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衣被天下之桃夭在线阅读 - 133格局

133格局

    原来黄蓁在得到朝廷嘉奖后,转过年来,就把自己所知道的纺织方法,花样,模具,还有如何使用大自然里的植物,来为布匹争色,统统传授出去。

    包括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制造技术都整理出来,装订成册,并请张之初代她上书给朝廷。

    上书所言:“民女黄蓁:感念皇恩浩荡,无以为报,邀天之幸,民女持此微末技艺,原本难登大雅之堂,只因有朝廷嘉奖,让民女黄蓁得以扬名?

    民女不敢夹艺自珍?为报陛下隆恩,凡我大宋子民有意前来学习者,民女黄蓁愿意悉数告知,并不敢藏私?民女夙愿,固始家国安定,百姓衣食丰足,陛下千秋。

    并请工部行文,代为告知各地商户。”

    此事一出引起轩然大波?就算是有工部行文,各地州府的通告,百姓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直到有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回去后便传扬开来,陆陆续续地有人过来学习,看到织坊里的管事并不藏着掖着?凡是见问皆倾囊相告,这才完全放下心来。

    当时黄蓁此决定刚出口时,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黄蓁没有任何解释,只说道:“只一句你们若是信我?就不要在这件事上费口舌?其中的道理我不便一一明言,日后你们自会知道。”

    黄蓁写好了折子,带着红姑去了知府衙门。

    张之初听了黄蓁的来意,也是有些意外?问道:“黄姑娘可知道?这道折子递了上去,您让出去的是什么?开弓没有回头箭,再要反悔可就来不及了?”

    黄蓁确定地说道:“谢您的提醒,我是想好了才来您这的?”

    张之初好奇地问道:“姑娘方便和我说说,您是怎么想的吗?”

    黄蓁无奈地说道:“不瞒大人?集赞溢于一身者,就会集诋毁于一身,端看说话的人是谁?小女人微言轻,不敢以身冒险?逼不得已间才会出此下策,用以自保?

    让大人见笑了?这是其一,再有就是,天下人都掌握了就是天下人的事情?就没人关注小女了?”

    张之初听后神色端肃,沉吟许久方才开口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姑娘思虑久远,谋算老辣,本府佩服。”

    待到黄蓁告辞时,张之初道:“这道折子递上去后,可保姑娘日后无虞?说着向上一指道?只要是那位不动心思?本府自会让姑娘安然无恙?再说姑娘舍的如此及时?也让人没了心思所动。”

    黄蓁端端正正向张之初地俯身一礼,说道:“大人照拂之恩,小女铭感五内,有张大人坐镇松江府,小女才不致担惊受怕?”

    张之初久在官场倾轧?自然深知当今理宗皇帝看似仁厚?其实内里最是刻薄寡恩的脾性?

    朝廷对黄蓁的嘉奖看似在情理之中?但只有少数的几个人知道?此番嘉奖黄蓁,不过是为了掩饰济王无端落水失踪一事?目的是为了混淆视线。

    此中蹊跷不宜宣之于口?黄蓁当时得看着繁花似锦?暗地里不知有多少只眼睛在盯着她?把她视作朝廷养的钱袋子?

    这几年来江南有多少豪绅商贾?顷刻间被安个谋逆的名头而烟消云散,良田千倾,不菲的家资千万都归了国库?连喊冤都没地喊去?

    生意往来汇通南北?要想害人也太容易了些?你的货物出现在蒙古人地界,一句资助通敌你都没处辩去?

    朝廷如今又是多事之秋?国库空虚,本来黄蓁是可以偏安一隅,闷声发财的,但是朝廷的圣旨一下天下尽知?

    黄蓁从幕后走到了世人的眼前,所以说圣旨是道双刃剑?更何况黄蓁一个孤女?无依无靠,好在她及时破了这危局?那些心怀鬼胎的人,也只好偃旗息鼓,望洋兴叹?

    就是理宗皇帝看到黄蓁通过工部递上来的自陈书?也不得不赞一句此女不凡?心胸格局颇有世家风范?更难得的是这番忠君爱国之心?理应奖赏。

    董宋臣想到荷包里的那一叠银票,会心一笑,不在银子多少?看在小姑娘会来事妥贴的份上?咱家就帮上一帮。

    便趁着理宗皇帝龙颜大悦,在旁凑趣道:“如官家所言,虽说黄姑娘是长在民间?却是个忠君爱国的典范,不论官家赏些什么?都是她的体面。

    要紧的是也让天下人瞧瞧?凡是尽忠于朝廷和陛下的,都不会受到亏待?不论男女只要心向朝廷,您都会让她有机会光宗耀祖?”

    理宗皇帝听着点头不语。

    董宋臣又睇了一眼理宗皇帝,又道:“老奴倒是有个主意?也不知合不合适?就怕说出来惹人非议?”

    噢,理宗皇帝来了兴致道:“说来给朕听听?”

    董宋臣躬身道:“黄蓁父母俱是不在?口袋里又不缺银子傍身?老奴这里好有一比,恰如那小娃娃端着碗rou羹,被群狼环伺,差了层庇护?要不官家您赏她个护身符之类的物件,保她无虞,您看如何?”

    理宗皇帝眼睛一瞪,呵斥道:“胡闹?朕哪里来的护身符能护住她?把朕比成什么了?

