起来。

    凌晨时候听汇报说:包拯死了。

    包拯的管家说,包拯临死前留下了一封给皇帝的书信,以三司使的身份称述了大宋当前面临的新财政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