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捻军风云在线阅读 - 十九世纪中期安徽基层社会的宗族势力淮

十九世纪中期安徽基层社会的宗族势力淮

    安徽庐州府特别是合肥东西乡、舒城、庐江合肥、共辖的三河,以及安庆府桐城、太湖等皖中地区,是淮军发祥和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

    淮军主体的前身,是以庐州合肥东乡李文安、李鸿章父子李氏家族、合肥西乡三山周公山张荫谷、张树声父子张氏家族;大潜山刘铭传刘氏家族;紫蓬山周盛华、周盛传、周盛波兄弟周氏家族以及三河潘璞、潘鼎新父子潘氏家族为首的皖中团练。皖中团练自保由来已久。咸丰三年(1853),李鸿章受命回籍倡办团练时,即在原有的各支团练中集勇编练,出队征战,直至七年(1857)李遭妒被参,回乡为亡父补行“守制”,各勇纷散乡里。张荫谷张树声父子以为“练勇散处可御小寇,不足御大敌”,遂于周公山下殷家畈筑堡,阻河环山以为险,“远近归者万计”。“邑人刘铭传、潘鼎新、周盛波、盛传及董凤高等均相率筑堡坞峙糗粮储械”,“百里之内,互为声援”,“屹立贼薮”中凡四五年。(注:《合肥张氏族谱》卷五,李鸿章《张公荫谷墓表》;《皖志列传》卷七,《张树珊传》;《张靖达公(树声)奏议》卷首。)咸丰十一年(1861),湘军攻下安庆。年底,时为曾国藩幕府的李鸿章奉命募淮勇东征,至同治元年(1862)初,以皖中团练淮勇为主体的淮军组成。经过3年的发展,自同治四年(1865)北上剿捻,到同治七年(1868)西捻军最后覆亡,淮军成了捻军最凶恶的敌人。

    然无论淮勇还是淮军,均同捻党、捻军一样,有着深厚的宗族背景。

    聚族而居的现象,在皖中尤为突出。如刘铭传、刘盛藻家族自元末明初以来,“群聚而处于(大潜)山之前后左右,不下二千家”(注:《六修刘氏宗谱》卷十六,刘朝班《书先阁学公轶事》。);唐定奎、唐殿奎家族始祖自江西迁来肥南,“支派繁衍,九族克敦,丁口之众,五千有奇”(注:《五修唐氏宗谱》卷四,李宗仁《五修唐氏宗谱弁序》。)。各大家族中多有沦为小康乃至贫穷却仍保持耕读之风的小家庭。如刘铭传“家贫”,却“读私塾”,惟“时有断续”;唐定奎兄弟之父早死,家贫,但世守耕读,虽务农帮工,却通文墨;周氏家族15世、万丁以上,周盛波兄弟则属几十亩地、半耕半读的小康家庭。(注:《六修刘氏宗谱》卷八,《绅衿总记》;《唐氏家乘》卷十五,《五伦公传》;周焘《周盛波家世与轶事》,载于《肥西淮军人物》第109页,黄山书社1992年版。)这样的小家庭势必对于宗族有强烈的纵向依赖性。《合肥风俗记》遂有:“四乡之民,多聚族而居,故宗法极重。每族各设一祠堂,族大者多至四五处,祠内供历代祖先牌位。每届清明、冬至二节,族人群赴祠中祭祀。或族中有重大事件发生,亦于祠中开会决之。祠有田房等不动产,每岁有族中年高有德者管理之,其所得之利息,则存放以谋合族之公益。”“族中规例极严重,颇具自治之雏形”。“族中有不法而败坏一族之名誉者,族人得召集会议,于宗祠中处分之,或罚以金钱酒席,或责以杖,重且至于绞死。”(注:《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而19世纪中期皖中的政治经济状况,同皖北一样更加强化了基层社会宗族乡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加强化了族人乡人对宗族乡族的纵向依赖。