    董宋臣低头谄媚的掌了下嘴,才嬉笑地道:“是老奴无状了?请官家赎罪。”

    理宗皇帝把黄蓁的自陈书拿在手里敲打着几案,反复思量后眼睛一亮道:“翰林院的几位庶吉士来?弄这些事他们才是行家?董宋臣躬身应下。”

    也不知几位庶吉士听了旨意是如何商议的?朝廷赏了块匾额給黄蓁,上书着衣被天下四字,旨意上说是官家手书,同时还篆刻了一块巴掌大的手牌,手牌背面篆刻一个令,有着内制的标识。

    圣旨如下:应天顺时,受兹明命,朕膺昊天眷命,兹有松江府民女黄蓁,心怀仁善,上体国家之不易?下承民生之艰难,今特上书于朕阶前,以家藏技艺,整理成册,无偿授业与朕治内百姓,惟愿天下人有衣遮体,有食裹腹。

    朕感其善举,特赐匾额一方,手牌一块,钦此。”

    如今那方匾额还贡在铺子里的大堂内,刚挂上的时候,差点把铺子的门挤破了?热闹的快赶上城隍庙了,百姓都把这当成稀罕事,有事没事都来瞅上一眼?

    外地人来松江府后,也把这当成松江府一景,连巡城司都增派了不少人手?夜里在这条街上来回巡视?这条街上连偷盗的的事情都杜绝了?嘉兴路上的人都说是沾了黄蓁的光。

    掌柜李中恨不得一日搽拭上三五回?打烊了都不舍得回家?生怕被贼人偷了去不好交代?”

    黄蓁被李中的行径弄得哭笑不得?问道:“贼人偷圣旨做什么?不能换银钱用?又不能当米果腹吃?还得藏好了不让人看见?你见过这样蠢的贼麽?”

    雀儿嘴快地说道:“一不小心漏了出来,挨顿板子是小,要是因为它丢了性命去?可怎么了得?做贼的可比您会算账?您就别这耗着了,姑娘要家去呢?”

    李中在大伙的劝说下,一步三回头地走了,雀儿看着笑得直不起腰来,在车上和招娣笑了一路,回去又学给阿婆听?

    弄得阿婆也跟着心神不定起来?疑惑道:“真的不会丢么?有个万一可怎么好?那是朝廷给姑娘的脸面呢?”

    雀儿揉着肚子笑道:“要是真能如此?倒也省了姑娘许多心?哎呦?您是没见到李掌柜刚才那样,笑死奴婢了,哪里是怕匾额丢了?

    倒像是怕家里的祖宗不见了?说着又笑了起来。”

    急的阿婆要打她的嘴,雀儿连连讨饶笑声不止。

    黄蓁自觉往事如水墨入画?历历在目,嘴角一翘想着如今庄子里织坊和染坊的规模,才两年多的时间?厂房面又扩出来不止一倍?

    冯管事进来打断了黄蓁的回忆?冯管事这两年也历练出来了?处事越发老练,又培养了几个得力的相助,也能脱开身来配合着黄蓁研发布匹新的品种和花色?

    这两年来黄蓁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翻新上?因此技艺也越发娴熟,手里的花色和品种,能借鉴各家之长,随意配比添加?呈现出来的品种总是让人眼前一亮,受到各个消费层的认可?

    这也是为什么出让了技法?外地客商却逐年增多的原因。?

    黄蓁规定,所有邬泥泾的出品超过一年,就自动淘汰出局,除非有客户开口要老式花样?往往新的品种马上替换上来,尤其是土布的织法结合了黎族的传统技艺。

    混入四季植物花叶,丝麻,树皮,凡此种种,大胆配色,颜色时而艳丽富贵?时而清雅出尘?在布匹市场上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因为黄蓁出身在乌泥泾镇?

    乌泥泾被品因此而声名远扬,从此供不应求?

    黄蓁娴静的坐在那里,翻看着冯管事递过来的样品料子,伸手抚过织锦图案,手指轻捻,又举起来透着阳光打量着?

    冯管事介绍说道:“这是今日才出来的样品料子,已是调整了几回颜色?姑娘看看,可是还有不妥之处?”

    黄蓁颔首说道:“图样,纹理,花色,都堪称新颖,只是织锦图案处不够凸显?而且整体布匹薄厚一致,经纬相合,近处看着还好?远些看着却不凸显惊艳?

    说着拿起来走远几步,让冯管事再看?”

    冯管事看了后,又把样品料子挂在远处的架子上,远近反复地来回打量着,又请了李娘子过来帮着掌眼,大伙统一了意见后,又拿出了应对方案,调整了织布机上的模板。

    冯管事又叫了木工师傅,一头扎进了织坊里,几日都不见出来?

    黄蓁也不去管他?冯管事人执拗得很?要是他自己想不通透?就反复地去琢磨?直到琢磨通了才成,这是手艺人的通病?

    黄蓁也不去催他?相反还很欣赏冯管事的不盲从?手艺人最难得的品性就是坚持?

    李娘子找过来说道:“姜丫有事要请教姑娘?您要是不忙就点拨点拨她?这丫头最近是入了魔,梦里都叫着配色?”

    黄蓁听欣然一笑,说道:“不疯魔不成活?姜丫配色上的造诣早已远超于我,尤其在撞色上运用自如,大胆创新,以无出其右?术业有专攻,我就不献丑了?”

    李娘子谦逊地摆着手,说道:“姑娘就不要宠着她了?小孩子家家的见识有限,若不是仗着姑娘指点她?焉能有她今日?我们母女自到了姑娘这里万事随心。

    过了这几年清净日子,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多亏有姑娘帮衬?说到动情处便以手拭泪。”

    (此章完结)

    感谢1ry大神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