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丝绸之路(上)
一般来讲,刘辩并不是一个嗜杀之人,也从来不以言罪人。这一点就连最朝廷上最讨厌刘辩的士大夫也不得不承认刘辩的性格宽厚。 这次刘辩之所以发这么大的火,其实多半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潜意识里对自己背叛曾经对唐姬的承诺,有不忠念头的恼怒,发泄在了面前这个人身上。 那人是一名三十多岁,身材健壮的男子,听到刘辩的话浑身抖如筛糠,口中嚷道:“陛下恕罪,草民……” 未等他说完,左右护卫早就将他架了起来向外拖,有的护卫心里还嘀咕道:“真是同人不同命,同样都是惊扰了天子,美女就又作诗又送东西;男的就拖出去乱棍打死。” 那人急了,高声吼了起来,道:“扶风班期,有要事禀告陛下,请陛下听我一言!” 扶风班期?刘辩突然有了一点印象。好像是竞拍制糖秘方的商人之一,想到这刘辩又喊住了侍卫:“停下!” 拉住班期的侍卫们停下了脚步,刘辩走上去看了一眼班期。 惭愧的是刘辩对这个班期根本没有多大印象,两个人没有说过什么话,班期这个名字又不像糜竺、卫兹那样见于史书,刘辩对他也就没有怎么上心了。 看了半天也对班期没有多大记忆,不过这个人能走进皇宫里来,想必也是商贾中的一人,刘辩此时心里的火也消了不少,班期虽然冲撞了自己可也罪不至死,他也不想滥杀无辜,便命侍卫将他放开,问道:“皇宫禁地不得随意乱闯,你不在殿内饮酒,跑到此处是何意?” “草民有宝要献。”班期说道。 献宝?刘辩愣住了。进宫的诸商贾为了巴结他各种方法无所不用,这献宝倒是第一次有人这么做。自己身为天子富甲天下,什么宝没见过啊。 不过刘辩还是好奇的问道:“所献何宝?” “草民有宝刀一把,愿献与陛下。” 听到班期要献刀,周围的护卫立刻又警觉了起来。连刘辩心里也有警惕。若是献其他什么东西倒不觉得有何问题,可是献刀话让刘辩不由想起了曹cao献七星刀刺董卓的戏码。 眼前的班期膀大腰圆,身材雄壮,该不会是专诸、要离之类的人物吧。 不过刘辩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自己在深宫之内,周围又都是全副武装的护卫。就算眼前的班期真的是一名死士,自己只要小心提防,他也不会有机会下手。 想到这刘辩接着问道:“宝刀在何处?” “宫中不得随意私带兵器,宝刀尚在宫外仆人手中。”班期答道。 刘辩点了点头。这次招商会的安保工作还是相当缜密的。进宫的商贾都内三层,外三层的搜了一遍身,还安排了他们洗了一遍澡,换了一身新衣裳,目的就是怕他们当中有刺客混入。 班期的明晃晃的兵器被挡在宫外很是正常,故此刘辩便命张韬和班期一起去宫外将宝刀取来。 不一会儿,张韬捧着一把刀和班期走了回来。离着刘辩十步的距离,张韬就命班期留在了原地,自己捧着刀来到刘辩面前,献上宝刀。 刘辩仔细看着张韬捧到眼前的宝刀,和中原的战刀有很大不同,形状呈一种奇特的弧形,很具有西域的风格。牛皮的刀鞘用金丝缠边,刀鞘上还镶着红宝石,刀柄处左右也各有两颗。 刘辩将刀抽了出来,刀身到没有什么华丽的装饰,通体近似乌黑,借着灯火一看,刀身竟然还有细小的纹路。 刘辩对这个时代的冷兵器并不了解,但是旁边的张韬却是一个刀剑的发烧友,嘴里啧啧赞叹道:“刚才属下在外面试过了,此刀削铁如泥,绝对是一把神兵利器。” 削铁如泥?刘辩斜了一眼张韬,说道:“既然你说削铁如泥,那就把你的佩刀拿下来试试。” 张韬傻了眼,面露苦色的说道:“陛下,属下的可是一把百炼宝刀。” 刘辩说道:“若真如你说削铁如泥,朕就把这把刀收下,再转赐给你。” 张韬眼睛一亮,立刻抽出佩刀,说:“请陛下试刀!” 