    清朝吏治在皖中同样腐败,如龚自珍谓“官益久,则气愈tōu@③;望愈崇,则谄愈固;地益近,则媚亦益工。”官吏“每逢听讼,未看词纸,先查粮册,量你家资取得几何。有钱曲可为直,无钱是反为非。”(注:李汝昭:《镜山野史》,《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第3页,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连曾国藩都说:“官吏害民,甚于强盗。”(注:王安定:《求阙斋弟子记》卷三,曾国藩《备陈民间疾苦疏》。)庐州府驻绿营兵庐州营属寿春镇,兵力比皖北更弱,共马步兵350名,却须负责庐州府城守汛、合肥县汛、巢县汛、无为县汛、梁县镇汛,还要派兵分防每县以下各十数小汛。由于差cao不分、军政不分等弊病,绿营军纪弛废,斗志涣散。合肥竟“有戍兵自江上来,鬻烟土于市”,问之,坦然作答道:“炮药所易也”。(注:徐子苓:《敦艮吉斋文存》卷一。)至太平军一路攻到皖中,号称兵力最强、防备最严的省城安庆,“随到随下”,其他“所过郡县本无所谓守,亦无所谓陷,望风奔溃,一切财物粮米全以资贼。”(注:《周尔墉日记》,载于《江浙豫皖太平天国史料选编》第378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过后近一个月,沿江各州县仍为空城,“俱无官长”,地方之事“无官料理”(注:《向荣奏稿》,载于《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太平天国》(7)第59页,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太平军未及之地亦大乱,桐城“知县某莫知所往,jian民蜂起,百十成群”(注:《柏堂集》次编卷六,《马征君传》。);合肥知县某竟开狱放囚,“赏给钱文,以为盘费”(注:耕石老农:《皖碧吟》,载于《太平天国史料丛刊简辑》(6)第426、428页,中华书局1963年版。);谢家大户谢四老虎“招纳亡命,联络十余村庄”,“建旗称顺天王,刻期攻城”(注:方江:《家园记》卷二,载于《安徽史学》,1986年1期。)。政不能料理民事,军不足保卫平安,各宗族遂纷纷结寨自保。而各团各堡又互相攻杀争雄,各族各姓亦互相需索抢掠,致安徽巡抚李嘉端称皖中“遍地皆贼,遍地皆抢,蹂躏至于通省,蔓延祸及天下”(注:李嘉端:《皖抚疏稿》,载于《太平天国北伐资料选编》第172、139、167页,齐鲁书社1984年版。)。

    皖中地区人口多,耕地少。据嘉庆二十四年(1819)统计,安庆府与庐州府的人口总数分别居安徽省第一位与第三位,其中安庆府桐城县以2,216,052人、庐州府合肥县以1,831,409人高居全省各州县第一、二位,相当于全省州县平均人口数3~4倍有余,(注:据《皖省志略》(安徽省图书馆藏,道光元年刻本)1819年安徽各县人口数。所计人数是“常额当差人丁”与“滋生人丁”之和。)而皖中多为丘陵地带,可耕种的土地较淮北少,加之皖中地区沿江濒湖,从而使该地商业相对发达,市场网络相对完备。皖中地区沿江濒湖的地理位置和稻作经营,又使“圩”成为这一地区的特色。圩,是低洼地区防水护田的土坝。很多圩中不仅有田,也有民居、村落,中等以上的甚至有十几、几十个村落。庐州府巢县沿湖百余圩;合肥有东大圩西大圩;无为州圩居十之七八,中等以上便有450余圩。面对共同的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市场网络、水利设施,均使各个宗族发生组织上和技术上的联系,产生共生共存的依赖关系,形成在其中起协调和领导作用的乡族组织。另一方面,皖中地区土地兼并严重,生存竞争激烈,而几乎每个宗族均有公产、义田、义仓,均有对贫族抚恤赡养的规定,如庐州龚氏规定对族中“无以为生者共同帮助若干,以期不致流离失所,以重一本之情”(注:庐州《龚氏宗谱》卷首,《合邑家规》。)等,这也便更加强了贫困族人对宗族的依赖。清朝政权、军队的腐败同样给了皖中基层社会宗族势力发展的余地,同样使普通族人百姓更加紧密地依靠宗族、求得宗族势力的保护。而皖中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又使不少宗族组织之间存在互动共生的关系、结合成为一个个乡族组织,使宗族势力在此基础上、在特定的环境中,能够进一步扩大发展。

