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傲与目空一切
6太后听了吃惊的说:“我初见此人也觉仪表不凡,只是听魏王说此人心高气傲,就除去了他的官职。” “贫道听说,苏护将军的获罪是因为他曾对先王说魏王在昔日北伐柔然时曾带兵逃回封地。魏王认为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就在登基后除了苏护尚书的职位。” “如果真是如此,魏王就该重用此人。现在的魏国需要一场胜利来提升一下失去的士气。”6太后口中说为士气,心中所念更多的却是她所宠幸的博扬。自失去博扬,常感深宫寂寞,虽然后来又找了新人宠溺,但新欢难敌旧爱,她对死去的刘克和被俘的博扬念念不忘。她甚至想向燕国割地换取一个博扬,但她知道自己不能那么去做,当说起苏护的时候,她又燃起了希望。她希望这位将军能够打败燕国并救出她的博扬。但她又知道自己不能那么去说。一切心中私欲都必须深深的隐藏在那看似英明的决断之下。 “苏护已经被魏廷除名,6太后若要再用此人,当屈尊。” “既是青龙,应当恭迎。当年刘玄德不是也三顾茅庐去请诸葛孔明吗?!” 两日后,6太后带着魏王和几位内朝大臣一起来到武周山。 拓跋攸对苏护早有偏见,但见6太后执意,他也不敢说些什么,毕竟自己在北伐柔然时逃回扶桑的封地也是事实。除去这些偏见,他对苏护的武力和智谋还是认可的,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就那么轻易的得到那位国色天香般的蠕蠕公主。拓跋攸对博扬自然没有吝惜,他需要的只是一个人能够打败燕国,为他找回丢去的面子。 入夏不久的武周山风景秀丽,远看过去一片郁郁苍苍。槐花开的正盛,整个山脚都氤氲在清雅的花香之中。平日里很少出宫的6太后心情大悦,被两名侍女的搀扶着走下凤撵,他敛起笑容,摆出一副端庄,看了一眼燕春楼的招牌,走入酒楼。 燕春楼二楼,小窗半掩,6太后凭栏微倚,闻花香,听清风,酒不醉人,人已自醉。6太后神清气爽,淡淡的看着坐在面前的苏护说:“我久居宫中,少有外出,想不到这武舟山下还有这样一处神仙处所。先生眼光果真独到啊。” 虽然坐在眼前的是6太后,而6太后身旁又有魏王,有内朝重臣,可是苏护不卑不亢,不怯不懦,怡然说道:“苏护一生,不求荣华富贵,但求安然而乐。所以,即便魏王除去我的所有官职,我也并无记恨。天下是魏王的天下,真正属于苏护的也只有这一间小楼而已。”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先生如何能将自己置身世外呢?”虽然天下无可争议的属于拓跋氏,但在6太后心中,此一时有此一时的说法。 “苏护从未将自己置身世外,先王在世时,苏护亦曾有言,我这个山野村夫虽然只好自由放荡,但朝廷若有征战之事,我自愿召之即来。苏护不惯在殿堂之上行走,所以,那些官职也不过是些累赘。” 拓跋攸在一旁听了,忍不住有些自惭形秽。如果不是6太后的执意,他一定不会来这种地方来见这种被他除职的人。到了这时,他只好陪笑着说:“朕也知道,征战之外的先生喜好清雅自然,在当日除去您的兵部尚书令和散骑常侍也是政务所需啊。” “哈哈,魏王没有杀苏护,我已经感恩戴德了。” 拓跋攸尴尬的笑了笑:“先生是功臣,有功于社稷……” 6太后不想再在过去的事情上多做计较,岔开话题笑着对苏护说道:“国家现在有需要先生的地方,你能否像你以前说过的那样召之即来呢?” “太后还想去征伐燕国吗?”苏护在6太后踏入酒楼门槛的时候,就已经猜透了她的心思,他知道6太后的宠幸的博扬还在燕地沦为俘虏。 “先生一定听说了博扬将军战败的消息,这对朝廷来说算是一个耻辱。燕国不过是个辽东小国,我们有足够多的兵马去洗刷掉这份耻辱。现在征伐燕国的旌旗已经备好,缺少的只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天师说先生是青龙将军,没有你,魏军赢不了。”6太后说完,眉宇间闪烁着几分期许的看向苏护。若论俊朗,眼前这位先生显然要比刘克和博扬还要高出几分。
苏护对于6太后的赏识淡然一笑,“太后不必将寇天师的话当真,不过,我却是和他说过‘没有我,魏军赢不了’。” 因为苏护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兵部尚书,所以旁边几位内朝大臣对苏护多有了解,现在听到他如此狂傲的说法也不足为怪。毕竟,西征大夏和北伐柔然多半都是人家的功绩——不服不行。 拓跋攸却是一脸不屑,但他又无力反驳,打仗这种事对他来说的确是太难。 6太后嫣然一笑,柔声说道:“既是如此,现在就随我们入平城一起商议攻打燕国的策略吧。” 苏护看了一眼拓跋攸,又看了看周围那些颇有见风使舵能耐的内朝大臣们,冷言说道:“若论征伐燕国,我已胸有成竹,用不着和那些不懂战争的人去商议。” 周围几个大臣敢怒而不敢言,只有国舅6机走向跟前厉声说:“苏护,我们鲜卑人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勇气,用不着你这个汉人在我们面前耀武扬威。难道你就不知道尊卑贵贱吗?竟敢如此轻蔑于人?!” 苏护瞟了一眼6机,冷笑说:“司马大人现在位列八公,督中外诸军事,想必对于打仗该有一番见解吧。你能说出博扬战败的原因吗?” “不过是燕人狡诈,博扬几位主将中计被捉,才乱了阵势,以致败局。”6机轻蔑说道。 “司马大人错矣。魏军兵败只在一个‘骄’字。因骄而傲,因傲而目空一切,不顾千里奔袭之疲,不清两军对垒之势,不知攻城略地之计,盲目冲突,陷落敌手。司马大人难道不清楚博扬是怎么样被燕军抓住的吗?” “我听回来的士兵说是陷落敌阵。”一旁的魏王拓跋攸说。