刘辩被张韬突然变得踊跃的样子气乐了,无奈的笑着扬起手中的宝刀,用尽全身力气砍了下去。 两刀相交,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响声。张韬手中的佩刀被干脆的折为了两截。刘辩错愕的一愣,仔细检查着手中宝刀,刀身与刀刃皆完好无损,不由得也赞叹起来:“果然是神兵利器。” 张韬见刘辩爱不释手的拿着宝刀,便故作忍痛状的说道:“此刀乃是献给陛下的宝器,陛下若是喜欢自可留下,属下不敢夺陛下所爱。” 刘辩看着张韬嘴上说不要这把宝刀,眼睛却目不转睛的盯着宝刀一直看,心里明白他只是在说反话,旨在提醒自己兑现赐刀的承诺。 刘辩虽然知道张韬在耍心眼,不过也没有生气,这把刀虽好,可刘辩也不是刻薄吝啬之人,张韬对自己向来忠心,又是自己身边的近身护卫,就算从笼络人心的角度来讲,刘辩也会将刀赐给他。 刘辩将刀收好,递到了张韬面前。 “朕乃一国之君,金口玉言,刚才说了将刀赐予你,怎么会不信守承诺。” 张韬见此立刻眉开眼笑的接过了宝刀,挎在腰间。 这时,班期在一旁又说道:“草民身边尚有二十余把这样的宝刀,乃是草民与下人经商护身之用,虽然不如此刀装饰精美贵重,可也都是无坚不摧的神兵利器,愿都献给陛下。” 刘辩愣了。虽然他对冷兵器的制作并不熟悉,可是也知道要想制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宝剑并非易事。刘辩印象中制刀时还需要铁匠师傅的不断加热锻打。一般以锻打一百次以上为最佳,张韬刚才用来试刀的佩刀就是百炼钢刀,市值大概在9000钱至15000钱不等。其余还有“五十炼”、“三十炼”、“七十二炼”以锻打次数不同划分的钢刀。 刘辩曾经在史书资料上看到三国时期有一个叫蒲元的人,曾经在斜谷为诸葛亮造了三千把百炼刀,能一下劈开装满铁珠的木竹。 由于蒲元生卒年及生平都不详,所以刘辩继位后虽然想找到此人可也无从下手,只好命人在历史上蒲元出现过的蜀地慢慢寻找。不过倾蜀国一国之力,只造出三千把百炼钢刀,足可见在纯手工业时代,百炼刀的制作是相当的困难与费力,这一点深深印在了刘辩的脑海中。 班期所献的刀比百炼刀更加的锋利,想来制作工艺更加的费劲,他一介平民能突然间拿出二十余把这样的宝刀,自然令刘辩觉得惊讶。 刘辩好奇的问道:“班壮士何来如此多的宝刀?” 班期答道:“西域贵霜国出产一种精铁,制成刀剑后锋利无比,草民偶然间购得些许后又请善制刀剑的安息工匠制成宝刀随身佩戴,以便在经商时防身之用。今来长安参加陛下的招商大会,便特地将其中一把用贵霜出产的宝石装饰了一下,才献给陛下。” “原来如此。”刘辩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安息、贵霜乃至西方强大的罗马帝国,与大汉并称为这个时代的四大文明古国。安息、贵霜的文明发展程度不亚于大汉,所以能制作出这种神兵利器也不以为奇。不过刘辩所想到的,是和这两个国家有关的另两样东西。 乌兹钢与大马士革刀。 来自于波斯的大马士革刀和日本武士刀、马来克力士剑并称为当世三大名刃。其中大马士革刀就是以印度的乌兹钢为原料制造的。 班期说所献的宝刀取材于贵霜、制造于安息,听上去很有可能是大马士革刀,尤其是刘辩手里这把刀的刀身如行云流水般的纹路,以及近似乌黑的颜色,确实很像刘辩前世在网上看到的大马士革刀的样子。只是古大马士革刀在17世纪时因为乌兹钢的采伐殆尽,已经失传了,刘辩在网上看到的都是现代工艺的大马士革刀的仿制品。况且大马士革刀见于史记是在公元800年左右,现在的安息工匠的制作工艺能否达到后世的水平也很值得怀疑。所以,刘辩也不敢肯定班期所献的宝刀就是大马士革刀。