    办团练勇的宗族势力,不一定支持清朝政权,多数是结寨自保。咸丰三年(1853)底,庐州将破,新任安徽巡抚江忠源穷途末路,绝望地问合肥名士徐子苓:昨日有人献书,“促我开门战,谓诸团练愿助剿者,今亦未见一队来。团练果何如?”徐子苓嗫嚅道:生郡人以乱避乡,各团只可以靖小盗,皆无足挡巨寇。(注:《续修庐州府志》卷二二,《兵事志》二,徐子苓《庐州战守记》。)而太平军盛时,据说连肥西三山张、刘、周、唐诸寨都曾计议投靠,碰巧歃血会盟时大风吹断了旗杆,又闻太平天国内讧,方才作罢。

    从淮勇乃至淮军的形成和发展中,可明显看到宗族势力的背景和作用。

    最早的淮勇、也是后来淮军“树字营”的骨干“三山”之一周公山张氏,是一个典型。张氏先祖于明朝时从江西迁至皖中合肥,历代繁衍,“族浸以大”,“巍然众望”,影响及于乡里的大族。道咸年间,府学生员张荫谷“三举不第,遂弃诗书,督家政”,“正躬齐俗门内外,具有法度,教诸子文武各职,毋敢荒嬉”。同时,“孝友任恤,推之族姻里闾,敬爱如一家,衮然巨乡硕望矣”。张荫谷有张树声、树珊等九子,早于道光年间便开始留意办团练勇。时“寿州盗起”,“入掠”肥西周公山,老谋深算的张荫谷率族人“以兵法击之走”后,意识到“天下将乱”,遂“广纳豪健材武之士,与诸子往来相习,谆谆以忠孝大义譬晓之”,人皆“莫测其意”。不久,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很快蔓延到江淮。张荫谷立刻“大出资,赈贫户”,“倡率团练,为官军声援,”并挑选精锐,命树声、树珊统带,出队“从剿巢、英、霍、太、潜诸邑,所向有功。”但当时官军溃败如水,“诸将帅拥亲军自卫”,将攻剿之任竟皆推诿乡兵练勇。张荫谷知无望而兵祸亟将到来,遂招乡人筑堡屯粮,“保境待时”。刘铭传、潘鼎新、周盛波、周盛传及董凤高等“诣公奉条约”,张荫谷虚怀酬答,命诸子与之结为昆弟,忧乐共之。(注:《合肥张氏族谱》卷五,李鸿章《张公荫谷墓表》。)

    可见,张荫谷张树声父子办团练勇,是由严整的宗族组织顺理成章而为。“督家政”、“率族人”的张荫谷本人正是该族族长,同时又与他族联络有声,成为乡族首领“巨乡硕望”。其族“有法度”;有凝聚族人的“孝友任恤”、“忠孝大义”;在经济上能够成为族人的靠山——“大出资,赈贫户”;在战乱时能够保护宗族乡里。这些均成为张荫谷张树声父子办团练勇得到族人支持的先决条件,加入团练的多为张氏本族之人。而张荫谷作为绅衿,起到了双重统治之间的桥梁作用。开始他本能地“为官军声援”,后见官军不足恃,方率族人“保境待时”,并与其他团练组成新的乡族组织。一旦李鸿章相召,其子树声、树珊等即积极联络其他团练,共率淮勇入营。故有云:“淮军之兴,自张氏始。”(注:《清史列传》卷五一,《张树珊传》。)

