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胜利之钢蚁雄心在线阅读 - 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事不好

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事不好

    空气压缩弹,确实很好。

    就是有一点不好,除了蚂蚁机器人能制造之外,在整个二战结束之前,都别想工业化制造了,就连号称黑科技之王的美国和德国,也无能为力,注定只能小规模制造,当金手指用。

    小规模就小规模吧,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强。

    何况182毫米重炮,无论怎么研究改进,又或减轻自重,但是十来吨还是有的,到时装备个十来门,应应急也就是了,正好打废了就直接扔掉,即使被日军摧毁了,也不怎么心痛。

    对了,炮弹也得重新设计,刘郧想起了越战时的底排炮弹,130毫米五九式加农炮,射程高达38公里,简直是黑科技中的黑科技。

    底排弹很难么?其实也不难,需要在炮弹底部,设一火药燃气排放装置。

    燃气排放装置,究竟有什么用呢?就是要减少炮弹飞行时的阻力。

    因为炮弹在飞行时,需要克服三大阻力,即地心引力、空气阻力和底部的负压力(向后的拉力),用流体力学的术语说,就是“汇聚在弹底的空气涡流”。

    前两种是无法克服的,消除底部涡流还是没有问题的。

    以越战时的五九式底排弹为例,当将发射药被激发点燃,燃气排放装置启动,排放微量气体,将空气涡流冲散,从而消除弹底的负压力,因此同样外形的炮弹,底排弹的射程,超过普通炮弹的30%以上。

    然而很多事就是这样,往往知易行难。

    刘郧带着小精灵一阵瞎琢磨,在虚拟幻境之中,发射了上万枚182毫米炮弹,最后还是不尽人意,底排炮弹是没设计出来,底凹炮弹倒是设计成功了,主要是这玩意够简单,在炮弹底部设一凹槽就行,增程为普通炮弹的20%以上。

    简单的说,底凹炮弹,就是采用了底部凹槽技术的炮弹,在炮弹底部有一凹槽设置,炮弹发射后,当弹头激波运动至弹底部位时,强烈的紊乱气流,将汇聚在弹底的空气涡流冲散,有较好的精确度。

    当炮弹实验成功时,新的重炮也研制成功了。

    新的182毫米重炮,其实是德国170毫米大炮的放大版,口径182毫米,36倍径,炮架长9.4米,总重量13.8吨,高2.6,长6.8米,宽2.4米,俯仰角0—50度,可360度环向射击,弹重102公斤,射速4—6发/分,出膛初速度1060米/秒,最大射程52公里。

    以上的数据当然是理想数据,是假设由蚂蚁机器人填装,而且采用空气压缩炮弹。

    若换成普通发射药包,普通炮弹重82公斤,射速3发/分,出膛初速度935米/秒,射程36.2公里,若是改为次口径炮弹(弹重36公斤),最大射程为43.6公里,但是威力会急速下降。

    不过采用普通炮弹时,最不利的因素,还是炮管的寿命。

    倘若采用空气压缩弹的话,炮管可发射1500枚,一旦全速射击,也能达到1200枚,一旦改为普通炮弹的话,最多能发射600枚,倘若采用急速射击,甚至会下降为400枚。

    总的来说,新型重炮还算不错的。

    即使是发射普通炮弹,也比德国原装170毫米重炮,强了不止一筹,一旦两者对抗的话,德国货甚至会被反压制,这就是未来人士的优势,以及智脑带来的高科技福利。

    刚将182毫米重炮研制成功,刘郧就开始皱眉头了。

    因为他找不到合适的炮手,伺候这样一门新型重炮,就算是德国的精锐炮兵,都不见得玩得转,若是打算自己培养的话,却又不知道究竟如何培养。

    难道全部采用蚂蚁机器人当炮兵?

    就算真的这么做,也伺候不了几门大炮,因为至少要四只蚂蚁,才能玩转一门,瞄准、填装、递送、运输四个环节,都需要蚂蚁机器人,满打满算也只能cao纵四五十门。

    而且182毫米重炮虽然厉害,却有个致命弱点,特别畏惧来自空中的打击。

    日军一旦下定了决心,非要摧毁重炮群的话,只需要集中几十架轰炸机,就能让重炮群全军覆没,面对成吨成吨的炸弹,蚂蚁机器人也无计可施,万一被炸伤,或被炸毁的话,刘郧就是想哭都没地方哭去。

    刘司令暗暗告诫自己,今后使用182毫米重炮时,要么注重炮兵阵地的防御,搞成“永不陷落”的堡垒群,要么提高机动性,绝对不要让敌军靠近,或被敌方的空军所抓住。

    实在没法的话,一定要加强88毫米高炮群,以及对制空权的争夺,否则重炮集群就是一堆破铜烂铁。

    当退出刘郧虚拟幻境时,令他意外的是,孔玉玲居然就在身边等着,似乎已经等得快崩溃了,顶着两个黑眼圈,看他一醒来,立马就哭了。

    刘司令只好抱着她,甜言蜜语的安慰了好半天,孔大小姐才渐渐收声。

    刘郧在安慰夫人的时候,也在慢慢的打量了下周围环境,这时才发现已是第二天的上午了,此次研究大炮的时间,足足用了近二十个小时,难怪孔玉玲会差点崩溃,变成了大熊猫,看来昨晚根本没怎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