不过,乌兹钢的生产却是在公元一世纪就已经出现了。班期所献宝刀的材料极有可能就是由乌兹钢制成。有了好钢,就不愁制不出好刀。 “你可知道贵霜炼出这种精铁的方法?”刘辩急迫的问班期。 班期茫然的摇了摇头,答道:“这种精铁的炼制在贵霜刚刚兴起,保密很严,尚无人知晓如何炼成。草民也只是偶然从一个贵霜商人手里买到,这才辗转运回中原。” 原来如此。刘辩失望的点点头。 不过刘辩丝毫也没有气馁,大汉帝国的铸铁工匠并不亚于任何人,先不说干将莫邪这些铸剑大师们名垂千古,现有正在使用的淬火炒钢法以及未来兴起于南北朝的灌钢法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唯一制约这个时代冶金工业发展的,还是冶炼的温度问题。这个时代炼铁还都是使用木炭为燃料,虽然刘辩已经派人去寻找温度更高的煤炭,甚至还考虑了炼制焦炭或者挖掘天然焦炭来提高冶炼温度,不过这些暂时都只是在计划当中,如何发展还是以后的事。若是能得到他国的先进冶炼技术,自然有助于国内冶金工业的发展,可现在暂时得不到的话,刘辩心里开始考虑进口贵霜的乌兹钢铁饼回国后进行锻造加工。 若是能将用乌兹钢锻造的刀剑配备给军队,那对大汉军队的战力将是一个很大的提升。只是如何从贵霜进口乌兹钢刘辩还没有什么想法,正在思忖间,班期突然拜伏在了地上。 刘辩一愣,问道:“尔这是何意?” “草民有事欺瞒陛下,望陛下恕罪。”班期道。 “有事欺瞒?什么事?”刘辩问。 “草民没钱。” 没钱?刘辩懵了,一时没有明白班期话的意思。 班期解释道:“草民久在西域经商,最近带来的一批货遭遇了盗匪,折了大本钱,根本没现钱支付凉州的瓷器售卖权,请陛下饶恕臣的欺瞒之罪。” 班期如此说刘辩这才明白了瓷器的售卖权竞拍下来并不是当场付钱,班期假意出价,很容易蒙混过关,获得进宫接近自己的机会。 只是班期冒了这么大风险欺瞒天子,就是为了进宫献几把宝刀的话,刘辩有些不大相信。想到其中还必有蹊跷,就假装生气的问道:“尔不识天威,欺瞒天子,可知是死罪?” 班期害怕了,整个都趴在了地上,口中求饶道:“陛下恕罪,草民虽然没有现钱,可尚有千斤贵霜精铁可以代替,望陛下恩准。” 刚刚自己还在想如何进口乌兹钢,班期马上说自己有千斤奉上,真是想瞌睡便来枕头。不过刘辩明白了。班期费尽周折的献上宝刀,就是为了引起自己对乌兹钢的兴趣,好能够用乌兹钢来替代瓷器售卖权的费用。 只是现今的铁价只是每斤8钱,就是贵霜精铁翻上一百倍也只是八十万钱,和瓷器售卖权的钱数相差甚远。班期的企图,还是有点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刘辩撇嘴笑了一下,装出一副地主老财的样子,说道:“这一点,好像也不够吧。” 班期满脸通红,支支吾吾的说道:“草民也知不够,草民愿再远赴西域贵霜,为陛下购置精铁,以替瓷器售卖权之款。” 近年来,因为桓灵两帝失政,朝政腐败,西域诸国已逐渐与大汉断了联系。尤其是羌乱的原因,丝绸之路已被中断,西域的情况究竟如何已经无从了解。眼前的班期竟然可以随意经商西域,不由得引起了刘辩的好奇。 “大汉久未通西域,你为何可以在那里轻松出入?”刘辩问。 “草民世代久在西域经商,熟知门路,故而才可以随意出入。”班期答道。 刘辩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刚才自己就没有没注意,班期屡次提到自己经常出入西域,这让他都忽略了。此时才从班期的姓氏想到了大汉历史上那个弃笔从戎重启西域之路,发出“不入虎xue焉得虎子”豪言壮语的英雄。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下一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