    淮军“铭字营”首领、同为“三山”之一的大潜山刘铭传刘氏,则属另一类典型。刘铭传家贫。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攻克庐州后,豪族地主纷纷筑寨团练,借筹饷蹂躏四乡。一日一土豪诃骂刘家“供给不时”,刘铭传夺其刀猝斩之,乘其马手其头,登高大呼道:“某豪虐乡里,吾斩之,能从吾者当保若里!”(注:陈淡然:《书刘壮肃公碑荫》。)当即响应者数百人,推刘铭传为长,始办团练勇。六年(1856)江淮大旱,颗粒无收。刘铭传率众哄抢了金桥镇首富吴二鬼的粮食并烧了他家当铺。战乱之际,肯出头保卫乡里;大荒之年,能为大家谋活路,有这样两件事足以奠定刘铭传在族中的地位。刘铭传一族分为山前老长房和山后老二房,其中老长房又分为老八房,老二房又分为老七房。庞大的宗族为刘铭传的团练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储备,“壮肃(刘铭传谥号)同先君(即刘盛藻)各募团勇二三百人,以族中子弟为最多,训练成军,旗帜鲜明,纪律严整,纵横扫荡六、合、舒交界三百里以内,不特粤、捻畏威,即土匪亦闻风敛迹。”(注:《六修刘氏宗谱》卷十六,刘朝班《书先阁学公轶事》。)据《六修刘氏宗谱》记载,“铭军”中武官参将以上、文官知县以上的刘氏族人共53人。老七房中刘盛藻、刘盛休所在的四房21人,刘铭传所在的五房24人。此外族中还有99人任参将和知县以下各官。无怪乎袁甲三称“铭军”为“刘家子弟兵”。刘铭传晚年回忆这段经历道:咸丰年间“吾乡巨富大族,家破人亡,不可胜数。惟吾族僻处山隅,得余筑圩守御,受灾甚浅,子弟有随军从事者,多名成业就”。他从中对宗族尤有深刻认识,说:“人之有宗族,犹树之有枝叶也。枝叶茂盛则本干不枯,欲茂枝叶必先培植根本。”因建义庄并作序,中有:“宗枝远近,虽异派而同源”,“如遇颠危之际,有能保顾之人,或弭患未萌,或转危为安,则光前裕后之功,不可忽灭”。(注:《六修刘氏宗谱》卷十四,刘铭传《义庄序》。)

    而淮军“盛字营”首领、亦为“三山”之一的紫蓬山周盛波兄弟的周氏宗族,又是一种类型。周盛波兄弟6人原住肥西大柏店乡枣林岗附近。咸丰初年,有胡氏大族趁战乱围攻之,企图灭门夺产。周盛波兄弟逃回老家紫蓬山,寄居罗坝圩。周氏宗族族长周方策财大胆小,面对太平军及地方匪寇,惟召集亡命,遂使周盛波兄弟办团练勇,一切粮饷兵械,全由宗族给予支持。周盛波兄弟乃逐渐发达起来。(注:周焘:《周盛波家世与轶事》,载于《肥西淮军人物》第109页,黄山书社1992年版。)

    据《淮系人物列传》、《淮系集团武职人员表》46个表(注:马昌华主编《淮系人物列传》第333-389页,黄山书社1995年版。)进行再统计得知:其武职人员共516人,除259人出身不明外,已知出身者257人,太平军、捻军降者28人,占10%;湘军22人,占8.6%;其他83人,占32%;原皖中团练124人,占48%。可知以皖中宗族势力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团练队伍是淮军的主要力量。

    在淮军形成、稳固和发展的过程中,其主要力量——原出身皖中团练各将领通过各种纽带建立起紧密联系。其中婚姻是最重要的纽带。以李鸿章家族和张绍棠家庭为例。张绍棠是合肥团练早期首领,后为李鸿章幕府、记名提督。李家与张家世代联姻,现存的记载可追溯到李鸿章与张绍棠的祖父一辈。李鸿章的祖父与张绍棠的祖母为亲兄妹,张绍棠是李鸿章的二从姑表弟,张绍棠娶李鸿章的meimei玉英为妻,又成为李鸿章的妹夫。此后,张李两家亲上加亲,继续联姻。张绍棠长子席珍与次子士瑜分别娶李蕴章、李鹤章女儿为妻;张绍棠的三个孙女(长子席珍女、次子士瑜三女与三子士珩女)又成为李鸿章、李昭庆的孙媳(李国焘、李国燕和李国栋之妻)。如此,累世交互的婚姻将张李两家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古老的婚姻定义“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将“合二姓之好”置前,可知“联姻”之义。淮军各将领通过联姻,逐步形成一张休戚与共、俱损俱荣的姻亲网络,一个将其网罗在一起的更加扩大了的宗族。

    以下是李鸿章家族与淮军将领姻亲关系、淮军将领之间姻亲关系示例表及淮军将领姻亲连线示意图。

    李鸿章家族与淮军将领姻亲关系示例

    (注:据《肥西淮军人物》、《淮系人物列传》、《李氏大同族谱》、《朱卷集成》等。)

    李瀚章三子经滇之子国炽娶刘秉璋五子刘体智之女

    大哥九子经淮娶潘鼎新女

    长子经方娶刘秉璋长女

    李鸿章经方子国焘娶张绍棠长子张席珍之女

    经方女嫁潘鼎新之孙潘定谟

    次子经述之子国燕娶张绍棠三子张士珩之女

    李鹤章娶周沛霖长女、周世臣之妹周世宜

    三弟女嫁张绍棠次子张士瑜

    四子经钰娶吴长庆次女

    五子经达娶刘秉钧六女

    李蕴章经达子从衍娶刘体蕃长女

    四弟长女嫁张绍棠长子张席珍

    次女嫁刘秉璋长子刘诒生

    三女嫁张树声次子张华珍

    次子经榘之子国栋娶张绍棠次子张士瑜之女

    李昭庆四女嫁刘秉璋次子刘体乾

    李玉英本人嫁张绍棠

    (又名益妹)长子席珍娶李蕴章女

    次子士瑜娶李鹤章女

    淮军将领之间姻亲关系示例(注:据《肥西淮军人物》、《淮系人物列传》。)

    刘铭传长女嫁张树珊长子云逵

    刘盛藻长孙刘朝仰娶唐定奎四女

    次子朝班娶唐定奎长女

    刘盛休次子朝端娶唐定奎三女

    女嫁程孔德

    刘励儒长孙朝珩娶叶志超长子御璜之女

    刘秉璋三子体仁娶张树声女

    四子体信娶吴长庆女

    潘鼎琛子潘永龄娶唐定奎次女

    吴毓芳女嫁唐定奎侄孙

    长女嫁周盛传长子

    吴秉权次女嫁周家熙

    三女嫁吴宏洛之孙

    四女嫁黄瑞兰子

    淮军主体力量——出身原皖中团练各宗族的将领,除了内部的相互联姻外,对于有利于淮军发展的其他势力也往往联以婚姻纽带。安徽太湖人赵yún@④与李鸿章同时被派回原籍办理团练,李鸿章在原配周氏亡后,即娶赵yún@④次女赵小莲,与合肥以外的团练势力建立姻亲关系。此后两家继续联姻:李鹤章三子经义娶赵yún@④孙女、经义之子国筠娶赵yún@④曾孙女。(注:《朱卷集成》201册,《李筠寿履历》。)同治元年(1862),李鸿章率领新组建的淮军赴上海镇压太平天国。为了尽快打开局面、站稳脚跟,李氏家族以联姻为手段,加强同当地官员的联系。如江苏巡抚薛焕即是李家主要的联姻对象——李瀚章长子经畲娶薛焕长女;次子经楚娶薛焕三女;李蕴章四子娶薛焕五女。淮军其他将领也以婚姻手段联合本地势力。刘铭传故乡有郭也鲁、黄家文二人,其宗族“富于资,结寨自卫,未毁于贼”。族侄刘盛藻曾“向其称贷”,其“拒而绝之”,致与刘铭传刘氏宗族“有交哄之事”。后来,刘、郭、黄三族相互联姻,遂“和好如初”,所谓“迭结朱陈,婚姻世世”(注:《六修刘氏宗谱》卷十六,刘朝班《书先阁学公轶事》。),成为淮军巩固的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